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德:股市将迎来赚钱阶段 水皮:用时间去换空间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顾铭德:股市将迎来赚钱阶段 水皮:用时间去换空间

加入日期:2012-3-17 21:25:1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李志林:多项利好将出 终于等到春生第一波调整
  华东师大 李志林(忠言)博士
  随着两会闭幕,市场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生第一波的调整。尽管当日创了四个月来的跌幅,从高回落94点,尽管主要是前期过早做空的基金和今年来屡屡失败的期指空头主力通过猛砸第一权重股中石油所带头杀跌,但是调整的理由还是很充足。
  一、3·14大跳水的原因
  1、对两会利空的集中宣泄。两会将今年的GIP增速降为7.5%,使前期大幅上涨的金融、保险、石化、钢铁、汽车、有色、煤炭、水泥等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失去了进一步上涨的理由,不进则退。温总理关于房价远没有调整到合理价位、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绝不动摇的表态,使前期凭想象而大幅上涨了30%以上的房地产股集体杀跌,成了股指跳水的急先锋。
  2、大盘蓝筹股的价值遭到了市场的否定。所谓蓝筹股,在全世界股市有着经典的定义:第一,是行业中龙头和标杆的大盘股。第二,是进入成熟发展期的企业,靠的是内生成长性,而无需再融资,如可口可乐、微软、苹果等。第三,每年的分红率超过银行利息的3--5倍,从而吸引庞大的养老基金等社会资金长线投资,稳定地获取丰厚回报。相比而言,中国股市目前的大盘蓝筹股,只具备上述三定义中的第一个,而另两个上却是软肋,尤其是银行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说一百遍大盘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市场也不相信,还不如在大盘股停止在融资、大幅增加分红以后,再说不迟。
  3、各大指数的波段涨幅已经到位。以今年1月6日最低点为计,上证指数2132-2478点,涨幅14.4%;上证50指数1571-1851点,涨幅17.8%;沪深300指数2254-2705点,涨幅20%;深成指8486-10529点,涨幅24.1%;中小板4467-5770点,涨幅29.17%。;创业板6122-799点,涨幅30.56%,这样大的涨幅,已经符合甚至超出一个波段的标准,并且还是单边上涨,积累的获利盘甚多,所以一旦开跌,获利盘便会汹涌而出(周三下跌时沪深两市放出了3276亿暴量),使指数如飞流直泻。
  4、2500点平台压力甚大。打开近3年成交量分布图,可以看到两个最大的压力带:2500--2600点和2900--3000点。2500点是这两年反复攻克而又反复失守的平台,这里云集着大量的获利盘和解套盘。在股指上行靠近2500点前,若不经过反复的宽幅震荡,不经过反复的堆量蓄势,没有较有力度的实质性利好刺激,2500点上方很难冲破并有效收复。所以,最近在2370--2470点已经走了两个来回,是十分有必要的。
  5、恶炒新股中交建失败所致。近期,恶炒新股之风屡禁不止,从中小板、创业板,蔓延到了主板。近期上市的大盘股中交建,上市第一天就比发行价暴涨了31.3%,换手率高达67.4%,随后连跌五天,跌幅高达20.4%,将炒新族一网打尽。大盘新股(包括中国水电)的高开低走,颇伤人气,对股市的下跌起了重要的指向作用。
  二、春生行情不是结束,而是休整
  1、时间和时机。目前时值是3月中旬,仅是初春,春生行情还有得拓展。从时机上看,近日郭树清主席称:目前不是国际板推出的合适时机,国际板没有时间表。他所谓的是合适时机是什么?我推测,应是2800--3000点。而现在指数老是在他认为大盘股有罕见投资价值的2400点附近打转,并且他上任时的位置在2473点,即便从为了今后能推出国际板的功利目的看,日后继续拓展春生行情,在时间和时机上也是有利的。
  2、估值。按照2011年业绩预估,目前2400点位置大盘的动态平均市盈率只有15--16倍,比美国香港股市只选30多个样本股统计的市盈率还要低。中小板20倍出头、创业板30倍左右的估值,大大低于门槛低、成长性更逊、没有高送转机会、40倍市盈率的纳斯达克股市,更具价值再发现的空间。
  3、周边股市。美国道指强劲上涨,稳稳站住了13000点,近期又连涨7天;纳指连创11年新高,稳稳站上3000点;标普500创了四年来新高,稳稳站上1400点;欧洲股市也是牛气冲天;港股同样走势强劲,站稳21000点。这样,连续大跌两年的中国股市就更无继续走熊的道理。
  4、欧债危机。一年来,被称为中国股市大跌的重要借口的欧债危机,是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手策划的一出闹剧,目的是刮起通胀旋风,转嫁危机,搞乱中国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和股市。而中国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却一再拿欧债危机说事,唱空中国经济,推卸股市下跌责任,自己吓唬自己。现在终于清醒,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负面作用不复存在,连温总理都说,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5、多项利好政策在两会后有待陆续推出。例如:人社部长所说的,两会后将开始地方养老金入市的试点;证监会表示,将协调有关部门降低红利税;郭树清主席在两会后称,将采取多种措施提振股市信心;周小川行长称,存准率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工信部长称,四个新兴产业规划将在两会后出台;新股发行改革将有大的动作等等,这些都是经休整后春生行情开启第二波的预期动力。
