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死叉是否成形 尾盘异动暗藏玄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两大死叉是否成形 尾盘异动暗藏玄机

加入日期:2012-3-19 19:11:09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目录: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叶檀:刚性需求购房者现在可以出手了
  谢百三:深交所限新涉嫌违法 哪有此种奇怪做法
  周科竞:10分钟交易造成新股定价扭曲
  周俊生:葱价暴涨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巴曙松:市场力量助推利率市场化加速前行
  二、今日机构劲爆看点
  热点轮换节奏快 震荡市场操作要点
  尾盘异动暗藏玄机!两大热点暴露主力新动向
  两大死叉成形 春季行情看四月
  调整风险尚未解除 关注三大区域
  沪指站稳2400点 降准预期助震荡收涨
  调整前半周不会结束 两大机会逐渐显露
  切勿好了伤疤忘了疼
  BOLL中轨已破四日 保持高度警惕
  蓄势后短周期反弹有望延续
  三、火线热点飙升内幕
  旅游股缘何逆势崛起 幕后三大利好曝光
  四、顶级私募内部信息交流园
  顶级私募关注个股:斯米克收购超预期矿产资金抢筹
  顶级私募个股内幕消息汇总:兴发集团资产注入期限临近
  顶级私募建仓成本:惠泉啤酒主力持仓成本7.86元
  五、民间高手股王争霸
  月盈利前15名绝顶民间高手一览:4高手3月操盘成功率100%!
  民间高手仓单:某高手精确出手江钻股份


  
一、两市重大情报专家点睛


叶檀:刚性需求购房者现在可以出手了

  近日,有着财经女侠之称的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作客2012中国银行(中山)财经论坛,就房地产市场及宏观经济走势作专题演讲。叶檀表示,就楼市调控结果来看,为期10年的房地产上涨行情已经结束,不会再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投资性买家的购入风险比较大,建议刚性需求购房者可以出手了。
  房价不会大跌 可以入市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没有一个出现房价上涨的情况,北京商品房价格同比更下降25%。叶檀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会造成中国经济根基不稳。房价不要说下降50%,事实上只要下降30%,多个基础行业如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都将崩溃。叶檀表示,为了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未来房价既不可能大幅度上涨,也不可能雪崩式地在一年内跌价10%以上。
  而对于近期有20多个城市对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其中4个城市的微调政策被叫停的情况,叶檀认为,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底线是成交量保持稳定、房价平稳,也就是支持刚性需求,抑制投资需求。而这4个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涉及到第二套住房,鼓励投资性需求。因此,叶檀建议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可以消除疑虑入市购房,而投资性买家暂不宜出手。
  拉动内需关键是城镇化
  在论坛上,叶檀说称,实体经济已经到崩溃的边缘。在她看来,近一年多来海运、造船、钢材、煤炭等基础行业等价格指数、库存指数的变化,显示国内的实体经济,从以往出口培育的产能,因为找不到新的消费出口而成为过剩产能;而银行等虚拟经济赢利过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做了嫁衣。
  现在唯一能帮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只有依靠提高内需这一条路。叶檀认为,拉动内需的关键是城镇化,它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抓手。当一名农民变成市民后,大概有4~5倍的消费增长能力。而近年开始推进小城镇户籍改革,鼓励让定居有工作的农村居民变成城镇居民,如果每年1200万农民变成市民的话,每年的内需就从此产生。因此,城市化进程势不可挡。
  谁获得内部订单谁获胜
  对于传统制造业现状,叶檀表示,企业要想有成本优势只有往中西部走,如果还想做实企就要做服务、做内需。要知道养猪都要比炼钢好,养猪代表的是农业和服务业。
  她还表示,未来谁能获得中国内部订单谁就能生存。例如获得央企的订单,或是学脑白金产品广告那样能够抓住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内心和胃,拼好属于企业自身的拳头产品,招纳专业人才,形成全产业链的集成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同行中形成不可取代性。

 


谢百三:深交所限新涉嫌违法 哪有此种奇怪做法

  对于深交所为遏制新股炒作出台的限新 举措,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认为此举涉嫌违法。3月8日,深交所发布限制新股炒作的新规,规定新股在以下两种情形之下的,深交所可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至14:57分:一是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二是盘中换手率达或超过50%的。
  对于深交所的限新 举措,谢百三3月9日晚发博文质问:交易所此做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哪个国家、地区交易所有此种奇怪做法?
  他认为,深交所的做法太随意,全世界大部分股市交易6小时,我们仅4小时……深交所逆世界潮流,仅半小时就停止交易了,交易所有权朝令夕改吗?世界交易所的法规上,允许交易所这么随心所欲地别出心裁地想奇怪的规定来限价吗?
  谢百三认为,深交所限新 举措起码对3月8日-9日等近期新股投资者是违法侵权的,申购新股时,没有讲过这些限制啊!深交所经得起人们打官司吗?

