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7月IPO空窗源于发行新规 创业板大扩容时代终结
近700亿融资困守IPO 100家过会公司够A股消化2年
股民疾呼:暂缓IPO让我疗疗伤
7月IPO空窗源于发行新规 创业板大扩容时代终结
创业板 IPO审核暂停?自6月28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发审委第54、55次工作会议公告,称即将在7月4日审核北京浩丰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创业板公司的IPO申请后,直到7月16日,7月的近十余天内,再也未有有关创业板发审会议召开的议程出台。
于是,有关创业板IPO审核暂停的说法不胫而走。
7月16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否认了上述说法,创业板的审批工作并未暂停,正按照程序按部就班正常进行。
上述有关人士还透露,对于创业板而言,7月的空窗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本月下旬。
既然创业板IPO并未暂停,原本较为频繁的创业板IPO审核为何会出现7月的空窗期?
新规催生七月空窗期
不知道暂停审核的定义到底是什么。7月16日,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有关人士在电话中向记者反问。
事实上,除了创业板自7月4日迄今最后一次审核上市申请外,主板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单审核申请也同样在当日举行,为审核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
但7月13日,主板发审会议的召开公告或打破了市场对于主板IPO暂停的想象,当天晚上,主板发行部门公告称将在7月18日召开发审会审核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的首发申请。
创业板的审核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无论是从接受申报环节、信息审核环节、招股书预披环节,在7月上旬中都未停滞,创业板IPO的空窗,是因为按正常程序进行的必然结果。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从7月6日至7月13日,创业板发审部门还接受了三起IPO申请的初审要求,来自于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周内接受三起IPO申请对于创业板部门而言是比较正常的数据 。上述有关人士解释。
我们没有接到创业板暂停审核的通知,刚与监管层沟通完,监管层强调要求我们尽快补充有关材料和今年上半年半年报 。7月16日当日,一家已处于落实反馈意见的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董秘向记者证实,其申请节奏依然未变。
而在创业板IPO预披露环节中,7月11日、12日,连续两日,三家拟申请创业板IPO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正式预批,这三起预批的IPO申请来自于江苏天鸟、山东泰丰液压、苏州天华超净。
那么7月创业板审核空窗期到底因何而来?
进入7月以来,几乎所有拟申请上市的公司,只要其未发行之前,都必须要向监管层补充半年报,未上会的公司则必须要补充好了半年报数据,才能安排上会发审。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解释,而创业板空窗期由此而来。
今年7月明显的空窗是因为新发行制度改变而形成。上述人士解释道。
自2012年2月之后,根据IPO新规,IPO申请预披露已提前到上会前一个月发布,而之前则是在上会前五个工作日内。
这也就意味着在如果在7月初上会审核的公司,须在6月初前进行预披露。而之前在确定预披同时,申请的审核日期便已确定。而按新规,所有预披等待上会的申请审核时间都将待定,如果上会时间在7月1日前,那么半年报则可等到上会后补充。
进入7月以来,未安排上会的这批待核公司都必须要尽快补充半年报。等待其补充上来后,还要通过内部的审核后,再安排其上会的时间,7月中上旬上会审核的公司就比较少。上述有关人士坦言。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创业板IPO发审所独有的。
截至7月16日,创业板公司自7月4日来,已连续12日未有发审会召开,但主板市场也同样在7月的前16日中,也仅在7月4日中发审过一单申请,而创业板在7月4日当日上会的公司达3家之多,而主板仅仅一家。
主板在7月18日即将审批2家IPO申请,也同样是因为这两家公司的有关反馈数据已经按时补充,同时主板的IPO申请也比创业板的申请基数大,所以更不能以此就判定主板IPO未暂停,而创业板IPO审核便已经暂停之由。上述有关人士坦言。
创业板IPO发行减缓