  6、下方的支撑强劲。前期在攻克2370半年线的过程中,市场经过反复的震荡、盘整、蓄势,使半年线有着扎实的基础。前期踏空了大段行情的空翻多机构,是在2370--2400点反复盘实之后,才由空翻多的。目前,市场有没有去年那样的欧债危机、五次国际板传言、加息提准、扩容大跃进的利空,所以在股市杀跌时,只有获利盘涌出,而鲜有割肉者。周三、周四、周五巨大的成交量表明,获利盘清洗得较为彻底,承接盘同样十分有力,人气不散。若不看好后市,岂会贸然进场?
  7、股市再度上行的动力是科技股。美国100多年的证券史证明,每一轮牛市都是来自科技进步和科学产品的广泛应用。这一年来,美国股市的强劲上涨,除了美联储宣布将零利率保持到2014年末以外,主要就是靠纳斯达克的高科技股领涨。温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说降GDP主要是为了主动调整结构,要设法使同样的经济总量能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以为,就是要靠经济转型,靠七大新兴产业,靠科技进步来推动股市的上涨。由此,目前20--30倍市盈率、七大新兴产业、有高成长性、有高送转潜力的中小盘股,将是春生第二波的主流热点,是跑赢大盘的利器。这是被今年以来的股市实践已经证明的、并将继续证明的客观事实。
  这一波调整,将以区域震荡的可能性为大。第一支撑位是半年线2363点,第二支撑位是2330点,调整时间为1-2周。调整的特征是:继续的走碎步漫步进二退一、近三退二,以个股行情为主,不拉中大阳线。调整结束的标志是:成交量温和放大,重新收复5周均线和20天线,收盘连续站稳2430点。(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房地产深幅调控的困难性与风险性
  --兼谈其他经济热点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温总理用长达三小时的时间认真地回答了中外记者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学习、过滤一遍,发现动一发牵全局的还是房地产调控问题,这个问题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影响到汇率问题及地方债及增量的控制及归还问题。
  一、总理说:一些地方房价远未回到合理价格,我认为合理的房价应使房价与居民收入相适应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
  这里,温总理提出合理的房价的两个标准,前一个就是当地的房价应与当地居民收入、购买力相适应。也有人提出,以欧美国家的收入房价比作参考。
  那么,在上海,平均户均年收入约为15万-20万。其实20万年收入是很少的,按照德国柏林,房价是一家收入的3.9倍,纽约,房价是收入的6.9倍,那么以次类推,上海房价如果是以柏林为参照物,则一套房价(100平方米)要跌到105万-140万。
  另一个参照物,根据上海居民存款,目前内环线以内5万每平方米的房价起码跌倒1.5-2万元每平方米,整套房(100平方米)起码跌倒150万-200万。
  如果能这样深幅下跌,百姓何等高兴、欢呼、感谢政府之调控啊!
  二、房价真的大幅下跌之困难性及风险性
  1、房价问题根本上是货币现象,货币发得多,M2上得快,房价就很难下来。
  记得去年12月还只有85万亿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现在竟是87万亿之多了。87万亿/GDP45万亿约等于1.9倍,而美国的M2/GDP始终为60%左右。就是说,我们的房价要和美国纽约相比,M2要砍掉、收回60万亿(还剩27万亿),这怎么可能呢?
  2、此外,刚性需求强。每年农民工进城、大学生毕业生留城,他们对房的需求是刚性的。
  3、还有一个地方政府是否真心配合的问题。土地财政收入,2010年占北京、上海、天津60%多。各地政府一方面叫得满天里的响,和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调控房价,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权力范围内,保护本地房地产市场,在尽可能少的损失下,让房地产业,房地产发展商活下去,生存下去,以躲过这次严厉的调控关。因为工资、补助、城市建设、还10.7万亿地方债,最终归根到底还是靠卖地啊!这就使得中央的调控政策会在基层被弱化,被应付过关,房价要跌很多也很难啊!
  4、此外,如果房价真跌去大部分,经济将雪崩式地下跌,42个产业一片萧条,中国经济极可能走日本1990--2012年的长期萧条的道路,想救也救不起来啊。其他:①7.5%的GDP增幅,我是不相信的,各地政府民间投资冲动还是较强劲的,今年仍应在8.2-8.3%以上。其实应该GDP保八,通胀容忍在3%-4%。
  ②新规则规定新股上市爆炒几分钟就停牌,停在50%的成交量上。我认为这是非常荒唐的,不久就会被取消,善良的调控愿望怎么顶得上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稳定、可靠、重要呢?证券市场就是信用市场,不讲信用,变来变去,如何取信于民?(金融投资报)

