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CPI与PPI背离 政策放松尺度或受限 唯一选择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警惕CPI与PPI背离 政策放松尺度或受限 唯一选择

加入日期:2012-4-10 7:57:2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3月CPI同比上涨3.6%负利率时代卷土重来
  刚刚在上个月终结的负利率时代,如今又卷土重来。
  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2%。PPI同比下降0.3%,创28个月新低。
  数据
  鲜菜价格上涨20.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
  从分项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食品价格成为CPI上涨的主要推手。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3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1.3%,水产品价格上涨11.4%,油脂价格上涨5.2%,鲜菜价格上涨20.5%,鲜果价格下降6.2%,蛋价格下降5.8%。
  PPI创28个月新低
  3月份CPI与2月份相比小幅反弹在预期之内,而3月份的PPI同比下降0.3%,超出了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3%,创下自2009年12月以来28个月的新低,环比上涨0.3%。
  中国农业银行高级分析师王静文分析,PPI同比涨幅出现负增长,表明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仍然较弱,但未来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也指出,PPI同比下降0.3%,出现负增长,是经济逐渐放缓的体现。
  探因
  菜价、油价推高CPI
  数据公布之前,多数机构预测3月份的CPI会比2月份有所回升,不过3.6%的涨幅还是比此前大家一致预测的3.5%高出了0.1个百分点。
  就此,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表示,3月份的数据较2月份回升,充分反映了各种价格上涨的因素。3月份蔬菜价格出现上涨,电价、油价上涨,都是CPI升高的原因,不过通胀仍在可控范围内。左晓蕾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3月份蔬菜价格上涨比较明显,成为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曹凤岐则认为,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会形成一个连锁反应,从而推高物价。另外当前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比较多,如输入性通胀等国际性因素也是造成CPI上涨的原因。
  分析
  通胀温和可控
  对于百姓来说,上个月刚刚结束的负利率时代又重新开启。刚转正一个月就又变成负的了。这种情况会持续吗?长春市民高女士更关心CPI未来的走势。
  对于3月份CPI的小幅反弹,多位经济学专家表示无须担忧通胀抬头。
  连平指出,当前影响3月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中的蔬菜价格,但随着天气转暖,蔬菜大批量上市,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会减弱,目前通胀温和可控。今年全年控制物价涨幅在4%的目标不难实现,虽然这个月重回负利率,但CPI还在下行区间,以后的几个月很可能都是正利率。长期负利率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连平说。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也指出,猪肉价格持续回落,蔬菜价格的上涨也不具备持续性,所以今年通胀的形势要比去年乐观,滞涨不会在今年出现。
  政策
  二季度或降准
  物价出现小幅反弹,政策的变化也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连平指出,未来的政策导向还是要看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目前企业中长期的投资意愿不强,融资成本也比较高,下一步还是会通过数量型的工具对市场的流动性进行调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季度可能会下调1-2次存款准备金率。连平预计。不过他指出,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市民感受
  与数据有差距
  长春市民张女士谈起3月份的物价,觉得涨价最明显的就是蔬菜。3月上旬的时候蔬菜价格真是挺贵的,香菜2元/两,一斤就20元,赶上牛肉价了。张女士觉得,实际感受到的物价涨幅要比公布的CPI高一些。
  对于这个问题,王静文说,市民感受最敏感的就是食品价格,而食品价格只是CPI中的一部分,它对总物价的拉动还是有限的。而CPI综合了八大类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有些变化是老百姓不能经常察觉得到的,所以实际数据和百姓的真实感受有差距。
  菜店老板
  卖菜不抹零了
  市民觉得3月份的菜价高,蔬菜店的老板也有同样的感受。
  在长春市崇智路附近一蔬菜店,市民任女士买了2斤1两西红柿,花了8.4元。付钱时,她要求老板把零头抹掉,却遭到了拒绝。
  真不敢抹零啊,进价本来就高,扔掉两个坏的,再去掉掉秤的,哪还有赚头?菜店老板也很无奈。 (.东.亚.网)

 

