协作共赢抢先机三峡水库迎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气象服务纪实 7月24日20时,长江三峡大坝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峰,入库流量达7.12万立方米/秒,这也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
按照国家防总、长江防总调度安排,根据气象水文信息,三峡枢纽开启8个泄洪深孔,洪流磅礴,声震如雷最大洪峰安全通过三峡大坝。
面对罕见洪峰,当晚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实地考察了解三峡水库洪峰情况,并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防汛形势,密切关注长江流域雨情、水情及主汛期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前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确保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
当天21时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专程来到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三峡梯调中心)水情气象会商中心看望慰问气象业务值守人员,对此次洪峰的准确预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前期底水偏高 又来关键降雨 洪峰过后第一天,记者在三峡梯调中心水情气象服务中心遇到了工程师李波。他介绍说,这次预报服务的重点是7月21日至22日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部降水,主要集中在岷沱江流域。难点在于长江上游地区前期一直有降水,支流来水急剧增加,导致前期底水偏高。如果再有新的过程,会形成叠加效应。预报准确与否,关系着三峡枢纽调度是否及时有效。
7月上中旬,长江上游连续出现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致使长江上游连续两次出现流量达5.6万立方米/秒的洪峰。至7月18日8时,三峡坝前水位已达到158.33米,较6月28日的145米上涨了13余米。
当咆哮的洪水一波接着一波奔向长江中下游时,气象水文工作者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驻守在三峡梯调中心的宜昌市气象局(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副局长田刚说:“只有准确把握这次降水的起始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才能为其后的水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调度计划的制订、报批和执行等赢得更多先机。”
突出一个“早”字 赢得调度先机 据三峡梯调中心技术部副主任王玉华介绍,“三峡工程运行采用的是预报调度。前期天气预报是后续链条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预报期越长,对于调度工作就越有利。”
7月15日,三峡气象服务中心预报,20日至21日,岷沱江、嘉陵江有一次明显的强降水过程。7月19日,该中心再次预报,20日至22日,四川盆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
7月21日上午,三峡梯调中心联合多家协作单位进行会商,再次明确暴雨预报。李波说:“做出预报后,气象预报与水文预报的同志及时沟通,共享最新信息。当天晚上,大家一直留在会商室密切关注实况雨情,直到第二天深夜1点钟雨势逐渐减小。”
根据气象水文预报,从7月17日,三峡水库开始加大下泄流量。7月23日,为减轻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按照长江防总的调度,下泄流量一度达到4.3万立方米/秒。按水库运行章程,当日19时,三峡永久船闸停航度汛。
协调合作节拍 雕琢服务细节 今年是气象部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合作的第19年,双方的“节拍”也越来越和谐。田刚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双方目前建立的共同值班、会商等机制,气象部门对于三峡枢纽的调度运行方式和机制有了深入了解,极大地提高了天气预报的敏感性。”王玉华接过话头说:“合作体现在服务细节上,比如暴雨走向和移动速度、降水量、降水时段和区域等。同时,预报之后还要及时跟进、滚动预报。像三峡这样的大工程,紧抠服务细节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作为长期在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的兄弟,双方对于彼此的付出与辛苦都十分理解。李波说,上游四川盆地多夜雨,所以很多时候都要通宵值班。预报员孙士型已是花甲之年,退休返聘后仍在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坚守,在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后,他都认真总结,希望把发现下一次重大天气过程的时间再提前些,并将此形象地比喻为“捉老虎”。
6月下旬以来,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几乎每次都及时准确完成了“捉老虎”任务。三峡梯调中心技术部主任唐绪峰则认为,这几次重大天气过程“抓得好、报得准,我们很满意,也很感谢”。三峡梯调中心副主任赵云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洪峰预报非常重要,而天气预报是关键。中期天气预报预警发得早,气象服务主动及时,强降水量级预报准确,降水落区与实况比较吻合,为
三峡水利枢纽防汛度汛,水库安全运行和科学调度,发挥
三峡水利枢纽防洪、发电、航运、环境等综合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截至记者发稿时,三峡水域入库流量已有明显回落。25日10时,三峡梯调中心再次进行天气会商,继续关注长江上游流域天气情况。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