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针”再现 国务院11条举措保稳增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强心针”再现 国务院11条举措保稳增长

加入日期:2012-5-24 8:01:3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国务院会议研判经济 大项目强心针再现
  种种迹象显示新一轮经济刺激号角已经吹响。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把主题落在分析经济形势上。这距离4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仅有1个多月时间。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
  与此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仍强调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作出上述决策的依据是,国务院常委会议判断,当前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此情此景,相比2008年末的4万亿刺激计划启动之时,似曾相识。
  2008年10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部署当年四季度经济工作。在1个月之后,当年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即研究部署启动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措施。
  而今年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走势与4万亿刺激计划启动前后的数据也接近,全国工业增速低于10%,折算年度GDP增速只有7%左右。
  不过,应对这一轮经济放慢需要2008年同样的药方吗?未必。
  2008年以来,受益于4万亿刺激计划,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结构性问题并未解决,一些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反而因祸得福,同时资产价格、劳动力成本、通胀水平大幅上升,地方债务水平飙升;产业结构转型未能借此契机实现根本调整,内需亦未能完全启动。当前的稳增长比2008年时所面临的局面更为复杂。
  当前再启动宽松信贷以及更加刺激投资的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实际的效果意义也许不再如2008年般明显。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818亿元,同比少增61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9596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77亿元。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勇认为,现在信贷的需求不旺,银行也产生明显的惜贷情绪,意味着货币政策放松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在下降。
  中国当前并不缺钱投资,也不缺钱消费,最缺乏的是放松管制以及对企业松绑的政策。2008年以来,民间资本并未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国务院不得不下了死命令,要求各部委在今年6月底之前出台非公新36条的配套实施细则。
  日前,铁道部公布了民间投资进入铁路领域的意见。但是,这些过去长期垄断的行业究竟是真放开还是假放开,还需要观察。正如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专家董焰所说,如果民间资金无法参与管理和享有收益,铁道部的资产收益清算不对外公布,将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刘慧勇认为,当前企业的犹豫只是短期性的,态势不会太久,但是启动深入的改革不能再犹豫了。(.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务院发稳增长明确信号 宏观政策三条主线明朗
  [导读]权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发出了明确信号,下阶段财政、货币、产业等三大政策将陆续有新一轮具体政策出台,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政策支持。财政政策更显结构性,货币政策适度放松,产业政策兼管两头。
  继国务院领导在湖北、江苏的调研之后,23日,国务院立即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会议要求,要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着力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权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发出了明确信号,下阶段财政、货币、产业等三大政策将陆续有新一轮具体政策出台,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政策支持。
  世界银行23日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预测,由于来自世界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的需求下降,东亚地区2012年的经济增速将由2011年的8 .2%降低到7.6%。其还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该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放缓。
  国内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仍在下行中,我国内需回升依旧缓慢。4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4.9%,进口增速降至0.3%。工业增幅骤减至个位数,为2009年5月以来最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1%,创2006年11月以来新低。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也低于预期。
  宏观调控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但针对近期经济增速持续明显回落的问题,将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与频度,积极扩大内需,稳住经济增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记者日前获悉,国务院多个部门正在酝酿新一轮扩大内需稳增长系列政策。据透露,将要推出的系列政策包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对节能环保产品等进行财政补贴;放松货币政策,创新金融方式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面向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力度,加大对新兴产业资金支持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针对当前形势和稳增长目标,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财税政策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变化趋势,第一是继续坚持结构性减税;第二是特别税收有降有升,最明显的例子是个税制度改革所带来的低端税负降低、高端税负提升。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结构性减税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特别是在消费需求出现紧缩的时候;其次是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减税,要对现有政策进一步细化,让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生物医药、新材料、下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第三是适当调整进出口环节的税率,减小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赋税强度。
  据记者了解,工信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摊派和罚款行为,实施企业减负的专项行动,包括:一是充分发挥减轻企业负担的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监督检查,减轻涉企收费。二是进一步研究涉及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下一阶段结构性减税还将继续深化,类似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政策将覆盖至节能产品、农村市场领域。新政策的指向主要是对节能环保产品和建立废旧回收体系进行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是中国近年在家电行业实行的三项刺激政策,对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起到积极作用。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
  据记者了解,国家有关方面正在制定下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方案将研究贫困线水平提高、农村老年补贴、城市低收入家庭物价补贴等问题。在货币政策方面,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表报告认为,可考虑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或适当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并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大力缓解企业过高的融资成本。报告指出,应创新多种方式,促使金融和资本市场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认为,下一阶段,货币和金融方面的政策需要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事业等发展潜力大的领域,通过增加企业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中长期商业承兑票据、开展市政债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场外资本交易体系建设等,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陈东琪表示,中国今年应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他说,当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低于3%时,中国应下调存、贷款利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按照今年外汇占款增量为1.5万亿元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考虑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注入的流动性,若要实现M 2增速14%的目标,则需要存准率降低2至4次。因此,在已有两次下调的基础上,今年还可能有1至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下调,明年仍可能进一步下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在产业政策方面,应注重两头,一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观察人士表示,在4月份多项宏观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的情况下,不排除二季度国家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力度,以此实现全年稳增长的预期目标。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正在抓紧制订相关规划和政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促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经.济.参.考.报)

