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易宪容:中国金融市场再也不能持续负利率了 周科竞:IPO也应讲先来后到 周俊生:房价下跌已成必然趋势 合理回归是长期过程 陈真诚:房价降50%或不够 需跌回2006年前后 曹中铭:种子基金价值几何 二、今日机构劲爆看点 短期还有最后一跌 两大利空砸落大盘 炼狱之后或有新生 指数再探半年线支撑力度 反弹受挫源于油价上涨 对经济负面影响 多空争夺激烈 到2350点或更安全 揭秘中阴杀跌四大元凶 谨防明日一大风险 利空频袭 资金安全第一 沪综指破位30天线 考验一指标支撑 本次调整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大盘震荡下跌 谁是制造A股长阴的祸首? 三、火线热点飙升内幕 国资委拟定十二五央企注资规划 五大电企或受益 四、顶级私募内部信息交流园 顶级私募关注个股:包钢股份传闻资产重组短线积极关注 顶级私募个股内幕消息汇总:黑牛食品:1季度业绩望实现100%以上增长 五、民间高手股王争霸 月盈利前15名绝顶民间高手一览:最牛高手一月盈利39.38% 民间高手仓单:已有高手空仓观望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易宪容:中国金融市场再也不能持续负利率了
货币政策目标是要让货币增长与信贷增长回归常态,这就得对低利率及负利率保持较高的警惕,不能因为某个经济数据出现一点有利的变化就下调利率。改变低利率或负利率的格局已成我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急务。中国金融市场再也不能走信贷盲目扩张而持续负利率的老路。 今年2月CPI降至3.2%,外汇占款增长适度减缓,人民币升值预期变弱,而负利率才刚结束,要求利率向下调整的呼声又起。学界有不少人的判断是,这种形势再延续两个月,即到4月,央行货币政策就又到利率下调的窗口了。有人据此甚至还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人事变动看成是启动利率下调窗口的政策暗示。再加上部分银行正在调整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主张利率下降的言论俨然更有了扩展的市场。 笔者认为,我们对于2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理由太乐观。比如CPI下降,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就减弱了。因为,尽管2月的CPI下降幅度不小,乃至于还有进一步的下降空间,但是导致国内通胀压力上升的诸多因素,却并非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已经消失,恰恰相反,有的还正在强化。比如过量的货币增长、劳动力工资上升、各地房价迟迟难以回归到理性水平或住房市场性质一时无法调整等等,尤其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泛滥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将很快带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势。所有这些因素对国内CPI的影响,一点也不可低估。加上中国特有的经济增长的政治周期性因素,都会增加国内经济稳定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这些都可能成为推高国内CPI上涨因素。对此万不可掉以轻心。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不少乱象,如GDP中个人消费比例低、房地产上涨过快及泡沫吹得过大、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都与近十年来的低利率或负利率政策相关。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低利率或负利率政策,不加快中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当下中国经济生活中许多问题只能会越来越纠结,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或许可能有人会问,美国、欧盟诸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基准利率不是比中国更低吗?对此,需要弄清楚几个基本问题。其一,中国的基准利率与欧美各国的基准利率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基准利率是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而欧美各国的基准利率一般是货币市场的拆借利率。两者不具可比性。其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与欧美各国不同。近2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近10%,而欧美多国不足2%。在这两个条件下,中国银行(601988)利率远高于欧美各国是正常的现象。而在其他方面就不相上下了,比如我们与美国的按揭贷款利率差别就很小。 近十年来,中国相对较高负利率已给经济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负面影响。 在1997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平均实际利率在3%以上,但在2003年11月到今年1月的99个月内,负利率时间占了58个月,所占时间比为60%。2008年2月最高负利率达到4.56%。另外,从2010年2月开始到2012年1月,负利率持续了整整两年,月均负利率达1.6%以上。若以当前居民存款35万亿计,则居民年均减少收入5600亿元。而2007年至2008年的负利率情况比这两年还更为严重。 严重的负利率限制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对居民消费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这几年,国内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居民消费增长占GDP比重越来越低,严重的负利率是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不改变当前这种低利率及负利率状况,要达到扩大内需的目标是很难的。 严重的负利率也成了一种严重财富转移与耗损机制。