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国内政策面淡静的背景下,本周一沪综指直接跌破2242点的前期低点。短期而言,恐慌情绪可能还会继续蔓延,市场见底时间还很难判断,但投资者无需过分悲观,毕竟2200点区域大概率已经是大的底部区域。策略方面,进取型的投资者可逐步考虑逢低布局。
尽管年初以来管理层不时出利好推动机构资金入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机构资金不仅未大举进场,反而出现连续净减持的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12月,证监会新批14家QFII机构,但是从2011年年报以及2012年一季报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报告期内,QFII持股数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从50亿6千多万股降至50亿4千多万股,说明其投资态度较为谨慎。从整体机构持股数量来看,其他机构也没有贸然前行,今年一季度市场几度出现反弹,但机构持股数量却依然下滑,其中增持比例在10%以上的仅有97家个股 ,而减持比例在15%以上的个股则达到307家。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年报披露时机构持股比例达到65%以上的中小盘个股今年一季度被机构减持的比例较高,从每日交易所公开披露信息看,机构专用席位通常是卖出方的大户,这说明机构对于高持仓比例个股抱团取暖的现象减少,逢高减仓成为常态。而在市场缺乏整体赚钱效应的背景下,个人资金进场也越来越少。最新央行的民调显示,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上升,但投资意愿再次下降。近期市场交易量不断萎缩,说明单纯依赖机构资金没有起到活跃市场的作用,在大力引入长线机构资金的同时,如何能增加证券市场对居民资金的吸引力也是市场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而在市场连续下跌并击穿2242点低点之后,市场恐慌情绪开始蔓延,看低至2132点甚至是2000点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认为当前无需过分恐慌,今年市场整体仍是一个震荡格局。数据方面,尽管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重新恢复正增长,但与此前增长一、两千亿相比,仍处于低位,说明资本还在外流,预计三季度央行仍有可能继续实施降准及降息。央行在三季度很有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组合拳,促进贷款增长,从而拉动投资进而达到稳增长的目的。经济层面,目前国内经济也处于去库存的后期,三四季度将出现库存回补的阶段,这对于工业品价格的回升、投资消费需求的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尽管市场预期二季度经济数据与上市公司半年报会比较差劲,但随着政府项目的推进、信贷政策的定向宽松、资金成本的逐渐下降、“政策托底”最终将会传导至实体经济,进而推动经济从三季度开始步入弱复苏,并在公司的业绩报表上逐步体现出来。
综合来看,目前经济仍在继续下行,见底时间较难判断,政策层面的刺激力度也较为有限。不过,虽然大盘很难出现大行情 ,但也不需要过于悲观,特别是在股指创出新低之际。短期来看,半年末资金紧张导致市场利率快速上行也是导致大盘下跌的一个重要负面因素,但随着拉存款时间段的结束,这一现象也会逐步缓解。
策略方面,投资者可继续实施大的波段操作思路,坚持合理的收益预期。鉴于短期破位后股指往往还会出现剧烈的波动,稳健型投资者当前仍宜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待大盘企稳后再进行操作。进取型投资者则可在顺势下跌的过程中逢低逐步建仓。板块选择方面,对于行业前景预期较差的周期性板块应暂且回避,包括地产、煤炭和机械等。就可关注的机会而言,目前可关注三类结构性机会。一是产业资本频频增持的商业股,这个板块今年来走势较弱,在大消费有所反弹的背景下该板块如继续下跌则有明显的超跌迹象。二是选择估值合理、行业独特且有机构资金积极关注的新股 ,尤其是遭错杀的新股。三是同时符合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行业,特别是一些未来有政策利好的新兴产业公司,如信息技术、文化传媒等,以及估值尚未被大幅炒高的节能减排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