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现异象 地量十字星发出重要信号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盘面现异象 地量十字星发出重要信号

加入日期:2012-3-26 17:45:50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目录: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吴晓灵:人民币汇率波幅可扩至0.7%
  吴敬琏:中国问题不是做蛋糕或分蛋糕 是有人要抢蛋糕
  许小年:推动中国创新经济 首先要做的是解散发改委
  姚刚:以信披为中心改革发审制度
  谢国忠:房地产泡沫已经爆了 大幅降价才是出路
  叶檀:全球金融市场缓慢收缩
  二、今日机构劲爆看点
  周一市场分析:轻大盘 选热点
  两市持续震荡 短期或有反抽
  蓝筹显优势 60日均线为下一道防线
  地量十字星发出重要信号 短线即将反弹?
  极度缩量 短线或酝酿技术性反弹
  短线反弹 十字星难抵大盘继续调整
  围绕2350点盘整 极度缩量后或面临变盘向上
  地量十字星 盘面异象暗示转机临近
  低量十字星 短线或酝酿反弹
  极度缩量 等待反弹
  三、火线热点飙升内幕
  十大板块低估值龙头强势股摇篮
  四、顶级私募内部信息交流园
  顶级私募关注个股:丹化科技扩大产能机构抢筹
  顶级私募个股内幕消息汇总:绵世股份周停牌重组
  顶级私募建仓成本:中茵股份主力持仓成本8.04元 
  五、民间高手股王争霸
  月盈利前15名绝顶民间高手一览:最牛高手一月盈利30.99%
  民间高手仓单:3私募共同狙击一股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吴晓灵:人民币汇率波幅可扩至0.7%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可从目前的较中间价上下浮动0.5%扩大至0.7%。
  吴晓灵是在3月24日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表述的。当日,吴晓灵在上海参加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其间接受了早报记者专访。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共同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转型发展与现代服务业。
  吴晓灵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的表述并不让人意外。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已赫然在列。这一格外具体的表述让市场人士猜测,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很可能在今年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进行扩大。
  一位接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局)的人士昨日告诉早报记者,外汇局确认为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扩大至上下0.7%或0.75%比较合适。
  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今年来已屡次在多个场合被提及。
  去年12月25日,吴晓灵曾表示当前人民币每日千分之五的波动区间限制够用,暂时不会调整。但时隔三个月,吴晓灵的观点出现明显变化。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也于今年3月初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可扩至千分之七至千分之七点五。
  说法的转变或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新表述有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且还明确提及是双向浮动弹性,具有重要的信号作用。
  早报记者发现,关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表述上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还是在2008年。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称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但或是由于后来金融危机爆发,从当年10月起,人民币汇率弹性非但没有增强,反而出现了长达近两年的持平走势,直到2010年6月央行二次汇改。
  国家外汇局认为,上下波动幅度千分之七至千分之七点五是比较合适的。接近国家外汇局人士指出,交易区间过小容易引发套利空间和风险都扩大的问题。如果交易区间扩大后,应逐步通过市场选择汇价中枢值。
  所谓人民币中间价,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官方汇率,央行每天早间会公布这一数据。更多反映市场需求的人民币即期交易价格,每天只允许在人民币中间价上下一定比例内浮动。这个比例即是汇率波动区间。由于即期交易价格也是央行设定中间价一个不容忽视的参考信号,因此此前多有市场人士呼吁扩大汇率波动区间,但央行自2007年5月设定了现行的波动区间后,过去的近5年时间一直没有对此做出变动。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动区间为上下0.5%。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期待更大。他认为,这个区间应该扩大到1%比较合适,在一年之后,可以再进一步扩大。
  建立资本市场升降级机制
  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会上,曾任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等职的吴晓灵还建议,目前需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更好地扶持创新型企业成长,其中给合法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一个股权流通的渠道,是破解创新型企业和一般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任务。
  她建议中国目前要大力发展场外市场,给小企业提供股本融资的渠道。首先是建立以做市商为主体的柜台市场,给小企业股本流通和股本融资的机会。其次,改造各地产权交易市场,使其成为柜台市场。最后要严守场外市场底线,规范市场秩序。
  吴晓灵同时表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升级降级机制,减少爆炒新股和炒作ST股票的现象。为此,一是要建立根据做市商个数、股票交易价格和数量为基础的升级降级机制。二是引入做市商能加强券商对股份交易企业的责任,监督其报表真实性和合理报价,并能发展中小证券公司。
  在升降级的条件下,对上述公司的审核应从注重盈利性和净资产规模转向市场的认可性,着重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内容的真实性。有升降级机制后应允许存量股交易和上市。另外,有升降级机制可以取消借壳上市的制度,通过收购重组实现上市企业资源的优化。吴晓灵称。
  让民间资本自办银行
  吴晓灵当天还提到了民间金融业。
  我认为对于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吴晓灵说,因为中国有几十万亿的存款,大量的资金,中国又有那么多的企业、行业要发展找不到钱。所以中国现在抛开其他的不说,一个很大的制度瓶颈就是在于把有钱人的钱和要钱人的钱之间的管道要打通。服务业不得到基本的资本支撑是不行的。
  如何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她认为需要保证两条:第一,承认资金所有者的财产自主权。第二,风险自担,政府有限责任。
  民间资本要进入资本市场,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有是信贷市场。第一步让他们用自己的钱放贷,第二步允许他们晋升到金融公司,吸收一定限额的定期的大额存款,拿有钱人的钱放贷。第三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可以让他去办银行。吴晓灵说。
  但她指出,目前让小贷公司到一定程度的去办村镇银行是不合理的。我认为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你想办一个银行,吸收小额储蓄办理结算,也就是商业银行、具备货币创造功能的商业银行,必须有十年的有限持牌银行的经验,要有一定的资产要求。


