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民生证券:2013年A股或迎大牛市
叶檀:周小川与郭树清的二人转能转出什么?
桂浩明:降低股市政策利好预期 关注实体经济
水皮:第三次降准是马后炮
李志林: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辩证看待蓝筹股价值
李志林:又到5·19 市道大不同
顾铭德:5·19行情的重要意义
谢百三: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一个谜
民生证券:2013年A股或迎大牛市
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5月15日在接受中国资本证券网专访时表示:未来将迎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对A股市场而言,2013年可能有大牛市。
去年底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通过预调微调有所转向,但是由于担心物价反弹,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远远不够,从而造成一二季度经济向下调整超预期。2012年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4%,环比下降0.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不断回落的CPI说明我国物价基本步入下行通道,今后温和通胀将成为经济常态。同时,为保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有可能在稳健基础上适度放松。
滕泰也表示,今明两年CPI涨幅都将在4%以下。滕泰认为,由于中国每年由工资、原材料、资金成本等因素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接近3%,因此当实际物价水平低于3%时,则意味着下游产业面临着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将显现。预测2012年CPI同比上涨3.2%,三季度个别月份甚至可能低于3%。因此,适度甚至较低的物价水平必将迎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有利于经济扩张。
谈到外围环境及对国内的影响,滕泰说:尽管欧元区国家仍处于欧债危机的阴影之下,但是其对我国出口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宜夸大。
滕泰认为,从出口的地区结构看,目前我国对欧洲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约占五分之一强,而对亚洲和北美洲的出口则分别占到了47%和18%左右。在这样的贸易格局下,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有限。根据我们的测算,假设对欧出口为零,最多向下拉动我国出口增速下滑4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个月我国对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累计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负0.6%、7.8%和12.6%。对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回暖,成为抵消欧洲出口需求放缓的重要力量。
三、四月份的数据明显好于一二月份,表明我国出口状况正在逐渐改善,尤其对东盟、日本、俄罗斯等区域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二季度以后,美国制造业库存回补、消费继续复苏,将带动未来出口增速回升。预测中国全年出口增速为10.5%左右。
滕泰最后说:展望2013年,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经济状况都要比2012年有明显改善,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从2012年的4.9%,上升到6.8%。因此中国出口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二季度将比一季度好,下半年比上半年好,明年比今年更好。(.证.券.日.报)
叶檀:周小川与郭树清的二人转能转出什么?
周小川与郭树清先生显示出密切的合作关系。
5月16日,国际证监会组织第37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两人进行了跨界演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将加强和证监会以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配合,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注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同效应,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货币、金融环境。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则发表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认为现阶段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各方面的条件非常有利,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大大高于IMF等相关机构的评估结果。在任何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都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管控措施。中国资本市场的不足之处在于资本和金融市场体系发展不平衡,市场运行效率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此时,周小川先生依稀闪回到证监会主席任上,而郭树清先生则回到银行家角色。
