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 三因素挤压保代百万年薪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5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 三因素挤压保代百万年薪

加入日期:2012-7-11 6:22:04

  笼罩在保代头上“金领中的金领”的光环渐已褪色。

  今年3月16日保代签字权放宽以来,实现单板双签、双板合计三签的保代稳步增加。据同花顺iFinD统计,保代签字新政实施逾3个月,共有5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26名保代实现双板合计三签。平安证券的保代吴永平成为双板双签第一人。

  一位入行不久的券商保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历尽艰辛挤进保代行业,原以为就算捧不上“金饭碗”,也总会保住“银饭碗”。然而,时运不济,去年保代薪酬已经下滑,今年受保代签字权放开、保代数量过剩、IPO规模缩水三大因素影响,今年薪酬继续缩水已成定局。对我们这些刚入职的新保代来说,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现实。

  57名保代单板双签

  双板双签第一人首现

  3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放宽保代签字权,实施“2+2”模式。即由“两人双板单签”调整为“两人双板双签”。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放宽保代签字权新政实施3个月以来,有26家券商的5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26名保代实现双板合计三签。平安证券的吴永平成为双板双签第一人。

  平安证券的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位居首位。广发证券、华林证券的6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并列第二名。中信建投4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紧随其后。这4家券商的23名单板双签保代,占据了57名保代的40.4%。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恒泰证券、国金证券等22家券商单板双签保代仅占了不足7成。

  平安证券已走出了去年保代跳槽风潮冲击的阴影。3月16日以来,平安证券过会或待审企业为38家,排在国信证券的67家和广发证券的53家之后。数据显示,平安证券的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韩长风、霍永涛搭档保荐了拟登陆创业板的北京浩丰创源科技、石家庄科林电气;齐政担任了创业板北京爱创科技、西安蓝盛科技的保代;朱文瑾担任了创业板兆日科技、深圳赢合科技的保代;吴永平为中小板广东秋盛资源和深圳华力特电气的保代;李东泽则保荐了中小板的深圳瑞华建设和安徽富煌钢构。

  吴永平除担任中小板广东秋盛资源和深圳华力特电气的保代外,还保荐了拟登陆创业板的两家企业,分别为:与朱文瑾保荐了深圳赢合科技(落实反馈意见阶段)、与陈华保荐了深圳麦捷特微电子科技(已核准),由此,吴永平成为保代双板双签第一人。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吴永平现为平安证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2004年7月进入平安证券,2007年7月27日注册为保代,期间曾担任过10家公司IPO的保代。

  广发证券的6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杜涛保荐了2家创业板公司;陈天喜、谭旭、张晋阳、吴广斌各担任了了2家中小板公司的保代;刘哲保荐了1家主板和1家中小板公司。

  此外,26名保代实现了双板合计三签。其中,平安证券有5名:韩长风、齐政、朱文瑾、吴永平、李东泽;广发证券4名:谭旭、陈天喜、张晋阳、吴广斌;中信建投3名:张志斌、林煊、王国艳;招商证券有2名:江荣华、孙坚。中信证券2名:樊丽莉、刘顺明。

  华林证券挖角见成效

  跳槽大军成绝对主力

  去年平安证券保代“跳槽门”震动投行界。最新信息显示,华林证券现有投行人员150人,保代30名,其中29名保代来自平安证券。去年八九月份龚寒汀等21名保代先后跳槽至华林证券,10月份张丽丽、张严冰、张华辉后脚跟随,12月份严卫、刘天宝、魏勇也加盟“大部队”,杜纯静则在今年1月20日投奔华林证券。至此,华林证券现有保代只有来自方正证券的杨彦君(时任投行深圳部副总经理)为2008年3月调入,现担任华林证券投行部业务一部总经理。

  数据显示,华林证券有6名保代受益保代签字放开新政。张华辉、何书茂联袂担任了拟登陆主板的浚鑫科技、中小板伊戈尔电气的保代;王裕明担任了拟在中小板上市的杭州电缆、上海网讯新材料的保代;杨彦君担任了拟在中小板上市的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杭州电缆的保代;杨伟伟保荐了中小板的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苏州金宏气体;张浩淼保荐了中小板的安徽凤形耐磨材料、合肥长源液压。而何书茂、王裕明、杨彦君均实现了三签。

  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主板和创业板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显示,截至7月6日,华林证券在主板共有21个在审项目,主板和创业板有14个项目,创业板则有7个。其中12家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9家初审中。而华林目前仅有30名保代,人手不足,于是现有保代率先开始多签项目。

  当初来自平安证券跳槽大军中的何书茂、张浩淼、王裕明、杨伟伟均实现单板双签,何书茂和张浩淼现担任华林证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王裕明在平安证券曾担任5家公司IPO的保代,2011年12月9日投奔华林证券,短短半年多时间就担任了3家公司的保荐代表。而陈新军、鉄维铭、张辉波、刘天宝、周宇、张丽丽等大部分保代也已现身IPO项目。

  三因素挤压

  保代薪酬将继续下滑

  曾经令人艳羡的保代人均百万薪酬正日益受到冲击,在保代签字权放开、保代人员过剩、IPO规模缩水的挤压下,保代年薪下滑成为趋势。

  新政实施逾3个月,就有57名保代实现单板双签,26名保代同时保荐了三个项目,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保代已崭露头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单板双签、双板合计三签、双板双签的保代将呈上升趋势。双签制实际上将增加保代的有效供给,这对通过考试尚未注册的“准保代”冲击更大。一位券商投行负责人士表示,“当然,大部分券商不会把上市资源向少部分保代倾斜,而是会从长远发展考虑,以老带新进行平衡。”

  目前不论是大券商,还是中小券商,保代并非稀缺资源,缺的是项目。截至7月10日,75家券商共有保代2163人,而去年9月10日注册的保代为1876人,这还不包括准保代的扩容。时下很多券商的保代处于闲置状态,特别是一些项目匮乏的券商,因此保代的薪酬下降将不可避免。这一现象在去年已经得到体现,一些券商更是率先裁减投行人员、降低保代薪酬。

  今年IPO募资额的大幅下降也是保代收入缩水的一大“杀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07只新股上市,合计募集资金760.92亿元,与去年上半年上市新股合计募资1726.21亿元相比,同比下滑55.9%。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新股超募资金共计212.70亿元,同比下滑逾七成。目前已过会尚未发行的公司有106家,而IPO在审待发企业多达717家。业内人士测算,即使每年以500家企业IPO的扩容速度计算,保代人数的需求只是供应量的五分之一。因此,保代薪酬下滑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保代之间薪酬的差距也会加大。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