  警惕CPI与PPI的背离
  国家统计局9日如期发布3月份两项关键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3%,为2009年1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CPI增幅让市场对近期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有所期待,尤其是近期温家宝总理在调研时强调要尽快出台预调微调政策措施,在政策调控方面,除投资领域内的资金以及项目的落实外,产业政策规划的实施也是重要方面。此外,在货币政策领域,仍然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和需要。
  同时,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也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客观地说,在当前环境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于缓解实体企业的资金矛盾是必要的。
  表面上看,PPI的负增长可能让不少人认为物价上涨压力已经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CPI与PPI走势的背离值得高度关注,在当前物价的实际走势比统计数据更加明显的情况下,PPI的负增长显示出成本价格的传导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很大一部分不是来源于生产供应这一块,而是因为流通领域的成本不断提升使得物价无法实现回落。因此说物价上涨的压力缓解了很可能是一个误导。
  从CPI与PPI的价格传导机制原理来看,自物价出现持续回落以来,PPI指数与CPI的变动都是同向的,而且其回落的幅度也要比CPI明显,可是当前的这种背离说明生产领域的价格波动不能有效传导到消费领域中,PPI下降而CPI上升,应该是传导链条中的流通领域存在较大差价,这也证明了流通环节成本较高推动物价上涨的推论。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稳定物价的工作重点就需要从生产供给领域向流通领域转移。
  从整个物价的上涨要素来看,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里,食品价格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食品价格成为上涨因素的主动力。可以看到,3月底,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蔬菜价格的明显上涨,特别是成品油的大幅度调价,一些企业基于成本的压力开始上调价格,奶粉、食用油、洗发水等民用品首当其冲,成为今年率先调整价格的商品。其中,金龙鱼和福临门将调整菜油和花生油售价,平均涨幅约8%。而从本月起,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价格将上调10%-20%。
  从影响物价的体制性因素来看,中国目前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能源、物流服务等的价格,已经进入了一个上升的周期,这个周期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就短期因素而言,尽管对于CPI有着重要影响的猪肉价格连续10周回调,但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从国际因素来看,伊朗等地缘政治引发的国际原油价格的动荡使得今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高位,而从一季度看,欧美经济尚未摆脱低迷,欧美短期内不仅不会对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反而随时有可能推出诸如QE3等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举措,这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在今年贯穿始终。
  鉴于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当前CPI与PPI走势的背离并不显示物价回落具有稳定性,虽然表面上给了政策放松的空间,但是实际上,并不能说明物价上涨压力得到了缓解。(.中.国.经.济.时.报 .周.子.勋)

 

  CPI超预期中断反弹A股能否顺利突围
  受3月份CPI数据回升影响,A股市场9日低开低走,清明节后的持续反弹悄然中断。
  当下的A股,正被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多重利好和利空因素所包围。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筱璇表示,一方面,物价下降、房价下降、投资减速,股市流动性基础在改善。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和理财等监管趋严,使得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利于股票的因素增多。
  处于转型期的A股中期转强趋势正在逐步确认,但不宜过分乐观。李筱璇用系统性风险和结构性机会并存来形容当下的A股市场,但同时表示机会大于风险。
  在对结构性机会的判断方面,机构一如既往地存在分歧。程文卫表示,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仅为11.25倍左右,蓝筹股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申万菱信基金则看好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具备低估值、高成长性的中小板指数。
  事实上,陷入僵局的A股能否顺利实现突围,不仅有赖于政策面的进一步明朗和流动性的逐渐充裕,更有赖于经济软着陆后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不妨等待机会,关注变化,着手布局。(.沈.阳.晚.报)

 

