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空猛袭 哪一点位能够果断吸纳(仓单)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三大利空猛袭 哪一点位能够果断吸纳(仓单)

加入日期:2012-3-5 18:32:22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目录: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许小年:今年投资仍得选买房
  李稻葵:银行不能光入不出 呼吁银行业重启资产证券化
  周科竞:基金管理费应与业绩好坏挂钩
  桂浩明:新股发行价回落正在改换市场面貌
  二、今日机构劲爆看点
  两市震荡回调 避免过激操作
  大盘开始荡秋千 今天你追高了吗?
  三月以涨为主 大盘将转为震荡市
  市场稳步攀升还需补量
  A股阴线背后藏玄机 回避一类股
  三大利空猛烈袭击 警惕小双头的突然杀跌
  10日均线:一条多头止损的生命线
  市场调整来临 哪一点位果断吸纳
  已进入前期成交密集区 控制仓位
  短期看空 有构筑双头之嫌
  三、火线热点飙升内幕
  两会两看点:经济定调、地产调控 机构荐4股
  四、顶级私募内部信息交流园
  顶级私募关注个股:卫星石化传闻10送15;短线积极关注
  顶级私募个股内幕消息汇总:*ST吉药本周停牌重启重组
  顶级私募建仓成本:卫星石化主力持仓成本45.18元
  五、民间高手股王争霸
  月盈利前15名绝顶民间高手一览:最牛高手一月盈利23.47%
  民间高手仓单:一半高手重仓共达电声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许小年:今年投资仍得选买房

  上周末,举行的广发财富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表示,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最难受的一年,他对于今年的理财建议则是买房。
  许小年坦言,在当前的土地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土地开发的利益方,地价难降。而18亿亩红线也进一步加大了土地稀缺资源的属性。虽然现在空置房很多,但房价的走势不是以现时的供求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决定的。人们预期土地是稀缺资源,房价就将继续上涨。许小年认为,在这一轮限购政策下,首先撑不住的是地方政府,在地方财政资金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希望绕过调控政策。调控政策最后会无疾而终。他认为,要降低房价,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改革当前的土地制度,建立一级土地市场,让新的土地进入来平抑房价。

 


李稻葵:银行不能光入不出 呼吁银行业重启资产证券化

  李稻葵向媒体表示,银行业不能只圈钱而不给投资者以回报。
  在商业银行融资冲动与日俱增的同时,其年利润增长幅度也在不断加大,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对投资者及公众的回馈占比越来越少。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管理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昨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如果银行持续光入不出,不但与中国经济的整体改革方向背道而驰,而且也会使得本身成为恐龙。他同时建议,银行业可以重启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动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融资行为。
  如果商业银行不搞资产证券化,而是不断地着重于增加加权资产和资本补充机制,那就是只入不出,不但自己要成为恐龙,股市也得改名叫银行股市了。李稻葵指出,尽管现在商业银行表面上看利润很高,但问题却同样较大,一方面通过不断吸纳股民储蓄与放贷收取的利息差,每年的利润增长超过20%,极大地积压了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的融资体系主要还是以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为主,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贷款在经济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很高。
  在这样的模式下,只要经济增速不降,商业银行必然会通过持续放贷满足经济增长,资本金也必然会持续不足,而在我国对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规则下,商业银行需要补充核心资本,现在的模式就是去股市圈钱。李稻葵坦言,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多家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融资规模巨大。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市银行已完成和待完成的融资规模已达4690.59亿元。同时,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迎来高潮,2011年以来全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达到3300亿元。
  实际上按照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行若要改善资本充足状况有两种途径,除了通过增加资本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如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等以外,还可以通过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如出售一部分贷款,或将高风险权重的资产转换成低风险权重的资产,资产证券化恰恰属于后者。
  为此,李稻葵建议重启银行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从贷款人变为管理人,这样可为资本市场留有一部分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倘若风险加权资产不移到表外,还是保留在表内的话,就可以通过结构性产品把资产的风险权重降下来。
  在谈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李稻葵认为,很多人认为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这是错误的,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如何监管。在资产证券化之前,监管层可以严格控制银行的规模,在推进资产证券化后,可以让投资者进行监督。李稻葵建议,除了银行本身的规模外,在资产证券化试行的初期,可以拿出一小部分资产试点,比例约为20%-50%之间。
  事实上,出于自身资本充足率以及流动性的需求,商业银行近期通过股市融资的呼声再起。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称,有关部门近期已就重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征求意见,新的试点工作悄然展开。

 


