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低迷存准再次下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实体经济低迷存准再次下降

加入日期:2012-5-14 7:22:46

  5月12日,央行决定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和中小金融机构存准率分别为20%和16.5%。市场预计此次降准释放4000亿—5000亿流动性。

  一直以来,降存准的市场预期就没有消停过。专家分析,此次降准的原因是4月份新增信贷远低于预期,最新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实体经济低迷。但是业界对于此次降准的必要性和作用争议比较激烈,有专家担心不会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起到实质作用;也有专家建议非对称降低贷款利率。

  实体经济低迷致降准

  5月11日央行公布了4月份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显示,4月份新增贷款只有6818亿元,远远低于3月份的1万多亿元,也远远低于市场人士和学者普遍预期的8000亿元。

  “我们7000亿的预测已经够低了。4月份新增信贷说明信贷需求不足,表明整个实体经济的运行还在继续回落的过程当中。”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央行下调存准率是对当前经济明显下行的及时反应。

  上周五公布的进出口、工业增加值、投资、货币信贷等数据表明增长态势不容乐观。连平表示,降准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扩大投资;有利于未来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趋向活跃;有助于下半年流动性保持合理水平。

  “降准表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是当前宏观经济指示放缓超预期后,央行做出的应对措施。”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经济在下滑,无论是出口、工业增加值和消费都在往下走;企业的投资也在下滑,国内企业的信心景气不够,导致资金需求也不多。“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不景气的一个正常体现,是经济下滑的结果。”

  上周五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CPI回落至3.4%。西南证券(600369)研究所所长王剑辉表示,经过十多天的“漫长”等待,市场终于迎来的期待中的第三次降准。“此次央行可真是谨小慎微:非要看到CPI出现回落、出口低个位数增长、M2增速重回13%以下,才肯出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表示,“4月新增信贷数据意味着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太紧了,而4月CPI环比回落0.1%,这就叫通货紧缩。一个月还不是很严重,但如果持续一个季度,影响就不是一般化了。”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越来越大了,政策亟须转型。

  业界争议大

  对于此次降准,专家学者的争议较大。不少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降存准意味着货币政策的适度放松。也有专家表示,此次降准有些滞后。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降存准主要是调节市场流动性,并不是货币政策放松,也不是为了增强股市的信心或者是主要流向房地产行业。

  赵庆明认为,尽管降准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但在当前投资减少、企业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全社会的有效信贷需求在减少,即使不降准,当前流动性状态并不构成信贷增长的障碍。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存准率下调前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对贷款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存贷比,未来应考虑放松。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则明确反对降存准的做法。“M2达89万亿不高吗?我们对自己投资方向的判断和实际状况的解读不准确,这会加剧通胀,市场会失去控制力。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在一种非理性膨胀的状态下,投再多的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她对本报记者表示。

  也有专家担心,释放的流动性会流到房地产等国家调控领域,加大调控难度。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对本报记者表示,“大约2000亿元资金会直接或间接流入房地产”,央行此举短期是对房地产和股市的直接利好刺激。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对于以后的宏观调控和经济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对房地产商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专家建议非对称性降息

  出于对实体经济低迷的担心和降准作用的顾虑,不少专家建议降低贷款利息。

  在向松祚看来,贷款利率下调的空间和可能性都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适当下调是可以的。“降贷款利息很有可能在下个月”。他对本报记者表示。

  郭田勇表示,可以考虑非对称降息。存款利率目前还是比较低,徘徊在负利率边缘,存款利率降低还有待商榷,贷款利率降0.5个百分点是可以的,适当收窄一点银行利差。

  赵庆明对本报记者说,“适度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降准更大。出于担心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单边降贷款利息。”

  但连平认为,非对称降息空间不大。“存款利率不可能往下调,贷款利率的下调无非是压缩银行的空间,实际上降基准利率的空间并不大,3个百分点左右的利差,从国际上来看不大。要降也就是一次,0.25个百分点。对市场更多是信号上的影响:经济不行了要拉一把。”

  吴庆则对本报记者表示,货币政策上,当前数量工具比价格工具有用。“价格工具的有效性取决于汇率的改革,汇率改革现在还是不太敢肯定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