 

 

  顾铭德:股市将迎来赚钱阶段
  金融观察家 顾铭德
  其一,两会期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被消除,最大的利空事件正在转变为利多因素。在两会期间,市场普遍关心相关事件将会如何演变?中国政治社会能否稳定?本周三股市暴跌与其说是技术调整,不如说是市场对国家能否稳定的担忧。本周四,公布了一些地区领导人的调整,这说明国家对此事的解决已经明朗,中国将会继续改革开放,有序符合国情的稳定发展与改革。所以,两会之后,当市场逐步接受这个观点和现实,市场稳定向上会逐步恢复。
  其二,两会期间最大的经济信息是,国务院将继续严控房地产。由此,社会闲散资金只有往股市分流。房地产和股市是吸引大量资金的主要渠道,在房地产被堵死的情况下,资金流向有利于股市。
  其三,两会之后证监会关于推动战略资金进入股市的措施,将会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正式宣布试点,指导央企资金进入蓝筹股,推动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等等。
  其四,两会期间,证监会又有新举措振兴股市,比如正在积极协调降低分红成本,研究和解决老三板转板等历史遗留问题;禁止机构炒新股,严查炒新股账户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股市上涨。
  其五,美国股市再创新高,道指破13000点,标普破1400点创近四年新高,美国经济复苏明显;希腊债务危机暂缓。这种外部环境对沪深股市会产生助涨作用。
  其六,经济增长降温,出口降温,对股市来讲这不算利空,因为这会导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出现微调、预调的措施。中国GDP7.5%的增长率如果叫利空,那么美、欧、日平均2%不到的增长率又怎么会使股市向好呢?
  总之,对中国沪深股市来讲,真正的利空是三大因素,其一,通胀;其二,社会不稳定;其三,市场大扩容。这三大因素对股市杀伤力最大。目前通胀因素已经控制好,对股市杀伤力减弱;社会能否稳定对股市非常重要;至于市场扩容问题,目前证监会拼命推利多题材,不至于看不见大扩容的危害。从本届证监会近阶段所做工作看,推动市场繁荣的力度已经非常给力,有点类似于中央2005年解决股权分置难题时,大力推出利多措施的状况。目前大盘指数类似于2006年春季,股市即将迎来一段令人难忘的赚钱阶段,需要克服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慌。(金融投资报)
  


  龚方雄:A股反弹刚刚开始 改革将成投资主轴
  A股的反弹刚刚开始,而改革将构成未来几年的投资主轴。这是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 3月16日在诺亚控股战略发布会上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的观点。去年曾预测2012年股市或者是0,极度悲观;或者是1,极度乐观的他很明显已经转向唱多,释放出积极信号。
  龚方雄认为,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A股持续反弹的内外条件已经具备。美国通过高科技行业引领经济复苏,各种数据相继好转,股指连续走高。之前市场普遍担忧的欧债今年出现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不会发生。龚方雄对今年的国内经济也较为看好。他指出伴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中国今年的出口表现将非常乐观,同时国内通胀水平已经逐步降低。
  龚方雄认为,现在应当从继续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状态中走出来,融入全球经济复苏、股市反弹的崭新环境。他尤其建议投资者仔细体会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反复释放的改革信号。相信改革必将继续,我们有理由对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保持信心。他指出,根据历年的经验,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会是各种新政频繁出台的时期,通常会出现经济过热,而非市场担忧的经济增长放缓。据此他认为,改革将成为下一步的投资主轴,投资者应该跟上改革的步伐进行布局。