 


周科竞:10分钟交易造成新股定价扭曲

  深交所限制炒新的规定把新股首日的交易时间缩短到了不足10分钟,开盘6分钟完成50%换手,跟着次日开盘跌停。规定是完成了抑制炒新的目的还是让投资者对新股定价无所适从?面对新的情况,一级市场中签者注定要大面积卖股票,对于仅有的换手50%的额度,中签者该跑还是该等,买股者该追高还是该等待?诸多问题已经需要投资者重新研究,如何给新股估值,成为了一门学问。
  现在新股上市,买家和卖家心里都比较含糊,卖家多数属于一级市场资金,肯定要卖出手中持股,但是全日只有50%的持股能够在开盘时间卖出,其余的只能等到14时57分或者次日卖出,走还是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上周四上市的三只新股看,早点卖出是正确的,迟则后悔。
  买家心中也不是滋味,谁都认为能够在短时间收集50%筹码的资金,很可能是主力机构,对于一个短线炒作机会,50%的筹码已经足够,那么准备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是应该开盘或者之后的几分钟时间里尽快买入,还是应该等待14时57分之后或者次日再行买入,其实也有一些赌博的成分。
  证券市场,不应该用交易限制来打击炒新,不让交易并不能达到抑制炒新的效果,如果新股上市首日仅有50%的换手率,那么次日涨停或者跌停都有可能。投资者对于新股价格的理解会更加倾向于投机因素和机构资金的认同度,而非通过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和成长性判断。
  真正想要抑制炒新,就不应该限制投资者的交易,反之还可以允许投资者充分交易。例如,交易所可以规定,新股上市首日实行T+0的交易制度,让早盘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在全天任何时间卖出股票平抑股价,曾经允许创设权证的机构投资者,也可以在新股上市首日创设股票进行卖空操作。两方合理之下,主力资金如果坚持恶意高举高打,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收集到超过100%的流通股,此时交易所还可以允许创设了新股的机构投资者向大股东和限售股股东进行中长期融券,以保证不会因此爆仓。如此高压之下,恶意炒新的资金要么高位举杠铃,要么出现内部分歧,最终必然会土崩瓦解。
  本栏认为,抑制炒新不能仅仅限制交易,而是要让炒新资金惨淡收场,这才是打击炒新的根本渠道,如果仅仅是不让首日炒新,那么次日、三只之后的新股行情,很可能将会层出不穷。

 


周俊生:葱价暴涨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前几年出现的物价强劲上升,正是从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开始的,最终引起了物价的全面反弹。现在的大葱价格暴涨,是否会重复前几年那样的情景,显然是一个不可掉以轻心的情况。
  今年2月份的CPI同比升幅仅为3.5%,这一数据公布以后,人们松了一口气,因为它表明控制物价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效果,近几年来在中国市场上一直阴魂不散的通货膨胀威胁,终于得到了克服。但是,消费者的菜篮子还没有轻松多久,忽然又发现,一向作为炒菜配料的大葱价格出现了不可思议的飞涨, 10元钱只能买到两根大葱,而且这种情况不是只出现在一个地区,而是蔓延至全国各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菜场里,大葱的金贵已经盖过了肉禽和鸡蛋,成了人们要惦量着才敢买的物品。
  大葱是一种小宗农产品,因此它的价格暴涨似乎尚不足以对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上的CPI产生强烈的反抽作用。但是,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前几年出现的物价强劲上升,正是从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开始的,最终引起了物价的全面反弹。现在的大葱价格暴涨,是否会重复前几年那样的情景,显然是一个不可掉以轻心的情况。
  对于葱价暴涨,一些专家的分析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大葱价格上涨。流通环节过多确实是我国商品流通中的一个顽症,但让人不解的是,流通环节过多,并不单单表现在大葱这样一个小宗产品上,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面临这个问题,何以其他产品的价格尚算稳定,偏偏是一个不让人注意的大葱出现这种异常情况?
  回顾几年前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人们曾经把账算在当时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市场过多流动性身上,游资对小宗农产品的轮番暴炒导致了物价的飞涨。但是,就目前来说,货币政策早已改变为从紧,各大商业银行投放的信贷已经连续几个月处于低位, 因此将一些物资的价格暴涨,归结到货币政策的失误,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民间资金一向在货币政策管理的视野之外,而这部分不断膨胀的民间资金又难以进入金融信贷的渠道,因此它们只能在市场上不断地寻找炒作目标,从而制造出一个个的炒作高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之前,民间资金最热衷的是楼市投机,但严厉的调控政策已经基本堵死了它们在这个领域兴风作浪的可能,前几年几种小宗农产品暴涨的路径正是与楼市调控契合的,现在的大葱价格暴涨,不过是故伎重演罢了。
  但是,大葱价格暴涨,仍然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它表明,尽管这几年政府加强了对物价的管理和干预,但由于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因此游资对经济平稳运行的干扰仍然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尽管此番大葱价格暴涨只是一个小事件,但对调控部门来说,有必要从中看到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这个老大难问题对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现实影响,特别是要正视民间资金的作用,将它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目前,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执行,一些中小企业又开始出现资金紧缺的问题,市场上又出现了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放松货币政策,很可能会回到前几年那种一放就乱的局面,因此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信贷市场,让它既能对中小企业起到支持作用,又不至于再在某个物品上聚集炒作,从而对物价走势产生影响,乃至推动CPI再度失控,而它自身也能有利可图。