而且是财富多的人向财富少的人的财富转移。因为,利率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同样也是一种财富转移机制。如果市场是完全的,银行市场一旦出现严重的负利率,居民就可以通过市场方式退出这个市场,寻找其他财富保值的途径。但是,中国的负利率是政府对银行利率严厉管制的结果,在严格的利率管制政策下,存款人的利益无形中便向贷款人或相关利益者转移,即把银行债权人的财富转移给银行的债务人。银行债务人往往又与某种权力相关,遂使这种财富转移与耗损又可能成了权力人增加财富的工具。 严重的负利率也导致了国内很多家庭倾向于把储蓄转移到其他投资品上,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近十多年来中国房地产之所以投机炒作之风如此炽烈,泡沫被吹得如此之大,一定程度上也与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有关。你想,房地产投资更多的是通过银行金融杠杆来实现的。在严重的负利率情况下,谁融资多,谁不就越得利么?这无形之中激励了投机炒作者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得更多信贷,进而导致整个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也容易形成整个社会银行信贷饥渴症。这几年的实情证明,银行信贷越是扩张,这种市场的信贷饥渴症就越是严重。 总之,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要让货币增长与信贷增长回归到常态,这就得对低利率及负利率保持较高的警惕,不能因为某个经济数据有一点有利的变化就下调利率。而应仔细研究到底什么才是当前中国合适的利率水平,尤其要探讨在政策管制下的合适利率水平。其次,以当前国内金融的市场利率化程度看,央行所管制的利率十分有限,但事实上央行管制的是银行直接的信贷利率,或直接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价,这就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形下,央行利率管制就容易造成市场价格机制的扭曲。而在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扭曲或失效时,中国经济就可能离健康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远。 由此,改变低利率或负利率的格局已成我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急务。比如,逐渐上调银行存款利率,放开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风险定价,并由此逐渐理顺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机制。 中国金融市场再也不可走信贷盲目扩张而持续长期负利率的老路了。(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周科竞:IPO也应讲先来后到
据媒体报道,在证监会公布的485家IPO排队名单之外,新产生了28家排队企业,其中包括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两家航空公司,若论规模,这两家航空公司再小也是大盘股,如果他们插队上市,不仅对其他先排队的企业不公平,投资者对于新股的发行上市速度也难以有一个准确的预期。 投资者最希望的是看到新股发行暂停,如果不能暂停,放缓发行速度也是好事,如果发行速度依然保持高速,至少也应该让投资者心中有个数,例如曾经公布的485家排队名单,投资者认为短期内只有这485家公司准备上市,现在突然多出28家,而且这28家公司中有的还具有深厚的背景,一旦插队发行,对于投资者的预期肯定是一种扰乱。 如果IPO发审工作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排队的拟上市公司也能像挂号的病人那样有个排队序号,新获准排队的就安排在队尾,这样投资者也就能够准确知道近期大约会有哪些公司上市,超级大盘股什么时间将会到来。安排新股上市,本应该是由证监会做主,但中小投资者也需要了解一下未来可能的新股融资压力,以便做好自己的投资安排。资本市场上,不确定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管理层的各项工作安排,也是越透明越好。 假如一家大型央企没有参加IPO排队,直接插队优先上市,将会强行圈走市场上原本不多的资金,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小盘新股的发行,投资者也会因此囊中羞涩,进而引发股市的非理性下跌。 前期股指走弱,与新股发行过度密不可分,现在股市稍有回暖,也与投资者预期管理层将会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有关。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新股发行上市数量不多,也不存在排队之说,咱A股不同,既然僧多粥少,就应该有个明文规则,没规矩不成方圆。 排队是一种文化,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先排队的先上会,先上会的先过会,然后先发行先上市,井井有条,投资者也能勉强接受。对于新增28家排队企业,二级市场投资者也要认真思考,新股排队数量可以增加,未来的扩容压力依然很大,股票市场供求压力依然明显,股市的上涨动力,还需要更大利好的支持,仅从目前的政策面看,股市仍然欠缺持续上涨的可能,或许谨慎操作仍然是最佳策略。
周俊生:房价下跌已成必然趋势 合理回归是长期过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2月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5个,持平的城市有21个,上涨的城市有4个。虽然4个环比房价上涨的城市,其涨幅均未超过0.1%,但与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全线停涨相比,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显示出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 房地产市场回暖,意味着房价开始在目前的价位上止跌。但是,如果我们细看国家统计局出示的数据,就会发现,那4个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是贵阳、西宁、济南和包头,它们在我国城市布局中只属于二三线城市,其房价起落并不具有风向标意义。