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圈钱退市 投资者的钱就打水漂了?
即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成为近期各界讨论热点,昨天扬子晚报壹财经就此报道,引起了读者热烈讨论。昨天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提出必须把垃圾公司赶出股市,并认为,长期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在今年沦为1元股,这是2012年股民应该规避的最大风险。该文指出:如果不落实退市制度,股市就会被大量的垃圾公司所充斥,并最终变成一个垃圾场。
人民日报昨发文:
A股10余年来退市不足50家 必须把垃圾公司赶出股市
文章引用数据认为,过去市场上优胜劣汰功能失灵,不死神话扭曲市场定价功能,这绝非创业板才有的痛过去3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了13.08%。而A股市场诞生21年来,却鲜有上市公司退市。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终止上市后,10余年间沪深两市因连续亏损而被迫退场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按照目前两市近2400家上市公司总数计算,比例仅为2%。
在新股快速扩容的同时,垃圾股死不退市俨然成为被默认的潜规则。此起彼伏的重组游戏屡屡推动绩差股股价一飞冲天。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的定价功能及价格信号无可避免地被严重扭曲。
主板市场虽早已拥有自己的退市制度,但由于退市通道几乎被堵塞,这一制度长期处于被退市状态。而在业界专家看来,现行主板退市制度之所以形同虚设,其致命弱点在于退市标准单一,且易人为操纵。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后,市场对于主板退市风险的警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A股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扣除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些长期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在今年沦为1元股,甚至直接退市。这是2012年股民应该规避的最大风险。
业内专家呼吁:
别让投资者成为退市最大受害者 律师认为案例或将倒逼司法解释
创业板退市制度已经出台,主板退市制度或接踵而至。而对于庞大的中小投资者群体而言,在设置生死线实现优胜劣汰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能否实现对恶意违规者的严惩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他们内心最迫切的疑问:创业板退市制是好的,但企业如果圈完钱退市、跑了,股民损失怎么办?
皮海洲呼吁,创业板制度出台后,与之配套的有关制度以及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制度也应尽快出台,否则,创业板退市制度又将如主板一样,令公众投资者成为退市制度的最大受害者。
北京市证监局原局长张新文则指出,在很多控制人和经营者将公司搞垮的案例中,公司控制人的利益可能在IPO时已通过合法的、非法的渠道实现。如果强制终止上市惩罚不到公司经营者,法规鞭笞的对象会出现偏差。
退市制度实施以实现优胜劣汰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能否实现对恶意违规者的严惩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扬子晚报壹财经维权律师、江苏创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涂勇介绍说,目前法律界已有针对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司法解释,在没有配套制度出台之前,投资者要维权可参照这一司法解释。他个人认为,对创业板的退市公司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是伪造材料骗取上市机会,并且给股民造成损失的,不仅应当提起民事诉讼,监管部门给予惩处,还要追究造假上市公司和券商、投行的刑事责任。而如果的确是因为经营不善、业绩亏损导致退市,则还是出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原则考虑,退市本身就已是惩罚,而股民既然投资,也当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他认为,短期内可能还不会有专门的司法解释出台,但监管部门应当倾听民意,积极做好与退市配套的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准备工作。而一旦有股民诉讼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案例出来,则会倒逼法律界司法解释出台。(.扬.子.晚.报)
创业板连日下跌 基金浮亏近20亿
4月24日,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影响继续发酵,创业板继续下跌。创业板指收报683.72点 , 下 跌1 .54%。创业板短短两个交易日内下跌了6.70%,市值亦从8130 .72亿元骤降至7589 .78亿元,总市值缩水540.94亿元。
在这场由创业板退市制度引发的估值重心大调整当中,公募基金损失惨重。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国内的基金长期热衷于主题概念和高风险股票的炒作,已经严重偏离了公募基金存在的意义。
WIND统计数据显示,4月23日至4月24日两个交易日内,创业板308只股票当中,有298只整体下跌,占比高达96.8%,其中跌幅在10%以上的就达到了80只,占比高达26.0%。其中,安诺其和启源装备 的 跌 幅 分 别 达 到 了17 .36%和17.17%,恒信移动、向日葵、中青宝、东方日升、迪威视讯、紫光华宇和温州宏丰的跌幅也均在15%以上。就市值缩水而言,上海佳豪的总市值缩水就达到了10 .33亿元,中威电子、汤臣倍健等多家公司的缩水也在5亿元以上。