 


巴曙松:市场力量助推利率市场化加速前行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涉及面广泛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逐渐简约为银行利率特别是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本栏目分两次刊发巴曙松博士《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文,探讨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和时机选择问题,本文为下篇,上篇请见3月12日《中国基金周刊》。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进行风险和收益权衡,并选择适当时机和可行的方案切入。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是主要问题
  中国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采取了渐进式的路径,已取得明显成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外币利率市场化已于2004年底基本实现。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区间管理,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房贷利率的浮动下限有所调整,商业银行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扩大。目前较为严格的利率管制主要是央行对人民币业务实行的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和存款利率上限管理。也就是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涉及面广泛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逐渐简约为银行利率特别是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利率管制弊端凸显
  利率市场化紧迫性
  美、日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表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选择应当考虑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内在推动力;二是国内是否具备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基础条件。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凸显了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利率市场化具有内在驱动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长期严格的利率管制致使中国商业银行形成了依靠规模增长和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需要通过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创造条件;二是在经济紧缩时期国内信贷资源紧张,而民间信贷市场需求旺盛,亟待通过形成合理的利率价格机制,遏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流向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企业或行业;三是阶段性的通胀预期走高使得银行体系资金分流显著,基于逃避利率管制的一系列金融创新更加剧了这一过程,表现为存款理财化倾向明显。从特定意义上说,可以说是市场的力量在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四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资本项目逐步推进的自由化也要求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加速。
  中国现阶段基本具备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近年来理财、信托产品的爆发显示了市场化的价格发现功能,而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债券市场的品类体系逐渐完善,表明市场化定价的金融资产领域不断扩大。中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存在的软约束问题正在逐步硬化,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微观基础。另外,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架构,银行存贷款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央行利率调节体系逐步完善,以往对利率的直接管制性调控方式已逐步让位于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并重的调控模式。公开市场操作在利率调控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渐进式推进,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的认可度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利率市场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利率的敏感度有所提高,使得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推进成为可能。
  加快利率市场化必要可行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很大意义上是一个成本收益权衡,也是选择合适时机、以及合适路径的政策选择问题。
  当前,银行体系吸存压力明显上升,2012年1月银行体系的存款比2011年12月下降8000亿元,银行纷纷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等方式提高利率。如果此时进一步推进实施利率市场化,适度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可通过一定的利率机制来稳定银行体系的存款,从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相对稳定。
  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2011年以来通过准备金提高、以及信贷投放控制等数量化指标来抑制通胀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使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大型国有企业,加剧了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挤压。
  当然,从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冲击。当前国际主要货币大致处于零利率环境,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吸引热钱流入,也可能会阶段性推高储蓄率。利率市场化初期也可能对银行业绩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商业银行寻找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式,促进市场化的金融创新,并推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中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在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应积极落实诸如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等当前尚不具备的相关金融制度的建设,针对性地控制短期内可能的负面影响。(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此信息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