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3月CPI升幅超预期 政策放松尺度或受限
通胀下行趋势不改 食品价格上涨不足虑
3月CPI有点高 微调将成唯一选择
3月CPI同比上升3.6% 专家称二次通胀时代或来临
3月CPI同比上涨3.6%负利率时代卷土重来
警惕CPI与PPI的背离
CPI超预期中断反弹A股能否顺利突围
偏高CPI数据压制股市恢复性上涨说法不成立
CPI数据惊扰股市 政策决定后市走向
3月CPI升幅超预期 政策放松尺度或受限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2%,超出市场预期。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3.8%。
统计局昨日还同时公布了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指数,该数据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3%,这是PPI同比增速自2009年11月之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创下28个月来新低。
从昨日公布的数据看,食品价格依然是3月CPI反弹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3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为7.5%,较2月上涨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涨幅为1.8%,较2月上涨了0.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最大,同比达到20.5%,环比上涨6.1%;其次为水产品价格、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等。鲜果、蛋价格均出现下降。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3月CPI高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蔬菜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3月食品价格上涨7.5%,而2月增速仅为6.2%。但他预计,4月份蔬菜价格会有所回落,CPI同比增长预计为3.5%。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则认为,推高3月CPI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油价的上涨。今年以来,受国际油价影响,发改委已先后两次调高油价。
对于数据反弹引发的通胀担忧,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国内通胀压力会保持温和,在未来几个月仍有望下降,但他同时认为,3月份CPI数据超出预期,很可能会增加决策者对通胀反弹的预期,这个数据会限制政策放松的尺度。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指出,由于国内结构型通胀压力依旧巨大,预计未来通胀压力将继续增加,央行仍将对政策前景保持谨慎,3月份CPI数据降低了近期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降准或将被推迟至5月或6月。(.证.券.时.报 .许.岩)
通胀下行趋势不改 食品价格上涨不足虑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3.6%,高于2月份3.2%的升幅,也高于市场3.3%的预期中值。不过,鉴于近期全球油价和国内食品价格上升,这并不完全出乎市场意料。有专家指出,虽然3月份CPI超预期,但仅是暂时现象,物价总体回落趋势未变。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尽管3月份的成品油价格出现了上涨,但是由于是在3月20日上调,因此对3月份CPI的影响并不大。而蔬菜价格的反弹则是导致3月份CPI同比增幅增大的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认为,3月份的CPI上涨、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下跌,释放了以下重要信息:一是农产品价格的反弹虽然可控,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会触发社会的通胀预期,会使本来可控的通胀变得不可控。二是PPI下滑说明全球实体经济依然疲软,市场避险情绪依然浓重。今后政策的重点要控制滞胀的苗子,而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欧美超发货币则会干扰经济复苏。
国泰君安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从2月份的6.2%反弹至7.5%,是当月CPI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但蔬菜价格仅是3月中上旬出现反季节性上涨,而3月下旬至今,其环比恢复下跌,猪肉价格持续下降,所以总体来看,不必对未来食品价格上涨过于担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则表示,今年前三季度CPI同比涨幅将持续下行,直至第四季度才能出现回升。他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可能在2.7%~3.3%之间,将比去年明显回落。
继CPI数据之后,4月13日,我国一季度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都将出炉。渣打银行分析师李炜表示,短期而言,鉴于整体经济形势趋缓,我们仍预计监管层会继续放松政策。同时,李炜预计,由于总体需求低迷,油价上涨不足以推高PPI,中国首先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然后再展开油价改革,因此,预计今年年内有望进行油价改革。
对于货币政策的走向,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表示,根据中央稳中求进、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取向,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会在4、5月份进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张永军则认为,从银行间市场利率等一些指标看,资金状况比较紧张。无论是从外部需求或者是内部需求看,短期看都有继续下滑的可能性,有必要通过下调准备金率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证.券.时.报 .岩.雪)
3月CPI有点高 微调将成唯一选择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3月份物价指数显示,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2%;PPI(全国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3%,自2009年11月之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创下27个月来的新低。
对此,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专家表示,3月份CPI略高于市场预期,微调将成为货币政策的唯一选择。
CPI略高于市场预期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说,3月份CPI同比增长3.6%有点超出市场预期,但比预期的也高不了多少,因为原来预期的是同比增长3.5%。
