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初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速呈现出逐渐放缓的趋势。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只要通过改革措施促进消费,中国经济至少可以保持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
内需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凸显。2011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8%,其中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为51.6%和54.2%,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10.1和1.4个百分点。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但目前中国的消费仍然相对落后。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内需,尤其是消费潜力的释放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据测算,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即可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房爱卿表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比201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为扩大投资和消费创造了空间。同时,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有利于消费的进一步扩大。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也表示,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是扩消费的有利因素。李晶指出,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壮大,其对高质量食品、奢侈消费品和投资理财服务等的需求也在增加,这都将对中国的消费市场壮大提供动力。
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内需得到进一步扩大?郑新立表示,消费需求的扩大有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收入分配制度、金融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城乡管理体制以及土地管理制度五方面的改革,可以释放出消费、资本、创新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潜力。郑新立预言,这五大改革足以支持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将超过1.2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房爱卿透露,下一步我国还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以充分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其中主要包括三大要点:一是通过提高国民总收入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消费能力;二是持续增加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强消费预期;三是通过增加消费便利性、保障消费安全性并且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扩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作者: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