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几近饱和 中福实业内忧外患纷扰不断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行业几近饱和 中福实业内忧外患纷扰不断

加入日期:2012-5-17 10:37:21

近半年来,有关中福实业(000592)的传闻一直未停顿过,先后被爆出“融资11亿欲转型”、“稀土被非法开采”、“林地受损”等。从企业内部来看,公司主业黯淡,业绩下滑迅猛。今年一季度,公司亏损1613万元,远超2011年全年盈利数额。与此同时,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持续大肆减持公司股票。

传闻未间断

近日市场传出中福实业位于明溪县的林地下发现大量稀土,且被非法开采导致林地受损的信息。为此,昨日公司做出澄清:传闻部分属实,2011年以来明溪县境内发生多起非法开采稀土矿事件,公司位于明溪县的林地因此受损,由于盗采范围大都在公司经营区以外,所以对公司林地损害甚微。但公司又否认了林地受损的消息。公司解释称,目前尚未在明溪林场内发现因非法开采矿产导致公司林地再受损的现象。同时,公司还强调会继续加强护林工作,保障公司林木资产安全。

无独有偶。2011年11月下旬,市场还曾传出中福实业拟再融资11亿元进行业务转型的消息。为此,公司在第一时间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有关再融资的传闻,经核查,公司不存在筹划发行股份的行为。

不过在此之前,中福实业对上一次的再融资计划“潜藏”的极深。2010年2月22日、23日,中福实业连拉两个涨停板。由于股价异动,公司停牌核查,在此次核查竟查了一份再融资计划“公司要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5.47亿元,投向漳州中福木业有限公司利用林木剩余物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等5个项目”。

计划成“空话”

与此同时,夹杂在市场传闻纷扰中的中福实业业绩却“捉襟见肘”。

中福实业2011年报显示,公司早期定下的经营计划未能如约完成:公司2011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89041万元,实际实现68861万元,完成计划的77.33%;计划实现营业利润8438万元,实际实现363万元,完成率仅为4.30%。

对于实际业绩与计划相距甚远的情况,公司解释称,中纤板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国内中纤板产能无序扩张,市场几近饱和,竞争异常激烈。下游企业因受调控措施频频出台及出口市场急剧萎缩的影响,供大于销的市场疲态频现,使得各公司中纤板产能出现严重过剩。

具体数据来看,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68861万元中包含了出售世界金龙大厦两层房产的收入5104万元,扣除后,主营收入实际应为63757万元。另外,公司合并净利润为851万元,扣除售楼税后利润1834万元,募集资金利息438万元,转让股权626万元,政府补贴544万元等,公司2011年林木主业实际亏损2541万元。

减持火力猛

进入2012年后,中福实业经营状况未见好转迹象。4月26日,公司公布的一季报显示,1至3月实现净利润-1612.7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10.58万元。

与持续低迷的业绩不同,控股股东山田林业的抛股力度反是持续升温。2012年3月8日,山田林业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减持22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45%。2012年5月4日至8日,山田林业减持10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55%,减持后,山田林业仍持有公司252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8.76%,这部分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比较尴尬的是,2011年11月,面对控股股东大肆减持公司股票的行为,中福实业董事长刘平山向媒体表示,控股股东减持主要是投资需要,原则上它不会再减持了。但事实证明,控股股东山田林业的减持行为依旧疯狂。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