刘景德分析说,3月份CPI在2月份同比增长3.2%的基础上有所回升的原因是,食品价格在继续上涨。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告来看,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3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6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从CPI运行趋势来看,继续上涨的空间已不大了。刘景德说,如猪肉价格由于目前的生猪存栏数在增加,猪肉供应量将上升。又如游资炒作农产品将受到来自有关方面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前些年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现象将不再重演。
不过,刘景德认为,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PPI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同比下降0.3%,创27个月以来的新低。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不旺,将影响到工业增加值,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增长幅度的回落,这将从即将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中得到证明。
对于3月份CPI同比增长3.6%,比2月份有所上升的现象,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剑辉分析说,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告来看,在3月份CPI同比增长3.6%中,去年价格翘尾因素约为1.9个百分点,在3.6个百分点的CPI同比增长幅度中占比高达52%以上。
王剑辉说,从4月份及整个二季度的CPI走势来看,作为影响CPI最大因素的食品类价格涨势趋缓,因为随着时令的变化,气温逐渐升高,农产品供应量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的上涨幅度。
至于日前一些地方的食用油、奶粉和日化品价格的上涨,应该具体分析其原因,如食用油是对去年六、七月份成本上升后受政策抑制后的正常释放。王剑辉认为。
对于3月份PPI出现的负增长现象应该进行具体分析。王剑辉表示,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看,作为上游环节的采掘业,由于受资源稀缺性的制约,原材料供应环节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而作为中游环节的加工制造业,由于受下游行业需求量下降的影响,去库存压力较大,以价换量在所难免;而作为下游环节的消费、服务业,由于非周期性的特点,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因此其价格也没有出现下降现象;相反,像白酒、牛奶这样的商品,其价格反而有所上涨。
基本面与政策面博弈
王剑辉说,基于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胀压力,货币政策以使用数量工具为主,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何况目前20.5%的存准率处于历史上的高位,有较大的下调空间。
至于调整存贷款利率,现在还不具备条件。王剑辉说,因为3月份的CPI同比增长幅度为3.6%,如果国内日用消费品价格真的迎来了新的一轮涨价潮,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4月份和整个二季度的通胀压力还将上升,因此,现在不是降低存贷款利率的时候,估计今年上半年都不会实施降息。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实施非对称性降息,即存款利率少降甚至不降,只降贷款利率。
王剑辉说,估计央行在对货币政策及其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上将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经济增速在回落,为了稳定增长,应该放松货币政策管制;但另一方面,通胀压力高企,不排除4月份及整个二季度的CPI继续上行,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又不宜放松货币政策管制力度。
在此情况下,比较可行的货币政策选择路径为微调:即既不能不动,但又不能大动。王剑辉说,具体表现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则是,小幅下调存准率,而存贷款利率则维持现状,暂时不动,再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4月份及整个二季度的CPI有所下降,则可以相应下调存贷款利率。
对于目前出现的所谓实体经济对贷款需求不旺的现象,王剑辉认为有些片面。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不需要向银行贷款了,只是部分企业不需要贷款,如对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银行愿意放贷给它们,但它们不差钱,不需要贷款;而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不是不需要贷款,而是无法满足银行贷款的要求而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
在谈到宏观经济数据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时,王剑辉说,因为目前市场正处于基本面与政策面的博弈之中,从基本面来看,宏观经济增速下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压力加大;但从政策面来看,目前大多属于偏暖性质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税和产业政策等。因此,利好利空因素对冲后的股票市场将出现平衡市或者震荡市状态。(.金.融.投.资.报)
3月CPI同比上升3.6% 专家称二次通胀时代或来临
虽然3月份CPI仍在政府将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4%的目标范围之内,令决策者对未来保持总体乐观的心态,但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已经发出了二次通胀时代或将来临的警告。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说,从中期考虑,二次通胀已经到来,主要有以下因素: 1)翘尾因素下滑的结束2)石油价格高位可能导致非食品价格上行3)政府抑制经济下滑可能出宽松政策4)信贷的均匀投放5)猪肉价格可能再次起来6)蔬菜价格上涨等等因素。
他说:我们认为CPI下行的趋势结束了,通胀将重新成为一个问题。全年预测1季度CPI预计为3.4%,2季度CPI为3.9%,全年CPI为3.6%,整体在4%之内。
现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3月份的CPI指标3.6%一点都不奇怪,她说:第一,我们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价格没有跌,只是投资投机情绪下来了;第二,石油价格高涨是关键因素,中国在接盘;第三是目前是流动性过剩,解决通胀的思路不对,结果自然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