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12月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PM2.5首次走入公众视野,仅半年时间PM2.5小小颗粒物从社会热点变为国家标准,引发全社会对于大气质量及其治理的关注,并以肉眼难辨之形体,催生了污染者、监管者、治理者及受益者之间巨大的蝴蝶效应;
3月2日环保部正式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较于现行96标准,新标准增加PM2.5监测,收紧PM10浓度限值,并提出从省会城市向地级市推进的“四步走”时间表;
环保部副部长表示,我国要建成1500个监测点,前期投入20亿。我们预计PM2.5监测仪器市场空间约3亿,分三年释放,监管意义大于设备需求,规模采购须待采购标准和指导意见出台后开始落实;
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出台再一次引发市场对于大气治理的关注,目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正在加紧制定,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大气治理走向区域联合;
PM2.5控制离不开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目前脱硝电价尚未出台,相关融资等配套政策也不明朗,市场还在等待更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的出台。虽然整体来看全国脱硝建设进度偏慢,但今年年初以来的招投标情况表明部分省份的脱硝改造市场已经启动;
由于新建机组需同步配套脱硝设备,环保成本已经内化到建设成本中,我们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会率先开始脱硝建设:(1)考虑建设成本,经济基础好、减排压力大、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好的省份率先启动,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2)考虑运营成本,从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率先改造;(3)考虑环境敏感性,为控制PM2.5污染,城市区域、联防联控区域会优先安装脱硝设施;(4)技术方面,从重点调研省份的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采用SCR技术。我们认为,具有以上特点的区域、电厂会率先启动改造建设;
从2004-2010年火电脱硫市场启动-爆发-稳定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得出结论--政策点燃热情,压力带来进度,脱硫电价的暂时不到位并未影响脱硫容量爆发性增长,皆因该电价的落实属于情理中事,时点早晚只是扰动因素。但脱硫市场过度、无序竞争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值得与脱硝行业深入对比;
投资建议:推荐烟气综合治理先锋国电清新,关注新获脱硝EPC订单的九龙电力;环境监测仪器市场较小,建议关注先河环保。年内脱硝市场启动概率较大,建议对上诉公司保持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