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概念的刺激下,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的维维股份,受益的或许不仅仅是那些“老练”的游资队伍,《金证券》记者了解到,或受信披问题影响,多家公募基金去年年中突击入股维维股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长盛同庆,记者计算,从去年年中至今,作为第四大流通股东,长盛同庆或浮盈超4千万。
长盛持股名列机构第一
维维股份去年发布的3季报显示,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型证券基金近亿元资金去年7月1日至9月30日之间闪电入主维维股份,持有维维股份1843.09万股,占流通股股份1.10%,成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东,但是在机构持股中却排名第一。此外买入维维股份的还有华夏、工银、金鹰和嘉实四家基金公司。
巧合的是,在长盛等机构入股维维股份后,维维股份收购贵州醇的局面开始发生反转。
此前海航收购贵州醇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一直到去年12月,海航曝出放弃收购贵州醇,至此维维股份收购事宜“重获新生”。至此,尽管维维股份并没有公开公告证实“收购事宜”正在进行中,但是长盛同庆大手笔买入,闪电间成为第四达流通股东。
蹊跷入股不是“中意行业”
《金证券》记者推算,去年3季度,长盛基金持有维维股份的成本价格约在5.16元至5.38元之间,截至昨日收盘,维维股份的股价为7.70元。也就是说,长盛基金持有的1843.09万股维维股份已经至少浮盈4276万元。
采访中,包括华夏、金鹰等几家基金公司人士坚持表示,是受到“公司投研结果的影响,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值得一提的是长盛同庆方面并没有直接给予回复,而在此前
记者采访长盛同庆过程中,长盛同庆方面表示更中意对“技术性行业”的投资。而维维股份尽管属于豆奶行业的龙头,但是显然与此前长盛同庆方面表达的“投资行业”相差甚远。
3月9日,维维股份刊登拟与兴义市人民政府、贵州醇酒厂等签署框架协议的公告,宣布拟收购贵州醇酒厂酒业相关资产。至此,维维股份连续拉了4个涨停板。
信披不实或成真
事实上,关于维维股份信披存在“问题”的消息早已被投资者诟病。根据此前媒体披露的信息,维维股份收购贵州醇的消息或在去年年底已经确定,而对于机构来说或许更早。
2011年12月26日,来源于美食天下的一篇《维维集团考察贵州醇,洽谈收购事宜》就将维维的收购意向公之于众,今年1月也有消息称维维收购贵州醇的资金已经到位。而在3月9日公告正式披露前,“维维股份近期将收购一家酒厂”、“维维股份近期停牌收购贵州醇酒厂”之类的消息就出现在网络上。
有网友更在3月6日发帖称,“最新情况通报:市政府改制办同江苏维维的谈判已进行到第三次,3月7日出发(酒厂派员参加)到北京签订合作意向性协议,预计在9日出台,大致是维维集团占51%股份,政府占19%,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占30%。资金上维维集团和投资公司共约出5.7个亿,政府出资1.7个亿。改制方案就是去年12月31日出台的职代会通过的改制方案。届时对方将先打1亿保证金进入酒厂以确保诚意,然后是几个月的具体谈判。估计6月份以前基本完成改制工作。”
对于信披问题,维维股份投资者关系部则表示,“公司信披可能确实存在疏忽的地方,但是不存在提前告知机构的情况。”然而,众多基金潜伏维维股份获利颇丰的情况却让投资者难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