 

  国务院要求稳定房产调控政策 被指即将松绑微调
  楼市调控即将松绑越传越悬乎
  扬子晚报调查发现,松绑近期没有可能,凡触及双限底线的新政已全部叫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9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即时适度预调微调,同时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讲话,迅速被网络放大,不但预调微调的词语被搬到对楼市调控的预期上,稳定二字也被解读为比之前的坚持有所放松。而最近,地方楼市微调新政8成获通过的消息也在网络持续发酵,在一些大佬的推波助澜式传播下,楼市即将松绑的消息越传越悬。那么,松绑的说法靠谱吗?
  调查一
  松绑传言是如何诞生及发酵的?
  昨日,一家地产媒体官方微博贴出了温家宝总理在5月19日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的发言,强调温总理在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时用了稳定一词,与之前坚持不动摇措辞大相径庭,认为这预示着楼市调控将走向温和与放宽。该微博同时举出扬子晚报刚刚报道的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梁小青在5月20日表态扬州奖励购成品房行为不是救市的表态来证明这一推测。微博被业界名人任志强转发后引来了数千次的转发与评论,不少网友都表示看来是要停止调控了。
  与此同时,温总理在讲话中所提到的经济工作要及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也被不少人解读为对各地楼市微调的认可。有媒体统计了截至今年5月10日前出台过微调政策的城市,归类列了长长一个表,说全国共有33个城市出台了楼市微调的新政。而这其中,除了佛山、芜湖、成都等5个政策被叫停外,其余约8成的微调新政都获得了通过。更有媒体为此撰发评论,认为各地的密集微调恐将给楼市带来松绑。
  新华社发布的一组数据似乎更加证实了这个猜想:5月前3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在内的全国十大重点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为56513套,比4月同期上涨22.6%,个别城市涨幅甚至超过7成。此前更有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理事发出该救了,不救就死了的激烈呼声。一系列的新闻和数据的组合之下,相信松绑的人越来越多了。
  调查二
  那些被认可的微调都是什么性质?
  33个微调8成被认可的新闻,是松绑论重要论据。扬子晚报记者为您整理图表(上表)可以看出,叫停的5条新政,全部触动了限购或者限价这两条国八条底线。
  再看通过的微调政策。在一些媒体所罗列的所谓33个微调的地方政府中,连首套房利率恢复基准和打折优惠也被包括在内。而这项政策实际上始于中央对信贷政策的差别化调整,并非地方出新政。如果连这个也算微调的话,包括南京在内的许多地方政府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展开了政策微调,何止33个?
  另外公积金松绑也被列入微调,而代表城市就是南京。不过南京去年10月21日将家庭公积金可贷额度从40万提高至60万,并且适度放开了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后,效果非常一般。南京楼市目前认购量虽然较去年有所好转,但基本都是以刚需为支撑;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南京房价更是连续十一个月下跌。
  另外的微调则包括改变普通住房价格标准、重启购房入户政策、补贴首次置业、土地松绑等等,这些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社会福利的政策,没有触及双限的红线。唯一引起争议的是最近的扬州购房补贴新政。而住建部一官员在最新的表态中,将扬州新政也列入了减税的范畴。
  调查三
  中央对楼市调控的口径真的变了吗?
  扬子晚报记者在调查分析时发现,差别化和严格限购是中央各级部门近期在谈到房地产调控时所强调的一个重点,温总理在5月19日的讲话并没有偏离这一主题。更重要的是,就在昨日温总理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近期工作时,虽然提到要加大微调预调力度,但还是强调了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从关键官员和专家的口径中,也可以看出近期楼市调控方向不会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日前在南京表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为了抑制房价上涨过快,不是让老百姓不买房子。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表示,预调微调并不等于楼市的宏观调控放松,稳定增长只是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出调控新政。
  南京业内分析
  微调未触及调控底线 无助楼市翻身
  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表述,并不是新说法。当前政策的预调和微调,主要着眼点仍是聚焦于宏观经济,不会影响到房产调控政策。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这样表示。
  拿词语语气的变化来对照变化,是一种幼稚天真的解读。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那些被默许的微调政策结果可能会引起刚需集中入市,但实践证明最终都未影响房价稳中有降。事实上,调整经济结构这一中央的大政策方向已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宏观微调对楼市的影响力。南京一家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行到6月上旬根本没有信贷额度,即便央行下调了存准率,先要喂的也是中小企业,给开发商的贷款几乎没有。
  摆脱土地财政才是上策 南京已经开始尝试
  吴翔华认为,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国家大方向、限购限贷政策又丝毫不被放松的现实下,各地政府再盯着如何进行微调根本无助于改变楼市的发展,也无助于土地财政寿命的延长。
  如何尽早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才是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吴翔华认为南京政府的一系列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不久前南京市表态原则上国企不再参与房地产开发。转让国有房企股份可视为政府在财政上节流的第一步。而积极开发产业园区,将过去按政策价租给国有及非国有企业的公有住宅、商铺提高为市场价收取等增加税源的做法可视为财政开源。吴翔华认为,如此开源节流正是努力摆脱土地财政的开始。未来积极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才是地方政府的根本出路,靠钻楼市调控小空子的做法只会走进发展的死胡同。
  国务院要求稳定房产调控政策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部署近期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速保持在年初预期目标区间内,但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会议要求,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着力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纤入户,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认真梳理在建续建项目,切实解决存在问题,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实现农业再获丰收,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新闻分析
  宏观调控有何新动向?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这透露出宏观调控哪些新动向?
  宏观调控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但针对近期经济增速持续明显回落的问题,将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与频度,积极扩大内需,稳住经济增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指出。一两周以来,美国和欧盟经济都出现了新问题,中国出口还会持续回落,这会对整个宏观经济尤其是人们的预期带来较大影响。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以及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尽早为中国经济筑底非常必要。
  在各界最为关注的货币政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指出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的同时,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速仍然处于预期目标区间,不必恐慌,但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相信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后,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张立群说。(.扬.子.晚.报)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宏观调控新动向
  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引发了各界对宏观政策走向的高度关注。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这透露出宏观调控哪些新动向?
  宏观调控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但针对近期经济增速持续明显回落的问题,将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与频度,积极扩大内需,稳住经济增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指出。
  如今的中国经济不追求高速度,但仍然需要比较稳定的增速,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壮大国力。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4月份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增速继续放缓,月度经济的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落到9.3%,比上月又回落了2.6个百分点。
  这一两周以来,美国和欧盟经济都出现了新问题,中国出口还会持续回落,这会对整个宏观经济尤其是人们的预期带来较大影响。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说。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仍在延续。从目前的增速看,仍然在年初7.5%的预期目标区间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以及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尽早为中国经济筑底非常必要。
  在各界最为关注的货币政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指出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的同时,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货币政策现在很关键,增速的回升、需求的稳定,与货币政策力度的把握有密切关系。去年以来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持续收紧的滞后效应还在显现,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解决这种紧缩效应继续释放的问题。张立群强调。
  4月份的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8%,比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18亿元,同比少增612亿元。
  目前市场流动性偏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不够,形势不容乐观。在物价已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已经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透露出当前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新动向。
  在扩大内需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一方面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另一方面又部署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
  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长远看要靠消费,眼前看离不开稳住投资。张立群指出,扩大消费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长远之举,既要靠政策刺激,更要靠深化改革;在当前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的情况下,要对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特别是改善民生、扶持西部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要加大实施力度,使一度过快下滑的政府投资恢复到常态,同时还要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近期,铁道部、卫生部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的细则。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工作,近期还将陆续制定出台一批实施细则。
  虽然世界经济不景气,但出口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仍然是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体现,不能轻言放弃。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李健指出,国家强调保持出口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引导出口企业增强信心,积极开拓市场,出口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国际金融危机刚爆发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部分政策退出了,继续这些政策将帮助企业增强信心、稳住经营。
  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速仍然处于预期目标区间,不必恐慌,但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相信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后,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张立群说。(.新.华.网)