即使监管层真要控制新股的上市节奏,其一般也不会采用暂停或控制审核上会频率进行。7月16日当日,北京一家投行高层向记者表示。而此前证监会的有关人士也表示,不会停止新股发行。
虽然创业板IPO审核并未暂停,但进入2012年以来,新股发行节奏的同比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创业板IPO亦不例外。
据来自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沪深股市共完成IPO项目共计105宗,同比下降38%,完成融资总额为775亿元,同比降幅达56%。其中,创业板上半年新上市企业51家,同比减少38%,融资金额248亿元,同比下降57%。
但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发审会审核的频度却远远高于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主板和创业板共有187家上会,151家通过,去年同期仅为158家上会,123家通过。
就创业板审核力度而言,据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12年上半年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了55次发审会议审核有关IPO申请,而去年同期,其召开发审会议的次数仅为42次。
目前至少还有100多家已过会公司还在等待发行批文,这在去年而言,几乎不可想象。上述投行高层向记者坦言。
创业板自从2009年开板以来,经过近三年发展,目前挂牌上市交易公司已达到300余家。这规模已基本满足创业板的交易需求,加上目前排队等待上会发行的公司还有300余家,如果这些公司都成功上市的话,创业板将达到近700家。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
近一两年,为了建立起较成熟的创业板交易市场,监管层对于创业板的审核力度比较频繁。而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IPO的发行却已大幅度减缓,除了市场低迷和申请IPO的创业板公司基本面越来越差外,创业板市场对于新股的需求相对平稳,也使得监管层也在减缓对创业板扩容力度的支持。(.2.1.世.纪.经.济.报道)
近700亿融资困守IPO 100家过会公司够A股消化2年
一方面,在大盘指数迭创新低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不断失血;另一方面,IPO队伍仍在不断壮大再创历史新纪录,同时,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也在竭泽而渔疯狂抽血。
仅在7月16日至20日的五个交易日里,包括科恒股份 (300340.SZ)、麦迪电气 (300341.SZ)、天银机电 (300342.SZ)、开元仪器 (300338.SZ)、和邦股份 (603077.SH)、美亚光电 (002690.SZ)、联创节能 (300343.SZ)和太空板业 (300344.SZ)在内的8只新股将陆续发行。
其中,科恒股份在周一申购 ,麦迪电气、天银机电两只新股均将在周二申购,开元仪器、和邦股份为周三、周四网上申购,美亚光电、联创节能和太空板业三只新股均在周五申购。
与此同时,在新股扩容八连发的背后,IPO快速扩容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在审企业名单,截至7月12日,IPO预备企业数量再度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增至747家。
此外,自2011年至今,包括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超级大盘股在内,现已过会但尚未正式发行的存量拟上市公司仍多达100家(其中,福建瑞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已过会公司已终止上市).
可以说,一、二级市场背离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7月16日,A股市场大幅下挫,上证指数更是创下近40个月以来的收盘新低。
截至16日收盘,上证指数报2147.96点,全天大跌1.74%,创下自2009年3月16日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深证成指收报9540.89点,全日急跌2.57%。
从资金流向数据来看,沪深两市共计有1705家上市公司股票全天资金净流出,两市全天净流出资金金额高达107.52亿元。
本周八连发疯狂抽血
五个交易日里,每天都有新股申购。而且,周五一天就有3只新股申购。这样的扩容节奏在弱市里实在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对于本周的新股八连发现象,有券商分析师直言。
值得一提的是,7月16日进行网上申购的科恒股份发行价高达48.00元/股,拟募集资金达6亿元。
