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当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买入股票的好机会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高盛:当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买入股票的好机会

加入日期:2012-3-22 18:05:0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罗竖一:养老金进入股市或许是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面对养老金入市问题,不少国人向来表示强烈的反对,或者持疑。然而,据2012年3月21日《新京报》报道,备受热议的养老金入市问题尘埃落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广东省政府于3月19日在北京签订了委托投资协议,资金将分批到位,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两年。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新增基金更多的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说明将有很少的部分进入股市。
  由此可见,养老金进入股市已经是无可改变的事实了。
  而据有关报道,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养老金进入股市应当进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从欧美市场的经验来看,如果养老金投入股市20-30年,一般收益率能够超过7%。
  一个常识是,投资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有利可图,而假如养老金进入股市亏损严重,难道还要长期投资吗?另外,中国股市和欧美股市有多大的可比性呢?欧美市场是那个情况,但中国市场也会是那个情况吗?作为力主养老金进入股市之郑秉文先生,难道不明白这些?
  诚然,养老金不进入股市,可能会影响其自身的价值,但是,谁能保证养老金进入股市就不会出现亏损呢?尽管存在养老金会保值增值的可能性。
  据新闻报道,2009年5月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年报披露,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炒股发生重大亏损,直接导致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为-627.34亿元,基金权益投资亏损393.72亿元。
  像这样残酷的事实,难道没有进入某些专家,乃至决策层的法眼吗?
  何况,实事求是地说,某些能量异常者,正在心急火燎地希望通过股市蚕食养老金这样的巨资。在此前提下,谁能保证养老金的安全?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给出的数据显示,在2001年-2011年的11年里,全国社保基金共实现投资收益2847亿元,年均收益率为8.41%,比同期通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
  但是,世界上存在始终只赚不赔的投资吗?万一赔了,将来谁会承担这个责任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众多权贵自身而言,其养老问题基本上不需要养老金的支持,而养老金主要是中国亿万普通老百姓的救命钱。
  其实,如果股市真能像某些人所言地那样保值增值,那么新增基金当全部进入股市。但是,其为何不诱导有关决策层这样做呢?说白了,事实上其内心深处也不敢打包票。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是在玩逐步进入的策略。
  另外,既然养老金可以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和低风险产品等较为安全的产品,那么为何偏要冒险进入股市呢?
  但悲哀是,为养老金进入股市摇旗呐喊者不少,而2012年3月21日《证券日报》发表的署名为安宁的文章更是指出,就在业界还在对养老金该不该入市争论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广东省100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协议的签署,让这场争论落下了帷幕,养老金入市已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对老百姓来说,养老金入市有利于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对资本市场而言,养老金入市是治市而非救市,有利于培育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带动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
  试问:养老金该不该入市的争论,难道会因为一个投资运营协议的签署,就落下帷幕了?假如真的落下了,那么网上现在的相关争论又是什么呢?
  至于 对老百姓来说,养老金入市有利于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之说,其实就是假托老百姓之名的某种资本运作而已。养老金入市是治市而非救市之说,就本质而言,系文字游戏罢了。
  但是,上述有关想当然或别有用心的言论,却会误导很多国人。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养老金进入股市或许是迈出了危险的一步。所以,希望国家有关监管部门,以及有关决策者,都能高度地重视养老金进入股市的问题,而不是任由某些人或机构的折腾。(荆.楚.网)
  


  薛冰岩:养老金该不该入市核心在股市能否赚钱
  深圳市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薛冰岩3月21日在微.博称,养老金该不该入市核心答案在股市能不能赚钱。
  他认为:【养老金该不该入市核心答案在股市能不能赚钱】假设股市不能赚钱,无超额收益,养老金就不该入市。果真如此,那么股市存在就没价值,是坑害全国人民。假设股市能赚钱,有超额收益,养老金就该入市,否则就是对人民的养命钱不负责任。世界历史证明,股市能赚钱。中国历史证明,股市能赚钱,但很难。(证.券.时.报.网)
  


  黄 生:养老金入市将提升蓝筹内在价值
  职业投资人黄生3月21日在微.博称,养老金入市将提升蓝筹内在价值。养老金入市改变股市的长期投资结构,蓝筹股会越来越受到青睐,揭开了源源不断进入股市的序幕。
  他认为:养老金入市将提升蓝筹内在价值。养老金入市改变股市的长期投资结构,蓝筹股会越来越受到青睐,揭开了源源不断进入股市的序幕,未来会有更多省份、更大规模的养老金进来;养老金主要配置债券类市场,流动性带来债券收益率的下滑,降低无风险或低风险收益率,以此折现率的降低,导致股票的内在价值提高!(证.券.时.报.网)
  


