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将遏制新股题材股过度炒作 能否让投资者警醒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深交所将遏制新股题材股过度炒作 能否让投资者警醒

加入日期:2012-3-24 12:17:1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深交所将遏制新股题材股过度炒作
  新股血案能否让投资者警醒?
  限炒令后新股暂时降温
  限炒令实施半月几乎每股必停
  新股发行上市依然扎推

  深交所将遏制新股题材股过度炒作
  深交所今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2011年度自律监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度深交所共作出44份纪律处分决定,采取限制交易自律监管措施7起。纪律处分和限制交易的次数均创出近年新低。深交所将继续坚持不断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的核心发展理念,把防范风险和稳中求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2011年,深交所主要着力于三大核心业务规则的修订工作。一是顺利完成《交易规则》的修订和发布实施工作;二是与创业板退市制度改革配套,同步启动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修订工作;三是着力开展主板《股票上市规则》新一轮的修订工作,做好《会员管理规则》修订的前期准备和启动工作。
  2011年,深交所共制定或者修订业务规则19件。截至2011年12月31日,深交所共有各类有效业务规则112件,其中,综合类5件,发行上市类4件,上市公司类36件,交易类17件,会员类22件,基金债券类28件,初步形成了以上市、交易、会员三大规则为核心,细则、指引和其他规定为补充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适应的业务规则体系。
  《报告》显示,2011年深交所根据《纪律处分程序细则》组织召开纪律处分委员会审议会议8次,作出44份纪律处分决定,涉及上市公司45家以及有关责任人员170人。其中,主板公司17家,中小企业板公司27家,创业板公司1家;给予公开谴责处分涉及的公司5家,责任人员37人;给予通报批评处分涉及的公司44家,责任人员131人。按照处分原因划分,信息披露违规23起、证券交易违规20起、公司治理违规10起、其他违规2起。
  根据《报告》,2011年,深交所共采取限制交易自律监管措施7起,对9个从事异常交易的投资者证券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涉及账户均为机构账户。其中因为超比例增减持股票违规的有8个账户,其余账户是因卖出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违规。共涉及2只中小企业板股票和5只主板股票。
  2011年,深交所以全面提升透明度为抓手,创新自律监管手段、方式和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例如,推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互动易平台,推行信息披露量化考核制度等。
  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遏制重大恶性事件发生,深交所还继续强化对上市公司、证券交易和会员的监管。
  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方面,全面开展上市公司风险排查,不断强化风险防控,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探索上市公司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对证券交易的监管方面,一是着力遏制题材概念股、新股过度炒作,防范重大恶性风险;二是强化对涉嫌内幕交易行为的及时发现和及时报告,进一步完善对重大资产重组、高送转的专项核查机制;三是加大对涉嫌市场操纵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打击和瓦解多点合谋操纵;四是树立大市场、大监管、大执法观念,深化和拓展系统联合监管。
  强化对会员的监管方面,一是结合市场风险,强化对会员的日常监管;二是持续深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断夯实会员客户管理基础。(.证.券.时.报 .陈.中)
  四因素力挺蓝筹股
  管理层多次力挺蓝筹,终究还是令蓝筹股逐步走出摆脱谷底的迹象。年初以来蓝筹股唱高歌,究竟是基于超跌反弹所引发的估值修复,还是确实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呢?
  要探讨蓝筹股的投资价值,首先需要明确蓝筹股的概念。蓝筹一词最早起源于赌场,意指在各国赌场中使用大面额筹码;由此引申到股市,就产生了蓝筹股一说。蓝筹股(blue chip)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定量的概念与标准,更多的是市场对于公司定性的认识与界定,它往往是指在某一行业中处于重要支配地位、业绩优良、交投活跃且红利优厚的大公司。美国证券交易所网站对蓝筹股的定义是,以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超越经济景气好坏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可靠性而赢得全国声誉的企业的股票 .
  我们认为,蓝筹股必须符合三个特征:其一是股本较大,股价相对不易被操控;其二是行业龙头,且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三是公司具备长期稳定的盈利记录与较好的现金分红历史。
  目前来看,蓝筹股板块仅是支持大盘指数的中坚力量,而非引领大盘腾飞的先驱。随着管理层的频频表态,笔者认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将逐渐回归。
  首先,重投资抑投机是大势所趋,制度变革总体朝着有利蓝筹的方向发展。价值投资之所以在A股市场遭冷遇,主要是由于在A股市场上,价值投资相比投机更能取得投资业绩。趋利之下,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投资群体热衷于炒作新股和垃圾股,于是市场的估值体系出现一定的扭曲。不过,管理层开始大力提倡投资蓝筹股,这不应被简单解读为短期救市,若要救市显然有更直接更能快速见效的手段。结合政府换届,十年新周期开启,监管层的意图应是在于促使中国资本市场由现在的资金推动型转变成价值推动型,优化中国股市的投资和融资功能,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其次,蓝筹股本身的安全边际较高。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来看,蓝筹股估值都偏低,下跌空间也相对有限。目前沪深300市盈率为11倍左右(TTM,整体法),而全部A股是14倍左右,中小板和创业板更是高达30多倍,而道指市盈率接近1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接近12倍,均高于沪深300指数。纵向来看,沪深300估值水平在去年年底跌破10年来的低点,年初至今虽实现小幅反弹,但仍处于绝对低位。固然我们要看到大盘股估值的收敛趋势,但是这种收敛不会没有极限,收敛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过度低估。
  再次,蓝筹股代表整个经济发展的方向,长期来看更具投资价值。从一个简单的数据来看,沪深300指数样本公司占总市值的64%,营业收入占全部的75%,净利润占全部的85%。蓝筹股一般都出现在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中,蓝筹公司也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预期下,大盘蓝筹公司是最可能直接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的群体。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些公司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截至3月份,已有26家沪深300成份公司披露年报 ,它们成为了力挺业绩增长的中坚力量。目前从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来看,建筑建材、公共事业、房地产、金融服务等行业均处于历史PE及PB中值以下,未来驱动市场走出底部区域的部分动能,将肯定来自于超跌的低估值蓝筹板块。
  最后,蓝筹股更倾向于稳定分红。A股长期忽视分红,只抽血不回馈。从定价理论上讲,不分红的股票不具备投资价值。红利是投资者回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公司股票的价值,更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石。我国市场与国外在现金分红氛围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从美国数据来看,不少美国上市公司税后利润的50%-70%用于支付红利。去年证监会发布公告,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决定加强对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从IPO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分红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监管层也看到了A股长期重融资轻分红的弊端,鼓励分红属于治本之举,长期利好资本市场。
  总体来看,沪深300指数的分红比例远高于A股市场.2010年沪深300成分股累积分红4403亿元,分红占未分配利润16.6%,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累积分红271亿,分红占未分配利润仅为9.3%。事实上,2001年至2010年期间,只有132家公司连续支付股利,其中大部分是上交所上市的大盘股。(.中.国.证.券.报)
  


