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皮海洲:IPO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牺牲股民利益
曹中铭: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如同鸡肋
余丰慧:银行股市大肆圈钱与暴利高薪
牛 刀:PMI数据究竟谁对谁错
叶荣添:千点上涨拉开大幕
郑步春:强势料将维持 下周再辨行情虚实
张道达:央行开放的程度也将决定行情的高度
王亚玲:二季度货币政策微松可期
曹远征:QFII额度增加的宏观意义大于利好股市
何志成:温总理讲话预示银行业伤筋动骨
皮海洲:IPO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牺牲股民利益
从表面上看,征求意见稿似乎突出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除了目前有关办法规定的7类机构外,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对于这一规定,人们很容易将其上升到重视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高度。而实际上,这一规定无非就是一种做秀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4月1日,愚人节。当天下午,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布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本来,对于本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广大中小投资者是寄予厚望的,不过,从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内容来看,不愧是愚人节的文件,投资者确实有被捉弄的感觉。照直说,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从表面上看,征求意见稿似乎突出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除了目前有关办法规定的7类机构外,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对于这一规定,人们很容易将其上升到重视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高度。而实际上,这一规定无非就是一种做秀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其一,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这一规定其实并没有强制性,只是可以而已,实际上也是可以不可以的,要不要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这要看主承销商的脸色。
其二,即使允许5~1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这也改变不了机构投资者主宰网下询价的命运,询价结果最终还是机构投资者说了算。5~10名个人投资者是否参与网下询价配售,无关网下询价大局,无非只是起到一个装饰点缀作用而已。更何况这5~10名个人投资者还是主承销商自主推荐的,因此在参与网下询价时更多还是要体现主承销商的意志,否则,主承销商完全可以不推荐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因此,即便有5~1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那也未必能够代表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意愿。
其三,即便5~1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获得了某种利益,但这也只是这5~10个人投资者个体所得到的利益,并不能代表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保护。而且,就这5~10名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所能得到的利益相对于网下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因此,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更象是一种做秀,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意义非常有限。相反,就整个征求意见稿来说,更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进一步损害。其最明显的表现是新股发行份额进一步向机构投资者集中,中小投资者中签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根据现行的配售办法,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少于4亿股的,向网下配售股票的比例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而根据征求意见稿,向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与转让股份的50%。如此一来,投资者就更难有机会得到新股份额了。
不仅如此,向机构配售的股份还取消了三个月锁定期的限制,可以在上市首日直接上市流通。如此一来,掌握了大量新股份额的机构投资者完全可以在新股上市首日通过拉高股价来向二级市场投资者派发筹码。这将进一步加剧二级市场新股的投资风险。而最终的买单人,无疑还是广大中小投资者。
可见,征求意见稿更多考虑的是机构投资者利益,而中小投资者再次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曹中铭: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如同鸡肋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市场翘首以待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也出台了。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大幕再次开启。因为《指导意见》是经过广泛讨论、认真研究后形成的,所以像存量发行、提高网下机构配售比例等举措已属老生常谈,而像强化信息披露、引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水平作为参考依据等,监管部门在此前也常常提及。即使是新股发行拟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亦并非什么新闻。继券商、基金、QFII、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六类机构之后,包括私募、创投和民企等又成为第七类询价机构。而在IPO市场化改革之后,由于新股三高发行现象愈演愈烈,市场中亦出现了要求有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询价对象参与新股询价的呼声。应该说,监管部门欲在IPO新政中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是否真的能够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对此,笔者并不敢抱有任何的奢望。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市场翘首以待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也出台了。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大幕再次开启。
