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震释放两大信号 一类股将迎重大利好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剧震释放两大信号 一类股将迎重大利好

加入日期:2012-3-21 18:28:12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目录: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曹中铭:17年才分红 苹果为什么还是这样红
  叶檀:艰难的转型不会匹配大幅上升的市场
  李允峰:主板退市规则宜及早量化
  许小年:越打压房价可能会越高 股市前景不乐观
  李大霄:蓝筹股或成养老金未来投资选择
  二、今日机构劲爆看点
  多空争夺激烈 沪指艰难翻红
  动态平衡中缩量十字暴露主力命门
  反弹可期 聚焦三大行业投资机会
  盘中剧烈波动背后释放两大重要信号
  权重股继续萎靡 题材股轮番表现
  两大利好吹响反攻号角 一类品种将迎重大利好
  周四反弹降临 两类股或成急先锋
  探底收星 有利后市上攻
  权重股联手护盘 缩量震荡暗示变盘在即
  半年线处缩量整理下试支撑 结构性机会比较明显
  股指在半年线止跌 诱多概率大
  三、火线热点飙升内幕
  钢铁行业咸鱼翻身 5股或迅速回血
  四、顶级私募内部信息交流园
  顶级私募关注个股:超华科技明日除权资金追捧
  顶级私募个股内幕消息汇总:舒泰神一季度业绩延续高速增长
  五、民间高手股王争霸
  月盈利前15名绝顶民间高手一览:最牛高手一月盈利37.31%
  民间高手仓单:3大高手已经空仓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曹中铭:17年才分红 苹果为什么还是这样红

  作为世界知名企业,苹果居然会自1995年以来连续17年不分红,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思考。
  在A股市场中,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3年不向投资者分红的话,就会被冠以铁公鸡的美誉。按照这个标准,苹果公司17年不分红的行为显然是名副其实的超级铁公鸡,其纪录完全可以与ST金杯这家老牌上市公司相媲美。
  苹果之所以坚持不分红与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有关,他在1997年重新执掌苹果后一直拒绝分红,并认为对股东更加负责的做法是用好钱,而不是将钱用于分红。事实上,苹果不再充当铁公鸡,一方面或许是后乔布斯时代的掌门人管理风格出现变化;另一方面,随着苹果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其囤积的现金量日益庞大,已达到近千亿美元,分红与回购股票将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运营与发展。
  一般来说,境外投资者都比较注重现金分红的回报,但在美国股市中,一些上市公司不分红甚至长期不分红的行为,竟也能得到市场与投资者的理解。如谷歌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但也同样不分红。这些企业如果是投胎于A股市场中,早就招致口诛笔伐,被淹没在投资者的唾沫中。然而它们缘何能享受到投资者的礼遇呢?
  除了不同市场间的区别外,最重要的当属公司治理机制等的显著不同,同时投资者自身的素质、市场投资理念与投资文化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投资者往往注重现金分红的回报,而A股市场投资者则更希望上市公司以高送转的方式回报。这是因为A股市场高送转会助涨股价,而境外市场的派现同样会助涨股价。自苹果管理层今年1月暗示分红以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了37%,而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就很难发生。
  由于当初错误的定位,重筹资,轻回报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劣根性之一。相比于乔布斯对股东更加负责的做法是用好钱而言,A股上市公司更热衷于 圈好钱--符合条件的要圈,不符合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圈;或者先发行A股圈,在A股圈不到钱了就打H股市场的主意。但是,通过不断的融资活动,A股市场上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的上市公司又有多少呢?如何将上市公司圈好钱的恶习改为用好钱的良好习惯,显然是整个市场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郭树清履职中国证监会后,其第一把火即烧向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其后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分红的重要性。对于未分红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将督促其充分披露原因。而历时6年起草的《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中,就对上市公司分红披露、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上市公司风险应急处置等监管难点进行了具体规定。可以说,从上至下,已形成一股打击股市 铁公鸡的强大力量。
  但分红属于上市公司的内部事务,监管部门可以监督与引导,却不能强制。如果上市公司不分红,而是用好每一分钱,并能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利益,如此造就鸡生蛋、蛋孵鸡、孵出的鸡又生蛋、蛋又接着孵鸡的良性循环,就像苹果公司一样不断做大做强,其股价亦将随之水涨船高,投资者也会从中获得利益,是否分红其实关系并不大。或许,这就是苹果公司扮演铁公鸡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启示。(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艰难的转型不会匹配大幅上升的市场