  皮海洲:上会公司造假不能不了了之
  日前,证监会最新披露了2家二次上会企业IPO被否原因。上海冠华二次上会被否原因因此浮出水面。在此之前,媒体方面所质疑的该公司首次上会招股说明书严重造假、二次上会严重违规一事获得证实。
  上海冠华是一家二次上会公司。早在2010年6月23日举行的发审会上,首次闯关的上海冠华因2008年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且其后经营时间较短,无法判断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等主要问题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2号)第三十条、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不符而被否。
  在经过了一年半时间的精心准备之后,今年2月,该公司卷土重来。不过,在2月8日的发审会上,该公司二次上会再度被否。根据证监会3月15日发布的《关于不予核准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决定》,证监会发审委2月8日召开的2012年第22次发审委会议对上海冠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审核发现,今年2月3日刚刚披露的新版招股书曝出2010年披露的旧版招股书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其中,新版招股书申报稿核查还发现,当年突击入股的凌薏投资、宏颂不锈钢、焦庆科技和柳飞五金等公司均与发行人、实际控制人、董事和高管存在重大关联关系。同时,宏颂不锈钢和柳飞五金等公司还与发行人存在委托加工的业务关联关系。但在旧版招股书中上述影响发行审核的重要信息均被不存在关联关系所掩盖。
  上海冠华二次上会再度以被否而告终,这是中国股市所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上海冠华二次上会被否不应是该公司造假事件的结束,监管部门必须对这起造假事件作出严厉查处,以便起到杀一儆佰的效果。毕竟最近几年来,在企业上市所带来的巨额利益的诱惑下,上会企业虚假陈述、造假上市之风甚盛。以至不少公司上市后就发生业绩变脸或基本面变脸,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而面对上会公司造假之风,包括保荐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仅对上会公司造假熟视无睹,甚至为虎作伥。因此,对于上海冠华这次招股说明书造假,监管部门不能不了了之,而应该将有关责任人绳之以法。
  首先作为上海冠华公司来说,虽然骗取上市资格的阴谋没有得逞,但鉴于招股说明书造假属实,因此,除了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终止审核并在36个月内不受理发行人的股票发行申请的监管措施之外,还应对该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次,作为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来说,也应受到惩罚。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职责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或者证券从业资格。
  当然,鉴于上述处罚总体仍然偏轻,依法难以严惩,因此为了有效打击上海冠华这种招股说明书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务必积极推动《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条文的修改与完善工作,使证券市场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能够受到严惩,为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王 韧:A股扩容空间巨大 新股上市节奏放缓尚早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3月21日在微.博称,A股扩容空间巨大,新股上市节奏放缓还早。
  王韧表示,A股扩容空间巨大。美国上世纪90年代大概花了6-7年的时间让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将近2倍,达到10000家左右,之后上市和退市公司数量开始趋同,说明市场基本饱和。中国目前符合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公司大概有8000-10000家,相对目前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规模,新股上市节奏放缓还早。(证.券.时.报.网)
  


  李迅雷:大葱被爆炒有三个深层原因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迅雷3月21日在微.博称,在CPI回落之际,大葱却被爆炒,深层原因或是高端资产面临去泡沫、热钱缺少去处和超发货币流入民间,因此炒作也从高端稀缺品落入低端农产品
  李迅雷在微.博写道:【炒大葱背后的逻辑】在CPI回落之际,大葱却被爆炒,深层原因或是:1.房屋、黄金珠宝等高端资产面临去泡沫;2.经济回落资金成本下降,热钱缺少去处;3.超发货币逐步从暴富者那经几年传导,目前已经流入民间,开始发酵,表现为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超过中高收入者,故炒作也从高端稀缺品落入低端农产品。(证.券.时.报.网)
  


  屈宏斌:未来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
  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下滑至四个月来新低,对此,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3月22日在微.博称,未来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决策层应加大政策宽松的力度以稳增长。
  屈宏斌表示: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下滑至四个月来新低48.1。新订单指数创四个月来新低显示不论国内需求还是外需都在继续走弱。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仍在收缩区间但幅度有所减小,暗示内需放缓速度可能更快。更令人担忧的是制造业生产活动的放缓已经开始影响就业市场,就业指数录得2009年3月以来的低点。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的下降与近期工业生产超预期减速传递了同样的信号。未来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决策层应加大政策宽松的力度以稳增长。(证.券.时.报.网)
  