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房地产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在下跌通道中。这表明,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商品房价格下跌的趋势并未改变。 其实,尽管房价下跌已成为一个不可更改的趋势,但是,以行政手段来调控市场是有其局限性的,这主要表现在市场时常会不受行政调控的支配。从长期来看,房价必须下跌,但是就短期来看,房价走势出现一些小的反复也在情理之中。就目前来说,虽然投资投机力量基本已被清除出市场,但是符合购房条件的那部分力量,如果认为房价已经符合其心理预期,那么他们的进入自然会影响到房价。近期一些城市的商品房交易量出现上升,正是刚需入市的反映。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已经明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就是要让房价回归到一个与居民收入相适应的合理价位,而从目前的价格看,离这个目标显然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房价下跌是政府的一个坚定目标,但是毕竟房地产市场作为曾经的龙头产业,其一举一动对整个宏观经济都将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政府不希望在短时间里出现房价暴跌。 一方面要继续严格执行限购政策,禁止投资投机力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又要以满足合理购房需求来保证市场存续一定的热度,这应该是未来市场调控的一个政策取向。在这种格局之下,个别二三线城市房价出现小幅反弹是可以容忍的,但市场调控的大方向不可能因此而改变,特别是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调控顺利推进,也可保证调控不会因用力过猛而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产生干扰。
陈真诚:房价降50%或不够 需跌回2006年前后
两会让放松调控的梦想破灭 今年两会召开前,尽管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继续严格实施已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允许地方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但事实上,一些人依然凭经验想象,寄希望中央政府能在两会上以保经济增长为由放松房地产调控,甚至象2008年那样出手救市。这些,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了房地产市场预期及媒体舆论、企业行为上,甚至一些人、媒体开始宣称目前房价下降已经见底,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回暖。 然而,刚刚结束的今年两会,已让一些人设想或希望中央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甚至再次出手救市的梦想破灭了,也事实性证明了目前房价下见底论是个真实的谎言,房地产市场回暖只是一个被人杜撰出来的传说。 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2011年,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2012年,将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说明,中央政府对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继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松动的态度非常坚决,目标非常明确,实现目标的决心非常大,任何寄希望政府松动调控或再行救市者只是幻想。然而,由于中央政府及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是房地产调控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因此,又有舆论在质疑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一调控目标的衡量标准,发问到底房价要降到多少才叫合理房价?房价要下降到什么价位才叫房价合理回归?目前的房价是否已经下降到合理价位?下一步中央政府将如何做? 对于这些疑问,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给予了明确回答。 温家宝总理说,这两年房地产调控仍在艰难中看到了一点曙光,这主要是因为调控的决心坚定而不动摇。同时抓住了一个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的要害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金融、土地、企业等各项政策,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地方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大量的收入。涉及到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改革的阻力相当之大。房地产的发展,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手。但是政府这只手也不可以缺少,因为它更具有稳定性和促进公平。对于是什么是房价合理回归?温家宝总理说,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 无疑,这是温家宝总理自出任总理以来,对于房地产调控及房价调控目标的阐述,这是态度最坚决、方向最明确、措辞最精准的一次,说明决策层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和决心空前,没有丝毫放松调控的可能,而且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全国性的房价大幅下降至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的合理价位,不达目的不罢休,消除了关于房地产调控走向的各种悬念!
