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击鼓传花“炒银”之殇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梅陇击鼓传花“炒银”之殇

加入日期:2012-3-3 5:16:47

  一夜之间,“首饰之乡”海丰县梅陇镇陷入绝境。2月24日后,梅陇镇始终阴雨绵绵,气氛异常压抑。

  镇上第一大支柱产业“以来料加工和订单为导向”传统产业模式的金银首饰加工业正面临崩盘。

  当地白银交易巨头叶熙成(音)、胡见智(音)等人携保证金“跑路”一事几乎伤及镇上的家家户户。银料供应商的角色逐渐变成风暴焦点。

  位于海丰县西南部,面积154.2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的小镇,截至2007年,生产总值仅十多亿元,截至2011年,该镇金银首饰年加工料值约188亿元;厂家逾800家。

  陈世坤(化名)是梅陇一名普通的首饰厂老板,谨慎的生意人作风让他在低价买银锭的初期一直按订单要求订货,“交货及时,没发生延时交货的情况。”使他在后期的银锭需求量早就脱离实业生产,直到案发前,陈世坤共预订银锭201块,支付保证金402万元。

  这样的例子在梅陇镇不在少数。目前,携巨款逃逸的6人中还有5个潜逃在外,梅陇“红旗”公司的一个发货点被当地警方贴了封条,门口被泼红漆上写“还我3亿”。

  本报记者获悉,海丰县政府部门已介入,公安系统已对叶、胡等6名在逃银料商发出网上追捕令。

  陈世坤或许还有翻牌机会,而那些遭遇资金链断裂、抵押房屋贷款炒银的厂商和老百姓何去何从?这场疯狂的跑路已牵动各方神经。

  低价诱惑

  “被骗走312万元订货款。”2月28日午间时分,风尘仆仆的外地银料买家吴成(化名)一脸焦虑地走进本报位于深圳的南方新闻中心。“2月24日接到朋友通知,说叶熙成和胡见智跑路,就意识到坏事了。”

  吴成提供的部分当地白银买家的名单上共约70名买家,这些主要是梅陇镇的买家,全是在“上线”胡见智拿货,本报记者了解到名单上的所有商家都有交保证金订银锭,有的买家称被卷走逾50万元,有的说被骗400多万元。

  海丰县公安机关统计显示,截至3月1日,已登记的涉案商户141人,银锭7157块,涉及订金1.65亿元。

  事实上,吴成和胡见智的合作仅维持了7个月。

  2011年8月,吴成的一位在梅陇镇做首饰加工厂的朋友向他透露:“梅陇本地人徐孝堂(音)、叶熙成、胡见智等为首的一批人也能提供银料,且价格低于市场价,如果每吨白银市场价为700万,那么梅陇厂家则能以688万的价格从叶某手中购得。”

  “这么便宜的价格全国少有,而且朋友也说对方交货很准时。”有十几年首饰加工行业经验的吴成当机立断,通过朋友牵线搭桥,开始向胡见智拿货。

  吴成说,从每次几块开订且及时交货,随着金额增加逐渐演变为2012年交货周期延长。吴成提供的订货单显示,2月订货量开始攀升,最高一次订35块银锭。“案发时只收到4块。”

  异常供货价

  3月2日,现货白银以人民币/克计,买入价7.08元,卖出价7.10元。

  近年随着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一些炒作者对于同属贵金属的白银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市场上“炒银”机会胜过“炒金”的说法不绝于耳。如此市场环境下,梅陇镇的叶熙成、胡见智等人看到商机。

  2011年4月开始,梅陇首饰厂家发现本地人徐孝堂、叶熙成、胡见智等人提供银料的价格低于市场价。厂家纷纷开始与他们交易。

  “订金打到叶某朋友或亲戚的私人账户,指定地点取货,从不拖欠,信誉好。”陈世坤表示,部分交易账户的信息已作为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

  在吴成提供的订货单上,本报记者看到,2012年2月1日至19日,红旗公司卖出的银锭价格越来越低,大多数以6.44元/克成交,让人惊讶的是,2月18日和19日,价格降到6.35元/克。

  但白银现货市场迥异。上海黄金交易所提供的近30日银价走势图显示,从2012年1月30日至2月29日,白银现货交易价最低6.71元/克,最高7.52元/克,30日均价6.90元/克。

  明显的亏钱生意怎么做下去?

  梅陇本地商户介绍,白银价格每天波动,梅陇人从事白银加工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如果客户需要厂家制作一批项链,合同签订后,客户会向厂家支付一笔加工费,加工费到账后,厂家则使用库存银料加工,或购进一批银料。生产完毕后,客户和厂家结算的白银按照交货日当天的白银市场价结算。如果厂家库存或购进的银料价高于交货日当天市场价,那么厂家就有损失,反之则收入颇丰。

  这意味着,低价卖银锭的叶熙成也在赌博,他赌的是银价下跌。

  陈世坤说:“红旗公司交付的时间往往迟一周或10天,如果银价下降,那么按当天成交价,红旗公司就可把当时出售压低的价格抹平,甚至有所盈余,有点像股票交易中的做空。”

  从白银走势图看,2011年,现货交易经历数次大跌,5月初,银价曾高达10元/克左右,随后波段下跌,最低点在2012年1月1日,跌至5.51元/克。

  与市场走势的吻合,红旗公司当然有所盈余,其收取的保证金也大有用途,多位被骗商户向本报记者表示:“赌博、投资房地产,他们都在干。”

  触礁之后

  参与财富游戏的人群日益壮大,有公务员、教师和普通群众,几乎陷入全民炒银。

  2011年9月的那波白银市场行情大跌里,有商户表示,红旗公司获利高达六七千万元,而众多参与者也跟着赚钱。有三角形红旗的银锭,开始卖到广州、深圳并远至北京、东北。

  银料商陈某是为数不多的清醒者。据他透露,2011年6月,当地人曾向公安机关报案,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之后,红旗公司暂停了接受订单。但过了一个星期后,红旗公司重新开张,而且做法更为惊人,订金从以前的5万元变成了2万元,交货日期也从一个星期左右变成10天。

  不过,海丰公安部门发现红旗公司准时给货,诈骗事实当时并不存在。

  2012年春节前后,大量厂家、银料商集中向红旗公司订货。“每吨价格越来越低,交货时间延长到20天”。

  2月24日,震动业内的“跑路”事件爆发,这场“低价卖银”的游戏在不到1年时间宣告破灭。

  被骗后,多位受访人士均表示,尽管银价脱离实际,但当时都不以为然,毕竟都是朋友介绍,且有公务员、教师参与,而红旗公司“有背景的”。

  “已有2名在逃银料商表示愿意回来投案自首。”海丰县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因涉及卷款逃跑,这件事已被作为诈骗案立案。县政府已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调查、处理,公安部门也正侦查此案。”

  作者:李域 (来源:21世纪网)

(责任编辑:赵恩波)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