因为《指导意见》是经过广泛讨论、认真研究后形成的,所以像存量发行、提高网下机构配售比例等举措已属老生常谈,而像强化信息披露、引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水平作为参考依据等,监管部门在此前也常常提及。即使是新股发行拟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亦并非什么新闻。
继券商、基金、QFII、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六类机构之后,包括私募、创投和民企等又成为第七类询价机构。而在IPO市场化改革之后,由于新股三高发行现象愈演愈烈,市场中亦出现了要求有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询价对象参与新股询价的呼声。应该说,监管部门欲在IPO新政中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但是,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是否真的能够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对此,笔者并不敢抱有任何的奢望。
5到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目前的网下发行都会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而其份量并不少。如某创业板公司网下发行400万股,其每笔网下配售量为40万股,该新股发行价格达42元,如果配售成功,最少需投入资金1680万元。显然,这不是一般的中小投资者能够享受的。因此,所谓的个人投资者,其实是股市中的大户或超级大户,这些股市中的大户参与询价,能代表中小投资者吗?其次,私募、创投和民企等成为第七类询价机构参与询价,但其定价能力确实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是在其最初开始参与新股询价时,不仅没有报出合理的价格,反而成为IPO询价的新贵族,报价普遍高于平均水平,并且频频询出最高价。即使是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券商等,在新股询价时也纷纷中枪中弹,80倍、90倍的市盈率能询出来,甚至150.82倍的市盈率同样能询出来。那么,个人投资者又凭什么比这些专业机构更专业?定价能力更高?其三,尽管《指导意见》规定,发行人、发行人股东和中介机构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或其他关系向推荐的个人投资者输送利益,或劝诱推荐的个人投资者抬高发行价格。而透过第七
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到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目前的网下发行都会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而其份量并不少。如某创业板公司网下发行400万股,其每笔网下配售量为40万股,该新股发行价格达42元,如果配售成功,最少需投入资金1680万元。显然,这不是一般的中小投资者能够享受的。因此,所谓的个人投资者,其实是股市中的大户或超级大户,这些股市中的大户参与询价,能代表中小投资者吗?
其次,私募、创投和民企等成为第七类询价机构参与询价,但其定价能力确实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是在其最初开始参与新股询价时,不仅没有报出合理的价格,反而成为IPO询价的新贵族,报价普遍高于平均水平,并且频频询出最高价。即使是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券商等,在新股询价时也纷纷中枪中弹,80倍、90倍的市盈率能询出来,甚至150.82倍的市盈率同样能询出来。那么,个人投资者又凭什么比这些专业机构更专业?定价能力更高?
其三,尽管《指导意见》规定,发行人、发行人股东和中介机构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或其他关系向推荐的个人投资者输送利益,或劝诱推荐的个人投资者抬高发行价格。而透过第七类询价机构的勇敢表现,我们至少会怀疑其可能扮演着托的角色。而有可能成为第八类询价机构的个人投资者,是否会重蹈覆辙,个人投资者是否会与发行人等狼狈为奸等,都还需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市场翘首以待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也出台了。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大幕再次开启。因为《指导意见》是经过广泛讨论、认真研究后形成的,所以像存量发行、提高网下机构配售比例等举措已属老生常谈,而像强化信息披露、引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水平作为参考依据等,监管部门在此前也常常提及。即使是新股发行拟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亦并非什么新闻。继券商、基金、QFII、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六类机构之后,包括私募、创投和民企等又成为第七类询价机构。而在IPO市场化改革之后,由于新股三高发行现象愈演愈烈,市场中亦出现了要求有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询价对象参与新股询价的呼声。应该说,监管部门欲在IPO新政中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是否真的能够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对此,笔者并不敢抱有任何的奢望。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
其四,同样为个人投资者,中小散户因为没有资格参与询价,通过网上申购很难分食新股红利,而个人大户则可通过网下配售的方式获得大量的新股股份。如果市场行情转好,新股不败神话再次上演,这些个人大户将会赚得盆满钵满,中小散户则很难分得新股一杯羹,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鉴于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时存在上述诸多方面的问题,笔者建议将其排除在外。
