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家公司分红实施 899家公司发布分红预案
分红送转雾里看花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在已经发布年报的1225家上市公司中,有65家实施了分红方案,899家公布分红送转预案。
分红送转是否能真正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在分红送转后上市公司股价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都是投资者希望寻找到的答案。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伊始,便对分红极为重视。2011年11月9日,证监会发布公告,要求上市公司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完善分红政策及决策机制,将加强对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从IPO公司开始,在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分红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
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境外成熟市场,现金分红已经成为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利润的一种主要方式。相比之下,这种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长期投资在国内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制度约束。
对比国外成熟市场,国内上市公司的分红不论在总量上还是收益上都差距甚远。投资者因此对A股市场分红嗤之以鼻。
作为上市公司,在选择分红方式时大多会兼顾自身经营的需要和投资者的需求。比如公司自身业务处于扩张期,对现金需求量较大,会偏向以送转股的形式分配,现金分红会很少。如果上市公司进入业务稳定发展期,现金回收能力强,往往倾向于现金分红。
深圳百年财富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姜新达指出,分配方式的不同,会对股价造成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现金分红对股价的影响较小,除权之后,股价涨跌影响不大。而送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往往会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除权之后走出填权行情的概率较大。
现阶段投资者主要是靠股价的涨跌来赚取收益,因此,在上市公司股价偏高的情况下,现金分红对投资者收益的实质性影响不大,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利好。
相比之下,送转是投资者更喜欢的一种分红方式。
不过,在姜新达看来,送转比例要与上市公司业绩的成长性相匹配。如果没有成长性的配合,高送转也不会带来填权行情,结果只能是股本不断扩大,而股价却越来越低。
对于投资者而言,分红是享受上市公司成长收益的不错选择,但上市公司是否应该一刀切地搞全体分红,仍然要根据其实际经营状况而定,分不分红不应该成为判断公司价值的因素。
姜新达认为,现阶段,很多公司是为了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度而被迫分红的,但实际上,获得多大的关注度主要取决于分红方案是否达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随着年报的陆续发布,部分高送转公司股价已经启动,等到分配方案具体实施之时,大多数股价已经处于高位,即将冲高回落,投资者宜谨慎待之。”他表示。
苹果引发分红思考
在上世纪90年代,分红曾被华尔街视为“奇怪的事情”,因为状况较好的公司可以将它们的利润再投资,实现再增长,或者利用多余的现金来回购股票而不是将需要扣税的红利分配给投资者。
不过,全球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一反乔布斯时代的不分红策略,最近公布季度分红方案后,使得分红又流行起来。投资者开始抢购分红股,认为分红代表着公司的财政状况稳固。
实际上,像苹果一样具有高盈利能力但不爱分红的优质公司很多,如Google 、eBay 、Dell 、EMC、 DirecTV和Berkshire Hathaway等。搜索引擎巨头谷歌一直是分红的反对者,股价交易保持在645美元左右,仍然在向资产负债表增加现金。
A.G. Edwards 投资组合策略师Carol Lippman指出,一些投资者希望从股票拿到更多的分红来填补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的低收益。但是,纯粹因为分红去买一只股票是毫无意义的。不要要求所持有的股票都有分红,对于任何股票,关键是看它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是分红。以高分红股英特尔和微软为例,相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典型的高成长性公司。
“分红投资的规则改变了。” 联邦策略价值基金(Federated Strategic Value)经理Dan Peris指出,在过去熊市中,高分红公司以及经常提高分红的公司,被认为比那些不分红的公司安全。
“但现在并不是绝对的,特别是金融领域。”他指出,公司分红使之没有足够的现金去开拓未来投资,一些公司为了保持分红惯例停止建设性工程项目以及削减财政开支,对公司的发展不利。
此外,有些陷入财政困境的公司在股价遇挫之后给予不正常的丰厚红利,他们保持分红的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最好专注于一些拥有稳固财政的分红公司,并考虑到其季度分红增长率,毕竟分红投资是一个长期策略。
(本报记者 方影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