  新股血案能否让投资者警醒?
  自3月8日沪深交易所出台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相关制度半个月以来,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的20只新股中有19只都因触及限炒令被临时停牌,但这依然未能阻止新股炒作出现开盘价虚高不下,挂牌首日之后炒作之风更甚、换手率更高的新特点。在炒新团队《新股操盘计划书》曝光、10个交易日后超六成个人投资者亏损、创业板股票最多套人两年半这些血淋淋的现实背后,跟风追高长时间受伤的投资者能否警醒?
  换手率限制或促抛售增多
  在新股炒作依然猖獗,换手率持续高企以及开盘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有专家认为,限炒令中对于换手率限制程度和限炒时间段的控制力仍需完善。
  在限炒令实施半月后,有不少市场人士明显感觉到换手率限制可能反而促使投资者开盘即大量抛售。深交所限炒令规定,盘中换手率达到或超过50%即被停牌至收盘前三分钟。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过去新股上市首日最低换手率一般都超过80%,有的高达90%以上,因此,50%的换手率限制将让大家争相出货。
  与此同时,此次限炒令主要是针对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却忽略了之后对于炒作的持续抑制。从上周以来的情况看,多数中小市值新股在上市后股价出现虚高趋势。
  令人担忧的是,两家交易所的限炒令并未妨碍大笔游资接力式的炒作模式。以上市后表现非常活跃的中泰桥梁为例,深交所的公开交易信息显示,国泰君安证券顺德大良营业部席位成为上市首日抢入该股最多的一个席位,当日买入765万元,而在第二天这家营业部的席位即大笔卖出847万元;紧接着财通证券温岭东辉北路营业部席位买入475万元,但又在第三天卖出近500万元。
  散户尚未形成用脚投票的理性思维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份炒新团队的《新股操盘计划书》,其内容涵盖新股的操作步骤和技巧,从资金分配到交易笔数,从新股选择到止损止盈,无一不详细、周密。在游资详尽炒作计划的背后,跟风投机的散户投资者已明显沦为新股炒作的牺牲品。
  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新股上市首日买入者主要是个人,10个交易日后超过六成亏损。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10月底,创业板、中小板首日买入的个人投资者10个交易日后亏损比例分别为64.25%和57.18%。
  记者统计调查发现,在2009年10月首批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28只股票中,不少股票至今仍套住不少首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包括特锐德立思辰北陆药业网宿科技华谊兄弟等1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从未超越过它们在2009年10月30日上市首日的盘中最高价,这意味着在高点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已经最多被套两年半。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虽然交易所方面屡次提醒作为炒新大军的散户不要继续成为接盘主力 ,但目前中国投资者依然没有形成对新股采取用脚投票的理性思维。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内新股发行体制仍然未能实现市场化之前,新股炒作可能依然会以这种短期涨多跌少,长期跌多涨少的形式继续,在监管近期多次提及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未来需要继续制度改革与创新才可能避免新股暴炒悲剧的发生。(.四.川.新.闻.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