  在经历一连串的震荡后,中国重申以改革开放破解经济与社会瓶颈,这是中国社会明确的趋势性变化。这一趋势凝结了国人百年来的现代化历程,凝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认识,凝结了众多人士的共识。
  3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的90名境外代表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政策不能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国的各项改革事业会继续前进,绝不会中断。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往,特别是经贸合作会继续加强,而不会削弱。
  此前一天,李克强副总理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时在致辞中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立足扩大内需,强化创新驱动,依靠改革开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只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开放目标,只要坚持公平市场下的机会均等原则,中国经济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市场自身就会闯出一条路,指向一个康庄前景。
  不过,对改革开放不能进行庸俗化解读,认为提倡改革开放,中国的股市就会因此大涨特涨,认为提倡民生公平,就是保障人人都有产权房。
  我们绝不应该忽视目前所遭遇的困难。前30年的制度红利、前10年的外贸红利、前15年的房地产红利逐渐消失,这一消失的过程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叠加,加剧了转型的困难。
  来看最基础的行业。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造船行业处于冰冻期,化工行业与纺织、房地产等相关的企业大面积停工限产。据3月19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35亿元,同比下降10.9%,自去年7月~11月以来,国企利润环比均为下降趋势,钢铁、石化、房地产、机械等行业利润降幅较大。
  在红利全盛期布局的行业出现了绝对的产能过剩,大而不强的弊端浮出水面。消除过剩产能、提升产品品质非朝夕之功,需要社会资金介入消化,需要进行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消除过剩产能还与破除竞争性行业垄断、逐渐减少行政规制、消解权力傲慢结合在一起,经济工程与社会工程合二为一。
  再来看出口红利下降、成本上升严重地区的经济增速。广东今年1月到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966.80亿元,增长5.0%,但增幅同比回落1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 零 售 总 额 为3668.1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为734.6亿美元,增长0.7%。浙江情况大同小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39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同比增幅回落9.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5.4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出口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进口142.7亿美元,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2.1和28.4个百分点。沿海地区突围不易。
  更严重的是,资金链断裂、重塑金融信用迫在眉睫。以担保、小额贷款公司为前哨的小微金融机构很大一部分会陷入资金链崩断危机,而一些银行、机械工程等公司会陷入光有账面盈利实质并不赚钱的窘境。
  城镇化是未来的发展推手,而增加内需的前提是增加有效消费群体,如果大批进城的农民朋友身无分文,贫穷的城市化无法拉动内需,只能增加城市贫民的数量,这就牵涉到技术培训与农地增值收益分配,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格局再调整。
  内需增长不快,奢侈性消费增长全球瞩目,贫富差距趋向极端。瑞士信贷引用中国银联的数据,中国居民2011年利用银行卡在境外消费达人民币3000亿元(合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7%。另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除去年为欧洲贡献了62%的奢侈品消费额外,中国内地购物者在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期间在海外共花费7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8.6%。
  艰难的转型不可能匹配大幅上升的市场,除非我们能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否则就要尊重常识、尊重经济规律。等到某些得风气之先的重要企业不再受成本上升、产品定价权消失的夹板气,以产品与信用获得真金白银,那时再憧憬大牛市不迟。当然,在一些行业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产业升级的迹象。
  从证券到信贷,从收入分配到实体企业,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二次改革、需要创新,需要建立基础工程为经济的二次腾飞做好准备。所幸的是,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具体的变迁,却终于了解大致的方向,不会偏差得太远。市场本身的力量,可贵的信仰,加上社会纠偏机制,会引领我们走出峡谷。(每日经济新闻)

 