  高盛:当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买入股票的好机会
  3月22日凌晨消息,高盛集团(GS)周三发布客户报告称,当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买入股票的好机会。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为期20年的股票市场表现不如债券市场表现的阶段以后,股市正处于估值偏低的状态。
  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在这份长达40页的战略报告中写道:相对于债券,未来的股票回报前景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见到的最好的。从当前的估值看,是时候对债券说声长久以后再见了,而股票的长期投资时机已经出现。我们预期股票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出现长期的上行趋势。
  在高盛发出这一明确的投资股市的呼吁同时,政府债券价格已经经历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下滑,并且这个月债券收益率继续上涨。而与此同时,标准普尔500指数距离其历史最高水平已经不到10%,并且标普500指数相较2009年3月9日创下的12年新低已经翻了超过两番。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上涨了超过30个基点,至接近2.4%的水平。
  高盛表示,在过去十年,股票价格已经被极大的低估。造成过去十年股票价格低估和债券繁荣的因素包括了:科技泡沫的破灭,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信贷危机,储蓄过剩的新兴市场对美国国债的巨大需求,以及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对风险较低的债券的抢夺。
  奥本海默及其研究伙伴马修-华尔特斯皮勒(Matthieu Walterspiler)在报告中指出:在此以后,信贷危机的发生,以及许多发达经济体中资产负债表的去杠杠化已经穿透了一度环绕在股市周围的信心,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关股票回报率的怀疑情绪已经重返市场。股息收益率再度超出债券收益率,两者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预期未来回报率已经崩溃。
  虽然自信贷危机以来已多次受到名誉上的打击(最近的一次来自于《纽约时报》上周的一篇专栏文章,一名情绪激动的雇员在文中对其提出了指责),但在其富裕客户中,高盛集团仍旧有着很高的忠诚度,这些客户倾向于遵循高盛集团的意见。如果这些客户及其他投资者都遵循这一观点来进行投资活动,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将继续上涨。今年截至目前为止,该指数已经上涨了12%。
  不过,高盛集团在报告中也列出了买入股票的风险,其中包括财政紧缩措施、银行和个人消费者的去杠杠化措施、以及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但报告指出,表现强劲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以及新兴经济体人口的增长足以证明股票估值将会上涨,并避免经济陷入象日本那样的通缩周期。
  报告指出:我们的全球预期显示,未来十年很可能是全球增长的一个高峰阶段。如果未来的经济增长确实有所加强,那么当前被计入股票市场定价的较低预期将很可能再次被证明是过于悲观的。
  


