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策会突然来临 必破2600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大政策会突然来临 必破2600

加入日期:2012-5-15 17:59:3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谭浩俊:PPI持续下降之势万不能小觑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7.0%,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7%,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持平。
  看今年前4个月的走势,CPI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年内实现4%的调控目标希望很大。如果调控措施得当、信息发布及时、政策节奏掌握灵活和有度,全年CPI或有可能控制在3.5%以内。
  倒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持续下降,笔者以为现在更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从去年7月起, PPI就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且下行的趋势没有明显的改变迹象。
  作为反映经济冷热度和景气度的重要指标之一,PPI的持续下降,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关,虽然这对全年CPI调控目标的实现非常有利,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也反映了经济下行的趋势仍在延续,经济仍处于探底的运行过程中。因此,PPI指标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而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也理应将眼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将局部和全局结合起来,以形成真正有序互动、有效运行的格局。
  原本有种估计,以为经济从二季度开始将进入筑底并缓慢回升的阶段,但从4月的PPI表明,经济尚未完全进入筑底阶段,更别说回升了。这也意味着实体经济复苏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比较严峻。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要实现年度7.5%的经济增长目标,困难不小。
  我们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方面似又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遏制经济下滑的倾向,从不久前铁路、交通等部门提出的全年投资计划以及地方发布的投资增长目标来看,生产性投资仍然没有成为稳定和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这是不能不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果生产性投资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即便达到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基础也很不扎实,也会对明、后年的经济增长留下不少隐患。所以,加大生产性投资力度,提高生产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应当也必须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投资这驾马车作用的主要源动力。生产性投资有效启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才扎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那么,到底该如何有效推动生产性投资呢?就眼前来说,应当重点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生产性投资,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加大生产性投资力度,增加生产性投资的份额;二是要迅速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只要民间投资者愿意把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体产业,就应尽力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艺改进等投资行为,在税收、资金等方面予以鼓励,特别是购置先进设备与仪器的企业,可考虑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四是减轻企业和投资者生产性投资的融资成本,所有银行,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利率政策,不允许以种种理由和手段恶意提高融资成本。一经发现,即严肃处理。
  从长远来看,首先,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抓紧修改和补充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出台的行业振兴计划,那些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内容,应当平台更高、要求更严、内容更科学。同时,快速出台相关细则;其次,加大税制改革力度,对生产性投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改进、产品开发等,建立稳定的税收鼓励机制,以增强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其三,要在领域开放方面,迅速制定相关的细则和办法,鼓励民间投资者投资,鼓励民间投资者投资实体产业,鼓励民间投资者进入垄断领域;其四,着力调整和完善财政收入征收办法,规范财政收入征收行为,适度放慢财政收入增长步伐,坚决终止竭泽而渔、寅吃卯粮的现象,尽力让企业休养生息;其五,继续加大改善融资环境的力度,扩大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多多到股市直接融资。
  


  董少鹏:股市为何对第三次降准如此矜持
  昨天是央行宣布降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走势比较纠结,原因是复杂的。
  一是,不少分析人士早在一个月前就有降准的预期,而央行的决策直至5月12日才做出,这就形成了市场预期与政策兑现的很大反差。二是,目前股市处于关前震荡阶段。上证综指2450点一带是投资者心理的敏感区域,成交量也比较密集;同时,外围因素加重了关前震荡的情况,上周欧美股市出现较大调整,希腊政府更迭和法国大选导致投资者对欧债危机前景看淡。三是,投资者由降准联系到经济增速有可能继续降低,形成新的忧虑。总体看,投资者对降准持温和态度,既不积极回应,也不过分悲观,可以用矜持二字加以描画。