李允峰:主板退市规则宜及早量化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建议丰富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判断标准,以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上证所建议,改变事实上以利润作为单一退市标准的局面,引入市场交易类指标,包括衡量交易活跃程度的交易量指标、反映市场估值的交易报价指标等。
  主板退市改革牵动着资本市场各方的神经,如今,投资者对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的呼声和需求,看起来比创业板退市制度更为强烈和迫切,但创业板退市制度改革显然走在了市场前面,很多投资者认为是管理层对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不能痛下决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毕竟,参与创业板的中小投资者要远远少于主板市场,况且A股主板市场从一开始设立就流行垃圾股的炒作,管理层之所以先是呼吁投资大蓝筹,接着倡导价值投资,然后才吹出主板退市制度有望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风声,就是害怕贸然推出退市制度对参与其中的中小投资者造成极大的伤害。客观地说,这种为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留出缓冲时间的做法非常妥当,股民如果能够在缓冲时间内早一点清醒认识到垃圾股的风险并学会远离垃圾股,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改革就会减少对中小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上证所的建议可谓及时。在国内股市,现行上市规则中均有对上市公司不满足上市条件退市的规则,但规则过于宽松,此前主板真正退市的企业寥寥无几。大批绩差公司通过出售资产、借壳、反复重组等方式留在A股市场,并经常引发概念炒作。对主板退市制度进行改革,是国内资本市场从上到下的一种共识,而且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之后,会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共赢的局面,无论是倡导成熟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还是降低市场整体估值风险,都会因主板退市制度改革而受益。如果真如上证所建议的那样,丰富主板退市条件,A股市场有望实现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共赢,股市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共生,而不是持续陷入熊长牛短的投机市场中不能自拔。
  垃圾股不退市,被各种资金爆炒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A股整个市场的估值扭曲,由于估值过高,新股发行价格也水涨船高,加上新股上市之后再度被炒,股价信号严重失真,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加剧,股市资源配置功能自然发挥不畅。因此,缺乏淘汰机制的A股市场投机风气显然比海外市场要高。
  至于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的力度,笔者和众多投资者一样,期待管理层能够在力度上要远远大于创业板退市制度,尽可能把退市规则量化起来,让退市标准变得多元化起来。具体来说,退市制度改革的最大阻力应该在地方政府对当地上市公司的极力维护,如果主板退市制度明确规定,政府给予的各种补贴不能作为退市公司扭亏的业绩,那么很多垃圾股企图通过获得地方政府补贴来扭亏的路子就会走不通,也能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更为可信一些。至于有很多投资者建议的暂停上市公司不允许卖壳、净值产为负值要强制退市等也可以考虑采用。
  只有让证券市场里的众多垃圾股退市,证券市场里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才会消失,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才能更为科学,IPO三高现象也会减弱。如此,股市才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价值投资的理念才能更为深入人心。(每日经济新闻)

 


