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短板的村级水厂 虽然坐落于东莞市辖富庶的厚街镇,大径水厂设施的简陋程度却让记者感到意外:除了连接水源的管子,整个水厂的家当只有几个过滤池和沉淀池。然而,这个没有任何消毒程序的简陋水厂承担着当地6个自然村组上千村民的生活饮用水供应。
自从东莞市水务局今年公布城市供水水质公报以来,大径水厂由于水质不合格,已经连续三次榜上有名。
祖秉衡介绍说,类似大径水厂这样级别的村级水厂目前东莞有69家,尽管它们在管理水平、设施投入方面千差万别,但相当多的水厂仍然面临难以适应新标准的问题,“对于它们的去留,其红线是水质能否达标,此外,还要看是否符合区域发展规划,是否存在重复建设。”“如果供水水质连续两个月不达标的,将由市水务局对水厂下发《供水水质整改通知书》,并告知所属镇街人民政府,责令相关水厂在20天内按照要求限时整改,确保水质达标。”祖秉衡说。
接下来,东莞市水质监测中心将对整改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现场复检,若复检仍不达标的,东莞市水务局将按照《东莞市水务局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不达标的水企处以3万元的罚款,同时将其问题告知所属镇街人民政府,并要求其提出接替供水的替换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关停。
针对大径水厂的情况,祖秉衡表示,已将其担负的其中3个自然村的供水改由厚街镇供给,而另外的3个自然村的供水由于管道老化等原因,仍然暂由大径水厂负责,待管网问题解决后,大径水厂将会被关停。
然而,当地村民仍然希望大径水厂能够继续供水。一位梁姓村民表示,大径水厂每吨水仅向村民收取2角钱,改用其它水源,价格可能上涨5倍以上,甚至10倍。至于水质卫生以及安全方面的问题,“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东莞现有的供水系统分属市、镇、村三级,原因是当时市镇水厂无法满足区域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政府便鼓励有条件的村自行创办水厂。”东莞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谢联辉说。
谢联辉表示,东莞市水务局考虑成立水务集团,在区域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托管,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需求太大”。
据了解,以常平镇为例,按照东莞市政府的要求,常平将整合托管区域内的村级水厂,然而,仅整合补偿费一项,就需投入将近4000万元,除此之外,在接下来的管网改造过程中,还将产生1个多亿的资金缺口。
水源环境危急
历史上东莞一直被视为“岭南水乡”,但由于工业化带来的污染以及因人口大幅增加导致的用水量飙升,目前面临严重缺水的局面。
东江流域承担着珠三角区域包括深圳、东莞、香港以及沿江的河源、惠州等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重任,其开发利用率已接近国际公认的40%的河流开发利用的极限。为此,为确保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进行,广东省政府曾经专门协调相关城市对东江流域实施分水方案,其中,东莞在正常来水年的年分配水量约20.95亿立方米,而2010年东莞用水量已达21.1亿立方米,2011年的用水量则已超过22亿立方米。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东莞年均缺水将达4.3亿立方米。
而另一方面,东莞地处东江末端,紧接出海口,这使东江东莞段在受东江上中游开发污染、咸潮回溯以及跨界东江支流排污的影响下,水质逐年下降。
事实上,东江东莞段水质常年介于三类及四类地表水之间,从上游往下游逐渐恶化,部分时段甚至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其原因除了东莞自身污染,还有来自上游惠州的排污及深圳跨界河流的污染。“东江水质每况愈下,水库水质也不容乐观,作为联网工程的8座水库的水质甚至大都是V类或劣V类。”有关人士表示。(V类相当于普通景观用水,劣V类则为无用脏水)
据了解,目前东莞市区的污水处理率为83.88%,全市污水处理率为77.3%,由于排污量的增加,东莞境内水生态环境质量在短期内难以改善。
事实上,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污染以及管材老化的问题,东莞市的生活饮用水卫生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2005年-2010年期间,东莞市镇级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源水的总体合格率仅为15.33%,而出厂水的总体合格率为76.26%,管网水的总体合格率为83.33%,6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关调查表明,东莞市水源水主要是受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游离余氯合格率低是东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问题。
此外,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对东莞市2005-2009年水源水卫生状况进行过抽样分析,得出的总体合格率为11.37%。“超标前五位的项目为铁、氯仿、锰、氨氮和汞。”作为上述行动主要参与者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淑华说。
黄淑华表示,在东莞市水源水中,水库水水质最好,东深供水次之,东江水最差。
与此同时,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东莞90%用水来自东江,属于单一水源,2011年每天市政供水量约474万立方米,基本上属于边提水、边制水、边输水的方式,其间因为缺乏没有水库储水、分水的环节,用水安全的保障十分脆弱。
根据相关专家预测,一旦东江突发重大水体污染事故,由于缺少用水储备,整个东莞的供水,仅能维持3个小时,随后供水系统就将陷入瘫痪。“按照一般的估计,在应对突发供水危机的能力方面,东莞是3个小时,深圳是3个月,香港是半年。”祖秉衡表示。
事实上,在去年东莞举行的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曾指出,东莞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53立方米,而广东省平均数为1755立方米。东莞这一指标甚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据此,刘志庚认为,东莞已经成为珠三角九市水资源环境最危险的城市之一。
据了解,为确保饮用水安全,东莞已经开工建设东江与东莞9大水库联网供水工程,在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工程通水后,从东江干流东莞石排镇沙角村河段提水,通过泵站将水输入松木山水库,再通过松木山水库将水输送到其他8座水库。届时便可在东江丰水期、水质好的时候,将水输往9大水库进行储备。张国平认为,在东江水质逐年变差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加强原水统筹规划,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是确保东莞供水“一张网”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用水安全,东莞还制定了《东莞市2012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对饮用水送检、卫生监测抽检、水性疾病监测以及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等作出具体要求。
作者:杨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