吴敬琏:中国问题不是做蛋糕或分蛋糕 是有人要抢蛋糕

  3月24日,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参加岭南论坛时表示,中国经济衰退有人要抢蛋糕。谈及创业板,他认为,创业板市场问题很大,临门一脚,强制入股,捞了就跑。这里面的利益太大。
  以下是文章实录:
  主持人:另外,跟这个相关的,如果我们看风险投资,全世界第二大接受风险投资的是中国,第一是美国。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如果你看纳斯达克上司的企业,一多半是中国企业。原因是背后一批的是风险投资,这些不是中国的,都是国外的。另一方面,很多的企业家在抱怨说,企业家越来越难做了,如何一个行刚刚做出一个成绩来,各种政府力量都想来把它抢走。一方面是国外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力量不断地插进来。现在请吴老师讲讲。
  吴敬琏:刚才杨董事长讲的,经济为什么会衰退?对于创业激励的要点,就使得一个创业者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的回报,差距越大,激励越大。我们这些企业之所以有这样好的业绩,是企业家精神在支撑。但是为什么会衰退呢?正如主持人讲的,稍微有一点成绩政府就要来分蛋糕。有两个地方争,是分蛋糕重要还是做蛋糕重要?有人说,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要抢蛋糕。
  还有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这个在世界排在第二位了,可惜这个效果不是那么好。这个制度里面有很大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就是审批制,变相的审批制使得这个权力对资本的退出起了一定的作用。
  还有IPO,是根据政府的要求来的。所以不断地放闸、开闸、放闸、开闸。把这个需求和供给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一下放渣。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就使得我们的创业板市场发生了很大的问题。我们中欧的教授吴小林就讲了我们创业板的问题,有三句话:临门一脚,强制入股,捞了就跑。这里面的利益太大。
  李一:刚才讲的PE里面折射了很多问题。从80年代以来,我们不知道国家怎么了。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是什么问题,但是就是讲不清楚。刚才讲到PE,我们知道很多浙江的企业做到100亿了,他要转到PE。他说听说上个PE板,可以赚很多。这个多多少少是历史不成熟的表现。还有纳斯达克,我们会发现,有一个中国康赛波(音)在里面。实际上PE是在抓值里面的。开始PE是做得很快。但最近不怎么样。