  笔者认为,此次降准是对A股市场的明确政策利好。有人认为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不是专门针对A股市场的。不错,某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单独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情况并不明显;但客观来讲,外部政策环境如何,却往往直接影响A股的走势。央行感冒、A股市场打喷嚏的现象并不罕见。
  虽然降准不针对某一具体的市场板块和经济领域,但是,房地产经济牵涉的产业链特别长特别大,而股市也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所以,货币政策对这两者的正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房地产市场回暖也必然对股市形成正面影响。
  另外,由于5·19行情纪念日在即,此次降准生效日是5月18日。尽管5月14日A股微跌,但不排除随后会回升。投资者在目前显得矜持,但对重现5·19行情也有憧憬。
  从去年11月30日以来,已经3次下调存准率,这是否意味着进入了持续的调整通道?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除了降准之外,降息或者差别化降息是否可行?笔者认为,降息要兼顾到国际因素,而准备金是我们内部可控性更强的池子。所以先使用调准的手段。待存款准备金率连续调整之后,达到一定的势能,会顺势推出调整利息的措施。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过去一个时期央行的操作模式。择机降息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在回收流动性问题上的确出现了局部性过度,现在更重要的是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
  此次降准是超前了还是滞后了,有待下一步整个金融市场的走向加以验证,但从央行操作的角度来讲,比较注重打提前量。记得周小川行长去年6月时提到,升准备金率没有上限;在去年11月30日下调准备金率之后,周小川又说,下调的空间非常巨大。其实不论上限还是下调空间,终究也要有个尺度。
  客观来讲,目前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和证监会的股市政策是相匹配的。这也有巧合之处,因为尽管整体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过去两年是以收缩货币供应为主,现在是逆周期动作,银根逐渐放松。而股市处于相对疲软低迷的状态,投资者的信心仍然不稳。中央明确要求要提振股市信心,那么客观上,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积极取向,必然对提振股市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3月两会是反复强调要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的含义是要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匹配,而不是刻意压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有个认识误区,即注重实体经济发展,股市发展就应该放在第二位,这是不对的。宏观经济保持稳健的增速,股市走势却十分疲软,这样纠结的状况是需要扭转的。因此,降准以及下一步降息之后,释放流动性,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对放松信贷预期的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逐步启动的价格改革有可能导致局部价格上涨,会给物价上涨造成变数;二是实体经济出现疲软迹象,贷款意愿不强。笔者认为,价格改革也是需要流动性支撑的。甚至可以说,越是改革越需要付出改革的成本,越需要补充流动性。所谓实体经济贷款的意愿疲弱,其实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银行放贷谨慎,导致局部的流动性不足,那么实体经济贷款意愿就会低;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贷款意愿低,又导致银行放贷萎缩。而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讲,就需要主动释放流动性。笔者认为,从防止经济增长减速过大的角度看,如果在六、七月份降息,也并不奇怪。
  


  郭氏新政 制造牛市?
  2011年10月,55岁的郭树清从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董事长调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尽管位高权重,但中国证监会主席一职,如中国足协主席一般,多年来背负的骂名居多。郭的前任尚福林,虽因力推股权分置改革而造就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却还是因为股指随后自由落体跌至1664点,而被投资者起了上幅零的绰号。如何操盘数万亿资产的资本市场,成为外界观察郭氏的重点。郭树清执政已过半年,而半年报亮相的表现,就是市场上牛市论的渐起!
  猛将郭树清
  计划和市场这两个范畴曾经困扰我们几十年时间,每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不断出现反复。有些问题上,你甚至觉得20年都没有变化。2008年郭树清在其《改革论集》的自序中这样写道。
  作为体改委旧将,郭树清对改革之艰难的认识十分深刻。然而,在履新证监会主席后,郭树清还是迅速展开改革。
  人人都知人事无小事,可郭树清却偏偏让41名权力与非权力部门的处级干部进行大规模轮岗。斩断利益的背后,更见其面对改革的勇气。
  由于经常著书立说,郭树清被人称为儒将。
  不过,这位儒将表现之猛,动作之快,性子之急却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据不完全统计,半年来证监会平均每4天就出台一项新政。 五一小长假只有三天,证监会推出的新政就有4项。
  一位证监会人士说,郭主席到任后,大家比以前还累。因为,要面临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且时间很紧。大家有时候有些怕郭主席,因为他让你不敢有任何懈怠。
  强制分红--让铁公鸡拔毛
  一直以来,中国A股的股息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较低水平,遍地铁公鸡成了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
  在郭树清看来,红利是投资者回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股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石。没有稳定、客观的投资收益,导致市场只能投机。
  数据显示,他曾经执掌的建设银行,年均股息率始终保持在5%左右。于是,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许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2011年11月9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决定加强对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立即从IPO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等。今年5月10日,证监会再次发布有关政策,督促上市公司重视分红。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20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一个最大劣根就是重融资轻回报,让投资者赚钱而不是赚投资者钱的政策思路是对的,这样如养老金、企业年金等一些长期资金才能放心进入市场开始长线投资。
