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刘宾(中证期货研究部副经理,首席金融期货研究员)
刘宾:95年进入证券行业,先后在华夏证券、方正证券工作,十余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分析经验。07年进入期货行业,就职于中证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目前任研究部副经理,主要从事股指期货的研究工作。曾荣获第三届最佳股指期货分析师第二名、2010年度最佳股指期货分析师等称号。
证券市场上传说中的“神秘资金”令人向往,却总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自从股指期货问世,“神秘资金”终于现形——中金所公布的主力席位持仓变动显示,“神秘资金”就像传说中一样,总能精准踏中市场顶底!
仅以今年为例,股指期货1月上涨以来的最低净空持仓为974手出现在2月23日,之后期指便出现了调整行情;自3月28日创下10448手的历史高位之后,净空持仓就不断减少,期指步入持续反弹。
目前,中证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是“神秘资金”集中持仓的主力席位,因此成为期指市场的风向标。“空军一号”中证期货的首席金融期货研究员刘宾从期指上市伊始就跟踪持仓变动。根据他的观察,“神秘资金”政策敏感度高,皆因研发优势明显,而一般投资者如果能把握期指主力席位持仓变动规律,并结合基本面、技术面等因素综合判断,将有助于提高行情判断的有效性。
研发优势造就持仓优势
记者:中证期货席位的持仓成为期指风向标之一。最近在4月5日开始大幅减持空单,期指同期启动回升行情,中证期货席位又踏中了市场阶段性低位。其实,中证期货席位的持仓变动多次精准吻合期指阶段性顶底,是巧合还是真的神了?
刘宾:主力期货席位持仓的风向标现象,其实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些期货席位都是券商系的期货公司,他们的持仓以套保盘为主,而套保盘又以特殊法人尤其是券商为主。大家都知道,券商的人才力量雄厚,对研发投入了大量资源,对大势的判断及对策略的制定也比较到位。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两年在政策调控下股市呈现弱势,套保盘相对盈利概率大些。
从期指持仓与股市指数的同步性来看,其实更多的是总体研究力量和水平的体现。
记者: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在研发方面是否具备优势?
刘宾: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在研发方面与券商往往会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券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一流的券商,象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券商,研发投入非常强,它与期货公司的研发力量集合,形成的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也是比较强的。
具体每家公司的做法有些区别,但大的框架是相似的,期指研究主要围绕着基本面研究、策略研究、金融工程等方面展开,券商和期货公司的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宏观研究和策略研究的交流上,而结合最密切的在于金融工程,主要是交易模型、交易策略方面。
记者:除了中证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的席位持仓变动也非常精准的踏准了市场节奏,背后的原因和中证期货类似吗?
刘宾: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大同小异的。预计这些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席位上套保盘比例也是比较重的。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也是证券行业的佼佼者,研发力量也很强大。现在几个期指主力席位的背景比较相似,总体表现也比较一致。
“神秘资金”政策敏感度高
记者:除了研发优势外,主力席位的资金来源是否也有背景优势?是否有传说中的“神秘资金”?
刘宾:主力席位的套保以券商的自营盘和资管为主,不存在所谓的神秘资金。当然,不排除有些投机性很强的资金,但这些投机性的资金变动很快,不象套保盘的持仓相对比较稳定。所谓“神秘资金”,可能在期指市场初期会存在,主要是从期货市场或证券市场转移来的短线投机资金,他们利用熟悉期货市场的规则享受到了第一份蛋糕,但随着市场参与度提高,各类资金进入,这种投机力量逐渐被淡化,套保资金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主导力量。
当然,券商由于研发优势,他们的套保盘政策敏感度是比较高的。例如,1月9日或者说春节后,期指主力席位的净空持仓大幅减少,市场出现阶段底部;近期也是如此。而在这些时间点,管理层都释放出了政策利多预期。
记者:套保资金是天生的空头,目前这种空头的规模有多大?
刘宾:这个不好统计,交易所也没有公布。现在机构的持仓占期指总持仓的30%左右,机构的持仓有多少是套保,有多少是套利、投机的,没有统计数据,如果把机构持仓全部看成是套保套利的,那么也就占总持仓的30%左右。而在国际市场,机构投资者套保套利的占比达到50-60%左右。
记者:公募基金的期指帐户已经启动,阳光私募等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入市也在酝酿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期指市场,会否改变现有的持仓格局?
刘宾: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等特殊法人进入市场,肯定会令期指的持仓结构逐渐产生变化,这是期指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但是从目前的开放程度看,这种变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对特殊法人的开放偏向以套保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期指主力席位的净空头格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对特殊法人的投资范围继续放开,持仓格局才会发生大的改变。
期指持仓变化有规律可寻
记者:期指持仓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寻?