许小年:推动中国创新经济 首先要做的是解散发改委

  如何破解产业升级难题,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提出狠建议--经济创新首先要解散发改委
  推动中国经济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散发改委!昨日,在首届岭南论坛的圆桌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提出如是狠建议。而出席论坛的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大方回应称,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要革自己的命,并称未来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立后,发改委有可能会下台。
  现有金融体系无法支持创新
  许小年表示,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作为主力的金融体系,是无法支持创新的。创新需要的是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包括从天使基金,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到VC(风险投资),形成梯队。而要形成一个支持知识创新的金融产业,政府应该提供VC、PE基金的法律框架,而不是监管细则。
  我们现在很多PE、天使基金,政府部门在抢夺核准权,因为你和政府搞不好关系,就不给你报备。这样对我们国家的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和创新企业杀伤力极大。为了推动中国创新经济,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散发改委!后来听完了李主任(广东省发改委主任)的讲话,我思想有点改变了。发改委很多人也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所以我现在的观点有所改变。
  与会的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则大方回应,过去的事实证明,政府权责分不清,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例如评世界名牌,这就不应该,你也不能让全世界人都来给你投票。还有创一个名牌奖励500万元,这实际是制造新的不公平。他表示,政府应该发展培育社会组织,提倡社会自立。照这样看来,发改委现在还不会下台,将来就不一定了!
  政府要减少审批尽量放权
  论坛上,主持人向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提问: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要在自己的利益上革命,会有什么障碍?动力何在?
  李春洪表示,要想推动整个社会,或者是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需要政府转型升级,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如果没有政府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比较难的。政府怎么转型升级呢?就要减少审批,降低门槛。我做过调查,企业依法走完审批流程,最短时间需要310天。要按照这个干,市场早就没了,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要大大减少政府的审批权,甚至取消自由裁量权。
  他表示,在竞争性行业,应该能放就放。比如说技术型领域很多的投资,发改委不要再为企业操心,尤其是民营企业,这些资金能不能投,有没有利润,未来形势如何,他们自己更清楚。钱又不是你的,瞎操心。李春洪说,政府不要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发改委的人,比如一个科长、处长,你又不是超人,也不可能行行都了解,所以我们要放宽。
  李春洪认为,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需要审批,例如消防、环保,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标准化,要有标准,要规范,取消各种弹性,各种标准要求都写清楚,节约审批时间。如果企业达到了要求的标准却不被批准,企业就可以起诉政府不作为。
  许小年发言要政府让权 平庸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
  许小年在此次论坛圆桌会议发言称,希望政府在监管、生产力要素价格控制等方面放手,并退出资源配置领域,赢得全场长达约30秒的最长掌声。
  创新须保护知识产权
  关于产业升级,许小年表示,政府应该做的是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研发的投资很难完全收回。如果到处都是假货,前期的研发投资就没法收回。
  他说:要保护知识产权,首先要保护一般产权,如果一个国家很多的企业家,这些创新的主体,手里拿着外国护照,随时准备移民海外,他就不会有长期的研发,因为研发需要时间,一个品牌的树立也需要时间。我们必须使企业家、创新者长期在国内投资、创新,把技术留在国内,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要让他们有安全感。
  许小年还指出,中国政府为了拉动GDP,长期管制要素价格,这对中国企业升级换代极端不利。政府应该让价格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用价格引导企业走向高端。
  政府退出资源配置
  在回答观众提问时,许小年说到,平庸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世界上最好的政府,是平庸的政府。只有平庸的政府,才会遵重法律,尊重企业,才能摆正自己跟市场的关系。优秀的政府可以帮助企业,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许小年还说到,私募股权投资用不着政府审批。对私募股权投资进行审批,还要纳入政府的监管体系,就是把Private Equity变成了Public Equity。他认为,PE即私募基金不需要审批和报备,那是私人对私人的钱。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现在是政府出钱搞PE,全搞错了,政府的钱是老百姓纳税的钱,不能承担这么高的风险。
  谈到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如何平衡时,许小年语出惊人:一句话,政府的作用就是没什么作用。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让出空间让市场自由配置。不过二次资源配置中,政府一定要发挥作用。这句话引起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甚至有一位观众高声叫好。
  许小年发言后,全场掌声不断,主持人不得不要求观众鼓掌也要节能。
  语录
  1992年已明确的顶层设计是市场经济改革,可如今人们数典忘祖,忘了这个改革目标。--吴敬琏
  政府能做的是什么?就是请你们少管一点!思想、文化、社会只有自由的发展,才有我们民族文化的不断的成长和繁荣。政府管得越多,越是压制了我们民族的创造力。--许小年