  完善退市--扼杀不死鸟
  2012年5月2日,五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深沪两市中100多家ST公司,齐刷刷地封死在跌停板上。5月3日,许多ST公司依然以跌停报收。
  制造这一惨案的元凶是4月29日上交所与深交所同日公布的,《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在两个征求意见稿中,两大交易所明确不支持借壳上市和资产重组,比如杜绝了公司通过置换进优质资产来恢复上市,杜绝通过用政府补贴、资产置换之类的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来恢复上市。
  银河证券的王磊告诉记者,这表明以往暂停上市公司,依靠财政补贴还魂的情况将不再出现。而重组方植入资产获得重生的路子也被掐死。
  扼杀不死鸟政策一出台,马上迎来大量好评。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对记者说,此前市场中乌鸡变凤凰的案例中,不知充斥着多少内幕交易,不知有多少造假。而如今壳已经不再值钱,垃圾股漫天飞舞,误导投资取向的情况将不会再现。
  零容忍--对待内幕交易
  如果玩牌的人里面有提前知道底牌的,那结果肯定不公平。与郭树清一样,投资者对内幕消息所带来的不公,早已深恶痛绝。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郭树清郑重表示,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要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一个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统计显示在2011年11月、12月间,证监会公布的违法违规案件为16件。而整个2011年全年披露案件总数,仅仅21件。
  这其中,有在胜景山河(002525)造假上市案中,近两年未得到任何处罚的平安证券两名投行保荐人,在郭树清上任后不久,马上撤销了其保荐代表人资格。
  2011年12月1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吴建敏因涉嫌违规持有所审核上市公司股票,证监会对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职务予以撤销的决定,也首开解聘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之先河。
  郭主席不是说过吗,内幕交易就是小偷一位证监人士对记者说,谁对小偷能够容忍呢?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这是对资本市场基础夯实的重大动作。公平、公正、公开在资本市场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遏新挺蓝--倡导价值投资
  炒新,历来是中国新股上市的特色。而在其背后,则存在着大量投机资金吞噬普通投资者的情况。这一情况,正是郭树清所不愿意看到的。他在多个场合中,反复不停地强调,新股市盈率太高,炒新情况太严重。
  基于这样的思路,在2012年3月7日和8日,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出台了关于限制新股上市首日交易的规定。规定大致分为两块,一块是临时停牌制度。另一块,是对交易行为的限制。2012年5月2日,证监会推出了修改后的《新股发行规则》,规则中将市场平均市盈率首次引入了定价中。在如此严政的重击下,今年以来发行的64只新股平均市盈率为30.71倍与去年全年均值相比,下降33.34%。而5月5日,郭树清在一次调研中表示,新股发行市盈率20倍更为合理。
  郭树清履新的半年中,争议最大的动作,当属他力挺蓝筹股的言论。今年2月15日,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的大会上,郭树清首次表态,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意味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
  某证监人士说,他曾听郭主席诠释过这样一个逻辑,即通过抑制二级市场炒作,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下降,最终达到健康的状态。
  而另一位一位证监人士告诉记者,从国际市场的成熟经验来看,蓝筹股稳定的回报和较小的波动,是投资的首选。有数据显示,各大基金公司的仓位变化中,银行、保险等蓝筹股的比例正在悄然提高。遏新挺蓝,倡导价值投资见疗效了。
  资金开源--引养老金入市
  如果说,打击内幕交易,限制新股三高等动作,是为了市场资金节流。那么,郭树清也清晰地意识到,资金还需要开源。
  2011年11月26日,郭树清公开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社保资金、地方养老金、企业年金等资金规模会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了满足这些资金保值增值需求的问题。
  在郭树清看来,我们其实已经有过很好的经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一直做得不错,年均投资收益达到9.17%,这非常具有说服力。而在此后不久的2012年3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代理广东省政府委托的千亿元养老金投资运营。
  4月3日,资本市场中的一则重大消息引发业内关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
  有钱、质地好,市场没有理由不涨。国泰君安的孙颖说,郭树清的施政思路,有望令中国投资者真正开始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基础打好--牛市自然会来?
  郭树清曾坦言,他并不在意指数的涨跌,做好基础工作才是证监会的本分。
  不过,半年来的一系列新政,让大家还是开始憧憬大牛市。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看到好的结果吗?申银万国证券东北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王鹏表示,普通投资者想要看到的好结果是什么?绝不仅仅是公平,他们更渴望看到牛市的出现。
  王鹏觉得,在郭树清夯实基础、锐意改革的施政思路下,一旦条件配合,行情自然会出现,牛市自然会到来,虽然昨日股市出现下跌,但这只是短线的波动,并不能改变人们对牛市的预期。
  股权分置改革,让沪指创出了6000点的历史,那么郭氏系列新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本报记者 李雁程
  郭树清语录:
  把投资者当傻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资本市场就是要公开透明。
  不存在救市这个概念,市场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
  我们提倡长期投资,就是反对所谓的炒,不赞成频繁进出、快速换手、反复折腾。
  IPO不审行不行?