 

  三驾马车协调发展投资再挑稳增长大梁
  让消费挑起稳增长第一重任的声音日渐弱了下来。近期高层频频吹风,多次明确要在投资和出口领域加一把力。这意味着,在稳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第一要务之下,投资再次被放到重要位置,三驾马车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会议要求,着力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重大项目和梳理在建续建项目;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此外,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江苏考察时也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内需。要进一步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分析人士指出,与去年底今年初时强调依托消费来稳增长不同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表述是,要促进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投资与出口亦不可偏废。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下滑。特别是,增速整体较平稳的消费,前4个月的实际增速也大幅下滑,仅为10.9%。很明显,年初时被寄予厚望的消费未能挑起稳增长的大梁,这也让投资被重新审视起来。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罗云毅分析,从长期角度看,要想实现消费的高增长,必须有经济和收入的高增长;要想有收入的高增长,就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高增长;而要想有劳动生产率的高增长,就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相对较多的资源投入为基础。简言之,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的内涵是,在消费高增长的同时,投资也需要稳定增长。
  也正是这样,近期政策导向中稳投资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及。稳投资政策也成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会议指出,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认真梳理在建续建项目,切实解决存在问题,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
  更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谈到投资必提铁公基不同的是,当前鼓励投资领域更着重与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内容。
  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包括房地产投资和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经济增长持续较快回落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要稳增长,通过稳住投资和需求下降的态势来阻止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