在此次创业板的估值大调整中,公募基金受伤颇深。WIN 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共对141家创业板公司持股,持股总量为7.17亿股。4月23日至4月24日,在上述141只创业板公司上,基金持股总市值缩水8.98亿元。如果按照2011年末公募基金的全部持股情况来计算,即使不计算2012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内,基金的持股市值的蒸发将达到19.5亿元。
自从2009年创业板开板以来,虽然创业板股票风险较高,波动较大,但公募基金对其青睐却始终没有中断,而这次创业板的大跌,无疑是给了这些基金当头棒喝。一位基金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美国公募基金的运行情况来看,基本上与标普500高度重合,像创业板这种高风险、波动大的小股票,主要是非公募在进行投资。但国内公募基金却长期出现了背离的情况,以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为例,一季度,从行业来看,A股中表现最好的是采掘与金融板块,但在这两个板块上,公募基金实际上都是低配的。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同市场长期背离是十分罕见的。他说。
这位人士分析,长期以来,国内公募基金在配置上偏重于创业板之类的中小股票,这无疑加重了基金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在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通道的时期,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要比大企业更为严重,风险也更大。
他认为,基金热衷于创业板等中小股票的激进投资方式,表明其过于追逐短期业绩排名,而其背后的原因,则源于基金公司和基金份额持有者之间的利益脱钩,损失由基民承担,而一旦投机成功基金经理将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实际上是走到了券商整治之前的老路上去了。如果是整天盯着K线,热衷于主题概念的炒作,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长期市场研究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上去的话,公募基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他说。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毅则对记者表示,出现这种情况问题不在于基金经理的个人,而在于整个市场的大格局。一方面,一些股票本身估值过高,而另一方面,基金的份额持有者又对短期业绩有期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基金经理即使意识到了风险,也不能做他想做或者应当做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在做错事,你也做错了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你坚持做,最后做错了,你就会丢掉饭碗。他说。(.经.济.参.考.报)
机构4月份染指26创业板异动股 长方照明成为新宠
机构进出创业板的身影仍在频频闪现。
继前一交易日大跌逾5%之后,4月24日,创业板指数再度下挫1.29%,收报681.53点。
不过,当天盘后,深交所最新发布的创业板龙虎榜交易信息显示,聚飞光电(300303.SZ)、和晶科技(300279.SZ)、乐视网(300104.SZ)、巴安水务(300262.SZ)、长方照明(300301.SZ)等6家创业板异动股身后,均有机构资金进出其中。
和晶科技、乐视网、巴安水务3家公司的前五大卖出主力中,机构席位均有上榜。其中,和晶科技、乐视网均有一家机构席位现身,全天分别卖出133.9655万元和868.8096万元。
而巴安水务则遭机构杀跌,机构席位占据了前五大卖出主力中的四席,各卖出269.9127万元、205.6616万元、173.5666万元、133.6378万元,合计达782.7787万元。
当天,巴安水务早盘被砸至跌停板之后,此后虽有反复,但终盘仍被牢牢地封死在跌停板上。全天报收18.78元。
而聚飞光电、长方照明2只创业板股票的龙虎榜交易信息表明,尽管多空之间仍存分歧,但多头势力明显强过空方。在现身其中的机构席位中,机构全天买入金额远远超出了卖出金额。统计数据显示,上述3只股票背后,当天机构资金累计买入和卖出金额分别为6251.1740万元和3674.5425万元。
本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包括上述异动股在内,自4月以来,机构资金染指的创业板公司异动股合计已达26只。
机构五次进出长方照明
长方照明成为了龙虎榜中,机构席位上榜次数最多的创业板股票。当月,机构资金进出该股的次数已多达5次。
长方照明于今年3月21日在创业板上市。在近期创业板公司股票大幅调整的背景下,长方照明二级市场走势却非常强劲。
4月24日,创业板指数再度大幅震荡整理,但长方照明盘中又创下了其上市以来的新高,最高摸高至24.88元。截至终盘,长方照明收报23.60元,较前一交易日微跌0.42%。
当天,深交所龙虎榜交易信息表明,在前五大买入主力中,机构席位就占据了四席,全天分别买入866.5268万元、758.5909万元、199.4155万元、198.9001万元。
与此同时,在前五大卖出主力中,机构席位也有两席,全天分别卖出616.3931万元和
443.5146万元。多空轧差之后,机构资金全天净买入963.5256万元。
此前,长方照明于4月18日至20日期间股价出现大幅上扬,从4月17日的20.16元大涨至4月20日的24.10元,涨幅近二成。
作为一家专业LED光源及照明灯厂商,长方照明股价逆势强劲上扬的背后,机构资金无疑成为了最有力的幕后推手。
深交所龙虎榜交易信息显示,在长方照明4月18日至23日股价急速上扬的四个交易日里,均有机构席位上榜。仅在4月20日一天,有机构主力全天卖出238.5672万元。在其余3个交易日内,机构席位均出现在主力买入席位上,合计共买入4446.6768万元。
有国金证券研究员认为,LED照明推广财政补贴政策落地,将成为LED照明产品需求爆发的导火索。
截至目前,长方照明主要收入来源是LED照明光源封装器件,包括直插式和贴片式LED器件。2011年,公司LED照明光源封装器件收入占比93.92%。公司直插式照明光源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20.6%,处于行业第一。
除了长方照明以外,4月以来,机构席位净买入的创业板股票还包括中际装备(300308.SZ)、远方光电(300306.SZ)、欣旺达(300207.SZ)、探路者(300005.SZ)、佳讯飞鸿(300213.SZ)、佳创视讯(300264.SZ)、吉艾科技(300309.SZ).
