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开闸放水 超级投资潮再来临
全国各地排队拜会发改委 新刺激计划比四万亿火
再说一次,过了就不送了。5月23日,山西省发改委一位副处长忙得手脚并用还喘不过气来。据他介绍,最近催促各县发改局上报项目,要求相关人员24小时开机等信。
《华夏时报》记者连续多天致电多个地方发改委工业处、高新技术处、投资处等处室得到几乎一致的回应是:正在为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上下奔走。
有的项目需要跑市里,有的需要跑省里,有的还要跑国家发改委。安徽省铜陵市发改委一位处长5月23日向记者介绍,市里有5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3150万元。
位于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的国家发改委大门口已经是车水马龙了。本报记者5月25日在发改委传达室门前看到,拎着沉甸甸资料袋的地方官员排起了队等着拿进门条。
连带效应是,附近的酒店、复印店和出租车的生意都格外好。连负责片区的清洁工都在抱怨:这几天,垃圾都要多拉一车。
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开始了。这一次挑重担的还是大型投资,这一次最忙碌的还是发改委,这一次最引人关注也是最让人担心的还是资金。
国务院5月2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发出了明确信号: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这已是第三次在国务院层面提及启动重大项目。
5月25日,证监会发文支持民企上市和再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券商,为经济发展输血。加上铁道部刚刚宣布已获2万亿的银行授信,新一轮的刺激投资计划呼之欲出。
一切都与下滑明显的宏观经济相关。
三里河的忙碌
5月25日上午,三里河,晴。
一号线地铁木樨地站,从B口出来,沿着三里河路,再往北走500米,是位于月坛南街38号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地点。
记者看到,大门外金属链条的警戒线安插在南北两侧,前方5米临街两侧还画着黄白警戒线,门卫瞪着眼睛环视出入的人群,将外来人员排队等来的进门条递给右侧门亭的武警,在武警的示意下才能进入大门。
11点30分左右,一辆黄色出租车从南向北行驶过来,在发改委大门南侧下车的客人径直走向发改委登记室。同一时间,从大门里面匆忙走出的三个外地办事人员,拦住了这辆出租车,结果被另一拨从发改委跑出来的人抢先了。司机催促着:你们快点上啊!
大门南侧几米处,一个出售火车票、机票的小门面店里的客人忽然多了起来,甚至连发卡片小广告的也来凑热闹,记者走了一趟手里就被硬塞了几张名片,上面写着业务范围:代开各类机打发票、快递邮件、住宿等。
从发改委向北步行5分钟可到财政部,门口一侧的登记室里来办事的人员也不少,记者在门前看到密密麻麻的各式书写体签名写了好几十页,再往前方的新财政部大楼里面的登记人员干脆直接搬到了门外。
在财政部礼堂旁的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的建筑里有座游泳馆。一位从里面走出来的外地进京人员说,返回酒店太远了,中午简单休息一下,下午继续到部委办事。
记者在这条路上走了个遍,接触到的附近居民均反映,南来北往的人流明显比以前多了,停车位异常紧张。记者数了数,冀牌、鲁牌、豫牌等外地车辆也明显居多。
新一轮投资盛宴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进入5月以来,发改委项目审批的速度,可用猛烈来形容。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项目审批与批准栏显示,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达100多个项目获得批复,其中多为清洁能源领域,获批项目总量几乎相当于5月前20天的总和。与此相关,5月前20天四大行新增贷款340亿,这些贷款投向了新增项目。
这似乎比当年4万亿投资项目更火。社科院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遭到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的反驳:4万亿那么庞大,谁知道有多少个项目?