最初,公司原拟募集资金仅为1.74亿元。公司若成功发行,其超募资金金额高达4.26亿元,超募率高达244.83%。
截至目前,本周发行的其余7只新股尚未披露具体的融资额度。据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预计,仅7月16日至18日发行的4只新股的合计融资规模将可能在16.5亿元左右。此外,在7月19日至20日发行的4只新股中,仅和邦股份的发行量就高达1亿股,初步估计后两个交易日融资额度不会低于16.5亿元。
另有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数量达到110只,也就是说,平均1.15个交易日就有一只新股发行,平均每交易周有4.07只新股发行。
可以说,本周一周内新股八连发的密集发行节奏远远超过了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平均速度。
此前,市场曾一度误认为管理层或有意调控新股扩容节奏,旨在减缓新股发行压力。
在6月25日至29日,7月2日至6日以及7月9日至13日的三个交易周中,交易所平均每周只安排了三只新股进行申购。
但是,如今看来,这仅仅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而已。
从一级市场抽血金额来看,在过去的6月份,包括中信重工 (601608.SH)、天壕节能 (300332.SZ)在内,当月累计共有15只新股完成发行,共募集资金92.49亿元,平均每只新股募集资金6.17亿元。
其中,中信重工募集资金金额最高,达32亿元。但是,与其原计划募集资金金额41.31亿元相比,中信重工没有足额募集。
相比之下,6月19日进行网上发行的兆日科技 (300333.SZ)超募率高居当月发行新股榜首,最终超募率高达456.76%。
兆日科技原拟募集资金1.16亿元,最终,其募集资金金额却高达6.44亿元,超出原计划募集资金金额5.28亿元。
就网上发行冻结资金金额而言,6月发行的15只新股合计共冻结资金高达3552.39亿元。
其中,天壕节能(300332.SZ)、中颖电子 、津膜科技 3只新股网上发行冻结资金金额位居三甲,分别高达468.07亿元、396.12亿元和364.04亿元。
此外,上述3只新股网下冻结资金金额也分别为159.35亿元、25.80亿元和196.27亿元。
IPO快速扩容倒逼
就在新股八连发的背后,IPO快速扩容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仅在7月6日到7月12日的一周时间里,证监会就新受理了39家企业的IPO申请。而沪市主板拟上市企业数量就多达33家。
其中,来自浙江地区的拟上市企业增量位居首位,多达9家,分别为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浙江华铁建筑安全科技、浙江华统肉制品、浙江华正新材料、浙江嘉澳环保科技、浙江魔杰电子、浙江省疏浚工程、浙江泰坦、浙江中坚科技。
很明显,新股的持续快速扩容对市场资金面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前述券商分析师称。
7月16日,沪市大盘股一拖股份(601038.SH)就发布了招股意向书。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新股,发行后总股本为9.96亿股。该股将于2012年7月27日实施网上申购,并将在上交所上市。
一拖股份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大功率农用柴油机项目、新疆农装建设项目、新型轮式拖拉机核心能力提升项目、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升级扩能改造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7.73亿元,拟以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11.49亿元。
与此同时,已过会存量IPO公司倒逼压力也如影随形。2011年至今,包括中国邮政速递、陕煤股份等一批大盘蓝筹股在内,已过会存量IPO公司数量(剔除已过会但终止上市公司外)多达100家。即使按照每个交易日发行一只的速度,A股市场消化这部分存量过会公司也至少需要大概两年的时间。
截至目前,在百家已过会存量IPO公司中,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和主板公司数量分别有46家、39家、15家,累计发行股份数量高达近100亿股,合计拟募集资金金额高达668.49亿元。
其中,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和主板公司股份发行数量分别达9.95亿股、14.20亿股和75.83亿股。
而在15家主板存量IPO公司中,除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以及陕煤股份两家超级大盘股以外,发行量超过一亿股的主板公司还有7家,分别包括中材节能、安徽应流机电、苏州纽威阀门、洛阳栾川钼业、贵人鸟、渤海轮渡、乔丹体育 .
