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利,在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体制内与体制外矛盾逐渐突出的年代显得尤为刺眼。但银行确实存在暴利吗?在央行看来,表面的繁荣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隔行如隔山,银行有银行自己的痛。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银行暴利、民间借贷等热点问题作出了明确回应,《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银行(601988)业净息差约为2.8%,处于国际中等水平。
事实上,若将国内除农行外12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按资产规模加权后汇总,与美国银行、汇丰、渣打、花旗等相比,国内银行业资产的风险权重(表示资产的风险度)与其大致相当,但净息差水平偏低。在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回应,用“暴利”这个词形容银行业利润有些过分。
然而,央行行长关于银行利润“非暴利”的说法,并未像其在货币政策和经济领域上的权威一样赢得普遍认同。来自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委员们对银行业暴利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银行业靠吃利差和胡乱收费赚取暴利,严重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利润。
其实,“暴利”与否,不难查证。按银监会的统计数据,2010年银行业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2011年银行业利润12500亿元,同比增长39.3%,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在201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仅及银行利润增速的一半左右。
值得深思的是,数据仅是一方面的表征,在繁荣的数据背后,银行业也有自身的发展困境。当前银行业的问题并不在于暴利与否,而在于金融体制安排的僵硬、银行运行模式的粗放,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低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
众所周知,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特征是银行间接融资占主导,信用债市场不发达,大量债务性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这实际上意味着从信用最好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到信用一般甚至较差的客户,比如大量中小和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都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寻求满足。与此同时,银行体系本身的风险定价机制又比较粗放,利率浮动不是着眼于区分客户风险的高低差异,实行充分的差异化定价,而主要反映了信贷规模的松紧程度。这种将不同风险等级客户“一勺烩”的贷款定价模式,产生效率损失是必然的。
对国内12家上市银行2007年以来的年报分析可以发现,银行每年的利润规模小于实际补充的资本规模。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渠道的资本补充,单靠自我积累,银行实际上已经无力平衡自己创造的风险规模。长此以往,不仅对投资者的分红派息无从谈起,银行自身的风险杠杆也将持续放大,并最终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