据初步统计,1至4月份,新增项目增长8000多个,仅 4月发改委批准项目就多达328个,近乎去年同期的两倍。
记者了解到,5月22日清洁能源类的项目已是第三批集中审批了,前两批集中审批的项目,包括一批高速公路网、机场和轨道交通项目等。
这批项目涉及铁路、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和投资后劲不足,保增长成为当前的主要政策目标,而保投资和扩内需是稳增长的关键。
4月,黑龙江抚远、新疆石河子、甘肃庆阳、重庆江北等机场建设项目获得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批复。随后,内蒙古阿拉善盟通勤机场、四川阿坝红原机场的环评报告也获得批复。
除机场外,发改委还集中核准了一批水电站项目。四川、云南等地方发改委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均向本报记者证实,获批最多的是水利项目,包括四川金沙江的两个水电站、大渡河的三个水电站,云南观音岩水电站等。
这段时间,我们与地方发改委官员吃喝拉撒几乎都在一起。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私下说。据他介绍,自2月底以来,重大建设项目审批速度骤然加快。
本报记者查阅,最近发改委审批的在建铁路项目包括快速铁路、煤运通道等,拟开工的重大项目包括部分已批尚未开工的快速铁路,如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项目等。此外,还包括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项目,确保2012年补建资金全部安排到位,基本完成补建任务。
记者从多个地方发改委获悉,上马重大项目一个比一个狠,火拼猛烈。福建省前4个月上马369个,湖南4月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多达223个。
在重庆市长黄奇帆透露与30余家央企签署72项合作项目之际,与重庆有此一拼的四川出台了一项更宏大的投资计划,未来5年四川GDP将超4万亿。其中,5月开工的毗河供水工程,就冠之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项目之大令人侧目。
预算资金提前下发
宏观经济不景气,逼调控再向投资求援。
问题是,今年形势某种程度上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复杂:出口不乐观,消费依然疲惫,产业空心化严重,仅能拉起的投资旗帜也因楼市低迷、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留下了诸多质疑。
3月以来,加大投资项目的省份财大气粗。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如是说。或许,这个时候,也只有投资才能激起多方的共鸣。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不仅提速项目审批,还提前下发与项目相关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有些应接不暇。发改委有关部门还会陆续赴各地督促项目的落实。
四川省一位曹姓官员说:只要有项目就报,先报了再说。
本报记者获得的确切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近日下达了关于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及重点工业污染治理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各地闻讯后风起云涌,争取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
一些原定下半年开工的项目,已提前到上半年。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员说,这些项目相关的中央预算资金也要提前下拨到位。
据统计,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政府预算内投资下达的速度明显加快。一季度,预算内资金同比增速达到24.9%,为两年来最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改委报告称,2012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26亿元,比去年增加200亿元。张汉亚称:倾向民生的项目,至少占三分之二。
记者从发改委还获悉,该委今年投资工作被描述为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这其中,保障在建续建项目,也被确定为重大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采访还发现,各地名义繁多的中央投资项目不胜枚举。比如,广西3月14日下发的申报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通知,侧重于农村饮水项目;江西3月22日下发的通知,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黑龙江下发的通知侧重于水利设施等。
事实上,各省对大工业、大项目趋之若鹜,那些过剩和落后的产能本来要坚决淘汰的项目,估计也会死灰复燃。林凌担心,这会分流有限的资金。 。
刺激经济政策核心仍是投资
上周,因为113个重大在建项目全部资金不足而停工,河北省政府领导带队向高层汇报了相关情况并希望得到支持。结果,他们喜悦而归。
这喜悦部分应该归功于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经济学家们纷纷将此次会议看成是中国政府的一次行动信号--为防止经济放缓过快,更多刺激经济政策将出台。
事实上,这样的信号更早就传递到中国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发改委原计划下半年启动的水利、保障房以及新能源板块的70多个项目,现在已经全部提前进入到审批通道。这些项目现在已经到财政部,由中央财政出资部分正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在近期将陆续提前落实。知情人士告诉本报。
此外,启动民间投资的力度也在加大,按照国务院的安排,6月5日前,各个部委制定的相关吸引民间投资的细则也将陆续出台。
这些政策动向意味着,投资依然是这轮经济政策的核心。
这看起来并没有出乎意料,即使是对于国外投资者。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外投资者对中国政府所采取的CPI上涨就减少项目审批,CPI一下来就增加项目的这种政策逻辑已经比较熟悉,他们更担心的是政策不确定性和银行可持续的融资能力。当然,王志浩也承认,目前中国宏观政策真的已经到了放松时点。
与王志浩的调查结果不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最担心的是通胀的下行与经济增速的下行同时到来。
是的,一切都是围绕经济下行开始的。
提前启动
对经济下滑压力加大的预感自3月初就开始隐现。从前两个月数据就能看出一些问题,但毕竟才两个月,我们也就提前做了些预防性的准备,一位部委官员称。