姚刚:以信披为中心改革发审制度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25日在首届岭南论坛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法制化、市场化、公开化、国际化导向,重点做好九大方面工作,包括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公司信用类融资发展、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改革发行审核制度、研究改进完善主板退市制度、积极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研究降低H股上市门槛等。
  姚刚表示,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具体由省级政府承担,各地政府正处在摸清情况、出台整治方案的过程,现在需要调查的是各地交易所是不是碰到监管红线。
  在谈到下一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时,姚刚称,证监会下一阶段将根据十二五 规划的要求以及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指示,从九个方面深化改革,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监管下的以柜台交易为基础,主要服务于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场外交易市场,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证监会正在抓紧完善相关方案,在履行完相关报批程序后,争取尽快推出。
  二是大力推进公司信用类融资发展,这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主渠道。证监会将弱化行政审批,方便企业发债,并深入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做到发债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市场,投资者可以自由选择品种。


谢国忠:房地产泡沫已经爆了 大幅降价才是出路

  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谢国忠嘴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房地产的泡沫已经爆了。这个被称为亚洲地区被媒体引用最频繁的分析师,曾多次准确判断形势和趋势。如今,中国房地产面临大变局,他又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控?在全国商品房成交量普遍下滑的今天,房价走势如何?房企面临何种挑战?
  谈泡沫
  价格调整是必要的
  谢国忠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价格泡沫,价格调整是必要的。
  这么多年来,银行大量放钱给房地产,钱进入房地产行业后,房价自然会涨上去,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概念。谢国忠说,只要市场上存在投机心理和投机需求,楼市的泡沫就会一直被吹大。如果政府不干预,房价的确还可以继续上涨,但只要是泡沫,就会有破裂的那一天。
  而泡沫爆掉的这一天,谢国忠认为已经到来了。
  如今,很多开发商已经开始利用建筑公司、材料供应商帮忙融资。其实就是变相地在借钱撑楼盘。现在我看到的是给他们的供应商的资金都已经绷得很紧了,有些资金链已经断了,所以有些开发商如果不卖房的话是活不下去了,只有大幅度地降价,增加销售才是唯一的出路。谢国忠说。
  虽然泡沫爆掉会有很多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甚至破产。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届时,可以通过鼓励行业整合降低到最低限度,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可以借此做大做强。
  谈房价
  合理房价是年收入的6-7倍

  面对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房价还远远未回到合理价位,谢国忠认为,按照世界上的普遍水平,房价的合理价位一般是在年收入的6-7倍左右,而如今,中国的房价与收入比,超出了平均水平一倍还多。
  中国房价跌幅可能很快会达到25%,未来两到三年内,跌幅有可能达到50%。谢国忠认为,房价下跌的过程,会让财富流向居民,并为未来十年实现内需拉动的增长打下基础。
  如今,房地产的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一方面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老百姓买不起房子。房价不下降,老百姓就会捂紧口袋不敢花钱,中国消费能力也跟着上不去。
  泡沫破裂带来的只是房产单位价格下降,却不一定是销售额的下行。谢国忠认为,恰恰相反,低房价可能反倒会提高房产销售额。因此导致建设项目数量增加,而不是减少。房价低了,也就意味着普通家庭可以在其他产品消费上更多投入。
  谈二三线城市
  房价会还原到供求关系上
  如今,不少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打折、降价的趋势,虽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动静很大,但谢国忠更担心的是二、三线城市。
  北京上海降价,但他们是全国市场,有一定的消费人群,房价降了,有人会去买。谢国忠说,二三线城市却没有相应的购买力。虽然如今城镇化率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涌入城市,带来一定的刚性需求,但他认为,进城来的人,大多没有较强的购买力。对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起不了太大作用。
  有几千万套房子都空着,保守估计,要15年才能住满,如今每年新增房屋又那么多,总得找到几千万户买得起房的家庭住进去啊!谢国忠说,中国的房地产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奔驰、宝马,每年造那么多房子出来,价格却又高得离谱。
  平均工资水平是多少,城市里有多少户人家,这样一算就可以知道城市里要造多少房子,房价定在多少。谢国忠认为,房价要一般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才行。不管政策是什么样的,最后还是会还原到供求关系之上。
  谈投资
  不一定非得玩钱
  在城市中,有不少居民手里至少有一套房子用于投资。而这种现象在谢国忠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其实都是抱着投机的心理,觉得限购令会取消,到时候价格还会回来,这样出手还可以赚钱。他说,其实很多人根本没有考虑到,到时候谁会来接手?哪有那么多人来买房子啊!
  而房产投资走不通,普通市民又该如何规划?对于这个问题,谢国忠认为,干嘛非得要去玩钱呢?在他看来,市场上有很多人都在玩钱,市民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想想你比人家聪明吗?掌握的知识比别人多吗?
  如果一定要投资,他认为,普通老百姓可以买一些国债,或者进入能看得到未来前景,以及自己懂得的领域。
  言论
  按照世界上的普遍水平,房价的合理价位一般是在年收入的6-7倍左右,如今中国的房价与收入比,超出了平均水平一倍还多
  低房价可能反倒会提高房产销售额。房价低了,也就意味着普通家庭可以在其他产品消费上更多投入
  平均工资水平是多少,城市里有多少户人家,这样一算就可以知道城市里要造多少房子,房价定在多少。