许小年:越打压房价可能会越高 股市前景不乐观

  一向以敢言敢说著称的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昨天再发犀利言论:中国的房价不应该这么高,但今年的房价还将再创新高!
  昨天下午,许小年做客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暨经济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论坛,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发表了题为《2012年资本市场投资机遇---全球经济的艰难调整》的精彩演讲,演讲分别从国内外两个市场展开了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的讨论。
  谈结构:要清理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
  在中国,过度储蓄和过度投资的现状已经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一开讲,许小年就开门见山。他说,目前中国人的储蓄率达到30%以上,存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不敢花钱!为什么不敢花?就因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力度不到位。
  许小年认为,高储蓄率使得中国除了将其中的一部分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借给美国外,剩下的就是放款给企业,而企业将这些钱用于投资,近几年来,我国投资率已经逐渐增长到50%,但私人消费却下降到30%左右。他表示,就因为储蓄和投资的过度,导致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所以,中国要清理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以调整经济结构。
  谈政策:今年不可能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谈到国内GDP的增长,许小年又狠狠表现了一把他的敢说,今年中国对GDP增长的设定首次低于8%,但我觉得GDP根本就没必要设定,这个道理就像父母给小孩定身高一样,你规定他一年长10公分,难道他长不到10公分你就去刺激他?
  为了形象说明他的观点,许小年不惜调侃自己,揠苗助长的道理连古人都懂,我自己就是揠苗助长的案例,你看我,一量身高,有,量体重,就没有了。他觉得,GDP的增长任何人都设定不了。
  而从今年中国GDP增长被设定为7.5%一事来看,这说明政府像2009年那样出台大规模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推动扩张性货币政策也不大可能。许小年断言,近期信贷政策虽有微调,但并非转向的信号。
  谈楼市:越打压,房价就会越高
  对于目前备受争议的房价问题,许小年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从目前看,中国的房价不应该这么高,但中国的房价还会再创新高,这是实然问题。
  许小年认为,国内的高房价甚至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他分析,高房价迫使国内的年轻人不得不为了买房而存钱,而这也是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越打压,房价就会越高,历年来都是这样,这次也不会例外。许小年认为,房地产关系到太多方面的利益,而找不到其中的平衡点,房价就降不下来。要让房子降价,最关键的还是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土地价格降不下来,房价也一定降不下来。
  为此,许小年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他也支招:既然要建小产权房,就不要减少供给,把小产权房合法化,有效地解决房屋供应。然后就是控制地方财政支出。
  谈投资:宏观调控不是投资策略的依据
  对于投资,许小年认为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有其投资机遇,但产能过剩的时候往往是进行行业重组的最好时机,而在行业重组的过程中,如果你能识别哪些公司有可能胜出,哪些有可能被收购、兼并,你就能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就房地产而言,许小年认为,现在是寻找投资机会的非常好的时机,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房地产公司必须能熬过这个冬天,只要它能熬过这一轮调控政策!
  许小年提醒投资者,要先找好投资标的物,不要根据宏观政策去投资,而要根据行业,根据公司的基本情况,宏观政策只是给大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提供一些角度,我本人反对用宏观指导做投资。
  谈股市:今年股市前景不是很乐观
  近十年,中国的股市并没能给股民带来收益,而许小年对股市似乎也很悲观。他说,中国股市的问题不是一两项政策就能解决,也不是一个新领导的新思维就能解决,中国的股市和中国的经济一样,它的整个系统都出了问题,所以我已经放弃对股市的研究。
  但许小年强调,他仍是一个基本面研究的坚定信仰者,股票的价格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市场的资金链,还取决于市场的情绪。他分析,从基本面上看,由于中国公司创新能力不足,所以中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都是周期性股票,跟着经济的增长上上下下,我觉得今年的股市从公司的盈利前景来看,并不是很乐观。此外,资金链上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但不会出现方向性的改变,这说明由资金引发的大行情可能性不大。
  而对于市场的情绪,因为 放弃研究,所以许小年表示并不熟悉。
  人物访谈
  我是一个随机行走的人
  曾听不懂国外经济学家的话
  许小年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但此前,他曾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科员,应该说,他原本属于体制内,而最终促使他真正走出去的,是一件令他至今难忘的事。
  我记得,当时世界银行派了一个专家组到中国考察,写了好几本大报告,当时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派我去做翻译,和他们对接,但我发现我没法跟他们对接,我在国内学的是资本论,我的经济学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讲的内容我根本听不懂!这事情对我刺激很大,我好歹也是个硕士生啊!我觉得我还是得出去继续学习,这是很强的动力。
  此外,许小年也坦言,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我不太适应官僚体制。
  不相信个人规划有什么用
  让人好奇的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许小年学的是工科,可为什么现在他却在经济学上有如此大的成就?
  许小年回答,我不信各种各样的规划,我也不相信个人规划有什么用,我对个人的生涯没有任何规划,我就是一个随机行走的人。
  他回忆,在西安交通大学念书时,他就是对电机和工程没兴趣,对历史、经济有兴趣,结果在西安交大念书的时候,他看的是经济、历史的书。在学习时,兴趣是你最好的老师!许小年建议在场的大学生,不要想着学什么毕业时才能怎么样,像我,这么一个随机行走的人,走来走去,就一头钻进去了,以后我的很多职业生涯也都不是事先设定的,结果三做两做就做起来了。
  他还建议,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只要用心去做了,就一定能做成。如果带着功利性的话,那么做什么都无法成功。
  人物档案
  许小年1953年出生,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曾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有评论说,他看似惊人的言论之下,隐藏着经济学家的独立精神和最朴实的市场经济原理。

 


李大霄:蓝筹股或成养老金未来投资选择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地方养老金通过委托社保基金会入市,打通了养老金投资股市的渠道,增加了买方力量,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李大霄认为,这部分资金将更多配置固定受益类产品,也可能会有一部分进入股市。总体上看,养老金入市增加了买方力量,将有效改变买卖双方的不平衡地位,有利于提高投资人回报、完善公司治理。长期资本入市也有助于理性投资文化的建立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推广。养老金入市将改变以前卖方力量强大、买方力量弱小的格局。这样一来,那些损害投资者利益、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都将会逐渐得到改善。
  李大霄认为,地方养老金入市如果成功运作,将给其他省市提供借鉴模式,其他省市也会跟进,庞大的养老金保值增值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将形成强大的买方力量。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由蓝筹股所代表的上市公司组成,投资蓝筹股是分享国民高速经济成长的途径,蓝筹股占了整体上市公司利润组成的绝对比例。李大霄说:因此,投资蓝筹股是养老金长期入市的必然选择,因而蓝筹股的需求将得到提升,其地位也将得到稳固。李大霄还表示,蓝筹股地位的稳定,也会使得原来追逐坏孩子的风气得到纠正,市场正气将逐步树立。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