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新股发行价太高 多举措提信心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郭树清:新股发行价太高 多举措提信心

加入日期:2012-3-15 7:55:5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郭树清:新股发行价格还是太高 多举措提振股市信心
  宋丽萍:深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助于新股发行改革
  深交所:创业板散户亏损最重
  A股新增开户数降逾一成
  券商建议推出小QDII 允许专业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
  转融通年内有望推出 两融业务量将大增
  中小企业私募债东风已备 两会后或现曙光
  董少鹏:两会对股市传递哪些重磅利好
  郭树清主席假摔 A股真摔了

  郭树清:新股发行价格还是太高 多举措提振股市信心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4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目前的新股发行价格还是太高,下一步将从提高市场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促进市场各方发挥作用,改善市场秩序,提振股市信心。
  郭树清表示,目前新股发行价格还是太高,接下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的透明度,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有关要求,让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针对将采取哪些举措提振股市信心这一问题,郭树清表示,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监管部门当前推进的发行改革、退市改革、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举措均是提振股市信心的做法。改善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实现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才能从根本上提振市场的信心。他说。(.上.证)

 

  宋丽萍:深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助于新股发行改革
  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关键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构建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市场服务体系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14日表示,通过加强对投资者分类指导,有效抑制炒新热,将有助于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步伐。
  宋丽萍是在昨日举办的深交所投资者保护培训交流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宋丽萍说,从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实施两年多来的情况看,创业板市场盲目跟风炒作现象仍然突出,个人市值占比和交易占比在深交所三个板块中最高,分别达到66%和90%,2011年个人投资者亏损面也是三个板块中最高的。这表明适当性管理在引导理性投资、保护投资者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适当性管理任重道远。需要充分认识深化适当性管理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紧迫感。
  宋丽萍表示,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关键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和经济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挑战。证券市场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工作节奏加快,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资本市场,明确提出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发展债券市场的任务要求。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完成上述关键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
  宋丽萍表示,由于长期以来股市炒新现象突出,严重扭曲价格形成机制,二级市场难以对一级市场定价形成有效的指导和制约,导致新股发行三高,制约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效果。数据显示新股首日高位接盘的大多是个人投资者,而且大都亏损出局,说明在深化适当性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加强对投资者分类指导,有效抑制炒新热,将有助于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步伐。退市制度改革也存在类似问题。
  宋丽萍指出,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能力的重要保障。
  近期热议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是解决非上市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导民间高息借贷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类产品的市场风险较高,只有妥善控制好风险,做好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适当性管理,将投资者范围严格限定在具有风险承受和管理能力的投资者范围内,才能持续发挥该类产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
  宋丽萍强调,深化适当性管理是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制度基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许多过去孤立的风险事件,极易演变为系统性风险,黑天鹅事件频出,资本市场更是首当其冲,波动性加大。我国资本市场还有一定特殊性,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度高,投资者群体数量庞大。因此,深化适当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风险在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中合理配置,可以极大增强资本市场对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为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宋丽萍认为,深化适当性管理应坚持三个方向。一是加强分类管理,要在客户分类基础上,有针对性加强对不同类别客户的指导和管理。二是适应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丰富适当性管理的产品工具箱,做到能提供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投资者。三是细化制度落实,结合客户特点,不断提高风险揭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宋丽萍表示,我国资本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格局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深交所将不断深化适当性管理,推动构建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市场服务体系。(www.ccstock.cc)

 

  深交所:创业板散户亏损最重
  昨天,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在深交所315投资者服务周活动上表示,创业板市场盲目跟风炒作现象仍然突出,个人市值占比和交易占比在深交所三个板块中最高,分别达到66%和90%,2011年个人投资者亏损面也是三个板块中最高的。
  据宋丽萍透露,有部分券商客户新开账户同时开通创业板交易的比例甚至高于80%,表明部分券商可能对新入市客户开通创业板交易的风险提示不足,把关不严。
  深交所刚刚发布的个人投资者报告显示,2011年,创业板投资者的平均账户资产量为77.8万元,与2010年的59.7万元相比有明显上升,是非创业板投资者平均账户资产量34.8万元的2.23倍。从资产量分布来看,创业板投资者中账户资金量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比例为40%,远高于非创业板投资者16%的占比。2011年,创业板投资者的平均交易频率为8.2次/月,交易频率比2010年的7.4次/月更频繁。
  宋丽萍建议券商针对不同类型客户进行指导与管理。如对于营业部的重点大客户,要加强交易行为管理,避免其无意识地触犯有关法律法规;对于大量资金实力小的个人投资者客户,要加强风险揭示,保证信息送达,为其提供更多风险较低的投资替代选择,引导其理性投资,减少对高风险产品或市场的配置和参与。(.北.京.青.年.报)

 

  A股新增开户数降逾一成
  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上周(3月5日-3月9日),深沪两交易所新增股票开户数20.06万户,相比前一周(23.74万户)减少3.68万户,降幅15.5%。
  数据显示,上周A股新增账户20.03万户,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228.09万户;上周末持仓A股账户数为5706.63万户;期末有效账户数13633.96万户。
  另外,数据显示,上周新增基金开户数环比增长超过两成,创近十个月以来新高。(.长.江.商.报)

 

