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有句俗话,“重组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这一看似病态的投资理念推动下,ST个股鸡犬升天。就连倡导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也热衷通过“豪赌”ST股以博取超额收益,究其原因是A股市场曾涌现出一大批“不死鸟”,通过重组、借壳等手段实现了“涅槃重生”,更有数十家ST“黑马”以惊人的涨幅让蓝筹股们颜面扫地。
对于很多ST公司来说,“濒临退市”这种噩梦经历1次已经足够,但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在A股历史上,竟有10余家公司不止一次享受过这种终极梦魇。数次摔倒在同一个坑里,实在不知道应该说它们是运气好,还是胆子大。
不过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连续摔跤的它们一路磕磕绊绊这么多年走过来,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在其背后运作的产业资本功不可没。值得提及的是,正是以往“形同虚设”的退市制度助长了“不死鸟”们的嚣张气焰。如今,退市“紧箍咒”愈发严苛,ST公司“壳”资源价值贬值,已经尝到甜头的玩家们是否会愿意退出这个舞台呢?抑或是加速游戏进程,以求尽早全身而退?
产业资本玩转壳乐园
在多次戴帽的上市公司群体中,撇开近10家具有国资背景撑腰的“高帅富”不说,零七股份、深华发A、深信泰丰、西部资源、中茵股份、汇源通信、海南海药这些曾经没名气、没后台的“穷矮矬”,也照样把“踩钢丝”绝技玩得风生水起,它们的生猛经历恰好诠释了近年ST公司的“繁荣”。
李成碧及练卫飞领衔的零七股份(原名ST零七)近期炙手可热,该股昨日盘中创出了15.78元的前复权新高。数据显示,目前零七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公司副董事长李成碧(持有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博融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而公司董事长练卫飞持有2500万股位列第二大股东。零七股份可谓深市里元老级别的一只股票,公司于1992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上市19年股票名称经历了:深达声、ST达声、深达声A、G深达声、ST零七、零七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多次发生变更。不过由于业绩不佳,公司一直游离在资本市场的边缘地带。
而让零七股份声名大噪的,恰好是由董事长练卫飞自导自演的一出涉矿闹剧。去年6月,有报道称,“由广东广新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零七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组成的合资公司已投得马达加斯加大型海滨砂矿开采权,并已顺利投产。”消息公布后,零七股份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不过好景不长,因涉矿之说误导市场,董事长练卫飞遭到深交所处罚,同期股价也是一落千丈。
事实上,早在2008年,零七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便拟将持有的山西代县金泰矿业有限公司80%股权以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注入公司,以求押宝矿业实现乌鸡变凤凰的华丽蜕变。但由于金泰矿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未能办理完毕,公司最终中止了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不过零七股份的精心布局还是在去年底修成正果,公司于2011年12月16日发布公告,宣布开展矿产资源的投资、贸易等业务,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广众投资与香港广新中非资源投资签订钛矿产品总包销合同,正式进军矿业。零七股份转行当“矿工”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摘帽的“如意算盘”也迅速打响,同时被救赎的还有其“不堪重负”的股价。自发布涉矿公告至今,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150%。
中茵股份(曾用名ST康赛、ST天华)的“星”路历程比零七股份更为精彩,不管是涉足矿业投资,还是涉足酒业,抑或是涉足医药流通,这家主营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总不务正业,在外人眼中多被视为有着“不能说的秘密”,其大起大落的股价似乎就很能说明问题。
穷矮矬上演生死时速
看着这些有手腕、有实力的产业资本“游戏家”们玩得风生水起,目前两市仍有近百家“穷矮矬”心里不是个滋味。留给它们的时间已然不多,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这些配角们很可能将上演久违的“生死时速”。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沪深两市有近百家ST公司属于自然人控股或民营企业控股性质。在没有国资背景的强大助力下,它们中的大多数公司只能通过优化经营治理结构、加大销售回款力度等常规手段扭转亏损局面。今年一季报显示,ST科龙、ST金叶、ST宝诚、ST康达尔等60余家ST公司取得正收益,主要涉及与民生相关的消费类产业。
不少成功扭亏为盈的公司如ST盛达、ST渝万里、ST春兰等都已相继摘帽。其中,结束10年“戴帽”生涯的盛达矿业(曾用名ST盛达、ST威达),也终于将主营业务由医用器械制造变更为有色金属采选,成为又一家通过“涉矿”而实现“重生”的ST公司。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ST公司“保壳”的手段依然五花八门。但是,在退市新政的鞭策下,很多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从“投机取巧”重新拉回到“常规自救”上,这倒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信号。或许,只要疏导堵漏的系统得以良性循环,有朝一日ST股这潭浑水清了,偷吃的鱼儿自然也就少了。(本系列完)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