周科竞:基金管理费应与业绩好坏挂钩

  昨日有媒体报道,2011年64家基金公司的971只基金产品累计亏损超过5000亿元,仅次于2008年。基金的业绩惨不忍睹,然而,基金公司管理费用分文不减,基金经理大部分的收入也在100万-200万元之间。
  一边是基民连年巨额亏损,一边是基金公司旱涝保收。这激起了基金投资者的不满。其实,基金经理拿不拿高薪,对于投资者的损害并不直接,给投资者造成心理伤害最大的是,基金公司在基金亏损的时候,管理费仍然照收不误,这才是给投资者造成更大损失的根源。即使基金经理不拿高薪,如果基金管理费不取消或者不下降,投资者依然不能减少损失。
  基金经理得到的收入,来自于基金公司的资产,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靠向基金持有人收取基金管理费,目前我国基金管理费的收取标准为按照基金资产的百分比收取,只要基金仍然存在,基金公司就能旱涝保收,基金盈亏对于基金公司管理费来说,只是多少的区别,而非有或者没有那么严重。
  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基金公司向基金持有人收取了管理费,那么这笔钱就不再属于基金持有人,至于基金公司把这些钱当成工资发给基金经理,还是留存在基金公司,或者购买自家基金份额,都已经与基金持有人没有关系。基金持有人不必对基金经理的高薪郁闷,而应该把矛头指向基金管理费,这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取消基金管理费,目前看显然不可能,但是在股市下跌,基金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时候,基金公司是不是应该暂停收取或者减少收取管理费,就成了值得研究的问题。既然是共同基金,那么在大家都亏钱的时候,基金公司就应该与基民荣辱与共,一起渡过最艰难的时期,而不是在基民骨瘦如柴的时候还能吃香喝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投资者感受到基金的温暖。
  基金管理费收取标准,应该有所变更,由目前的按照基金净值的比例收取转变为按照基金盈利金额收取,如果基金赚钱,那么基金公司多收一些管理费也没多大问题,但是如果基金亏损严重,就应该少收或不收管理费,这种改革不仅合理,而且可行。
  至于基金公司的薪酬,也应该和业绩挂钩,如果基金经理业绩出色,就应该多拿一些奖金,但如果业绩平庸,水平和普通投资者差不多,那么基金经理不仅不应该得到任何报酬,还应该下岗。

 


桂浩明:新股发行价回落正在改换市场面貌

  去年年底,面对股市低迷、新股大量破发的局面,监管部门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协调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发展的思路。尽管直到现在,相关改革方案的设计还处于讨论研究阶段,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修改意见,但是改革开始推进的效果已在市场上有所显现了。大家都看到,今年以来尽管新股发行节奏并没有明显放慢,而且也照样有大盘新股发行,但新股发行价已有了一定的降幅。1月,各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是33倍,2月降到了30倍。而在去年,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是46倍。这应该说是市场有形与无形之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现在看来,新股发行市盈率的下降,至少给市场带来了这样几方面的影响;首先,促进了大盘的活跃。开年以来,随着新股发行价的逐步回落,新股上市以后的走势普遍良好,那种大面积破发的局面基本消失,相当一部分新股上市以后还表现得相当活跃。虽然,在今天的市场格局上,因为两市已有足够多的股票,选择余地很大,多数投资者未必都会去买卖新股,但新股上市还是能对市场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经验表明,新股的破发,尽管从表面来看只是给申购者造成了损失,但实际上对整个大盘都有不小的冲击力,尤其是对个股行情的制约更为突出。而现在,新股上市后大都有了让投资人满意的表现,市场自然也就有了新的面貌。这一点,在近期的市场上是表现得比较突出的。
  其次,新股发行价回落以后,申购新股的资金开始增加,部分抽离的资金开始回流一级市场。在沪深股市历史上,曾经有过巨额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专事新股申购的现象,这当然不能说是很正常的事,也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也有大量实例证明,确实存在一些资金通过申购新股获得盈利以后,提高投资股市的兴趣,并且逐渐把一部分资金转而投向二级市场的情况。统计显示,在申购新股能盈利的情况下,一级市场资金会是二级市场的重要补充。毕竟,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新股发行价相对合理,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盈利空间,两个市场实现良性互动便成为可能。
  其三,在新股发行价回落以后,IPO公司的资金超募现象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抑制,这在客观上也减轻了市场的扩容压力,进而也使得上市公司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了相应的提高。这不但有利于缓解股市的供求矛盾,同时也对改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产生理论积极作用,能促使上市公司尽更大的努力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在新股持续高价发行时,市场上曾经流行一种说法,说是上市公司超募多了,资金毕竟还是留在公司里面,是全体股东的,总比低价发行,让市场上的炒手赚去了要好。这话乍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但是说白了,实际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思路,发行市场吸收了太多的资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无从盈利,那么股市靠什么继续运行下去呢?大家都不玩了,不但二级市场走势不好,一级市场的股票也会发不出去。显然,新股的发行价低一点,惠及的是整个市场。
  在某种意义上说,新股发行价格的高低,就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利益分配问题,或者讲得学术化一点,也可以认为是市场坚持融资本位还是承认投资本位的问题。客观上讲,2009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调了市场化的导向,但其出发点多少还是偏向一级市场,而极大地忽视了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协调方面的市场化。现在又一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帷幕还未拉开,但在巨大的声势影响下,新股发行价格已实实在在回落,由此给市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也开始得到了很好的显现。对此,认真总结一下这个市场变化的经过,不但有利于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对于推动市场理念从融资本位向投资本位的演变,或许意义更为深远。(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