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先知先觉”扫货 汇金救市意图曝光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险资“先知先觉”扫货 汇金救市意图曝光

加入日期:2012-4-10 17:50:3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险资出击战略渐明:一手抓蓝筹 一手押热点
  大跌前,它们顺利逃顶;上涨前,它们悄然埋伏。每年握有上万亿投资资金,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已成为市场判断资金流向和阶段行情的重要因子。
  然而,出于资金特点和投资诉求的迥异,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向来比基金、券商低调:涉及投资观点避而不谈,没有投资报告,拒绝一切对外宣传。
  低调并不代表不作为。2011年泥沙俱下的熊市中,因为押对了银行股,它们最终得以轻伤收官。而在今年一季度行情中,大部分保险机构也踏准了行情热点,捕捉到了诸如地产等个股的交易性机会。
  在布局与跟踪2012年全年行情走势之际,本报密集调研采访了以保险巨头为代表的多家保险机构,辅之去年四季度险资的埋伏布局,来为读者解析保险资金今年在股市投资上调兵遣将之攻略。
  审慎出击VS保守防御
  握有行业半壁以上江山的保险三巨头,向来被视为市场投资的一大风向标。对保险四巨头投资掌门人的采访中,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预判全年股市走向出现的分歧。
  事实上,这样的分歧弥漫在整个保险行业。从绝对占比来看,坦言主打保守防御战的受访保险机构,似乎多于审慎出击者。
  截至2011年末,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占比分别为12.17%、11.5%、10.3%、7.8%。从仓位水平来看,处于中性偏下(上限为25%),从理论上来讲,仍有较大的加仓空间。
  但从采访调研结果来看,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为代表的大部分保险机构,今年的股市投资主基调就是:严格控制仓位。这一基调的确定,源于他们对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的预判。
  今年太保将延续去年的策略,对权益资产比例进行控制,总体处于防御状态。太保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于业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表态十分明确。
  于业明的看法是:2012年国内经济处于减速,流动性虽有所好转,但内部环境如出口、投资、消费等,外部环境如欧债危机等,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让太保决定今年主打防御战。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人寿。在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看来,2012年国内资本市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年份,一方面国内经济调结构艰巨复杂,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因此,刘家德坦言,今年中国人寿将适度控制权益类投资,特别是股票投资,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之内,投资方面仍然会坚持以估值为基础。
  登陆A股市场不久的新华保险,亦表示今年将维持保守稳健投资策略。截至2011年末,新华保险的协议存款比例占到33%、固定收益率占到51%、权益类投资占7.8%。权益类占比从去年初10%降到年中9%,再到年末7.8%,逐步降低。
  但在保守派居多的险资队伍中,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保险机构则相对谨慎乐观些。向来反其道而行的中国平安,就从去年的谨慎观望股市战术,转变为今年的审慎出击。
  这一战术的转变,源于中国平安对今年内外围环境渐趋明朗的预判。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这位曾在巴克莱、新鸿基、百富勤、渣打投资先后担任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等要职的投资高手,对本报记者坦言,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
  在陈德贤看来,虽然今年股市有不确定性,但与去年相比,性质有所不同。去年是宏观政策、经济增长、信贷情况等都不明朗,今年这些因素均已明朗,只是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
  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呈U形;利率呈L形;股市呈W型,虽有调整但总体往上。因此,作为长期投资者来说,今年我们将审慎抬高权益仓位。
  他预计,今年年中受外围市场的影响,A股可能还会出现一波回调,但向上趋势不改,因此年中若回调,可能会是一次较好的逢低建仓机会。
  痴心银行股为哪般
  虽然在2012年投资战术上分歧尽显,但在选股方面,保险机构所青睐的行业却不尽相同。
  在注重风险防范、追求稳定的同时,又能给予投保人、投资人一定的投资回报,这样的投资诉求决定了保险资金的投资大方向,势必是十字投资方针--一手抓蓝筹,一手押热点。
  十字投资方针背后,保险资金看好的两大类股票浮出水面。