  水皮杂谈:刻意误读温理讲话 用时间去换空间
  天有不测风云。
  许多人做梦也想不到,上午还走得好好的指数,中午会因为温总理新闻记者见面会上一句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回答而乾坤逆转,演出了一幕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上证指数一举跌去60多点,下跌的利索和本轮上涨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水皮相信,市场的确是误读了温总理的讲话,这种误读如果说开始是无意的,那么后期其实就是刻意的,借题发挥一贯是市场调整的逻辑。毕竟,从年前温总理发表关于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以来,在郭树清不遗余力地鼓吹蓝筹罕见价值投资的罕见举措之下,指数已经出现了300多点的涨幅,在宏观经济增速调降至7.5%的背景下,指望指数轻松上升是不切实际的,必要的调整是继续震荡上行需要的,更何况,上证指数又面临2500点的关口。
  众所周知,房地产的调控一直就是本轮宏观调控的出发点,至于会不会成为归宿,则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凤凰网的编辑请水皮梳理一下调控的过程,其实调控的始作俑者是央行于2003年9月发布的房贷新政,周小川其时就已经对银行业可能存在的房贷风险提出了警告,但是这种预警并未获得中央部门的普遍认同,建设部甚至假国务院的名义发布了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予以还击。不过,短暂的分歧之后,2004年初中央开始了以房地产上游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产业为对象的宏观调控,可惜一年的调控效果有限,钢铁价格更是走了一个过山车,有惊无险,直到2005年初曾培炎副总理才在上海明确把调控目标指向了房地产,限制别墅用地论调实施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措施出发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南辕北辙变相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奥运概念的炒作让北京的房价出现飙升。做股票的都知道,上一轮行情的蓝筹领涨板块分别是金融股和房地产股,概念则一方面来自汇改,一方面来自股改,汇改意味着人民币资产的升值,因此,房价股价齐涨成为2006年和2007年的情景。真正让房地产降温的其实并不是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措施,而是2008年开始的从紧的货币政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没了房地产政策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中介倒闭有行无市,绿城差点命丧黄泉,恒 大上市亦遭滑铁卢。但谁又能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仓促之下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货币政策大拐弯从从紧跃过稳健直接进入宽松,流动性如洪水猛兽夺栏而出,房地产的注册资本金从30%被下调到20%至今没有回调归位,杠杆效应从3倍放大到5倍,房地产交易量在2009年达到6万亿,占当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将近一半,房价出现翻倍的走势。忍无可忍之下,国务院2010年4月再次开始强力调控,半年之中出台了三次文件,着力点从限贷扩大到限购,但是地方阳奉阴违,央企频当地王,退出令形同虚设。相反,随着房贷优惠利率的取消和限购的执行,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大了刚需的成本,导致了房租的上涨,而房租的上涨又封堵了房价的下行空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房价进入拉锯阶段,这就是让温总理反思的房地产调控,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温总理也没有给出答案。温总理有明确答案的是合理房价,那就是和家庭收入相适应。不过,根据主要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数字来看,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903元,广州是34300元,深圳是36500元,上海是36230元。以两口之家计算,以90平方米为基准户型,以国际通行标准换算,有人计算出北京的合理房价为4387元/平方米,广州则为4573元/平方米,深圳为4867元/平方米,上海则为4831元/平方米,而现在北京二环内的房价基本上都在40000元/平方米,合理的理想房价和不合理的现实房价差距几乎是10倍。李稻葵的解释是善良的,收入是会增长的,但是,一定要清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房价的泡沫是对未来的透支,但是这个泡沫还没有大到立刻就破,不破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如果真的那样,房价早就跌了,调控经历这么长时间,房价泡沫弹性还如此之大,说明自有内在的合理性,不看到这一点,就会急躁冒进,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更要作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让时间来换空间,震荡消化这个泡沫。

