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系列专题之四
本报记者 矫 月
拜航运业“过冬”所赐,我国远洋航运巨头2011年业绩纷纷告亏。
据已公布的年报显示,在59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中,国内两大海运巨头
中国远洋和
中海集运均告亏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4.
5亿元和-27.4亿元,每股亏损分别为1.02 元和0.235 元,两家远洋巨头2011年的业绩可以算是达到触底。
24家交通运输公司负增长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共有59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其中,只有
中国远洋和
中海集运两家上市公司报亏,另有24家上市公司业绩负增长。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已公布的59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年报中,35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
芜湖港净利润增长率最高,达1,632.27%;
重庆路桥与
亚通股份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65.48%和105.19%。
此外,另有24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
中国远洋与
中海集运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54.40%和-165.27%。
“远洋航运业务与全球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受欧盟债务危机以及美国经济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远洋业务陷入低谷,
中国远洋航运企业亦不能幸免。相比较而言,受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影响,沿海船运受到的影响要小于远洋船运。这就是远洋航运公司亏损幅度更大的主要原因。”
中海集运量价齐跌
中海集运于3月29日发布2011 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收益人民币28,280,752,000元,较去年同比下降了18.8%。完成重箱量7,438,002 TEU,较去年同比增长3.2%。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743,469,000 元。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235 元。
中海集运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运量增长3.2%至743.8万标箱。但受到欧美经济不振的影响,公司的重要航线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
其中,
太平洋航线下滑12.9%,欧地线下滑0.5%,增量主要由亚太及国内航线贡献。单箱收入下滑21.4%,
太平洋、欧地线(包括欧洲、地中海和黑海线)单箱运价分别下滑了20.1%、36.7%,而国内航线运价则略有增长。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目前已公布的59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年报中,
中海集运运输营业毛利率为-7.8%,在交通运输上市公司中处于垫底。
有会计师向记者分析,从年报可见,
中海集运的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成本上涨;二是运价下降。
2011年,
中海集运整体运输收入同比减少19.1%,而受燃料成本上涨因素影响,整体运输成本同比增加1.9%,综合影响导致公司运输毛利率同比降低22.2%。
未来两三年仍是低谷
业内对航运市场的普遍看法是,远洋运输行业在近两年内将不会出现好转。
对此,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认为,航运现在现在处于,并在未来的两三年中都将处于发展低谷。航运业发展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目前全球航运产业都处于周期性谷底,BDI指数也跌至多年来的新低,这一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另外目前全球航运产业处于供过于求的地步,运量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航运业会出现短暂的复苏,但是整体发展仍然处于疲软状态。
中海集运2011年运输毛利率为负的7.8%也从侧面反映了远洋公司亏本经营的一面。2012年年初,多数航运公司开始声称提高运价,希望能达到收支平衡。
从短期看,运价最低的时候已经过去,但仍在盈亏平衡点以下。对此,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认为:“对于航运公司来说,提价是迫不得已的举措。当然,对于亏损严重的航运公司来说,提价有利于提升整体利润,降低亏损额度。不过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航运企业的亏损问题。
而且,“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运价难以提高”。蔡建明向记者谈到:“目前国内航运业运力过剩现象明显,一旦淡水河谷大船靠港获批,将会进一步加剧国内运力过剩的现状,或将改变目前干散货市场的船舶结构和运价水平。对于国内航运企业来说,部分中小干散货运输企业或将因此而倒闭。”
近日,有媒体从权威人士处得知,相关部门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淡水河谷40万吨级船停靠中国港口问题可能在近期解决。同时,淡水河谷首席财务官TitoM artins日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将在数月内“解禁”该公司巨型铁矿石船队,允许淡水河谷40万吨级散货船在中国港口卸货。
有业内人士表示,淡水河谷的35艘40万吨矿石船一旦全部投入市场,或将改变目前干散货海运市场的船舶结构和运价水平。淡水河谷35艘40万吨级散货船相当于1400万载重吨的运力,占目前全球海岬型船队运力的6.3%,一年可以运1亿多吨货物,而2011年淡水河谷运往中国的货物才1 .4亿吨。这对中国航运业将带来严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