  今年选股,主要是看好两大类。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透露说,一类是能同时满足分红稳定、信用评估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有一定流动性等四个条件的股票,银行股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中期稳定的消费、医疗、服装、环保、机械设备等股票,特别是消费类中的饮料行业。
  从重仓股数据中亦不难看出,去年四季度以来,保险资金尤其痴迷银行股。据统计,2011年四季度,以保险三巨头为主的保险资金新增逾10亿股的银行股。
  以中国平安为例,除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深发展外,其十大重仓股中的银行股已由2011年6月末的3家增至2011年12月末的5家,分别为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和浦发银行。其用于购买工行、农行和建行这三只银行股的初始资金由2010年末的106.94亿元猛增至2011年末的326.34亿元。
  其余保险巨头对银行股的青睐,也从未像此时这般强烈。中国太保在去年上半年已配置建行、工行、农行、招行的基础上,去年下半年又新增了交行;中国人寿的十大重仓股中则有民生、招行、建行、农行、工行、浦发。
  综合多方信息来看,目前保险资金持有的银行股已属超配。
  为何如此痴迷银行股?保险资金意在高分红。分红稳定、信用评估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有一定流动性是保险资金选股的一大标准,而银行股恰好能同时满足这四个标准。据了解,仅以中国平安为例,银行股去年就为其贡献了8亿的分红。
  虽然保险三巨头目前持有的银行股已属超配,但他们不仅没有减持的想法,相反还在继续增加配置。就在最近,中国太保在大宗交易平台接盘受让了美国花旗银行出售的浦发银行股份,交易金额为42亿元。
  对于持续持有银行股的问题,中国平安投资掌门人陈德贤的解释是,银行股确实有很多争议,利率自由化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存贷比75%到顶,另外还有融资增发等问题,但银行股本身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的品种。
  根据中国平安的投资模型预估,在已经考虑不良资产可能上升、利率自由化等因素后,未来大银行股的年度盈利增长仍能保持10%以上,且分红率会维持在35%的水平。对保险资金来说是,银行股仍是很好的投资品种。陈德贤说。
  有关银行股涉及的地方融资平台问题,陈德贤称,总的来说,银行本身的不良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率都会缓慢上升,但是不会对银行有太大冲击。地方平台本身国家有充足财政来源作支撑,也是要地方平台去发债,通过一些手段使债务延迟,不会出现全面崩溃的局面,银行这方面风险比较小。
  吃药喝酒逛商场
  从记者的调研采访来看,除银行股等大盘蓝筹之外,保险资金今年看好的热点板块还包括:消费、医疗、服装、环保、机械设备等股票,特别是消费类中的食品饮料行业。
  爱上吃药喝酒逛商场,看好消费类股票几乎成了保险公司今年的共识。
  这主要因为:首先,这一板块具有抗通胀等特点,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其次,目前来看,消费品业绩增速随经济下滑出现补跌的可能性不大,一季报表现也证明消费品业绩维持了高速增长;另外,这一板块同时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长。
  事实上,保险资金早已提前布局。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去年四季度,在包括食品饮料、零售、服装、商业贸易、医药生物等消费板块中,保险资金身影频现。如,人人乐小商品城银座股份沱牌舍得信立泰广州药业天药股份等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保险资金均榜上有名。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消费促进月已于清明小长假期间正式启动。全国消费促进月将包括畅想品牌展、信用消费惠、网络放心购、绿色消费行、餐饮美食汇五大活动内容。目前,家电厂商及零售企业已经纷纷发力,力争通过全国消费促进月放大消费效应。
  据有关初步统计,全国参加2012年消费促进月活动的企业将超过8万家,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大型主题促消费活动将达800多项。
  受访的保险机构投资部人士认为,全国消费促进月的启动,将有望点燃消费股行情。事实上,在3月份,部分消费类的个股已有所表现,尤其是酒类股的强劲走势令消费概念再度发酵。
  但对于酒类板块中的具体个股,部分受访的保险公司悄然进行了结构调整,选择抛售白酒股,而买入了啤酒股。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权益投资经理透露,抛售白酒股的理由是:在持续两三年的高增长后,白酒市场开始出现泡沫,尤其是高端白酒凸显量价齐跌,政府严控三公经费更预示着白酒消费的长期驱动力面临减弱。
  而随着夏季、五一节假日的到来,啤酒消费的传统销售旺季来临,加上大麦等原材料价格近期有所回落,啤酒企业成本压力相对缓解。因此,在近段时间内,啤酒股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中长期来看,除银行股大盘蓝筹外,我们还是比较青睐农林牧渔业、食品饮料等通胀抵御型品种,这些行业即使在经济不乐观时仍有足够现金流。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解释了其目前以稳为主的投资策略。
  至于令各机构分歧加大的地产股,受访的多数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认为,目前来看,只有交易性机会,没有趋势性机会。
  波段操作割韭菜