 

  桂浩明:基本面偏弱行情逆转 经济临转折后市向好
  本周可能是今年以来股市表现最令人失望的一周。
  尽管周初的股市走势也确实不错,但到了全国人大闭幕的这天,行情突然逆转。大盘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上涨20余点变成下跌60多点,股指跌破了2400点,退回到了2月份的水平。现在,一些舆论把这次股市的变脸与国家强调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联系起来,认为是因为对政策松动的预期落空所致。从表面来看,似乎也不无道理,但换个角度来说,今年以来,对房地产行业市场各界一直是比较谨慎的,舆论普遍认为房价将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跌。这次在全国两会闭幕时所传递的有关信息,本非是什么新闻,只是强调了一贯的政策而已。如果说这是什么利空的话,那么也一定是已有的利空。从正常逻辑来说,不至于引发股市如此大的下跌。
  但是,股市确实是大幅度下跌了。为什么呢?现在看来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近阶段所披露的实体经济数据不佳,不管是外贸还是国内消费,增速都很低,另外信贷投放也远低于预期。作为重要经济指标的发电量,更是出现了少见的低增长。这些都表明,实体经济还在进一步下滑,根据目前的数据来判断,如果在未来几个月不采取大的动作的话,不能排除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
  还有,从股市运行来看,站上2400点以后,成交量没有进一步地放大,被官方大力推荐的蓝筹股走势蹒跚,活跃的是中小市值品种。尤其是那些新上市的股票,尽管监管层制定了严格的限制炒作的制度,但几乎没有一个不被炒作的。这种状况,与监管层的意图明显不符。换言之,在市场本身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估值修复的同时,过度投机的气氛却已经在局部蔓延。这就使得增量资金不敢轻易介入,而浮躁的市场气氛,也使得不少个股行情表现过于激烈。这样,一旦行情有风吹草动,这些投机色彩颇重的品种,自然会剧烈震荡,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无疑,偏弱的基本面与市场本身所存在的不协调,是导致本周股市大跌的深层原因。
  既然是这样,那么后市会怎么样呢?应该看到的是,虽然实体经济不佳,但它却面临着转折。原因很简单,因为实体经济的这种状况不能再延续下去了,所以有关方面一定是要出手的。换言之,人们很快就会看到一些相关措施的推出。此外,股市的各种不协调之处,随着大盘的下跌,实际上是在被强制矫正。尤其是比较大的回落以后,其总体估值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这会对中长线资金产生吸引力。所以,大跌以后的股市并不令人悲观。

  由于大环境总体是向好的,股市逐渐走高的基础也是存在的,因此通过蓄势整理,后市还会再次选择上行。周五大盘出现反弹,股指收复2400点,就充分显示了行情存在重新开始的机会。显然,此刻投资者不必悲观,而应更加积极地看待后市。(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第.一.财.经.日.报.)

 