房价至少需跌回2006年前后水平才行 通俗来说,按照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的这个说法,意味着之前多年来房价上涨中的泡沫必须挤出来,已累积上涨至今的房价中非正常上涨的部分必须回吐出来,必须降回去。而且,这种房价下降当是全国性的,并非指一些一线城市,或所谓的七、八个城市。按照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的这个说法来看,参照房价现实水平而言,目前房价至少需跌回2006年前后水平才行。要达到这个目标,目前房价下降50%也许还不行还不够,一些地区的一些房子的房价或甚至要下跌70%或更多才行。对于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一说,温家宝总理所指的当是老百姓的真实收入对比和切身感觉,不是一些人所拿出的自己想当然计算出来的所谓房价收入比数据。事实上,在中国的当前,对于房价收入比,几乎没人能真实计算出来,也未必能真实、有效地说明问题,哪怕是大概。这是事实,不容否认!当然,最终能否做到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 不过,要看到的是,这已充分表达了中央政府的决策意志和将房价调控到底的决心,将会深度影响房价走势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期,让更多的人(包括开发商、地方政府等)放弃观望及对政府可能松动调控的幻想,让更多消费者更坚定房价将继续下降的信心,继续选择观望乃至弃购,使市场更进一步地形成房价将继续下降并将加大下降幅度的一致性预期,加快房价下降速度,加大房价下降的幅度,并加速市场向更深度方向调整。 对于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深化调整的预期,对于房价将继续下降并加快降价速度、加大降价幅度的预期,将不只是影响新房市场,也将影响二手房市场和土地市场。 事实上,相对于大量存量二手房总额来说,目前在售新房总量有限的,未来上市新房会因市场调整而变,因此,政府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应该不只是要让新房价格下降,还应该让存量巨大的二手房价格下降。 接下来,关键问题之一是,政府继续深化房地产调控,在继续强化对新房价格进行调控的同时,必须同时对存量二手房价格动调控真格。在保护自住的一套房前提下,尽快推广开征真正具有调控效力的房产税,且研究开征空房税、空地税等,加大多种措施的综合调节力度,降低市场的涨价预期,改变持房者的涨价心态,迫使其降价出售或降低租金。否则,就征重税,高到不能将税转嫁到租房者的水平。如果持房者涨租金话,但大家都租不起了,不租了或减少租赁面积,还涨给谁去? 只是,应该说,政府可以采取一切措施调控房地产,促使房价合理回归,包括使用开征房产税等手段,本文作者陈真诚在次需要重申强调的是,政府也必须充分考虑尽力满足老百姓基本生活需要,保护用于自住的一套普通商品房的生活消费需要,使之做到低税负化甚至免征,并做到购买、消费使用的总体低成本化。 另一方面,还要消除所谓供不应求的舆论误导影响。就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说靠增加供应来解决房价房租地价问题,说房地产供不应求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个伪命题,是个睁眼说瞎话的错误理论! 现在,市场上有的是房子,有的是已售待开发的土地。大量房屋被空置,被开发商、投资投机者囤房持有待涨,还有大量的土地被囤积闲置待涨,这些是非常普遍而数额巨大的,政府必须想办法动真格进行严厉调控。否则,无论是房子还是土地,供应出来多少,都可能被囤积起来,就会闲置多少,空置多少。 还有,对于要让房价大幅下降至温家宝总理所定义的合理价位,有人提出说,目前一些房屋是近年来尤其2010年左右以来高价拿的地,拿地成本怎么办?想以土地成本为理由而拒绝降价。对此,应该说,房价大幅下降已成政府既定调控目标,已成市场大势,作为享受了多年市场火暴、房价上涨带来的高利汇报的开发经验者,只能顺势而为,主动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应对,降价促进销售回笼资金,或想其他办法融资,或出售手上多余土地,或寻求与有资金的企业合作开发,以能安全、顺利地度过这个调整周期。记住,在这个调整周期里,在这波优胜劣汰的大潮中,只有能确保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来才有可能、有机会生存得更好,甚至利用调整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不难理解的是,世上没有只涨不降的房价,市场没有永远不变的火暴!作为企业,本身要有风险意识。谁说所有的开发商只能赚而不能亏?谁说所有的开发商只能在市场火暴期卖房赢利而不能在调整期让利甚至亏本卖房?退一步来说,谁让你当时要不理性地高价拿地?作为企业,做任何决策都应该三思而行。当时不理性地拿了高价地,如今市场深度调整,只能自食其果,只能由自己想办法消化,或承受高价拿地、激进扩张等不理性作为所带来的惩罚。 积极鼓励、引导乃至迫使企业、资金能真实地投向实体经济 另外,我们还需考虑一个问题是,政府强化调控房地产后,就必须要想其他办法以其他手段来刺激或确保经济增长,使经济能以必要、合理的速度增长。由于对外贸易收到各种因素制约,一时也难以实现快速增长,就主要得依靠刺激内需消费和刺激投资(包括政府投资或私营部门的投资)。而要刺激内需消费,除要提高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增加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降低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负担等外,更重要的是要继续打击通货膨胀(或抑制通货膨胀预期),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能力消费。而在刺激投资方面,政府因积极鼓励、引导乃至迫使企业、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政府投资资金和个人等私营部门资金)能真实地投向实体经济。 大家可以看到,政府最近一直强调要大力鼓励、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鼓励、引导投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接下来,作为政府来说,在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同时,还要合理掌握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统筹策略,防止过多资金因房地产市场调整而集中流向股市等市场进行投机炒作。 