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钻石底瞬间击穿 跌回三年前
险资6月银行存款骤增2682亿
逼近钻石底平安入市 800亿险资差别化增仓
6万亿险资骚动
钻石底变玻璃底 李大霄压力山大
2132点终作古 A股何处是底?
2132点失而复得 三特征预示调整临近尾声
钻石底瞬间击穿 跌回三年前
多方坚守了半年有余的上证综指钻石底被无情击穿,虽然仅仅只跌破了一个点。昨日,沪深股市双双跳空低开,上证综指开盘后瞬间触及2131.01点,一举跌破了年初创下的低点2132点。
经济弱是下跌重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沪指上一次跌至2131点,还要追溯到2009年3月16日,距今已有40个月。从2009年3月16日至2009年8月4日,A股市场在新股暂停发行、汇金增持、4万亿投资等诸多利好的刺激下,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攻行情,上证综指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从2131点暴涨至3478点,涨幅高达63%。
从此之后,A股市场开始了长达3年的熊市之旅,3478点成了再也未能逾越的高峰。直到今年1月,沪指在盘中跌至2132点后企稳,并走出了一轮弱反弹行情,饱受争议的市场多头代表人物--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将2132点命名为钻石底。6个多月后,所谓的钻石底终于无奈地宣告失守。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股指接连下挫呢?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认为,经济在二季度已经见底,但问题是,经济弱反弹不足以支撑所有的行业盈利好转,尤其是需求微弱回升无法带动中游和上游的需求回升。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少数的公司和板块,导致行业估值发生分化,例如消费类板块的估值可能还会上升,而银行板块的估值将继续下降。
指标显示调整临近尾声
钻石底破了,A股市场的底部究竟在何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认为,股票市场真正底部的来临,需要关注市场情绪、绝望投降和催化剂三大指标。市场情绪指标可以观察换手率,绝望投降主要指的是在股票下跌过程的后段,股市中大量出现绝望抛售行为,按照统计,在每次可投资的底部中,均有400到700个创出新低的股票;第三个指标是催化剂,取决于新的宏观事件或者股票市场的制度转换。
国泰君安认为,从目前来看,A股市场的换手率和绝望投降指标都已上升,预计调整已经临近尾声。
2012年上半年是一场没有底牌的猜心游戏。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认为,等待是当前的最优投资策略。基本面的等待主要看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面的等待主要看强势股的补跌能否完成,政策面的等待则看有没有直接呵护股市的政策出台。
申万预测,下半年大盘有可能在一个更低的区间:2050至2350点之间展开结构性行情,8月中下旬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决策时点。(.上.证)
险资6月银行存款骤增2682亿
尽管6月险企的保费总收入只有1454亿元,但其当月的银行存款却激增了2682亿元,市场人士分析认为,6月的险资可能下调了投资仓位而转战银行存款。
昨日,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总资产为6.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3%,其中6月当月增加资产3400亿元。截至6月底,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总量为2.26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银行存款新增2682亿元。不过,相比银行存款增加,险资的投资仓位却出现下滑的迹象,截至6月底险资投资总资产为3.9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保险公司的投资资金额减少293亿元,连续两个月新增投资的步伐就此停止。
单月银行存款净增2682亿元,这一增长额度在最近几月并不多见。数据显示,险企3月时存款增加2100亿元,4月则减少1300亿元,而5月时又增加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6月险资2682亿元的银行存款增额远高于保险业6月当月实现的1454亿元的全部保费收入,而与此同时险资当月的投资额却减少了近300亿元,在分析人士看来,保险资金6月降投资仓位转投银行存款的趋势非常明显。
新增保费收入与新增银行存款之间的差额应该是险资在进行投资仓位调整所致,结合近期市场表现来看,股票和基金仓位恐怕不可避免地要遭到下调。6月正是央行降息的启动月,在存款收益减少的情况下,险资仍然将投资仓位转移到银行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险资对A股市场的担忧和不看好。上述分析人士说。
险企新增存款2682亿元,保费收入增加1454亿元,即便所有保费全存银行,至少还应该有1228亿元险企投资资金转向银行存款,为何数据显示险资投资资金余额仅减少了293亿元?其间近千亿元的资金增量从何而来?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这千亿元的资金增量应该就是险资6月的投资收益。
对于险资近4万亿元的投资总资产而言,6月单月取得近千亿元的投资收益也不算意外。上述分析人士说。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刚好证实了上述分析人士的观点。
新增银行存款更多来源于债券投资。据了解,上半年股市惨淡,助推了债券行情不断攀高,而随着降息来临,债券牛市已见顶成为市场一致的判断。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超过50%,在降息来临前布阵存款并不意外,将投资债券的资金及收益转向存款,也是为了提前锁定收益。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如是解释。
也有银行人士认为,保险资金如此大规模搬家,很可能是保险公司帮助银行粉饰年中业绩。每到季末银行都会通过发理财产品吸收储蓄,以达到考核指标,如今短期利用保险资金也成为惯用手法。事实上,目前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业务联系越来越多,保险公司为了能获得更多银行网点销售的银保产品,将大额存款视为加强银保合作的一种筹码。(.北.京.商.报)