理念相近,构成合作的根基,否则必然貌合神离。这两位先生相信市场、愿意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合作的基础。周小川先生同一天表示,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提高透明度为核心,完善市场规则体系,积极构建有利于市场运行功能发挥的体制机制。而郭树清先生在上任证监会主席之后,一再显示对于市场化的热心与决心。
不仅如此,在银行间接融资进入瓶颈期时,直接融资的发展是今后的重点,没有银行与证券界的合作,中国的金融难有起色。双方互相支持,在货币预期、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才能有所突破。
在具体的合作方面,两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均不抵触,希望能够稳妥推进,相信能够联手形成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合力。
而在债券等市场,同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我国的债券市场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债券市场是维持以往的点心式给长子企业发债券的主导模式,还是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是未来的难点。5月11日下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邢毓静、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阮健弘做客人民网(603000。霍颖励透露,从1997年到2011年14年期间,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从4781亿元增加到了22.1万亿元,增加了近45倍,年均增长达到31.5%,占GDP的比重从6%上升到47%。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我国债券市场排名从1997年大致第20位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世界第4位。
我国债券市场行政主导色彩浓厚,债券发行却未形成与之匹配的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活跃的债券交易制度。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容量相差极大,在企业债发行量增加、撮合交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重要性将日益突显,此时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加强合作,是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位在中国金融领域耕耘多年的人,都忽略了核心议题,即如何真正建立中国本土化的、高效的信用定价机制,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
我国金融领域一再出现系统性风险,从当初的327国债期货,到各银行濒临技术性破产,到基金黑幕大曝光,如何应对这一切风险,难道仅仅是央行货币放水,而各大金融机构不断地在股市融资再融资?如此二人转,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效果,在长期损害中国金融的信用根基,不转也罢。
从数量上看,中国资本与货币市场成绩显著。周小川先生如数家珍,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从股票市场来看,根据彭博统计,目前中国股票总市值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债券市场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债券余额居世界第四;从期货市场来看,商品期货交易品种已经增加到27个,形成较为完备的期货体系。
很可惜,回归市场原点,不得不指出,无论是在债券还是股票市场,都未形成根基扎实的风险定价体制。虽说有关人士一再强调蓝筹股的价值,但再融资、并购重组压力如泰山压顶;而在债券市场上,泡沫式的信用评级对市场失去了警示作用,只有债务接近违约、公司抽逃资产之时,市场才会以停止交易的方式发出自己的抗议。
今年银行业的日子不会像去年那么好过,而震荡不已的股市信心同样没有恢复。周小川先生与郭树清先生如何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是以坚定的改革勇气建立中国基础的信用体制,还是互相给对方糊上漂亮的窗花,应一时之急?希望央行与证监会能够实现信用资源共享,推进建立统一的风险评定体制。果能如此,就不仅是两人的二人转,更能为中国的风险控制体制提供制度性改进,造福中国万千企业与投资者。
诤友难得。一出好戏必定理念契合、技术完满,结构大梁平稳;相反,只有闪烁一时的旧友提携,格局太小,对于改革大局不利。向着同一个市场的目标,步调未必时刻一致,却能如经典歌剧,透露骨子里的和谐共存。(.每.日.经.济.新.闻)
桂浩明:降低股市政策利好预期 关注实体经济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去年年底的时候,大家普遍一致的意见是经济还可以,因为去年11月、12月份的数据还不错。既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市场就应该上涨,所以1月份探底之后就有了200多点的行情。到3月份发现不对,经济没有那么好,但还想再看一看。不想还没有来得及看,人大闭幕会上管理层明确表态称调控没有到位,所以有了3月份的调整。此时大家认为宏观经济可能没有那么好,但也不认为会太坏。可是4月份以后,随着3月份数据以及4月份数据的公布,我想大家越来越得到一个结论,或者得到一个感觉就是经济比预期的要差。
关于经济我现在只相信三个数据,一个是发电量。发电量有一个弹性期,4月份发电量只有3%的增幅,这是4年来最低的一个单月增幅。第二个是税收。现在税收下降了,主要是由于流转税下降,表明进出口下降了,经济活动减慢了。还有一个是投资,因为不管怎么说,中国现在不靠投资恐怕还做不到。目前房地产投资是以10%以上的速度在往下滑,现在大家都不拿地了,意味着明年下半年开工量更低。既然经济形势比想象中的要差,我们按照发电量、工业增加值进行模拟测算,经济增长应该7%都不到。当然做一些平滑后可能有7.2%、7.3%,但已经触及调控底线了。