自3月份起,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审批项目进度开始加快,部分高速公路网、机场和轨道交通项目开始获集中审批通过,一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项目逐步推出。此外,发改委开始储备大量项目,做好从储备状态向积极行动过渡的充分准备。
针对出口的行动也在展开。3月底,在由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的一次华东七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包括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以及山东史无前例地签下了军令状,承诺今年将力保外贸增速10%。今年一季度,这些省市中个别增速为负,而他们在2011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八成以上。
接近决策层的人士称,这些已经实行的举措并未让4月份的数据更好看一些,这不仅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也让有关部门焦虑起来。4月,无论从总体数据还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包括用电量、银行贷款额等单个指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多项数据创下近3年来最低值。
即使是被看成是保增长生力军的中央企业在今年前四个月,利润也出现继续下滑的态势。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4月份当月实现净利润713.5亿元,环比下降13.6%。
进入5月,各部委相继接到通知要求对经济放缓提出建议,并要求越实越好。事实上,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前,各部委已经将防止经济放缓过快的建议和意见报到了发改委,由发改委统一向国务院上报。
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工信部等实体经济部门建议加大财政、货币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而财政部、央行等金融财政部门则建议和强调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风险的防范和通胀。
而在众多的建议中,能立竿见影的依然是投资。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十二五规划中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再加上已表态的要启动和加快一批重大基建项目,这意味着未来相关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也有望迎来一路绿灯。
与此同时,相关的资金配套政策也开始全力配合。
5月24日,财政部划拨了对保障房建设的补贴660亿元;发改委财金司的一位官员在一次关于企业债券的研讨会上透露,今年企业债发行规模计划超过5000亿元,针对保障房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在审批环节上将进入绿色通道;在铁道债上,国办将对于其进行特批,允许其突破小于净资产40%的限制,同时在发行上,实行利息税减半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府对于加大投资的表态,并未新增其他投资项目,而是在十二五规划已有项目的框架下,加快已经启动的基建、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项目,这让那些依然在质疑四万亿投资后遗症的经济学家稍微松了一口气。
此外,在投资这驾马车中,民间投资启动或将开始成为投资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借着推进鼓励民间投资新36 条的契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领域,包括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
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工作,按照国务院的安排,6月5日之前,各个部委制定的相关吸引民间投资的细则也将陆续出台。
投资以外
此外,工信部中小企业司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表示:该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几项建议,主要围绕融资、社保和减税展开,工信部建议政策力度大一些。税收方面,国务院14号文规定,应纳税总额6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我们建议扩大到10万元,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他说。社保方面,我们建议,有些地方比如说厦门,已经开始做了,除养老保险之外的企业应缴纳的保险减半,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来支付。保险这块占企业经营成本非常高,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占42%,这个如果能实行的话,是对小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力度很大的政策;金融方面,我们建议,将小微企业的贷款,纳入到银行稳健性考察的指标;进一步降低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以2010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基数,扩大容忍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增加的贷款额度全部用于中小企业,或者说小微企业。提供再担保服务的担保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不再上浮。他说。
现在看来,相对于投资加码的轻车熟路,刺激消费和扩大出口这两驾马车增速要困难得多。
中银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在其最近一期研究报告中指出,汽车、家电的销售曾经在几年前对于经济增长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最新的汽车保有量和城市交通的普遍现状来看,汽车销售的再上台阶是非常困难的。相对而言,家电的潜在空间可能更大一些。
在这一点上行动已经开始,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这是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空调节能惠民政策后涉及家电行业的第四次政策扶持。
此外,也有媒体透露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了促进节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新政策将由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制订,预计整套方案将在7月正式公布。