  虽然保险资金作为长线投资,买入并持有是其最主要的操作方式,但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内外经济状况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进行波段操作成为保险机构的攻守之道。尤其是在今年一季度行情中的地产股上,险资的这一操作思路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谨慎之余不乏积极主动的灵活战术,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如是诠释今年的波段操作思路。他坦言,今年结构性机会和市场风险并存,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抢抓的就是这种结构性的机会。会利用市场所出现的,哪怕是短暂的机会来进行结构性的调整。通过这种调整来适度地降低风险敞口,做好波段操作。
  中国平安投资掌门人陈德贤亦透露,借反弹的机会,今年还会适当调整中小市值股票的配置,对其中一些估值高、盈利增长放缓的中小市值公司进行获利了结。
   那么,以保险巨头们为代表的保险资金又是如何进行波段操作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保险公司的投资流程大致是:保险公司下设投资决策及资产负债匹配两大核心委员会,每逢年初定下一整年的投资战略,对每个投资组合(债券、基金、股票、银行存款等)设定大致的比例上下限。
  而大多数保险公司对投资有内部考核标准,对权益类投资主要是依据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保险巨头喜好偏股基金,尤其是相对风险较高的ETF指数型基金。
  对于保险资金,如果一年能做对两次大的投资决策就够了,关键要看得比较准。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说,中长期看好经济复苏,但短期内会根据宏观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等,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调整。这也被业内称为小动作。
  在具体波段操作上,保险机构先行买入上证50指数成份股,建仓完成后,再申购指数基金。而指数基金必须被动大量买入权重股。此时,市场上形成做多氛围,指数开始上行,各路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参与做多。
  随着大盘的上涨,当涨幅达到机构所预期的幅度,保险机构就开始逐渐减持手中股票。随后,他们又开始大规模赎回基金。在大额赎回压力下,指数基金被迫抛售股票。
  再加上大机构赎回股票本身就是看空信号,其他投资者纷纷跟随卖出,市场开始出现下跌。
  而等大盘调整到一定幅度,以保险机构为主的大资金再次进场抄底,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操作。
  有媒体将这种操作方式形象地比喻为割韭菜,利用波段多次操作,其要点是绑上基金,通过申购和赎回基金,使得基金在股市上被迫跟随操作。保险机构是基金的上游客户,若保险资金方向确定后选择申购或赎回基金,将撬动更多市场资金流入或流出。
  当然,并非所有的保险资金都能精于此道。投资规划远不如保险巨头那么缜密的中小保险公司,就有常常踏错波段操作节奏的。这也更凸显出保险巨头在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证.赵.铃.)
  


  险资先知先觉 跟风险资脚步意义有多大?
  保险资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视为市场先知先觉的风向标,常常引发机构和散户的跟风操作。那么,紧随保险资金投资脚步,跟风意义究竟有多大?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直言,机构或散户,尤其是抱着短期投资心态的个人投资者,追随保险资金的买股脚步,可以说,意义不是特别大。
  首先,保险资金的特征和其他资金并不相同,因而操作手法存在非常大的不同。
  具体来说,保险资金和基金、私募等行动不一致,除观点不同外,主要还是因为保险资金属于长期资金,看重的是绝对收益,要求收益超过资金成本;而基金等属于短期资金,更偏向相对收益,看重排名。
  由于保险资金的负债久期比较长,只要能在未来两三年内,或更长的时间里,收益能达到某个水平,那么险资就有理由去投资这些品种。这与个人投资者普遍追求短期赚钱效应的投资理念,显然极不相同。
  其次,保险资金的投资操作是分不同账户、不同组合的进行,相对而言较为复杂。比如,寿险资金中的传统保单、分红险、万能险等不同保险产品都有其各自的特性,保险公司会按照每一个险种、每一个账户的负债特性去做投资配置。如果仅仅关注哪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有保险资金,而不去分析这个保险资金所属保险产品的特性,那么,效仿作用也不是很大。
  或许,投资者会发现,通常保险资金买入的板块或个股,在短期内并不产生赚钱效应,散户的跟风意义亦不是很大。又或许,从长期来看,保险巨头的仓位操作并不能改变市场大趋势,尤其是在市场上涨态势确立时,保险机构如发生波段操作,对市场不会产生根本影响。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巨头就像股市里的巨无霸,这些大资金的操作,本身就可以左右股市,且具有市场风向标的意义。特别是在大盘处于相对高位或低位,多空又处于僵持状态时,巨无霸的影响力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当市场处于关键阶段、敏感点位时,保险巨头本身拥有的弹药就具有足够威力,而其选择往往还具有一呼天下应的效果,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因此,在多空胶着时,投资者一定要多加留意,因为保险巨头的减仓操作,往往就成了行情向下的信号;相反,如在大家都悲观时,一旦保险资金有进场动作,往往就是逢低捡便宜货的积极信号。(.上.证 .赵.铃)

 

