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氏晨曦成蒙牛二股东
丹麦当地时间6月15日,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乳业与欧洲乳业巨头爱氏晨曦(Arla Foods)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蒙牛、 爱氏晨曦及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共同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爱氏晨曦以22亿港元入股蒙牛,持股约5.9%,成为继中粮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
本次爱氏晨曦接手的5.9%原为厚朴基金所掌握。2009年,中粮携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当时厚朴基金出资18.3亿港元。本次厚朴基金以22亿港元售出,赚3.7亿港元。
爱氏晨曦现为欧洲市场第一大乳品企业,成立于1863年,2011年营业收入550亿丹麦克朗(合93.2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
此次并非爱氏晨曦与蒙牛的首次合作。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06年1月,爱氏晨曦曾与蒙牛联合出资5.4亿元建立内蒙古欧世蒙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内蒙古蒙牛阿拉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蒙牛控股51%,爱氏晨曦占股49%。爱氏晨曦希望通过合资公司向中国市场销售奶粉产品,但双方合作在国内市场一直未产生预期效果。
双方各取所需
6月20日,蒙牛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作为蒙牛第二大战略股东,爱氏晨曦将参与蒙牛的实际运营。合作主要包括:为蒙牛引进丹麦牧场管理体系;将Arlagarden(Arla花园)应用于蒙牛的前端质量管理中;派出专家小组与蒙牛团队一起工作,指导蒙牛进一步完善牧场及生产HACCP质量体系等,双方的合作将覆盖蒙牛从前端奶源管理到生产质量控制等关键领域。
蒙牛总裁孙伊萍表示,蒙牛希望借鉴爱氏晨曦的发展经验,从奶源管理到质量标准都将直接对标国际乳业。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认为,此番爱氏晨曦大手笔战略入股蒙牛,并参与蒙牛实际运营,主要看好中国乳制品市场的巨大消费空间,试图通过蒙牛的国内渠道推广其高端产品。
万格说,同时,蒙牛将获得来自爱氏晨曦在养殖场乳品质量、乳品追踪和乳品生产控制等方面技术经验,而这些恰是我国乳企所普遍面临的问题。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爱氏晨曦成为蒙牛乳业第二股东是“各自所需”,蒙牛希望爱氏晨曦帮助蒙牛乳业产业链的技术、质量及监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爱氏晨曦看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乳品市场,市场空间巨大,蒙牛作为中国领先的乳品企业,品牌知名度及行业影响力巨大,投资蒙牛的前景将十分乐观。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爱氏晨曦看上的是现在的蒙牛,也就是央企中粮主宰下的蒙牛,而不是以前的蒙牛,中粮的央企身份是一种特殊资源。
食品安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
“此次战略投资,有望改善我国乳企对上游奶源质量把控不到位、流通环节管理不力、主要产品仍集中于中低端、以量取胜换取市场份额的尴尬局面。”万格告诉记者。
向健军认为,爱氏晨曦进驻蒙牛后,将帮助蒙牛乳业从上游奶源建设到终端市场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直接对标国际乳业先进水平,此举不仅牢牢巩固蒙牛在国内乳业行业的老大地位,同时也将加快蒙牛国际化步伐。此外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乳业水平全面升级。
然而,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则告诉记者,虽然爱氏晨曦参与蒙牛的实际运营和管理,但将是具有象征性的一部分。“爱氏晨曦只有5.9%的股权,也就是主要是一种资本投资,这就很难和大家期待的那样真正将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等输出给蒙牛,这是不太可能的。”
今年4月,出身“中粮系”的孙伊萍担任蒙牛总裁,开始着力于提升蒙牛的奶源安全水平。
6月11日,蒙牛表示,目前蒙牛来自牧场及养殖小区的原奶约占整体原奶的80%,蒙牛计划年内于东北、河北、内蒙古、华南等地建设8—12个千头及万头以上的牧场。王丁棉也认为,蒙牛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外部,主要还得依靠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