据商务部透露,7月1日,北京有望正式出台家具以旧换新政策,如若试点效果明显,可在全国推广。
而在出口方面,接近商务部相关人士分析称,外需上其实还是有些作为的空间。比如在融资上,可以利用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贷款,配以财政支持,解决小企业由于汇率变化因素造成市场预期的不确定和损失。
至此,拯救GDP的行动开始全面升级。不过此时,更多供给主义的拥趸者发现,与其费力地去折腾已经非常有限的老马车的潜力,不如再次重视供给主义下的新工具,特别是减税可能带来的经济活力。
但这些拥趸者可能会略有失望。继续落实已有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落实去年和今年出台的6项减税措施。财政部已经做出了今年的减税部署。
对于这6项减税措施,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经过初步测算,落实下来,不到1000亿规模。高培勇认为这与我们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比较,并不适应。
为此,他提出要加大增值税减税力度,因为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在中国税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有它减,才有减轻整体税负的可能。
大家现在看到的增值税改革还只是营改增,减少重复征税问题,总体是减负,但具体到单个企业,有些是增负的。这说明增值税不应简单地扩围,增值税本身都需要改。现在让营业税改增值税,不能简单地把原来适合于制造业的税制全盘复制到服务业。高培勇说。
此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也提出,考虑到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转型,结构性减税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特别是在消费需求出现紧缩的时候;其次是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减税,要对现有政策进一步细化,让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生物医药、新材料、下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第三是适当调整进出口环节的税率,减小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赋税强度。
下行风险
汇丰中国5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7,低于4月49.3的数据。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下滑趋势可能还未结束,经济也尚未见底。
在陈东琪看来,目前中国经济滑坡的风险正在加大,如果政策不及时,掉到7%是有可能的。
而他目前最担心的是,通胀的下行与经济增速的下行同时到来,对于通胀,他预计,6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升幅将回落至2%~2.5%,下半年通货膨胀率将保持下降趋势。
我此前一直在讲要防范出现GDP和CPI的同步下降,这种情形比较危险,若没有政策的及时跟进,二者可能会互相带动,并形成加速下降。陈东琪表示。
为此,对于下一步政策调整的走向,陈东琪强调,刺激政策出台的时机比方法更重要,要采取宏观调控,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这些杠杆的作用,一定要提前,早一点做准备。这个时间点处理不好,到时候又要采取大量的行政办法。我觉得越是这样越需要采取经济手段,因为如果你不采取经济手段,经济一直往下最后只能采取行政手段,采取经济手段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前做准备,因为一旦经济增速下降到6%、7%,那个时候要裁员了,那个时候社会也不稳了,那政治优先,稳定优先,就只有行政办法了。他说。
王志浩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可以逐步放松,项目审批可以逐步多一些,财政减税方面可以做得更显著一些。据他的观察,目前金融机构贷款意愿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例如去年浙江一些地区修建铁路却一直贷不到款,只有四大行有些许意愿,但今年很多地方银行已经主动表示了为其贷款的意愿。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则表示,从财政角度来讲,前四个月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说明财政政策已经开始发力;货币政策方面,未来调整的方向不在于流动性,而在于监管的逆周期。
就未来具体的货币政策走向,上述参与高层决策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在货币政策上,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共识,但降低的频率和幅度则存在分歧,实体经济部门希望降得快一点、多一点,而央行则倾向于稳健的态度。是否动用利率的工具尚未达成共识。
瑞银证券:宽松政策预期将在市场蔓延
宏观经济的4月季节性数据令人失望,我们认为政策在刺激经济上还能够有很大作为,宽松政策预期将在市场蔓延。
第一点,中央基建投资。中央基建投资政策已经有改变,增速从3月的-9.7%回升到4月的-4.1%,我们相信未来将延续向上趋势。
第二点,中央财政补贴。我们已经看到的中央财政对家电消费的265亿元补贴,未来有可能会出台更多的财政补贴政策,刺激相关领域的消费或投资。
第三点,中央统一各部门保增长意识。我们认为,通过中央向各部门传达保增长一致意见,原先由于各个部门意见不统一造成的投资项目审批困难或者迟缓的现象将缓解。
第四点,地方政府基建投资由于融资平台控制、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等原因,增速在下降。由于地方政府基建投资是中央的5~6倍,所以对整体投资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认为,在地方政府基建融资环境上,政策应该会有所放松。
第五点,我们判断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会加强。我们认为,一,物价在短期内,不会是一个困扰的变量,即便有反复;二,和去年比起来,央行在明显地引导市场资金利率的下降,实际上在短端已经成功做到,但在中长端,利率仍在上升,和央行意愿背道而驰,可能是银行自我利润的保护导致;三,信贷需求不足不仅是企业需求不好,中长期信贷成本高也是原因之一,这些都可能使市场预期在未来指向降息。
我们并不认为政策可以把经济拉回9%的高增速上,但是我们相信,政策可以把经济增速保持在8%。这意味着相对于4月份低于7.5%的增速,未来两个月经济增速是上行的。
总结来说,经济较差已成为市场共识,政策预期未来一两个月应会越来越浓郁;在经济和政策中,我们选择看重政策预期。我们对市场仍然持震荡向上的观点,判断3-6个月后的指数会高于现在。(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