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易亏转抢国债投资者求稳心态回归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理财产品易亏转抢国债投资者求稳心态回归

加入日期:2012-6-10 11:54:06

  每到国债发行的日子,银行门口总是格外热闹。作为现阶段被广泛看好的投资产品,国债的稳定性和收益性都要高于其他的理财产品。

  中新网6月8日电每到国债发行的日子,银行门口总是格外热闹。作为现阶段被广泛看好的投资产品,国债的稳定性和收益性都要高于其他的理财产品。除了老年人,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也加入到购买国债的队伍中,鉴于近期理财产品多是“红极一时”,投资者对于长期稳定的投资产品则抱有更大的期望。

  国债未发攻略先行

  投资者购买“热度”未退

  九点没到,银行门口就排满了人,有自带板凳坐等的老人,也有时常看表急着去上班的中年人,银行员工拿着带号码的小牌牌,分发给排在前面的客户,并耐心要求排好队,但银行门一开,所有的顾客都争先恐后的挤进银行,仿佛要去抢购冬储大白菜。

  每当国债发行的档口,银行门口就能看到如此的光景,为了购得一纸国债,许多投资者经历过早起排队、摩肩接踵的购买过程,有些银行的国债仅20分钟便全部售罄,购买速度堪称惊人。更有甚者,国债没买到反而被挤破了头。

  但投资者似乎丝毫没有“学乖”。6月6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发行额度为300亿左右的第十期记账式附息国债,消息一出,许多顾客纷纷到银行打听,是否可以提前预定、银行会不会提前开门等问题。

  网上更是为国债“爱好者”准备了“抢债攻略”,主要分为四步:

  第一、早起去排队;

  第二、避开居民区中的银行,选择僻静地点;

  第三、远离老年人居住的区域;

  第四、开立记账式国债托管账户。

  有此四招,国债到手的几率便可大增,而国债“粉丝”对于国债的激情,也可见一斑。

  中老年人成国债“粉丝”

  受追捧只为求“稳定”

  和其他事情不同,活跃在购买国债人群中的投资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作为以国家为发行主体的投资产品,国债在中老年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据中新网了解,许多老年人对于资产的打理都以储蓄为主,工资卡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聚宝盆”,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收利息,是较为稳当的选择。

  中新网从银行存款利息表中查到,整存整取得三年定期存款的银行利息率是5%,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5%,虽然远不如预计年收益率为6%-8%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其收益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是可以保障的,而理财产品开户程序复杂,需填写单据较多,期限短、购买频率高等缺陷,也使得中老年人对于理财产品望而却步。

  鉴于存款和理财产品的不足,国债就成为了许多中老年投资者的首选。财政部发布公告,2012年第五期储蓄国债和2012年第六期储蓄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国债,其中第五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5.58%,第六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 6.15%,要高于定期存款。一位来银行咨询国债购买事宜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退休后工资就成了经济唯一来源,买国债首先是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攒了大半辈子的钱,就怕打了水漂,再有就是国债的收益率稍高于银行存款,“老年人攒点钱不容易,我们也不图发大财,稳稳当当的就好”,老人的话也同样道出许多投资者的心声。

  理财产品多遭遇滑铁卢

  国债缘何一枝独秀

  纵观投资市场,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到股市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再到储蓄国债可谓是种类繁多,许多投资者往往不知道哪种产品更适合自己,只是一味的奔着高收益去,所以理财市场上“一窝蜂”式的购买成了常态。

  说到投资就不能不提“红极一时”的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短、收益高一直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口号,“三个多月的存续期可以拿到7%的年利率,比银行的存款可是划算多了,而且感觉存的越多越划算,”一位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经理的董先生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当时大家都在购买,我也就动心了,但是有些合同的条款读起来真的很难懂,所以也就草草的看了看合同就签字了,理财经理介绍的时候说是稳赚不赔的,没想到合同里有一条是:此种理财产品不保本,最后收回来的钱还不如存到银行里合算,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后怕,万一都赔光了我都没处说理去”。董先生表示,自己的还算是好的,有些投资者赔得很严重。

  如董先生所说,理财产品近期频频上演“夺命金”:

  杭州的严先生在花1000万元购买汇丰银行的QDII理财产品近五年之后,仅剩下500万元左右;深发展承诺的高收益的投资回报、零风险的投资,客户180万理财资金最后亏成1万;星展银行投机不力,富商投资理财产品,巨困2亿,富商变“负商”…

  一系列的负面案例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风头不在,投资者信心骤降。据北京晚报报道,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数量不减,但平均收益率逐渐走低,很多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下滑到5%左右,离去年高峰期的年化6%甚至7%的收益率来说已相去甚远。同时,今年以来,国际已掀起一股降息潮,人民币虽然短期降息预期不强,但如果经济复苏速度未能达到预期,央行降息的可能依然存在,一旦降息,那么国债的价值就更会凸显。

  投资者图“稳”心态回归

  投资胜过投机

  尽管国债利率与银行储蓄利率相比只高出一点点,但投资者却趋之若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吕随启教授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国债受追捧,主要是受到投资产品种类较少的限制,相较于股市的低迷、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现象,以国家为发行主体的国债成为人们首选可谓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吕随启教授表示,百姓将投资兴奋点转向长期国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投资者“求稳”的状态:相较于短期理财产品高企的风险、股市低迷的状态,投资价值走向低谷,长期较为稳定的产品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而饱受亏损和套牢之苦的投资者全力抢购国债,实际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