叶檀:全球金融市场缓慢收缩

  国际知名投行开始新一轮裁员潮。
  投行与交易、研究等部门裁员,显示未来投行的主要业务发生变迁。高盛投资银行和交易部门取代后台支持部门,成为新一波裁员的主要目标。摩根大通与美银美林也开始裁员,去年底,美银美林曾宣布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裁员1600人。
  泡沫期扩张的金融部门处于收缩过程中。此前,金融业规模过大,已经远超实体经济所需要的程度。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但到2000年前后,金融业似乎处于脱离实体经济轨道的无度状态。纽约大学经济学家Philippon的研究表明,在2000年前后,金融中介成本(即金融机构所收取的服务费用)开始出现上涨,到2010年前,这一成本已涨至1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按理信息技术的出现应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目前的状况只能说明金融业过度扩张反而降低了运作效率。次贷危机之后金融业占比逐渐下降,2010年,金融业占美国GDP比重为8.5%。但Philippon认为,比例下降到7%-7.5%才算合理。
  次贷危机后,金融衍生品成为被重点监管的部门。沃克尔规则(V olckerrule)禁止银行进行自营交易,加上监管部门推动更多的衍生品交易在交易所内进行,衍生品交易公开化,可能对利润率造成负面影响。3月14日,高盛公司前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地区美国证券衍生品业务主管格雷格·史密斯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辞职信,抨击高盛金钱至上的贪婪企业文化,但有金融业人士认为,由于衍生品市场缩小,导致类似于史密斯这样的高管职业升迁无望,薪酬下降,才口出怨言。
  2009年第二季度末,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的逾200万亿美元名义衍生品价值中,美国五大银行衍生品交易商持有97%,这将转化为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收入,但现在,收入大幅下降。
  更糟糕的是,其他交易也在下降。全球的股票承销收入与固定收益等下降,说明除了衍生品之外,包括投行、大宗商品、固定收益等也步入收缩期。高盛股票承销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26%,拖累整个投资银行部门的收入萎缩至43.55亿美元,同比减少9%。固定收益、货币及大宗商品交易净收入同比减少34%,拖累机构客户服务净收入下降21%至172.80亿美元。高盛的投资及借贷业务净收入仅21.4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72%。
  虽然摩根大通和美银美林去年的业绩均有不同幅度上扬,摩根大通去年全年净收入创下190亿美元的新纪录,比2010年增加9.2%。美银美林录得14亿美元净收入,扭转了2010年全年净亏损22亿美元的局面。不过,包括投资银行、固定收益、销售交易部门在内的全球银行及市场业务,在去年第四季度录得净亏损4.33亿美元,全年净收入29.67亿美元,同比下跌53%;居民房地产服务业务的净亏损则从2010年的89.47亿美元扩大近一倍,达195.29亿美元。
  一度将视线投向新兴市场的国际投行,发现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可能那么快,新加坡、香港等地无法容纳曾高达600万亿美元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的疲软,除原油之外的其他大宗商品等价格仍在谷底徘徊。虽然外汇场内衍生品交易暴增,但比以往疯狂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以及房地产衍生品仍然无法相提并论。算法交易的增加以及包括政府外汇投资基金在内的特殊投资者增加,使市场进入群雄并举的局面,而不再是大型投行设计衍生品四处销售、一枝独秀。
  如果把金融市场比做银河系,那么,现在已经过了膨胀的高峰期,在局部地区、个别市场虽然还会爆发,却无法抵挡市场收缩的整体力量。总有一天,市场会再度膨胀,也许要等到走出这轮低谷、去杠杆化结束,或者人民币基本成为国际货币的阶段了。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