余丰慧:银行股市大肆圈钱与暴利高薪
面对核心资本充足率跌至7.87%,跌穿8%的监管底线,民生银行受阻逾一年的H股融资计划,有望快速启动。该行26停牌,待公布有关配售H股事宜;而据外电报道,该行计划以每股6.65至6.86元配售16.5亿股H股,即最多集资逾113亿元。
而另一条消息迅即映入笔者眼帘:民生银行2011年年报显示,净利润达到279.20亿元,同比增长58.81%,涨幅超出目前公布业绩的其他4家银行。吸金效率果然如其行长所说,非常之高。同时,其员工2011年的人均收入在39万元左右,排在目前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的第一位;其董事长董文标以及行长洪崎则分别拿到516.25万元和511.46万元高薪,仅次于深圳发展银行行长理查德。
一边是在股市里大肆圈钱,甚至不惜食言(董事长董文标曾经说不会再融资,结果食言),另一边是高收费、信贷高速扩张,暴利到行长都不好意思,高层天价年薪,内部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十几倍的收入。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利润暴涨,高层天价薪酬和内部高收入水平,股价却不同步,分红却寥寥。也就是说,作为上市公司,对市场、对股东只是圈钱、吸金,对市场和股民没有任何回报。
客观地讲,银行暴利无可厚非。因为,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股东回报最大化,是管理层义不容辞的本分和职责。至于说,高收费、高利差收入,那是监管部门的责任,是监管上存在漏洞。银行作为企业钻监管漏洞赚钱,也无可指责。社会上的指责声音,民众心中的气,都应该对着监管部门、监管制度,都应该撒在监管部门身上。
但是,作为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公众法人,无数股民持有其股票。其行为应该受到市场规则约束,应该考虑到二级市场股民的利益。暴利可以,高薪可以,内部高收入也可以,但是,不能不顾及股东利益和股市大势不断在市场圈钱吸金,不能让股价背离其暴利高薪,不能像铁公鸡一样鲜给股东分红。上市银行都是巨无霸,动辄几百亿元的再融资,不只是影响到自己的股民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市场走势。好则,民生银行高抬贵手的是H股融资。试想,在H股融资,在A股还会远吗?
有再融资计划的不只是民生银行。这是继交行之后,近日第二只要集资的内银股,有专家则估计五大内银的资本缺口达4,000亿元人民币,A股、H股都有再融资的可能。而与此同时,截至27日,沪深两市已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7家银行披露2011年年报,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3.97亿元,同比增长31.68%。高管薪酬都在百万元以上,内部平均收入10万元以上,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一边大举在股市里圈钱,另一边暴利高薪高收入,反差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为了高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资产扩张,消耗了过多资本。而同时,高管离谱高薪和内部高平均收入水平加大了成本,吞噬了经营成果。反过来,减弱了利用利润补充资本金的能力。
说到底,这是监管部门的严重失职。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其资本充足率状况,监管其信贷资产扩张速度。防止银行不顾资本充足率而扩张贷款,从而造成既成事实而不得不在股市再融资。按理说,一旦资本充足率不足,应该通过压缩收回信贷资产解决。同时,必须加大利润补充资本金的力度。资本金不足应该从两个途径解决:一是压缩信贷资产,采取收回再贷办法发放贷款。二是尽量采取利润补充资本金的措施。当前,商业银行巨额利润有能力补充资本金。
牛 刀:PMI数据究竟谁对谁错
关于PMI数据,我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直心存质疑,在《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一书中,我也阐明了我的观点。这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让我们屡次为此对市场发生误判。现在,我把真相告诉大家。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3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意外上升,达到1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 简称CFLP)周日发布公告称,中国3月份官方PMI为53.1,高于2月份的51.0。该指数由CFLP和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
而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在 3 月份创下四个月以来的新低,仅为48.1,显示经济增长动力低于预期。拖累经济增长的最大原因是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市场的需求萎缩导致今年 1-2 月出口的同比增速下滑至 7%,仅为去年 12 月的一半左右。对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制造业工资水平的拖累。
两种完全不同数据令市场产生混乱。如果按照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国第二产业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在荣枯线上方运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据汇丰中国的统计数据却表示,中国第二产业正在调整和衰退,在荣枯线下方运行。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对这个数据应该采取这种方法测试,当然这是我近几年的经验之谈,不一定科学,但往往很准。那就是等国家电力公司公布用电量的数据。如果中国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在12%的增速上方运行,那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正确的;如果低于12%,那么,汇丰中国的数据就是正确的。
工业产业用电量这个数据是无法造假的。如果统计部门一定要电力公司造假,那要造成整个电网的混乱。而12%来确定荣枯线是三年以来的经验,以此来推测,究竟谁的数据更准,恐怕用这个数据更科学,也无法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