这个时候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有人说一个月前降准可能有效果,现在降已经没有效果了或者效果不明显。想想也对,有钱了我也不愿意生产,因为来自实体经济的需求下降了。目前无论是投资、外贸还是内需,三驾马车大家需求都不旺。所以你给我钱我也不一定想要,因为我不知道我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是卖得出去。这样的状况下,单靠调整存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考虑财政支持。财政支持包括结构性减税、财政投入等,现在看结构性减税各地方信心很大。而且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的话,恐怕上半年都没有戏了。我们有一个宏观研究,觉得今年GDP全年将处于7.9%的低位运行状况,因此,市场现在面临的是实体经济的疲软状况,股市政策如果没有经济基本面配合,就算涨上来也只能是泡沫,而不是其他,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后市都很冷淡。
我个人感觉对股市政策、对股市红利要降低点预期,恐怕要更多关注实体经济、宏观政策。在宏观还比较偏紧、实体经济处于蓝灯,偏冷的时候,恐怕对股市过高预期,或者希望通过一种创新、一种改革,搞一个期权出来股市就能走好都是不切实际的?现在有人呼吁T+0交易,其实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的话只是多了一个投机渠道,所以目前情况下还是比较冷静一点好。涨上去的时候,不管怎么说,股票就是这么一点股票,不在你手里就在他手里,涨上去总有人受益。问题是跌下来的时候怎么应对,或者在市场结构并不很完善情况下,怎么样回避风险,这就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了。(.上.证)
水皮:第三次降准是马后炮
央行终于宣布下调存款保证金了。时间从5月18日算起,这距离上次2月24日下调存款保证金已将近三个月,距离本轮第一次下调存款保证金的2011年11月30日差不多接近半年。这样的频率和上调存款准备金一个月一次的例假相比,虽然相形见绌,多少带有点下跌抵抗的味道。
但是,调总比不调好,晚调也比不调好,每三个月才调一次也比不调要好,调不调是个态度问题,调多调少是个能力的问题。对于央行调控货币的能力大家已经有目共睹。
下调存款保证金率是一个什么态度问题呢?是一个央行要不要为确保经济快速平稳增长保持金融合理的流动性的问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月前央行突然通过新华社记者专访的形式向外界表态要通过降低存款保证金率、逆回购和票据等工具的运用切实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一向讲究听话听音,央行一个月前的表态与其说是解释,不如说是检讨,而把降低存款保证金这样的承诺放到一个月后才实施,是不是也反映了央行的微妙心态:无奈、委屈,抑或不平?
央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似乎有自己的逻辑。在去年10月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表达的依然是对通胀的担忧:物价相对处于不稳定回落状态,对经济回升较为敏感。因此,宜保持住目前较为均衡的经济运行状态。
一方面报告指出,欧债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稳定出口难度较大,部分企业效益有所下降,房地产处于调整之中,结构转换过程中短期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也不可忽视;一方面报告又指出,当前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的匹配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物价对需求扩张的反应较之前更为敏感,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2011年下半年价格回落是多种措施综合的结果,随着物价形势有所缓和,前期部分被抑制的商品价格可能再次上涨。
不得不指出的是,央行报告的这两个方面其实是矛盾的,前者的确如此,后者则是猜测,而这种猜测就在报告公布后的这一周被市场的走势击得粉碎,以石油期货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出现了大圆弧顶式的断崖型下跌,而这种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正是受中国经济整体放缓的影响。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看,上个月的物价又有所回落,但是PPI呈现的状态是加速下跌,已经成了负的0.7%,PMI的中小企业指数也呈低迷状态,探底走势根本不可能在第一季度出现,第二季度可以肯定地讲,只会比第一季度更糟糕,滞胀是现实,通缩是危险,现在谈通胀实在太不靠谱,杞人忧天也不过如此。
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存款准备金下调已经三次,每一次缘由都不一样,第一次是全球央行统一行动,拯救美元流动性,第二次是对冲外储下降,第三次才算是应对经济下滑,第三次是有针对性的决策,也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只不过是个马后炮而已。同样让人无法理喻的是,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舆论认为,货币政策不必调整,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企业不愿贷,银行不是不贷,而是贷不出去!事实果真如此吗?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在天津的座谈会上透露,今年一季度,3.9万家规模以下的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经营状态比去年好的仅为21.1%,下降了1.7%,目前市场需求萎缩得厉害,广东、浙江、重庆的出口企业有20%-30%是下降的,70%的公司持平或有下降,有借贷需求的小微企业41%难以获得贷款。
货币供应量是在增加,M2的增幅虽然下降但还在12%以上,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计算过,M2的构成,有多少来自外汇占款投放,又有多少M2又变相成为了银行的固定存款,总量合理,结构不合理一样会害死人的。这个道理不懂?!(.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