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满月机构大赚大户眼红散户味如嚼蜡中签率重回1%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政满月机构大赚大户眼红散户味如嚼蜡中签率重回1%

加入日期:2012-5-31 8:02:36

  距证监会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已过去一个月时间,证监会昨日下发《关于新股发行定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此前界定模糊的有关问题进行补充。《通知》不仅明确了行业市盈率比较口径,也明确了发行市盈率超过同行业25%的公司需要重新提交发审会审核的三种情况。

  就新股发行改革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新股改革的确改变了新股上市后的生态特征,“三高”现象的缓解、暴涨与破发现象的收敛,显示出证监会这剂“猛药”起到了初步的抑制作用;不过改革也重构了“打新”游戏的利益分配,机构大赚吸引大户“抱团”进军打新战场,而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却味如嚼蜡,正在逐渐退出“打新”这个舞台。

  改革后暴涨与破发现象大为收敛

  一个月前的4月2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部分此前模糊不清的概念,证监会昨日“打补丁”,对新规进行了补充,不但明确了重新提交发审委审核的几种情况,还明确了此前模糊不清的新股定价行业市盈率的比较口径。同时,证监会还再次强调了“诚信”监管,将IPO公司中介机构不良行为纳入监管,将发行人作为IPO财务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

  可以看到,证监会也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对新股改革不断进行完善。而从改革满月的情况来看,新规确实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已经有25只新股发行,发行市盈率平均为28.79倍。而截至今年4月28日,今年以来发行的66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为30.76倍。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隶属于新政发行上市的5只新股其平均上市首日涨幅仅有14.29%,顺威股份(002676)首日破发;而在此期间,二级市场上市的19只新股首日涨幅为27.98%,其中两只破发;今年以来上市的83只新股其首日平均涨幅为23.97%,破发新股共有17只。

  从上述发行市盈率与首日涨幅的数据可以看到,证监会这剂“猛药”,对于A股市场沉疴已久的“三高”现象确实起到了初步的抑制作用,同时也使新股首日表现更加平稳,暴涨与破发的现象都大为收敛。

  新规则让机构大赚令大户“眼红”

  新股发行机制的改变不仅改变了新股上市后的生态特征,也重构了“打新”游戏的规则,将打新利益链上的“蛋糕”重新分配。从目前来看,将机构冠以最大赢家的头衔,并不为过。

  取消了网下配售部分3个月的锁定期,机构在上市第一天就能获利了结,这是市场人士纠结最多的一点。而这种担心确实并非杞人忧天,上周五的3只中小板新股2只换手率超过80%,共计15席卖出龙虎榜位中12席均被机构占据,合计卖出额达6.38亿元。即使是在始终破发的顺威精密卖出龙虎榜上也出现了4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4165.76万元。

  这种情况也在周二、周三上市的华贸物流(603128)珠江钢琴(002678)身上上演。成交龙虎榜显示,首日卖出华贸物流的前五个席位中标明机构专用的占了三席,而另外两席国泰君安客户资产管理部和国泰君安总部实际上也是网下获配的机构,合计卖出金额达6530万元。

  统计这5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的龙虎榜可以发现,机构首日抛售量合计至少达到了8亿元,在这5只新股身上取得了15%左右的收益。而从申购到上市,这个周期仅仅只有21天而已。

  这样的投资机会也吸引了大户的目光。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大户”试图通过券商集合资金参与新股网下申购,其资金多在5000万以上,上亿大资金也不在少数。

  散户味如嚼蜡中签率重回1%

  虽然机构和大户正在或者力争要享受这份新规的“大餐”,但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却正在逐渐退出“打新”这个舞台。与浙江美大(002677)、华茂物流等0.6%左右的网上中签率不同,近日发行的黄海机械中签率上升到了0.73%,而刚刚完成申购的硕贝德,其中签率更是达到了1.11%,显示着散户热情正在下降。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与机构动辄15%的收益相比,“打新”之于普通投资者已经是味如嚼蜡。姑且不论跌破发行价被套牢,就拿涨得最多的珠江钢琴来说,发行价13.50元,中签率0.67%,申购一签需要13.50元×500股=6750元,从概率上来算,至少要100万元才能中一签。但一签只有500股,上市后500股26.44%的涨幅只能赚到13.50×500×26.44=1784.7元。这也就意味着,100万资金只有约1800元的收益,对应收益率还不到0.18%。

  收益低不说,打新还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由于IPO新规中网下配售取消了三个月锁定期,使得机构首日抛售的机会大增,以致可能出现散户接盘、机构甩卖的情况。而事实上,近日如浙江美大、顺威股份等在上市后的集体下挫,也证明了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针对这一担忧,大同证券给出了“打新”的三点建议:不能“碰运气”,要选择优秀基本面的公司;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25%这一原则,不仅要拿一级行业作为参照,还要与细分行业的平均估值相比较;最后一点,其实机构也在慢慢适应新政,因此遭遇破发也不要急于割肉,如果是真正的好公司,此时反而具备了投资价值。

  新股发行定价规则

  1.明确了行业市盈率比较口径:发行人应以中证指数发布的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作为比较基准。发行人计算自己市盈率,可以采取两套标准,一个是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指标,另一个是最近十二月的盈利指标。

  2.明确了重新提交发审会审核的情况:发行市盈率超过同行业25%的公司,如果存在大幅超募、导致发行人基本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等三种情况之一,将被要求重新提交发审委审核。

  3.明确了需提供盈利预测的情形:发行市盈率超过同行业25%的,原则上发行人需补充盈利预测并重新询价;发行人申报时已提供盈利预测报告,但对定价的合理性解释不充分的,同样需要重新询价。

  4.明确第一责任人:发行人承担IPO财务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须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5.IPO公司中介机构不良行为纳入监管:监管部门将建立IPO公司相关中介机构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并纳入统一监管体系。如果存在不良行为,中介机构将被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行政监管措施。

  6.IPO审核过程中拟西部地区企业优先审核:在IPO审核过程中,推出西部地区企业优先审核,以此支持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