如4月10和11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登上龙虎榜的吉艾科技,机构主力也是连续两个交易日现身,分别买入734.9186万元和379.1149万元。
涨停板成出货良机
统计发现,借涨停板之机逢高派发,成为了机构资金的通用操作手法。
如今年2月16日刚上市的朗玛信息(300288.SZ).4月6日,朗玛信息以涨停报收。在当天前五大主力卖出席位中,机构席位共卖出203.5000万元。
4月10日,朗玛信息再次收出涨停板。在当天有机构席位卖出381.3240万元的同时,仍有机构席位在大量买入,全天买入金额达1194.8801万元。
4月19日,回天胶业(300041.SZ)涨停当天,现身龙虎榜的两大机构席位纷纷高位派发,全天分别卖出3011.9041万元和496.3127万元。
长信科技(300088.SZ)亦是如此。4月17日,长信科技一字涨停,在当天现身前五大卖出主力队伍中,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2660.8941万元和181.8150万元。
此前,华中数控(300161.SZ)的涨停板也引来了机构资金逢高出货。4月12日,据深交所盘后龙虎榜交易信息表明,机构资金借华中数控当天涨停之机已派发612.40万元。
此外,4月11日,汤臣倍健(300146.SZ)涨停当天,有三大机构席位出现在主力卖出榜上,全天分别逢高派发963.5717万元、694.2269万元、437.958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3日创业板指数暴跌逾5%的情况下,天立环保(300156.SZ)逆势上扬3.18%。不过,龙虎榜交易信息表明,当天有三大机构席位分别卖出829.2965万元、521.5786万元、902.00万元。(.2.1.世.纪.经.济.报.道)
熊锦秋:创业板新规则仍未封死借壳上市后门
去年底《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人曾建议将不支持借壳上市修改为不允许,看来深交所部分吸纳了这个意见,《方案》最终稿仍是不支持。细读上周发布的新《创业板上市规则》,为了严控借壳上市,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措施包括新增 暂停上市公司申请恢复上市的条件,要求公司在暂停上市期间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并具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等。
上述规定确实增加了借壳后恢复上市的难度,但并没有彻底堵上创业板借壳上市后门。比如,甲网络上市公司连亏三年被暂停上市,如果经营业绩尚可的乙网络公司收购甲公司的足够股份,然后再将乙公司资产注入,只要在一年内完成这些操作,那么修葺一新的公司又可能重新满足上市条件,就可恢复上市。也就是说,今后创业板借壳上市,只要不跨行业借壳即可,这与目前主板的借壳上市也没有太大区别,恐怕很难杜绝借壳上市的弊端。
本来,股市是上市公司比拼经营管理水平的竞技场,但借壳上市保留,使得上市公司的实质内容的变化可以不经过公司辛苦经营得来,而可以通过借壳这类天外飞仙手段得来,评判上市公司的标准体系也就不复存在。由于借壳上市,目标公司股价存在巨大波动牟利空间,由此滋生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以及多种腐败行为。比如有的国企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可走IPO正门堂堂正正上市,但它却可能走借壳上市之途。国企资产是国家的,即便借壳上市门槛基本与IPO趋同,而借壳上市还需承担壳公司的沉没成本、借壳上市比IPO上市成本更高,但有的国企仍有借壳上市动力,不排除内幕交易者借此中饱私囊。
其实,之前借壳上市做法一直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嫌疑。正如上证所指出的:核准发行并上市的对象是特定的主体,当该主体不具备上市条件后即应退市,而欲借壳的公司应按照核准的条件自行上市。目前一些问题公司在暂停上市期间,力推资产重组,使得公司的本质内容发生巨大变化,早已不再是原来所核准发行的特定主体,而在重组基础上再恢复上市资格,其上市的法律内容已有了根本变化,这无异于偷梁换柱。
当然,有些上市公司推动实质性重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应该鼓励的;而困难公司实施实质性重组也可能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如果是为了扭转经营颓势保住上市资格,有些做法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该如何掌握好既允许实质重组、又禁止偷梁换柱的借壳重组的平衡呢?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我国香港股市的做法值得借鉴。香港2004年专门修改《上市规则》,规定凡是企业一旦注资规模构成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比如未来收购或注入资产净值相当于壳股本身净值的一倍或以上;或是这些注入资产所贡献的盈利为原壳股的一倍或以上等,将成为反向收购个案,注入资产必须当新上市公司处理,此类交易所涉及的相关注入资产,将要通过等同新上市公司上市的审批程序。这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在保持上市资格的前提下,应对公司重组所能注入的资产有一定限制。当前A股市场小壳公司被大公司借壳装进大资产的做法,就存在非常大的制度漏洞,入主企业耗费一定的买壳成本,将来能装入的资产却没有限制,由此买壳方可获得巨量的上市股份,借壳上市就有利可图,更何况借尸还魂式的重组还将颠覆市场的游戏规则。
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上市公司同样如此。有关部门核准发行并上市的对象是特定的主体,这个主体也会随时间有所变化,有的是内因引起,有的是外因引起,当然可以允许引入适度的外因助推公司向好的方向变化,但必须有个限度;只有这样,上市公司这个主体才能确保最起码的稳定,市场才能对上市公司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这是禁止借壳上市的最根本理由。(.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