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透露一大利好 引资入市力度空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透露一大利好 引资入市力度空前

加入日期:2012-6-16 21:28:3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今年QFII审批已达30家
  根据证监会昨日公布的QFII名录,5月份共审批通过了7家QFII。至此,我国已经批准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而今年以来已经获批通过的QFII已达30家。
  5月份审批通过的QFII中,新加坡、卢森堡各获批2家,美国、英国和香港各获批1家。从2003年开始至今,我国共审批了165家QFII资格,今年有30家QFII获批,而去年同期仅有4家QFII获批,QFII审批加速。
  同时,根据国家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8日,已经有141家QFII已累计获批投资额度260.13亿美元,今年以来获批的投资额度为43.73亿美元,仅5月4日就批准7家机构共计8.2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
  证监会在5月中旬表示,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引进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力度。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庄正表示,加速QFII在中国的发展,是逐步实现资本可兑换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市场实现供求平衡,QFII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价值投资的理念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大.众.证.券.报)
  


  优化准入政策 证监会对基金投资大松绑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表示,为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证监会近期启动了《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拟以加强监管、放松管制为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基金公司准入政策,包括简化审批、取消部分行政许可项目、放松股权比例限制等。
  其中,《管理办法》将在鼓励基金公司开展差异化、专业化竞争方面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将加强基金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推动公司建立以维护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这位负责人说。
  他同时表示,《管理办法》将在鼓励基金公司开展差异化、专业化竞争方面进行修改,允许基金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开展部分业务,并允许基金公司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
  至于《试点办法》,负责人称将在严格执行合格投资人制度的前提下,研究探索新的业务模式。首先,《试点办法》拟拓宽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在强制风险隔离的基础上,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拓宽投资范围、放松投资比例限制,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打造成投融资平台。其次,《试点办法》将在严格执行合格投资人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放松一对一、一对多专户计划的管制,为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创造相对宽松和公平的监管环境。
  此外,《试点办法》将增加基金业协会自律管理的内容,允许其他类型机构自愿向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并开展特定资产管理业务。
  上述两个《办法》的修订秉承了《基金法》修订的原则,在拓宽基金公司业务范围、扩大基金投资标的、松绑投资运作限制,优化公司治理、规范行业服务行为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制度安排,为发展多样化、规范化的财富管理行业打下了制度基础。这位负责人说。他同时透露,证监会近日正在将两个《办法》小范围征求行业意见,并将在修订完善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另据悉,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关于修改〈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及第十二条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放宽基金销售机构准入条件,对限制申请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范围限定于重大处罚。此外,经征求意见后,证监会昨日正式发布《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证.券.时.报)


  加速引入机构投资者 证监会松绑公募基金力度空前
  A股市场的估值吸引力进一步加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明显……虽然管理层这一系列言语在市场中不断出现,但A股却始终难有表现。面对市场的疲软,管理层在维护市场信心的同时,也在加大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松绑公募基金业多项办法,加速引导机构投资者入市的步伐。
  在周五证监会的通气会上,宣布松绑基金、加速QFII资金的进入以及研究养老金入市等多项改革措施证监会在政策上的力度可谓空前。
  加强监控 业务松绑
  虽然近期理财型基金的声势浩大,给低迷的基金界注入一些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投资者对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的信心依然低迷。为了进一步加强基金的活力,证监会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也同时在业务范围等方面进行松绑,从而推动基金业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基金销售所面临的困境,昨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同时,证监会宣布修改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有关条款,并公开征求意见,拟对银行券商和咨询机构等因受罚而被限制申请资格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放宽基金销售机构的准入条件。同时强调,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从业人员应当按照 《规定》提出的要求,建立基金从业人员与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绑定机制,严格遵守投资基金的锁定期,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申报和记录所投资基金的信息,并提高投资基金信息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银行托管部门的基金从业人员也应当按照《规定》提出的有关要求严格贯彻执行,否则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相关媒体报道,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昨日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证监会近期启动了《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基金公司准入政策,包括简化审批、取消部分行政许可项目、放松股权比例限制等,同时推动公司建立以维护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
  此外,通气会上证监会表示近期启动《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拟拓宽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在强制风险隔离的基础上,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拓宽投资范围、放松投资比例限制,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打造成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放松一对一、一对多专户计划的管制。
  加快引导机构投资者入市
  除了对基金的松绑之外,证监会显然也加速了机构投资者引入的脚步。
  昨日举行的通气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和财政部、人社部等有关部门正在探讨研究养老金入市问题。其表示,养老金和资本市场是互动关系,养老金保值增值需要投资资本市场,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国内养老金在资本市场占比较低。
  除了研究养老金入市的问题,加快引导QFII资金的入市也相当明显。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拟修订《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快QFII资格审批,简化QFII审批流程,同时适当降低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标准、扩大机构类型、扩大投资范围、增加投资便利性等,进一步提高QFII投资占资本市场的比例,为资本项下完全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披露的QFII信息显示,5月份又有欧利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富敦资金管理有限公司、利安资金管理公司、忠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威廉博莱公司、天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这也使得年内获批的QFII总数达到了35家,而去年全年获批的数量仅为29家,其加速QFII入市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每.日.经.济.新.闻 .李.凯)