此外,在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存量公司中,发行量超过5000万股以上的IPO公司也各有2家和8家,分别是江苏奥赛康药业、河南裕华光伏新材料和牧原食品、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郴州市金贵银业、广东新宝电器、浙江世宝 、成都红旗连锁、昇兴集团、奥瑞金包装。(.2.1.世.纪.经.济.报.道)
股民疾呼:暂缓IPO让我疗疗伤
一改此前三个交易周均只有3只新股申购的节奏,本周8只新股密集发行击碎了市场对IPO减速的预期。外围股市的大涨也难以触动悲催的A股。昨日,上证综指再创阶段新低,深证成指则出现2%以上的跌幅,两市共有135只个股跌停。
市场越低迷,IPO越生猛,堪称A股市场怪胎。股民普遍认为,近几年中国股市熊冠全球,当归功于IPO规模雄霸全球,越穷越生。
股民集体呼吁:暂缓IPO
近期,在股吧论坛、证券营业部内,呼吁暂缓甚至暂停新股发行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天涯论坛,千万股民大签名:强烈要求证监会停发新股、停止IPO!的帖子成为焦点,点击次数超6万,回复近3千条,绝大部分股民表示支持。暂停新股发行,起码让二级市场喘口气吧。名为大陆股民的投资者无奈地回复到。新股发行,股价暴跌,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另一位股民抱怨到。
西南证券(600369)南坪营业部的股民李丰表示,股市这样弱势,一下子发行8只新股,实在让人心寒。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民则很无奈:中国经济不断下滑,那么多企业需要资金,我个人觉得现在监管部门是宁可让大盘跌、让股民赔钱,也不会暂停IPO。
证监会回应:顺应市场
针对投资者要求停发新股、停止扩容的问题,上周五证监会投保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回复称,从过往的经验看,停发新股并不能对市场环境有实质性改善。停发新股是一种行政管制行为,改革应当尽可能避免采取这类措施,应当在市场和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证监会称,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储蓄率高达52%,总的资金供给应该说是比较充裕的。目前资本市场气氛不够热烈,主要是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不是因为资金不足。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胡汝银也公开表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2449家,不到全国股份公司总数的10%,尤其是上交所上市公司仅946家,蓝筹股供给和价值投资的空间严重不足,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巨大。
市场人士:IPO也需调控
股市需要休养生息。过多的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产生了抽离作用,导致行情受到压抑、投资者损失惨重。浙商证券分析师赖艺蕾在采访时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A股市场不应只有融资功能,还应兼顾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情况下,监管层应该考虑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接受度和整体环境,暂缓节奏让市场借此恢复信心。
市场化的美国股市,在低迷的六月,没有新股发行;上一周,美国也没有发行新股。有人说这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我个人认为,政府现在叫停或暂缓IPO,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控行为。楼价过高,政府可以出限购等政策,股价弱势,政府同样可出台限卖或者限上市政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需要资金,贷款不顺畅是现实问题,但是市场可以采取发行债券等其他的融资手段,不一定非要在弱势的股市里继续增大融资规模。
所谓的避免行政管制行为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审批制下不可能实现真正市场化。目前一级市场的市盈率根本不是企业真实情况的反映。广发证券(000776)投资顾问王立才认为,不是只有把股市规模做大才是业绩,完善股市的投资功能,对整个股市进行引导,避免其只为企业融资服务,且将优先的资金用到优质、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对监管层而言才是更为重要的。
市场纵深
新股发行曾6次暂停
统计显示,A股历史上共有6次新股暂停发行。最近的两次新股暂停发行,分别是2005年5月25日到2006年6月2日,以及2008年9月25日到2009年6月16日,其间沪指分别上涨56.94%和25.86%。
第1次:1994年7月21日-12月7日
1994年7月20日粤宏远A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中炬高新(600872)发行。新股暂停发行期间,沪指在当年7月29日见低325.89点后,于同年9月13日涨至1052.94点。
第2次:1995年1月19日-6月9日
1995年1月18日,仪征化纤招股后,到创业环保招股,期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当年2月7日见低524.43点后震荡上行,5月22日最高摸至926.41点。
第3次: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
6个月间仅有两只股票发行,这段时间也被市场视为暂停新股发行。期间大盘跌至1月19日的512.83点后回升,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第4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自双鹭药业(002038)发行之后,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2005年1月华电国际IPO。大盘先是反弹至1496.21点,随后跌至1200点附近。
第5次: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沪指于2005年6月6日见低998.22点后,一路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
第6次: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
大量发行新股导致股市连续暴跌,投资者信心尽失。IPO暂停后,但投资者仍心有余悸。沪指在10月28日创下1664.92点后才一路上行,于2009年8月4日上摸至3478.01点。(.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