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面临什么问题?如何实现经济和科技的结合?中国产业升级关键点是什么?
昨日,在深圳举行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2创新中国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分别给出了自己答案。
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经济学博士杨燕青提出的,如何评价政府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方面的表现的问题时,吴敬琏表示,政府手里的资源太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由政府来指定。而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要把发展环境和体制搞好。如果竞争后的技术和产品,政府去补贴和资助,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徐冠华表示,如果从中央到地方的项目操作的方式,代替了政策、战略,这里面一定会出现很多失误,包括在创新上的失误。所以要改革政府的管理,首先要解决各个片区、各个部门的项目操作的方式,这是创新的一个大的障碍。
陈清泰表示,政府在引导和推动企业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做得不够,政府没有给企业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对那些不创新的企业形成压力,对于要创新的企业形成动力,对于想创新的企业,使它具备能力。
吴敬琏: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现在我们面临的各种微观的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它的症结和根源都在于我们这60年来所用的增长模式。”吴敬琏表示。
增长模式转变要从哪里转到哪里?吴敬琏说,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用索洛改写过的生产函数来解释。索洛研究发现,在美国20世纪的经济增长中有一个因素是劳动和资本不能解释的,这个因素就叫做“索洛余量A”(Solow Residual A)。索洛给它的定义是技术进步,在实际的经济计算工作中,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即,现代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不是来自投资,而是来自效率的提高。所以,增长模式要从依靠投资的旧增长模式转到依靠效率提高。
吴敬琏说,改革开放后,效率提高对增长的贡献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效率提高,不是靠原创性的创新,而是靠改革开放以后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现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浮财”已经挖净,“傍政府、赚快钱”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今后,效率提高要靠原创性的创新。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只要能够提高效率,不在多少,不在高低,不管是什么领域的企业,都应该把握住这一点。
吴敬琏指出,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主要的职责是为企业搭建一个好的舞台,创造好的经营条件,这个经营条件有三个基本的内容,第一就是为创新提供压力,第二就是为创新提供动力,第三是为创新提供能力。
徐冠华: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
“传统产业步履维艰,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中的无序发展与‘低附加值陷阱’,中小企业存活率低,难以做大做强是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徐冠华表示。
徐冠华说,中国有不少地方政府都很热衷于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不惜代价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而产业发展的重点不惜向高新技术倾斜。从实践上来看,许多地方对此缺乏理性认识,更多地表现为概念的炒作、雷同式的布局、低层次的竞争、技术的盲目引进、缺乏有效的核心技术支撑等。也就是导致升级版的GDP主义,因为无序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战略性发展机遇的错失,后果非常严重。
同时,融资困难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如果要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社会化市场化的创新环境不健全;政府的管理思路、管理方式还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众多的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难以受惠,同时,针对产业链当中的个别环节和产业链其他环节不容易形成有效的衔接,也容易导致寻租行为发生。
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徐冠华认为,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步伐,同时,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创新服务业。
陈清泰:产业升级的三种形式
陈清泰认为,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产业链上向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第二种是产品的技术换代升级;第三种升级就是创建新兴产业,产业升级的三种方式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但当前对中国企业来说,关键是在产业链上的升级。
陈清泰表示,我国一些产业的问题在于长期维持两头在外,在国际分工中长期滞留在制造产业链的低端。这不仅是产业链中消耗资源、能源、劳动力最多,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而经济效益最低的部分。而且,在国外公司控制着产品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和产业链供应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实际上只能成为别人赚钱的附庸。
这样的企业即便有了一些创新投入,即便规模有所扩张,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加,但依旧处于低端环节,低利润的现状无法改变,唯有沿着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由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品牌营销渠道,实现在产业链上的升级,这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最为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