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掌握多个老鼠仓案例:郑拓案只为杀鸡儆猴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掌握多个老鼠仓案例:郑拓案只为杀鸡儆猴

加入日期:2012-5-28 11:23:13

  证监会掌握多个老鼠仓案例:郑拓案只为杀鸡儆猴

  业内传言:“是有人向证监会实名举报的。”不止一位接近郑拓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肯定地表示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陈虹霖/文

  被调查、被抓······从2010年底开始,关于郑拓的传闻就未曾停止。版本很多,业内的议论此起彼伏。

  2012年5月23日,随着证监会网站上一则通报,种种猜测终于尘埃落地。“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去年八月份就有媒体报道郑拓被抓,郑拓唯一的回应是“你能打通我的电话,觉得我是否被捕呢?”此后此人几乎消失于公众视野,好望角旗下基金也彻底清盘,并在工商局注销。直至近日官方发布情况通报。

  郑拓作为当年公募界的明星,如今算是彻底地陨落,投资生涯也就此结束。但该案的幕后缘由却始终云山雾罩。

  两年半赚1400万 多道过桥走账

  据证监会通报显示,“郑拓在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实际管理交银稳健基金期间,利用任职优势获取的交银稳健基金投资交易未公开信息,使用夏某某、原某某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步于其管理的交银稳健基金买入或卖出股票50余只,累计成交金额达5亿余元,非法获利1400余万元。”

  迄今为止,被查出老鼠仓涉案金额超1000万的并不多,郑拓此次刷新纪录,成为公募基金历史上最大的一只“硕鼠”。

  2007年3月,郑拓刚刚从海富通辞职加入交银施罗德。证监会公布的“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意即其的违规行为贯穿在交银施罗德工作的两年多时间中。

  其间,其操作的方式、地点都有一个大的转变,从2008年开始变得更加谨慎、隐秘。

  据有关办案人员称,“2007年至2008年,郑拓大部分的‘老鼠仓’交易都是在自己的办公场所完成的。2008年证监会加大对基金经理“老鼠仓”打击力度,特别是唐建、王黎敏案发后,郑拓得到‘启发’。一方面把资金从开户于上海的夏某某账户转入了亲缘关系更远、开户地远在哈尔滨的原某某账户中;另一方面,交易也改为通过无线网卡和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完成,个别交易则发生在出差时入住的酒店中。”

  其资金转账行为也趋于隐蔽,使用的证券账户先后转挪于上海、哈尔滨、北京等地多家证券营业部,账户资金通过其亲属、朋友等十余人银行账户过桥走账。

  而在这两年内,郑拓管理的交银稳健基金回报率高达24.26%,同类基金的回报率仅仅为-2.12%。该基金保持了晨星五星级基金评价,并在《福布斯》发布的2009中国基金排行榜中被评为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

  另一方面,郑拓通过操作私人账户,自己也赚得盆丰钵满。

  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建市以来最大的牛市,上证指数一度突破6124点高位,交银稳健基金受益于市场较好的环境,规模一度突破100亿元,单个交易日的交易金额动辄数亿元,大手笔的交易后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寻利空间。

  此次证监会通报中,并未具体指出郑拓进行“老鼠仓”交易的50余只股票。查看交银稳健基金的历史记录,其间累计重仓36只股票,其中西山煤电中国船舶中国远洋在一个季度内涨幅达100%以上。

  2007年三季度,交银稳健增持中国远洋成为重仓股,该股票期间涨幅146.77%。但此后股价迅速走低,止不住下跌,交银稳健便在此时抛售殆尽。

  一位基金圈人士分析,“按照证监会的通报说法,郑拓的老鼠仓账户操作了这么多股票的话,全部都是以内幕消息操作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杀鸡儆猴

  证监会打鼠力度再升级

  此次证监会通报中,提到对郑拓进行立案调查开始于2010年9月,这与李旭利的调查几乎同时。

  “2010年,我们在调查一起上市公司股票异常交易案件时,发现涉及交银施罗德账户,进而对交银施罗德基金进行延伸调查,发现该公司时任基金经理郑拓涉嫌‘老鼠仓’,即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有关办案人员介绍说。

  但业内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有人向证监会实名举报的。”不止一位接近郑拓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肯定地表示。

  之前业内一直有传,是交通银行高层举报李旭利,但该说法没有得到最后的证实。

  2007年至2009年,李旭利和郑拓在交银施罗德期间有过两年交集。2009年两人前后脚离开交银施罗德,义无反顾投身私募,成为那个夏天最劲爆的新闻。

  李旭利投奔重阳投资,而郑拓则自立门户,与同事陈晓秋一起创办好望角。

  在交银施罗德期间,两人可以算是交银施罗德投研体系的双核,同时辞职对交银施罗德投研造成了强烈冲击。

  2010年8月总经理莫泰山转投私募,交银施罗德的核心团队几乎被掏空。这彻底激怒了股东交通银行方面。

  一个月后,证监会开始了对郑拓、李旭利进行立案调查。

  李旭利的通报在去年底就已刊登,今年三次延期判决,目前还在等待最后的审判。

  与郑拓不同,李旭利的违规操作集中在离开交银施罗德的前两个月,主要针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两只股票。其间指令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的李智君,在其控制的“岳彭建”、“童国强”证券账户内进行交易,获利1071.6万元。

  相比李旭利,郑拓的案子显得复杂许多,时间跨度更长,采用过桥走账,调查取证的难度更大,进度也就更慢。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律师表示,从获利金额上分析,郑拓或成为到目前为止领刑最重的基金经理,但同时还要看具体的涉案过程,以及是否给基金造成严重损失。按目前的刑法,老鼠仓最高可判十年。

  郑拓是证券市场的“老江湖”,为交银施罗德登峰期间的一员大将,不可否认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对于如今的遭遇,业内人士多表示遗憾。

  而一位私募人士则向记者表示,“证监会手上现在好像掌握了不少案例,可能未来会陆续公布出来,杀鸡儆猴吧。郑拓未来肯定不会公开做投资了。”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