  券商建议推出小QDII 允许专业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
  呼吁多年的RQFII终于成行,香港的中资券商们又把目光投向了QDII。据悉,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已向内地监管层提交报告,建议延伸QDII制度,增设专项小QDII额度,允许内地专业投资者自行投资港股。
  根据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报告中的设想,所谓小QDII,就是把现有的资产管理式QDII延伸至经纪式QDII,即允许专业投资者(机构或大户)无需通过QDII基金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利用专门的配额,直接通过中资券商提供的通道买卖港股。
  据介绍,与RQFII一样,小QDII也酝酿已久。作为内地资本走向海外进行全球配置,以及海外资本投资内地资本市场的桥梁,中资券商的香港分支机构一直在为进一步拓宽资金跨境流动通道而努力。
  去年,RQFII终于成行,21家中资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获得首批RQFII试点资格,目前已先后推出了RQFII基金。在资本账目未开放的背景下,海外资本投资内地资本市场又开了一道口子。
  今年年初,争取让更多内地资本有序投资海外也提上了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的日程。据了解,该协会年初向内地监管层提交的设立专项小QDII的报告,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目前相关各部已在沟通讨论此事。
  当前内地投资者想投资海外资本市场,合法的渠道只有QDII基金产品,但这些基金可选择的品种不多、过往业绩也不理想,使得一些投资者只能游走于灰色地带,将资金以其他名目汇出,在香港投资港股。
  港交所日前发布的《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10/11》显示,在2010/11年度,外地投资者的交易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金额的46%,其中内地投资者于2010/11年度的交易占外地投资者交易的10%。
  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需求客观存在,应该让其有合法的投资渠道。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兼中国证券业协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阎峰表示。
  此外,记者采访的部分中资券商高层也透露,已将相关想法呈给内地监管机构,业界在积极推进中,希望能在今年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庆典时得以落实,但尚无具体时间表。而实际上,港交所早就在为迎接北水做准备,其掌门人李小加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将内地资金视为推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上.证)

 

  转融通年内有望推出 两融业务量将大增
  自去年成立以来,证券金融公司一直在进行紧张的转融通业务筹备工作。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尽管设计各项业务规则和公司运营流程的工作压力很大,但转融通业务将肯定在年内推出。转融通业务有望提升融资融券的交易量,并与已经箭在弦上的沪深300ETF一起,大大扩展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手段。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也向本报记者证实,转融通今年很快会推出。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证券金融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包括公司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转融通业务规则制定和风险管理体系的磨合等工作。相关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业务规则和流程,因为涉及到证券金融公司、两个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各家券商。尽管如此,监管层定的目标还是要在年内推出这项创新业务,目前已经开展了多轮联网测试。
  融券卖出额将大幅增加
  去年8月,融资融券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之后,已经转为常规业务,券商参与的门槛也有所降低。除25家试点券商之外,绝大多数券商也都可以开展此项业务。因为对于那些没有证券承销、资产管理和自营三项业务的券商而言,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只需要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
  转融通实际上就是券商与证券金融公司之间的融资融券业务。券商和客户做了融资或者融券交易之后,再跟证券金融公司之间做方向相反的一个交易,这样就把风险敞口转移给了证券金融公司。
  转融通推出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将扩大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量,特别是融券业务量。由于没有转融通业务,目前融资融券业务中,融资业务明显大于融券业务的交易量,后者主要受限于券商的自营规模。转融通推出后,券商将只作为一个中介,客户向券商借的券,最后由证券金融公司提供,从而可以大大扩张业务规模。目前,上证所每日的融资买入额达到24亿元,而融券卖出额只有2000万元左右。
  配合沪深300ETF丰富套利手段
  沪深300ETF的推出已经箭在弦上。沪深300ETF将肯定成为融券卖出的标的。投资者如果看空指数,可以融券卖出沪深300ETF。
  转融通业务今年上线的另一个意义是,与沪深300ETF指数基金相互配合,丰富市场的交易和套利手段。如果投资者只是想把握沪深300指数期货和沪深300ETF之间的套利机会,也可以借由融券业务借入沪深300ETF。不过,这种套利由于参与人会很多,最终套利的收益减去交易成本会很小,因此只适合资金量大,并且在数量交易方面有完备的系统和人员的机构。
  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不过,转融通业务目前最大的障碍仍是风险控制机制。熟悉目前交易规则设计工作的人士称,如果客户的融资融券方向、品种选择是比较分散和随意的,那么风险较小;但市场往往存在羊群效应,如果投资者都做一个方向的交易,甚至集中融入某一种证券,那么违约风险就比较大。
  记者查阅证监会去年颁布的转融通业务规则,发现证券金融公司需要遵守的风控指标十分严格。证券金融公司的净资本与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的比例不得低于100%;对单一证券公司转融通的余额,不得超过证券金融公司净资本的50%;融出的每种证券余额不得超过该证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10%;充抵保证金的每种证券余额不得超过该证券总市值的15%。
  另一项挑战则在于证券金融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否足以预知风险。据悉,目前的制度安排将使得证券金融公司能通过证券公司掌握其客户的资金和证券头寸,但这么做显然也是需要成本的。
  最后,风险则是系统性的--监管层可能还是比较担心转融通业务推出后,由于融券卖出规模加大,市场短期内会受到冲击。不过,从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的思路来看,证监会开始把完善市场的体制机制放在一个更重要的地位上;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投资者,则不适合融资融券这种高风险的交易方式。
  利好大型上市券商
  除非重大不利因素出现,转融通业务今年一定会上线,这也将给经纪业务规模较大,且单客户交易量大、投研实力强的综合型券商提供增加业务量的机会,并且也将对经纪业务产生削峰填谷的效果。
  融资融券已经在去年成为一项常规业务,但真正能把业务量做得比较大的恐怕还是大型券商。
  首先融资融券杠杆率不高(50%),除了能在熊市中利用融资业务(抵押套牢股票)盘活资金之外,对于那些追求高杠杆的客户意义不大(不如去做期指)。但是,融资融券对于一些需要做结构型金融工具的机构投资者,意义还是很大的。因此拥有较多机构客户的券商受益更大。
  其次,这项业务还需要券商有一定的金融工程研究实力。显然,在这方面大型上市券商的优势更明显。(.第.一.财.经.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