事实上,目前包括不少开发企业(之前开发楼盘卖房赚了钱,之后没有继续做项目)在内等许多企业(老板或高层或公司),手上因之前市场火暴时连续多年赢利而持有不少资金,几百万几千万到几个亿甚至更多的都有,不少人一直在与券商(营销部、大客户部及券商内任职人员)保持联系,咨询何时进入股市抄底,准备将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撤出转投入股市进行抄底投机(投资)。 基于这种现实,因此说,随着政府态度坚决地推进房地产调控继续深化,一旦将来房价调控下来之后,政府或不会也不应该过急于把股市抬拉起来,否则,大量资金将依然不会进入实体经济投资,其中包括一些银行信贷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进入股市等投资投机领域进行投机(投资)。 不难想象,不难理解,如果短期房市股市均无投机机会,那么许多资金就不得不选择投资实体经济。否则相反,大量资金从房市出来后又进入股市。如果是那样的话,政府想刺激或鼓励或促进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投资,很容易成为空话。 其实,今年两会间,在3月12日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表明货币政策是松或者是紧。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下调释放出资金,是广泛地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向,并不是为了增强股市的信心或主要流向房地产业。就是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代表货币政策松动,不是为了刺激股市或房市。这也说明,中央政府至少短期内使用松动货币政策等手段刺激股市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说,对于持币等待机会以进入股市抄底的投资投机者而言,至少在短期内,别寄希望政府能快速发力大力刺激股市上涨,别对股市快速反攻上涨抱太大希望,别对进入股市投资获取大幅反弹而至暴利的预期太乐观,而需谨慎,谨慎,再谨慎。(作者为房地产著名评论人,财政专栏作家)
曹中铭:种子基金价值几何
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将在公募基金行业推行发起式基金(或称种子基金),以共同持基的方式来完善基金公司长期激励的约束机制。根据初步方案,当基金募集规模超过5000万份时即可成立,发起式基金募集规模中的1000万份由基金公司的股东、高管认购或基金公司以注册资本金认购,其余部分向公众募集。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也为了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近几年各基金公司纷纷推出创新型基金产品以吸引投资者的加盟。然而,公募基金的业绩却无法让持有人满意。去年全年基金累计巨亏超过5000亿元,也创造了基金史上第二大年度亏损。基金投资虽然出现巨亏,但收取的管理费却当仁不让,并且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势。2007年大牛市阶段,基金管理费收入不过278.55亿元,2010年则飙升至302.2亿元,去年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达149.22亿元,全年突破300亿元大关应该没有问题。 事实上,基金盈利能力不足与低分红回报早已招致市场的广泛诟病。如果说基金在盈利时收取较高的管理费还算顺理成章的话,那么在巨亏的背景下仍然如此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基金管理费收入与盈亏无关的机制,实际上决定了基金不可能将持有人的利益置于首位,拼命地扩大规模才是其最重要的选择。因此,市场上要求改革基金现行管理费提取模式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沪深交易所总经理的罕见炮轰、频频遭遇股市黑天鹅等事件的出现,并不是什么偶然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基金公司在内部治理与投资决策上的短板与弊端,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基金漠视其持有人的利益。其实,基金的负面新闻远远不止这些,如基金老鼠仓、同一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利益输送、投资散户化等等,不一而足。 随着基金业人员流动情况的加剧,如何完善基金行业的激励机制,使基金从业人员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并更好地保障持有人的利益,显然是监管部门不应忽视的问题。而关于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该如何改革,市场上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该问题,监管部门却一直没有表态。此次欲推出种子基金,不啻于给市场带来一丝希望。 毫无疑问,种子基金在完善基金行业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将基金管理人(包括其股东、高管等)的利益与基民捆绑在一起了。这不仅是市场一大进步,也有利于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之间形成利益共享,亏损共担的格局。但是,鉴于目前A股市场及基金业本身的现状,笔者以为个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据报道,基金高管、股东或基金公司认购的种子基金份额的锁定期为3年。虽然3年期间内不得发生变动,但锁定期满后,不排除其赎回的可能。尽管在三年之内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会荣辱与共,一旦基金管理人的份额被全部赎回,其与现行的基金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那么,现行基金中的诸多黑幕就可能被重演,进而损害到持有人的利益。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除了高管与清盘之外,基金公司股东、基金公司认购的份额应该长期被锁定。既然持有人能够坚守,基金公司股东、基金公司又凭什么提前溜之大吉?只有将基金公司股东、基金公司认购的份额无限期锁定,种子基金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魅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