  刘纪鹏:一次发50家 打包发行平抑新股供求
  本报记者 金水 北京报道
  以发行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股市改革正在拉开帷幕,并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证监会也数次召集专家商讨股市改革,刘纪鹏(微博)就是其中之一。针对中国股市存在的弊端,刘纪鹏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建议。
   《华夏时报》:证监会最近频繁开门纳言,倡导自由讨论的氛围,统一改革的认识,您认为,这样一种新动向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刘纪鹏:我对于证监会最近的举动给予高度评价,证监会领导说了,今后要经常开这样的会,特别是要把平常那些爱提意见的同志召集过来,不是总找那些抬轿子的人。
   这些平常爱提意见的同志心情舒畅,我甚至用了心情非常激动的字眼,就是因为这次郭主席新政开了新风,今后如果还有更多这样的场合,不仅要听专家的意见,而且要听听媒体人的真心话,还要到二级市场的营业部和股民座谈两次,因为他们是这个市场的衣食父母。郭主席来了之后,我知道已经有局级领导去营业部倾听座谈了,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证监会的主席、副主席能到营业部去。
   《华夏时报》:您对发行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是什么?
   刘纪鹏:改革的问题,我提了三条:第一是关于分红的问题,应该说强调价值投资没错,但一定要和《公司法》的大方面吻合,不是最核心的问题。
   第二是退市制度非常重要,但发行才是关键。退市制度本来是针对创业板的,纳斯达克(微博)普遍每年退两三百家是常事,但是,我们不是从发行制度入手,而是一天到晚总提搞创业板退市制度。现在创业板能退得了市吗?我们现在创业板上市标准平均在4000万元利润以上,本来创业板的设想是门槛低,但现在是上不了创业板才上中小板。按照企业报的材料,每家企业最多募集2.5亿元,充其量也就是600多亿元,结果我们给了他们1985亿元,超募的资金就1200多亿元,它能退得了市吗?平均每个账上趴着7个亿,谁账上趴着7个亿的资金能退市?深交所还得费劲去看管超募资金。既然创业板退市根本就退不了,就不要再拿退市当成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创业板的问题不在退市,而在发行。
  中国创业板发行制度不解决,仅仅谈退市制度是不行的。审批制下发行部门要权,保荐人承销商要利,发审委在那里实质上是一个挡箭牌,已经到了一年一届的地步,最后所有风险无人承担,这合理吗?
  中国现在有500多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你偏偏开这么一个小口,盘子又这么小,利益又这么关联,券商的利益、股东的利益、PE的利益、保荐直投的利益全在里面,还能不把发行价格推到天上?
   《华夏时报》:资本市场资源无效配置导致有钱的企业得到更多的钱,资本无法配置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造成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无效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刘纪鹏:创业板存在的三高超募问题,监管部门是否认为它不够公平,在效率上特别低下,这是重要的认识问题,统一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连三高超募都不承认,又何谈解决?从公平上说,我们290家企业发行造富856个亿元富翁,10亿级富翁家族116家。创业板价格这么高,误导我们创业者不去创业,只去创富,创业板又怎能培育出苹果和微软(微博)?创业板公司不是高管减持,就是大股东改投PE,越来越尝到资本运作的甜头了。这一切就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2000亿元的资金配置给290家创业板企业,而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堵在门外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服务;如果2000亿元资金配置给2000家企业,后面再拖着20000个PE,这就大不一样了。监管部门认为股民高价买了新股,监管更得严加把关,他们得对股民负责,退市之后,股民损失更惨。例如, 每股148元认购中小板的海普瑞,一旦退市了,股民一分钱都落不下,财富被洗劫一空。
   最重要的是,创业板隐藏的巨大隐患就是家族企业一股独大,关键是大股东的减持。创业板290家企业其中家族企业276家,占95%,上市之前的平均持股56%,上市之后的平均持股42%,今年10月之后,第一大股东该减持了,他们利用股市可以高抛低吸,业绩怎么做都是他们家决定,这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内伤所在。所以,我提出要尽快把上市的家族企业第一大股东上市前压缩到40%,上市后压缩到30%-35%之间,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考虑。
  《华夏时报》:您认为建立一个有效率公平的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公平融资机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改革原有的体制?
   刘纪鹏:这场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敢于向恋权、恋洋情结宣战,审批分流、风险释放、相信市场、解放自己。教育发行人,过去总是教育投资人,但实际上恰恰应该教育发行人。
   我提出了16个字。监审分离、下放发审,这就是前8个字。证监会的职责是抓坏人,如果我们监审不分,把精力都放在了审批上,监管也必然做不好。从国际惯例和中国现状看,不妨把创业板发审放在交易所。后8个字是真实供求、做实保荐。今后责任应该明确在保荐人(承销商)和保荐代表人身上,把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各分为三级,如果虚了就要减少保荐渠道,向社会公布;如果虚假,就吊销保荐人资格,停止券商一年的发行保荐,再严重了就是刑事处罚。
   发行上可以打包发行,一次50家,我不相信价格下不去,如果50家不够,我们还可以100家、200家一起上,从现在上市的资源看是能保证供应的。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不是扩容,发行价格压下来把同样的2000亿元配给1000家甚至2000家企业,一方面没有多花钱,另一方面发行价格压下来就为二级市场腾出了发展空间,发行入口的问题解决了,出口退市也就水到渠成。
  而在这一过程中,证监会减少了实质性核准的人力,就会为更多的企业创造上市机会,而把责任落实在承销商和保荐代表人身上;证监会把精力主要放在抓坏人、重点惩罚上,谁还敢胡来呢?同时,投资者保护局和保护基金在最初时可以给股民以适当的补偿。 (.华.夏.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