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月内再度降息后,10日继续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操作。
7月10日,央行以利率中标的方式开展逆回购500亿元,为期7天,中标利率为3.30%,比前一次同一期限逆回购的中标利率暴跌50个基点。这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第3周进行逆回购,给市场注入流动性。
为了缓解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央行从6月26日开始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为市场释放流动性4000多亿元,主要是7天和14天两个期限。据统计,7月10日,公开市场上300亿元正回购到期,133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净回笼量为530亿元。未来两周内到期逆回购超过3000亿元。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央行连续进行逆回购操作,主要是因为前期的逆回购都是比较短期的,现在逐渐到期了,央行需要延续操作;另外7月5日是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的时间,银行要补缴不少的存款准备金,会出现银行流动性临时性的紧张局面。但他判断,当前银行体系不存在无钱可贷的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央行逆回购主要是增加银行的资金供给,鼓励银行多放款,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也有交易员表示,目前市场资金面虽然基本平稳,但大量逆回购到期的作用不容忽视,为防资金面出现波动,央行只有继续滚动操作或者再次降准。
赵庆明认为,央行日前的降息对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影响不大,但是会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降息有利于贷款增加,货币的乘数效应放大,循环流通加快。
6月底,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愈发明显,同业拆放利率一路飙升,隔夜的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达到3.8775。由于央行连续实施逆回购,7月初至今,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逐渐下行,甚至出现单日暴跌60—90个基点。
7月10日央行逆回购之后,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期和长期全线小幅回落。其中隔夜同业拆放利率跌了1.60个基点,至2.3277;1月期的拆放利率下跌了23.62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全部下跌。其中,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下降了2.60个基点,为2.3400;7天期回购利率跌了2.40个基点,14天期的利率降了10个基点。
“隔夜拆放利率2.3%和7天拆放利率3.3%不算高了。”赵庆明分析,银行间市场同业拆放利率下行说明银行的流动性很充裕,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下跌也跟央行两次降息有关。据他判断,由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短暂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尤其是市场预期央行还会继续降息一到两次,未来货币市场资金利率肯定还会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