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金改地图持续扩张 上海本地股孕育更多好戏
金改大潮 上海不必急
温州金改细则已送审 年内外资银行或进温州
金改试点深圳VS温州 深圳金融改革方案出台
地方“金改”,江苏如何抓牢机遇
金改“春雷”
老法师看盘:资本市场金改方向
受益金改 金丰投资牛气十足
金改地图持续扩张 上海本地股孕育更多好戏
金改概念已成为一个多月以来受到持续热捧的宠儿。上周以浙江东日为首的龙头出现调整,但这股金改热潮似乎并未退却,金改地图持续扩张。昨天早盘,上海本地股再度出现大幅走强。截至收盘,上海本地股中有5股涨停,十余股涨幅逾3%,在市场下跌的背景下凸显强势。
金改风吹热上海股
继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获批、深圳出台金融创新方案之后,高层领导赴沪之行使得金融改革利好消息继续发酵,引发了市场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速的预期。上海股涨势未止,资金关照度强烈。金丰投资、新黄浦、上海新梅、中国船舶、上海物贸五股涨停,同济科技、天地源、上海三毛涨幅靠前。
国资委整合预期强
诸多上海本地股的勇猛表现,除了消息面的刺激外,和国资整合预期分不开。上周,上海市国资委召开区县国资监管工作例会。再度激发上海本地股做大做强的预期。
早在今年2月7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2012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明确,在资本证券化方面,上海国资设定的目标是:地方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从目前的 34.7%提高到38%。按照上述口径测算,今年将有超过235亿元的证券化额度,也给予市场以预期。近日部分个股表现异常活跃或许与此有关。
年初,已有上海水产集团获国资委注资,以推动旗下上市公司开创国际做大主业及实现整体上市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集团相继启动整体上市,由此剩下的待整合资产范围也逐步缩小。
上海国资整合力度一直走在前列,所以也受资本市场关注。上海国资的多元化经营这一大特征明显,也给资产注入的种类带来选择空间。总体而言,上海国资整合有着很不错的资源。国金证券财富中心分析师孙翀表示。
三方向未来空间大
回顾此前上海国资整合路径,可见大部分重点集团已步入 后整体上市时代。而当这一波浪潮过去,未来整合的方向似已逐步浮出水面,包括区县国资、文化国资和金融国资三大领域将孕育更多整合好戏。
一位长期研究上海国资的人士表示,有些集团公司迟迟不能整体上市,客观上存在诸多原因。很多集团公司都在努力,但在项目选择等方面存在难题,所以看上去进展较缓慢而已。
当然,其中一大原因是政策因素。据了解,相对于大部分已整体上市提速或完成的产业集团,地产类业务的进展无疑受制于宏观调控因素,在待注入业务中占一定比例。值得期待的是,一旦楼市调控政策松缓,上述业务的整体上市才将启动。地产集团就是一例。此前,地产集团旗下的中华企业、金丰投资曾经筹划重组,后因调控问题而未能进一步深入。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可能性较低,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缓解预期,前期跌幅较大的地产股未来预期已不会更差,因而任何放松迹象都有望给行业带来提振。考虑到行业因素和本身整合的双重因素,使得这两家公司相对国资整合题材更具看点。 孙翀表示。近日金丰投资的表现也充分体现这一预期。
不过,从长期看,未来更大的戏份应在区县国资、文化国资和金融国资的整合上。以区县国资为例,尽管其整合预期一直存在,但随着集团企业整合逐步取得进展,所剩整合标的逐步减少,其预期也与日俱增。历来被寄予希望的金山开发等公司就在近日遭到资金热捧。金山开发系金山区国资委下属唯一上市平台,目前金山区国资委所属国有集团公司2个,其它投资企业或机构共计8家,总资产合计71.2亿。
此外,文化国资的整合或许在未来拥有政策带来的巨大机会。去年,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完成,良好的市场表现也让文化国资的上市炙手可热。加之未来文化产业大发展的 东风,这部分的整合力度有望在未来进一步爆发。(.新.闻.晚.报.刊 .沈.梦.捷)
金改大潮 上海不必急
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确立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并相对应的提出了系列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但3年过去了,上海的挑战并未减少。
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4月12日,深圳出台系列金融创新措施。紧跟着4天后的4月16日,天津滨海新区就出台了金融创新等18项举措。近日媒体又披露,珠三角金融特区方案已经上报了国务院。
与之相对,除了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30日印发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上海今年在金融方面的大动作并不多。
最新的消息是,温州已经来上海挖人了,挖的就是金融人才;另一方面,定位于2015年成为全国人民币中心的上海,人民币双向跨境贷款却很可能被深圳抢了先。
金融中心地位无虞
在接近上海金融圈的人士看来,其实这些似乎都是浮云,因为这些创新的东西上海一直都在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都需要中央的批准。用他们的话说,就如上海金融创新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一样,其他地区的创新也能促进上海的发展。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3年来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步巩固,金融业增加值也从2008年的1442.6亿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2240.47亿。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早报记者测算,上海各类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不含外汇市场)从2008年的167.7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18万亿元,年均增速49.75%。从2010年末的单项数据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位居全球第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年末债券托管余额位居全球第五;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合约数量居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所第二位,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的定价中心之一;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
市场参与者--金融机构的总数亦由2008年底的899家增加至1136家,平均每年增加79家。三分之二的外资法人银行均选择在上海落户。
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 简称Shibor),其市场影响力已经非常大,已成为仅次于央行定的1年期存款利率。作为人民币的上海价格,其影响力正在迅速向外辐射,上海作为人民币汇率基准、利率基准生成地的地位正在进一步得到巩固。
更重要的是,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金融市场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在国务院文件发布后相继开业,全国性的信托登记中心一直在筹划中,在上海筹建保险交易所,更是早已得到保监会的支持。甚至在场外市场发展方面,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在今年开业。
这一切,用上海金融监管部门相关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把市场的功能完善了,交易便利了,全国的金融资源自然会到上海来,反之就是,上海金融服务了全国,上海也就肯定成了金融中心。
练好内功更重要
现在上海要做的,就应该是踏踏实实把中央安排的工作做好上述接近上海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士认为,不应该去抢一时的创新风头。他指出,具体的金融创新放开步伐,中央会有全盘的考虑,上海的根本还是要做好准备,条件成熟了,创新自然是水道渠成。
在他看来,上海应该先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是内部资源整合,上海拥有丰富的金融牌照,但现在潜力都没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上海还应该争取全牌照的公司,即金控公司。
其次是人才招聘与培养。显见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2009年先后两次赴美国纽约、芝加哥,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和新加坡等金融人才聚集地挖角。一位在上述海外人才招聘中揽入多名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金融机构负责人称:为了把这些人才留住用好,我们打破许多规矩,就比如在薪酬上与国际接轨,一些中层管理者的收入都领导班子的薪酬都要高出好几倍。另据了解,海通证券则设立40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用以吸引海外金融人才。
另外一方面,上海在金融环境尤其是金融法制环境方面也在发力,目前上海各级法院基本均设置了金融庭。去年4月,上海还专门成立了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定期研讨金融方面的监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并将定期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环境白皮书》。(.东.方.早.报 .张.飒)
温州金改细则已送审 年内外资银行或进温州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23日召开视频会议,温州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的金融改革创新,计划年内帮助引进一到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温州。
据悉《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分步实施。温州市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建立健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民间金融阳光化和规范化;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和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
据介绍,年内制定出台《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帮助引进一到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温州;缩短温州企业上市时间,支持温州上市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更多优质证券机构到温州开设分支机构;积极支持温州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等。(.中.国.证.券.报 .周.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