  陈季冰:哑巴吃黄连的中国稀土政策
  当今全球最发达的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日前已正式联手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要求中国取消对稀土出口供应的控制,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极为罕见地于上周二(13日)专门就对华贸易问题发表讲话时正式宣布了上述消息。中国政府照例严正驳斥了上诉指控,表示中国将坚决捍卫稀土出口配额制度,继续依据世贸规则对稀土出口实行有效的管理。中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
  实际上,这一争端早于2009年夏就已开始,当时欧盟、美国与墨西哥先后将中国的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告上WTO,三方所列举的原材料涉及铝土、焦炭、萤石、镁、锰、硅铁、硅化碳、黄磷和锌9种。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针对上述9种产品的诉讼不过是投石问路而已,美、欧(还有日本)的真正目标其实意在稀土。
  今年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上诉机构判定中国限制出口部分矿物-如铝矿及镁矿的政策-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定。虽然世贸组织的裁决声明中没有专门指出它是针对什么的,但明眼人一看便知,WTO这一裁定结果为此次稀土诉讼打下了铺垫:美欧日对中国稀土政策的联合诉讼,最终也很可能是以中方败诉告终。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稀土战争由来已久,主要原因在于后者不满中国近年来逐年减少稀土出口,这一争端自2010年下半年起骤然升温。撇开西方人对中国政治动机的无稽揣测,近年来中国政府限制稀土出口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首先,稀土的开采和加工会造成大气、地表水、土壤等各方面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过去10多年来国际市场稀土供大于求,中国厂商毫无定价主导权,价格一路走低,出现了所谓金子卖白菜价的局面;第三,由于中国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耗国,按照现有生产速度,有报道称,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只能维持15-20年,最终可能自己都需要进口;第四,中国还希望鼓励国外稀土用户企业把企业和生产设施搬迁到中国境内,而不是向境外出售廉价的原料,这对于内蒙古等稀土大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税收乃至促进整个中国制造业升级等都是异常重要的推动。
  应该说,上述诉求无一不是合情合理的,因此近年来中国对国内稀土的开采和贸易实行了严格的控制。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中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正当利益,却采取了不少非常错误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这才是陷自己于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的症结所在。自2008年起,中国对稀土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是下述政策: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颁发出口许可证,且配额逐年下降。其次是对大批所谓散、乱、小的矿山实行关停重组,试图将全国的稀土生产整合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开采商和加工商的联合体,并成立被称为稀土版中钢协的拥有巨大行政权力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目前,北方的整合已经完成,基本全部集中到内蒙古包钢稀土(600111)公司那里;南方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五矿等正在积极筹划整合大业。再次,与此紧密相关,建立所谓稀土储备制度,并划定首批11个国家规划矿区,由政府设定行业准入条件和批准开采者。最后,提高稀土产品出口关税和稀土资源税。且不说这些政策中有一些-如出口配额和提高关税-很可能与WTO规定相冲突,即便不考虑外部因素,仅就促进行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目标而论,这些政策也大多是弊多利少。
  例如,出口配额的限制和减少,一方面推动了国际市场稀土价格的飞涨(这是欧美国家不满的根源),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产能并未随之下降,造成内外差价更加悬殊。其最终结果是两个:一是出口配额本身价格的大涨;根据国家规定,出口许可证的转让和买卖是非法的,但事实上这个市场不但一直存在,而且最近一年来日益抢手。据报道,一吨稀土的出口许可证的市面价,已经从几年前的几千元涨到了一年多前的20万-30万元,去年夏天又进一步涨到40万-50万元,这几乎使得出口许可证的身价已超过稀土矿产本身。二是极大地刺激了稀土走私。权威人士估计,2010年全国走私出境的稀土可能已超过3万吨。
  上述政策的更大害处还在于,我们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出,它们归根结底都是通过行政力量将原本已经具有市场化雏形(虽然可能比较乱)的中国稀土的开采、加工和出口垄断于少数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甚至是央企)手中。这很像10多年前的所谓石油产业整合。但多年来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国有行政垄断企业的存在,已是中国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障碍之一。
  而且退一步说,指望它们去保护环境、实现技术进步也根本是幻想。这是因为,说到底它们本身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者,就像其他行政垄断央企-最典型的是那些中铁、中建之类中字头基建施工企业-一样,真正干活的人是它们的转包企业,也就是说,还是那些散、乱、小的民营企业,国有垄断企业不过是一些由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包括准入证、许可证等等许多民营企业不可能逾越的坚固壁垒)供养着的食利者而已!
  因此,《华尔街日报》在一篇题为稀土贸易争端不必大惊小怪的分析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管在贸易问题上敲打中国在美国国内政坛有多么讨巧,现实情况是,北京控制稀土行业的努力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另一方面,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日本-尤其是对中国稀土极其依赖的日本-都并不真的希望同中国展开一场大规模贸易战。说到底,它们也都没有作好这个准备。因此,一周来,我们看到,从日本政府到美国国防部(稀土是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都频频放出话来,表示愿意与中国继续磋商,希望争端能够友好解决。就连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3月16日在谈到这场官司时,也力图为双方打圆场,他竭力淡化稀土争端的严重性,表示不大可能升级到贸易战。
  可见,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对稀土产业政策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完善。
  我认为,真正能够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的稀土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引导,提高稀土在中国的生产成本,这样,市场之力就会自发地减少其供应和出口。而所谓提高成本,就是要对稀土生产制定门槛和要求更高的环保要求和地方环境污染补偿(如排污费用等),同时大力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和待遇标准。
  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的稀土之所以卖得那么便宜,就是因为生产它产生的外部成本(如环境污染)由全社会共同承担了,只要国家把这部分外部成本适当地折算成经济成本由企业独自承担,何愁稀土不卖回金子价?而现在我们不从这个根子上去着手,反而试图把这部分的外部成本集中起来,转化为少数垄断国企坐享的利润,岂不是缘木求鱼?(时代周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