刘宾:从期指上市以来我一直都有跟踪期指的持仓变化。从总持仓看,期指启动两年多以来,总持仓是趋于增加的。从净持仓来看,形成了一些规律,就是当主力席位净持仓达到一定高度或低位的时候,行情存在转向的可能性。比如说,3月28日,期指前20席位净空持仓创出10448手的历史新高,但很快就回落了,行情也从此转向,见底回升。
记者:根据您的观察,净持仓的高、低线在什么水平?
刘宾:从过去两年多的情况看,期指前20席位净空持仓在9000手以上是比较高的水平,净空持仓接近0的位置属于比较低的水平。当然,下方的话,净多持仓的情况也出现过,但非常少见。
记者:当前主力席位净空持仓为2000手左右,处于历史低位,是否意味着期指将阶段性见底回升?
刘宾:我认为是净空持仓呈下降趋势,空头的压力在减少,但不代表市场会转为多头。市场能不能回升,关键在于多头的介入力量。如果多头不介入,只是多头、空头同时在减持而空头减持更多一些导致净空持仓下降,多头力量没有凝聚,这很难促使行情回升,只是会使下行放缓,短期企稳。况且,净空头达到一定低位,而行情没有改变的话,空头看不到市场的做多动力,有可能再次进场,导致净空头可能回升,给市场带来压力。
其实,如果单纯从持仓的变化去寻找行情波动的规律,难度有些大,而结合行情走势的变化来看待持仓的变化,可能更可靠些。毕竟,不管是套保、套利还是投机性质的资金,他们的持仓、进出场也会根据行情的特征、根据技术面和基本面综合作出判断的。所以,不能单一依靠持仓变动去做行情分析,结合技术面和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有效性会强得多。
记者:投资者根据主力持仓变动进行操作是否可行?
刘宾:单独靠看持仓来操作肯定会有局限性的。最明显的是,持仓都是收市后才公布的,也就是主力资金当天都已经布局完了,投资者如果根据主力持仓变化进行第二天的操作,肯定就滞后了。对于短线操作,这种可靠性会比较差。不过,如果是从中线的角度看,根据持仓的趋势变化做分析,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期现背离可能会是行情转向指标
记者:期指的走势先于股指并对股指有引导作用吗?
刘宾:期货市场有价格发现的功能。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特殊法人逐步进场,业务范围没有全部放开,因此期指市场的有效性还不是太强。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尽管在部分时间段期指能领先于股指,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跟随现货市场波动。根据我们的统计,大概90%的时间是与现货市场同步的。因此,期指对股指的引导作用不明显。
记者:期指能领先于股指的“部分时间段”,是行情转向的关键时间吗?
刘宾:有时候是的。比如说,在今年2月底3月初的时候,市场构筑3重顶,在第一个顶出现的时候,当时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就出现背离,显示出一定的先导作用。但是这种情况有偶然性,并不是每次期现背离都意味着行情转向,这个规律不明显。不过期现背离提供了一个参考,当这个现象出现的时候,投资者需要谨慎。
弱势震荡凸显期指优势
记者:在A股震荡下跌中,期指投资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盈利方式?
刘宾:期指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做空。一方面可以通过趋势做空来盈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套保做空来对冲现货市场风险。还有,可以通过套利捕捉基差偏离来获取稳健盈利。这样,期指市场提供了3种方式可以盈利,比现货市场只能做多的单一模式要灵活得多。
记者:期指市场的3种盈利方式效果如何?
刘宾:上市券商的年报还没公布完。从去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来看,几大参与了期指交易的上市券商的收益相对都比较可观。象中信证券,通过衍生品对冲了现货风险约8个亿左右,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也有2-3个亿的盈利。这较好的体现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期指仍会探底但难创新低
记者:当前影响期指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刘宾:持仓数据只是期指市场的一个表象而已。研究期指市场的波动其实离不开现货市场,因为期指的标的是现货市场,它的根本在现货市场,所以,真正要把握期指的大趋势还是要看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全球经济的忧虑、国内货币政策弱于预期、新股发行及解禁压力巨大、年报接近尾声绩差公司带来的压力。当然,我们也看到利多的因素,比如说货币政策始终存在放松的预期,最新公布的信贷数据远远超出预期,显示流动性比去年好一些。加上十二五规划逐步落实、产业资本流入、估值处于洼地等等。这些因素需要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行情判断。
记者:4月份以来期指行情出现反弹,升势能否延续?
刘宾:短线来看,期指还有反弹的需求,因为近期政策的预期比较宽松。但是从中期看,指数还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国内经济下滑的趋势还没完全遏制,一季度GDP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到8.1%,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这些都会压制指数空间。但是指数创新低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国内的流动性好于去年。我们估计国内经济在二季度会见底,之后逐步回升,股指作为先行指标,会在经济见底前有探底的动作,之后回升。总之,期指短期仍存一定反弹动能,而中期会再度探底,但是创新低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无需太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