  发行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使新股价格真实反映公司价值。
  千万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
  十年股指归零,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十年无收益。
  证监会必须当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人。
  


  夏 斌: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金融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个。如果说之前众多城市的金融中心战略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构想,那么,随着京沪交锋、 成渝暗战,以及东北争霸格局的凸显,中国金融版图已经不可遏止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美国那么大的金融市场,我们知道的也只不过是华尔街、芝加哥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现象,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个事情?我在《十问中国金融未来》这本书里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第一,就我本人来说,也经常被邀请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里的金融中心问题。比如说,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都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在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表述,好像都有点大同小异。我想地方上的领导,不管是在经济专业圈的,还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对GDP的带动、对产业的调整、对就业的推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这个心态、本意都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大家提都不会提。这说明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我的老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同志在当天津市市长的时候,国务院下了一个关于天津滨海开发区综合试点改革的方案,让金融先行先试。当时戴市长叫我去参加研讨会并发言。我在研讨会上说,尽管下了先行先试的文件,但是在我们进入21世纪之后,天津的先行先试,实际上不可能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 年代的上海那样搞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以及推广各种各样新的金融工具了。为什么呢?因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机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些框架中,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全国的金融市场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上海有的金融品种,或者兰州有的金融品种,全国各地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搞先行先试就很难了,因为不像过去的时候,市场是不统一的,信息是不灵通的。我讲这个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搞金融中心,这个积极性、出发点我们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已经确立了金融战略,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确定了,所以很多金融资源,包括后来的金融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全国银联等等都设在了上海,连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总部都设在上海了。
  我在《中国金融战略:2020》这本书里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金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发展适应于经济发展的话,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如果金融发展不适应于经济发展,不论是超越还是滞后,它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些阻碍。比如金融中心的发展,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自然形成一定的金融中心,那么这类金融中心就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服务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到处都建金融中心反而会有问题。也就是说,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区域,上海又因为有传统的金融资源,再加上金融市场和交易本身有个积聚效应,所以选择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是合适的。但我同时想告诉大家,也是我在深交所当老总的时候就曾说过的,从纯技术上讲,在无纸化交易下,即使在青海的沙漠里也不是不能搞交易所,因为我们交易所的撮合成交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的,它是个无形的市场。关键还是交易的品种、交易的工具、交易的制度。比方说,还是用上海来举例子,我们说把上海办成国际性金融中心,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但现在还办不成,为什么?因为它制度不够。什么制度?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交易的品种还局限于中国境内的一些人民币资产,外汇还不能随便兑换成人民币来做交易,所以说只要这个制度没突破,你想办国际性金融中心也办不成。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当年去美国的哈特福德市应聘。那个地方是全美甚至欧洲的保险业巨头的总部,我朋友到了之后发现尽管总部在那里,楼在那里,但是那地方像个死城一样,就是它没有交易在那里,所以没有人会说哈特福德市是个金融中心。后来他跟我说,你看义乌那个地方,从一个小村子成为一个那么活跃的市场,甚至开始有金融大楼在那里盖起来了。它是先有市场交易,再有金融发展,而不是一个地方建一条街的高楼大厦,这个楼叫财富中心,那个大厦叫金融大厦,就是一个金融中心了。
  其实,如果金融中心逐步发展以后,高端人群过来了,高附加值产生了,导致地价和各种商务成本上升,那么一般的制造业因为在这儿商务成本太高,就会逐步往外走。也就是说,金融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会把一些实业往周边赶。这可以说是挤出效应吧。因为金融的发展本身是要占有一定的资源进行运转的。如果金融真正为经济服务的话,这个成本是有效的,是合适的。但是你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就会是一个浪费,而且会把实体经济往外挤。
  就比如说前两年资本市场、地产市场很火爆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老板会卖掉自己的工厂去做股票投资,或者是地产投资,现在都忙着搞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正经的制造业不做,实体经济不做,而是哪个地方赚钱往哪儿走,这个企业肯定做不好,做不大,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多少强之类的企业。客观地讲,是否存在金融过度,还得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总体关系来看。比如说,像美国次贷危机是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说这个衍生品种或者那个衍生品种,其实就某个品种来说都是对的,但是它发展过度就不对了。连按揭贷款的首付也不要了,没有信誉的都可以搞贷款来买房子,无限地扩大杠杆,那是完全过度了。
  最后,当一个国家不得不借助金融来发展的时候,事实上,它的整个经济实力就在走下坡路了。英、美两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教训比较深,而德国相对不错。德国的经济实力比英国大多了,当然比美国弱,目前世界排名第四,但德国的制造业长期以来创新能力强,工人的技术水平高,技术培训强。与此同时,它的制造业占 GDP的比例是24%,比美国高很多。为什么德国在这次危机中情况比较好,危机后的复苏也比较快,经济表现好呢?这和它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有相当大的关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