  逆势增仓29亿股 年报揭秘险资最爱银行股
  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保险资金的抄底行为已昭然若揭。
  截至4月9日,已有138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11年年报,其中共有368家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了保险机构的身影。公开信息显示,这些险资重仓股在去年四季度大多不同程度被保险机构增持或新进持有。
  保险资金的投资动向确实值得注意,仅四家上市险企的投资资产规模就已高达3.2万亿人民币,庞大的资金规模加上稳健的投资风格,险资已经不折不扣成为股市风向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统计,368只险资重仓股中,去年四季度被保险公司增持的有196只,不变的为97只,仅有75只个股被险资减仓。
  去年底不少保险机构确实有加仓股市的行为。沪上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银行股最受青睐
  根据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统计,去年末保险公司在368只重仓股的持股总量约为390亿股,持股市值约为4621亿元。同比去年第三季度分别增长了29亿股和678亿元。
  其中金融保险板块显然是险资重仓的聚集地。
  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保险公司十大重仓股分别是中国人寿(601628.SH)、农业银行(601288.SH)、工商银行(601398.SH)、建设银行(601939.SH)、民生银行(600016.SH)、中国银行(601988.SH)、深发展A(000001.SZ)、中信证券(600030.SH)、中国石化(600028.SH)与南方航空(600029.SH).
  其中,除了中国人寿本身即为一家保险集团绝对控股的保险股外,其余九只险资重仓股中的六家均为清一色的银行股。
  而在去年四季度各路资金上演的抄底大戏中,险资买入最多的仍是金融股。
  记者统计发现,按照股份计算,去年四季度被险资增持最多的十只股票中,就有三只为银行股。
  其中工商银行高居榜首,一共被增持123446.6779万股,其中,仅中国平安人寿旗下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一家,就一举增持工商银行49910.26 万股。
  此外,生命人寿旗下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新进38677.16万股,中国人寿旗下的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则新进买入34859.26万股。
  若以工行去年四季度每股4.21元每股的加权平均价计算,险资在该股的增持金额约为52亿元。
  增持股份数量排第二的是农业银行,增持股份共计81797.4928万股。其中,中国平安人寿旗下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增持67063.74万股,中国人寿旗下的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增持14733.75 万股。
  根据农行去年四季度每股2.60元的平均股价计算,险资的增持金额亦有21.27亿元。
  兴业银行(601166.SH)虽未进入险资十大重仓股,但去年四季度因为中国人寿旗下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新进入9713.77万股,成为保险资金当季买入数量排名第四位的个股。
  预示行情向好?
  我们确实比较偏爱银行股,但与其说有银行股情结,还不如说我们更推崇大盘蓝筹股。上海一家保险机构投资负责人向记者如此解释。
  事实上,除了三只银行股,去年四季度险资增持最多的股票还包括南方航空(19867.8508万股)、方正证券(9708.6242万股)、中国中冶(8416.8523万股)、上汽集团(7304.7584万股)、中国国航(6650.3468万股)、万科A(5344.6602万股)和中国石化(4040.8万股),全部为清一色的大盘蓝筹股。
  一方面是投资风格稳健的缘故,再加上资金量大,我们险资的投资标的首选大盘蓝筹,很少买中小板或者创业板的股票。上述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而银行股因为市盈率低、业绩良好,最受险资青睐。
  银行股只有十倍左右的估值,而且业绩不错,完全具备价值投资的条件。他认为,即使国内银行股分红并不多,但是盈利能力却是明摆着的,我们险资没什么资金赎回的压力,耗得起时间,完全可以把银行股当做债券拿着,拿十年都可以。
  无独有偶,工商银行近日就可转换公司债券配发的关于股份变动情况的公告,则揭示了保险资金在2012年一季度对银行股继续厚爱有加。
  上述公告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一季度持股数量由2011年12月31日的19.998亿股增至今年3月31日23.217亿股,再度大增3.219亿股,耗资约14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两只险资产品也在一季度增持工商银行,分别增持了8700万股和1.06亿股。
  保险资金频频抄底银行股,预示着接下来行情可能会向好。上海万永投资董事长刘振涛向记者表示。
  据其分析从2007年A股6124点见顶以来,这轮熊市已经历时55个月,接下来行情走牛的概率会越来越大。目前银行股已明显低估,向上概率越来越大,而牛市初期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由金融股、银行股带动的。(.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