逼近钻石底平安入市 800亿险资差别化增仓
在6月保险资金传出加仓基金的消息后,保监会一系列放松险资投资的政策已先后出台。
7月23日,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这将刺激险资的进一步投资。
此外,保监会还在酝酿《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还将对险资投资进行大松绑。
据透露,险资可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包括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等。其中,并购基金的投资标的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但仅限于战略投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非交易过户方式,规模不高于该基金资产余额的20%。这实际上变相放宽了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
然而,保险机构是否会如人们所愿进一步加仓权益类资产,仍存疑问。
7月份,保持沉默的中国平安增加了些我们交易类的产品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表示。这是继国寿、人保、新华人寿等传出加仓消息后,险资大鳄平安传出的最新动作。
但是,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获悉,险资的加仓并非一致性的战略行为,博取交易性机会可能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险资调仓
据悉,6月底险资投资基金占比从5%到6%,提升至7%到8%,这也是自去年底以来,险资首次提高基金投资占比。
截至今年6月底,保险投资资金总额约4万亿元,以此测算,6月份险资的加仓资金为800亿元。
进入7月,时而传出险资加仓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动静。上周,有多家基金公司发现,中国平安也开始加仓权益类的基金。什么时候中国平安加仓了,才能算险资一致性加仓。有基金公司策略研究员表示。
但无论是6月份800亿险资入市,还是7月份国寿、平安进一步增加基金配置,都未能改变市场跌跌不休的态势,7月24日,沪指开盘便击穿了所谓的钻石底--2132点。
这里面有个理解差错。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她经常跟保险机构接触。据其介绍,险资虽在6月份增加基金投资的配置,但是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更多。
此说法得到北京一家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经理的认同:我们公司固定收益类的配置比例超过80%。目前虽然债券收益率走低,但股市仍然不很乐观,我们依然会将更多的配置集中在固收类产品上。
此外,6月前险资对权益类资产的加仓也有许多被动成分。据人保的投资经理介绍,在3月份结算完之后,2012年新增的资金需要投资,于是便增加了权益类资产配置。
而进入7月,仍有险资加仓信息传出,甚至是增加权益类基金的配置。经了解,险资近期的操作是两种思路,一是调仓;二是抓交易性机会。
有分析指出,险资进行左侧交易,进而加仓,但多家保险公司透露出来的信息并非如此。
中国人寿一位投资经理透露,在3月份,国寿对权益类资产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减仓。那是内部一致性的行为,各个投资经理都在执行,但近期并无一致性的加仓操作指令。
市场传出国寿在7月11日一天加仓70亿元,对此该投资经理表示,半年过去了,我们对表现不好的基金进行了减仓,同时也增配了表现较好的基金。
而平安加仓的对象更多的是交易性基金,就是在二级市场买卖的产品。上周平安在二级市场买了我们的指数基金。上海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险资对主动型的产品没有明显加仓。
新华人寿方面也透露,该机构对主动型基金的投资是萎缩的,但是近期增加了交易型基金的配置。
上述上海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认为,购买交易型产品而非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其目的更多的是想获得较为短期的交易性机会,或许是为了博取短期的反弹。
基金抢滩新业务
令市场期待的是,保监会一系列松绑保险公司投资的举动,将会刺激险资对权益类投资的配比。
这就如同松花江和松花蛋之间的关系,基本没有关系。有保险公司人士对此表示,如果险资对股市不看好,即便允许更多资金入市也并无意义。现在险资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远低于规定上限。
但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则意味着新业务的拓展。
以前他们只是购买基金产品,现在他们可以直接把资金交给基金或券商做专户。如同社保基金那样。深圳某合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7月24日,多家基金公司都在讨论《暂行办法》可能带来的商机。
我们跟保险公司进行了沟通,当前他们更愿意购买债券型的产品,我正在做份报告,向领导汇报。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在他看来,拥有6.77万亿元资产规模的险资随便撒一点点,都够基金公司赚的了。保险公司过去接触的主要是公募产品,对基金公司的专户团队缺乏了解,初期可能是试探性的和多家基金公司合作。
但对于小基金公司和拿到专户业务时间短的基金公司而言,《暂行办法》将阻碍它们分得这杯羹的机会。
因为根据《暂行办法》,基金公司若想取得保险公司的专户业务,要满足取得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三年以上,和最近一年管理非货币类证券投资基金余额不低于100 亿元两大硬性条件。
根据银河证券统计,目前仅有33家基金公司能够入围。但当下已有73家基金公司获批,这意味着,只有不到一半的基金公司能够尝到险资委托投资的头啖汤。
虽然未来我们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市场已经瓜分完毕。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对此颇感遗憾。(.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