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重视帮扶工作:创新帮扶模式 突出扶贫实效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铁道部重视帮扶工作:创新帮扶模式 突出扶贫实效

加入日期:2012-5-17 9:21:57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麓,总面积2766平方公里,总人口44.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3.3%,境内海拔1450米到2500米,干旱、大风、低温等灾害性天气较多,以“苦瘠甲天下”闻名全国。2001年年底,原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22.44万人,占该区当年农业人口的58.5%。

  自2002年以来,铁道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突出重点、帮扶到户、集中力量、务求实效”的方针,持续推进定点帮扶原州区工作。兰州铁路局作为铁道部定点帮扶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认真履行定点帮扶工作职责,紧密结合原州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了铁道部定点帮扶工作任务全面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成效。

  健全帮扶机制 强化工作落实

  铁道部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成立了定点帮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自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铁道部和兰州局的领导多次深入原州区贫困乡村检查指导,现场研究帮扶方案,有效推动了工作顺利开展。在日常工作中,兰州局认真履行铁道部定点帮扶工作具体实施单位的职责,除了加强与自治区、固原市的联系沟通外,还指定固原车务段负责定点帮扶的日常协调工作,抽调了一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作风扎实的干部到原州区挂职,加强日常工作的协调、督促。在此基础上,根据扶贫工作的内容和特点,他们建立了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效益评估、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特别是在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扶贫项目中期评估验收和资金审计制度,保证了扶贫项目有效落实和扶贫资金的正确使用。原州区严格落实铁道部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每个项目都明确任务要求、建设责任、建设时限、保障措施,并及时收集整理帮扶资料,做到一个项目一项制度一套资料,使扶贫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参与农业开发 促进农民增收

  兰州局坚持开发式、参与式的扶贫方针,积极参与和支持原州区实施农业扶贫项目。按照“依托当地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重视科技含量,突出扶贫项目,强调实用价值,讲究推广效益”的原则,铁道部从专项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原州区种植养殖加工业科技项目,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推动了全区农业的发展。2002年至2011年,原州区农业扶贫项目从原来的7个乡镇扩大到11个乡镇,实施了58个以扶贫为根本,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技术含量高、投资省、见效快、效益好的科技扶贫项目,先后完成果林套种优质瓜菜项目2.36万亩,每亩增收800元,年收益达1600多万元;在养殖业项目上,共投入扶贫资金460万元,新建标准化圈舍3500个,建成“三贮一化”池1000座,建饲养牛示范村7个,养羊示范园区1个、示范村4个,使全区养牛规模达到30万头,极大地促进了全区草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他们还支持原州区建成了3个规模大、档次高的村民集中安置点,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在此基础上,铁路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开展献爱心活动,先后为原州区500户贫困家庭捐赠春节慰问金15万元,为全区1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和部分贫困户捐献了价值千万元的衣物60万件,使山区群众切实感受到了铁道部及全路干部职工的关爱,赢得了原州区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发挥铁路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铁道部的支持下,兰州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实施运输扶贫政策。在运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们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和挖潜扩能等措施,优先保证原州区粮食、化肥等涉农物资运输,并执行优惠的运输价格和减免铁路建设基金,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外运等提供了优质、快捷、便利的综合运输服务,仅2004年就帮助外运土豆、淀粉等各类物资10万吨。兰州局还投入资金560万元,帮助原州区建成年运输能力达70万吨的马铃薯综合市场铁路专用线;在固原站专门开设了农副产品外运专线,较好解决了原州区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外运难的问题,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以上措施的实施,搭建起了固原市各县区贫困乡村农副产品销往外地市场的“致富桥”,构建起了原州区人民和铁道部干部职工的“连心桥”。

  实施智力帮扶 增强 “造血”能力

  在对原州区贫困状况、致贫因素等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铁道部提出了“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扶贫思路,把教育扶贫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他们累计投入教育帮扶资金3645.46万元,通过兴建火车头希望学校、救助失学辍学儿童、开展扫盲活动、打造信息平台、建设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有效推动了原州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自2002年以来,铁道部共援建火车头希望学校14所(小学10所、中学4所),新增教学面积45021平方米;为13所中小学购置了电脑、课桌等教学设备和器材,捐资购买图书1万册,并为住校生购置了卧具;建成教师培训中心1处,完善了远程教育网络,完成教师培训5000人次;为全区农村中小学生捐赠校服82500套;共新建原州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4所,建成村级农民文化活动中心7个;先后举办各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70多期,使当地近万名农民接受了技术、技能培训,使4140名农村妇女脱盲并掌握了家庭养殖和种植技术,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全区农村妇女文盲率也由1998年的30%下降到现在的3.4%,劳务输出每年达到4万多人次,每年劳务收入超过6000万元。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铁路扶贫工作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重大转变。

  截至2011年12月31日,铁道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838.77万元,通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建设、农民科技培训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定点帮扶项目,原州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11年,原州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3.5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32.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比2002年增加了2251元。尤其是实施的农业项目帮扶,项目区年产值达到3136.36万元,户均毛收入达10455元,人均增收1742元,除去生产成本等费用,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00元左右,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取得了初步的生态效益。他们通过机修旱作基本农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将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坡地改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达到了蓄水保墒、抗旱增产的目的,为恢复生态创造了条件。目前,定点帮扶项目区高标准机修农田累计达到3.2万亩,协助实施退耕还林草面积23.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5.9平方公里,初步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目标。同时,他们大力支持生态移民建设,使更多的贫困户走出了大山,有效减轻了搬出地的生态压力,为实现山绿水清奠定了基础。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施农业项目扶贫,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强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促使困难群众不断转变传统的农业观念,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实施教育扶贫项目,加快了原州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教书育人的环境不断优化,使贫困乡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得到了稳步提升,一些民族聚居区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由原来的75.7%提高到现在的100%。铁道部的帮扶工作改善了原州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投资环境,提升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对外影响力,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来源铁道部网站)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