  证监会喊多用意何在
  嘉宾
  江西财大副教授
  李思敏
  国盛证券分析师
  程荣庆
  中信建投分析师
  危斌
  广发证券分析师
  刘寰
  银河证券分析师
  刘鸣宏
  近日,证监会在新股发行改革中提出了25%规则,将行业市盈率定为新股定价的参照标准。在证监会看来,即便是最好的公司,如果其股价过高,也不值得投资者购买。但银行等蓝筹股又迟迟看不到行情,破净、破发却屡屡上演。证监会三番五次喊多,为何事与愿违?周五下午,记者与数位分析师展开了《高谈阔论》。
  25%规则能遏制炒新?
  记者:对新股发行这个头痛问题,监管层提出25%的规则,能遏制炒新吗?
  李思敏:25%的规则仅仅是个参考值,行业市盈率是个平均值,这对于新股发行过高定价的普遍现象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阻止不了一些投资者对一些高成长性公司挖掘及短期新股价格较大幅度波动。
  程荣庆:作为管理层,提出的新股发行改革市盈率25%规则,对新股高发行价、高开盘价和高市盈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炒新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摒弃爆炒新股的现象,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会因为一个新规就对某种持续性的行为从根本上铲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管理层持续努力,炒新会逐渐被遏制成功的。
  危斌:监管层制定新股25%规则的一个出发点,要求发行人对定价的合理性进行自主判断,以此要求发行人披露更多的信息。但新股25%规则并不能彻底解决高发行价的问题,它的目的就是让发行人把更多的信息披露给投资人,让投资人有一个冷静的时间去思考,要不要给出这么高的价格。
  刘寰:目前新股上市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近期发行的数据来看,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已较前期有所降低。新股上市后,新股破发现象屡见不鲜,这是投资者回归理性投资的一个征兆。在25%规则出台后,新股爆炒之风或将遏制。
  刘鸣宏:应该说,管理层的用意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散户的利益,抑制新股的过度炒作。但由于机构对A股市场的大多数存量股票已经失去了炒作的兴趣,而新股由于刚上市,可以吸引大量跟风盘,存在炒作的可能,所以今后一段时间里,新股的炒作或许会有所收敛,但还会存在。
  喊多为何事与愿违?
  记者:郭树清上任后连烧七把火,监管层也三番五次喊多,为何事与愿违?
  李思敏:目前股指处于低估值底部,下跌空间虽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掀起一波大的行情。走出一波大行情,需要宏观基本面作为基础,但至少目前还看不到宏观基本面出现了明显转变。
  程荣庆:大盘要向上,不仅需要增量资金的加盟,同样需要一个有保障的大环境,绝不是因为管理层想让大盘涨,大盘就会涨的,在经济降速已威胁到保八的大背景下,以逐利为目的的观望资金,会匆匆忙忙进来吗?即使放松投资限制,又有何用?这就是降准降息,大盘都不能再上扬的根本原因。
  危斌:简单来说:A股走势低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增资金不进场。新增资金迟迟不愿入市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国内经济面的不景气;二是外围方面除了欧债危机以外,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三是A股市场的融资规模不减,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刘寰:从目前蓝筹股的投资情况看,蓝筹股中的银行股不少已跌破净资产,这些都是底部的征兆。但证监会多次喊多却未能使股市出现上涨,个人判断这更多与外围市场有关,投资者担忧欧债危机前景未明,从而导致目前的市场持续低迷。
  刘鸣宏:虽然管理层一直在喊多,但市场就是不买账。并不是投资者看不到蓝筹股的投资价值,而是因为股市的症结并不在此,而在于市场扩容的无度。只有无度的索取而不考虑回报的市场,必将导致投资者选择以脚投票。(.信.息.日.报 .高.志.远)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