  偏高CPI数据压制股市恢复性上涨说法不成立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3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达到3.6%;而一季度CPI增幅是3.8%。细加分析可以发现,不仅油价上涨牵涉面广,蔬菜、食用油、奶粉等的价格上涨也增添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针对一季度CPI上涨3.8%这一数字,笔者认为,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今年全年的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说明中央对CPI控制的难度是有预期的。在2月份公布数据CPI涨幅3.2%时,大家认为告别了负利率时代,现在负利率又回来了,大家又开始讨论降准甚至降息的问题。从一季度的3.8%来看,全年4%控制起来有难度,必须要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按照计划,油价、电价、水价等一系列改革要相继展开,压力不小。
  3月份蔬菜价格同比上涨20%多,而2月份上涨7.5%,蔬菜对于3月份CPI的涨幅确实贡献很大。对于4月份蔬菜供应的季节性因素消失,蔬菜食品价格下跌可期的看法,笔者认为,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变,但是炒作因素也不容忽视。公众现在特别关注两桶油方式的垄断,但对农产品市场的垄断性炒作有所忽视。其实,全国大的批发市场就那么几个,之所以一阵子葱价涨,一阵子姜价涨,而这些不过是做饭菜的辅料,而不是主菜,其价格上涨和炒作有关系。解决之道,一要加强农产品的供应,在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二要让流通环节更加透明和科学,加强监督管理。
  价格改革箭在弦上,发改委已对油价改革做出了一些安排。毕竟,目前中国石油(601857)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超过了50%。即便国际油价整体平稳甚至略有下跌,但国内油价和国际接轨,主动性的输入价格上涨因素,是没有办法的事。而油价上涨确实对包括运输、农机等领域构成涨价压力。虽然农业用油方面国家给予补贴,但提价压力还是存在。
  那么,是不是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了,股市就注定不乐观呢?笔者认为,把CPI处于相对高位与经济减速作为压制股市恢复性上行的压力,是难以成立的。因为,第一点,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但是仍然保持在增长通道内。第二点,中国股市持续下跌快三年了,已超前消化了经济减速因素。偏淡的经济预期会对于股市恢复性上涨有一些制约,但不能阻碍回升趋势。
  在经济增速减缓的形势下,政策的定向支持十分重要,但是操作难度也不小。所谓定向就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就财政政策来说,倾斜比较容易;而货币政策相对比较难,相应的小型金融机构目前也不健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已经启动,高层也表示一旦取得经验可以迅速在全国推开,也说明定向货币政策的实施何其迫切。虽然有难度,但要坚决地去做。(www.ccstock.cc)

 

  CPI数据惊扰股市 政策决定后市走向
  昨日,受3月份CPI数据公布影响,沪深两市双双缩量下跌,成交量继续维持地量水平。分析人士认为,3月份CPI数据略超市场预期降低了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未来市场走势仍取决于政策对A股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实际影响。
  9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开始向上试探,但沪指在2300点附近受到明显压力,午后指数开始掉头向下,个股呈普跌态势。盘面上,仅黄金股、交通运输和水泥等板块微涨,农林牧渔、教育传媒等板块领跌。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285.78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0.77点,跌幅为0.9%。深成指报收于9710.91点,下跌75.28点,跌幅0.77%。两市成交额仅为1070.9亿元,较上周五萎缩两成。
  当日市场最为关注的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对此,上投摩根投资组合管理部副总监王成认为,上周市场在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预期下出现反弹,最新公布的3月份物价涨幅略微超出市场预期,这使得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降低,或对未来市场走势构成压制。
  展望后市,多数机构认为,具备实质性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未来市场走向的关键所在。
  中金公司分析师侯振海指出,由于当前市场对于经济增速回落和政策趋向放松的大方向分歧并不大,因此,真正对后市走势造成影响的关键在于对具体政策的内容、推出时间点和落实效果的判断。对当前市场能够造成根本性影响的政策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大宏观政策,其中主要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房地产政策以及基建投资相关政策。第二类则是直接针对股市资金面的政策,包括增加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的政策,诸如推动社保资金、QFII资金入市,以及加大股票供给的政策,如新三板的推出、场外交易市场的推出和新股发行条件的放宽等。侯振海说。
  东北证券分析师杜长春也认为,在缺乏真实落地的政策以及经济企稳的迹象时,市场资金的参与热情有限,场外资金入场动能不足。因此,预计股指在缺乏资金以及基本面的支撑下,将在政策预期中以震荡为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确认估值、经济以及政策的底部。
  配置策略上,东兴证券策略分析师王明德认为,目前市场正处于新一轮上涨前的煎熬阶段,只有在宏观和产业经济政策在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入力度逐渐增强之后,市场向上的动力方能逐渐显现。在此之前,预计市场仍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他建议,在市场拐点显现之前,应坚持防御为主,配置大盘蓝筹股为主,短线可以把握主题投资机会;在经济拐点确立之后,建议积极关注房地产、稀土、电力设备、节能环保、物流、铁路等行业和主题投资机会。(.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