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中国牛市“短命”真相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董登新:中国牛市“短命”真相

加入日期:2012-3-1 18:10:2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曹中铭:退市难不是难退市的理由
  郎咸平: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
  谢国忠:减税遏制政府浪费
  叶 檀:退市制度吃了一记闷棍
  余丰慧:应果断叫停地方微调限购政策行为
  应健中:先进去的先赚钱 A股下一个目标就是年线
  周俊生:限制炒新涉嫌市场监管越界
  杨德龙:2月PMI数据显示经济软着陆可能性大
  陈 龙:中国股市过去5年累计回报率不算最差
  董登新:中国牛市所以短命是因涨得太猛太急
  李大霄:蓝筹股将随长期资本入市上涨
  连 平:2月份CPI涨幅在3至3.5区间

  曹中铭:退市难不是难退市的理由
  上市公司退市真的有那么难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从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与发展需要方面考虑,如果从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上考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局部利益,退市制度的推出与执行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监管部门有没有决心以及如何进行运作。
  上周末,在2012远见杯全球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市场一直都很关注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说明上市公司的退市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难题。上市公司的退市不仅涉及职工和债权人事项,也涉及到地方政府和部门,更关系到不特定的、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利益关系要复杂得多。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利益的博弈场所,不仅上市公司的退市问题牵涉到多方的利益,其在挂牌期间亦同样如此。但目前A股市场却遭遇到宽进严出的尴尬,新股挂牌似乎很容易,而上市公司的退市却很难。2010年有超过300家新股上市,去年亦达到282家之多,然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一家也没有。
  自2001年底PT水仙的退市正式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退市的序幕之后,统计资料显示,包括置换退市的在内,沪深两市累计有77家上市公司被开除了市藉。其中,2004年与2005年曾经达到一个高潮,此后则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2006年有3家,2007年有5家,2008年有2家,2009年白板。
  另一方面,一些本该退市的上市公司,频繁地借助于多种手段或方法规避被退市的命运。如地方部门的补贴、奖励、卖资产,或通过资产重组与报表重组等方式实现盈利,从而获得喘息的机会。更有甚者,通过人为操纵,财务报表出现连续两年巨亏后产生盈利的一二一法则来逃避退市。这些股市不死鸟与僵尸公司,亦在市场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仅如此,绩差股与股市不死鸟还成为市场疯狂投机炒作的对象,成为某些先知先觉者实现暴富的温床,成为内幕交易与操纵股价等违规行为的多发地。其严重地影响到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这一切,均出现行退市机制的形同虚设密切相关。因此,市场要求改革退市制度的呼声不绝于耳。
  尽管宋丽萍认为利益关系复杂的原因创业板退市制度难制定,但退市难却不应成为上市公司难退市的理由。事实上,A股为什么会出现即使是僵尸公司都难退市的格局?其一是制度建设存在漏洞;其二显然在于游戏规则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
  以净资产值指标为例。目前沪深两市净资产值为负值的上市公司有33家,这些资不抵债的公司,要么连年亏损,要么主业早已荒废,既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却又苟活于市场,其剩余价值就剩下壳资源。而根据现行退市制度的规定,净资产值为负值的上市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就能继续混迹于市场之中。实际上,这样的公司存在于市场中,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又如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不支持暂停上市公司通过借壳方式恢复上市。不支持并不意味着不允许,个中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而市场中多数意见认为,应该切断创业板暂停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的途径,建议将不支持修改为禁止。但深交所的相关说明显示,不支持将修改为不允许。虽然是不允许,同样留下了腾挪的余地。A股市场中钻制度空子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
  上市公司退市真的有那么难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从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与发展需要方面考虑,如果从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上考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局部利益,退市制度的推出与执行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监管部门有没有决心以及如何进行运作。
  


  郎咸平: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
  可怜的越穷越贵:中国人的伪幸福生活
  这个章节我想谈一个比较有趣的题目,一个和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关的题目,叫做泡沫经济。最近你们看到了吧,到处都是泡沫,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如今大蒜也泡沫了,中国的物价存在太多的泡沫。
  我给读者举个例子吧,1982年,我们去看电影《少林寺》的时候,票价是1毛钱,2007年《变形金刚》在北京上映时的票价是80元,25年翻了800倍。而在美国,一线的电影院《变形金刚》的票价折合人民币后是54块钱。其实很多香港人到了大陆去看电影,看到票价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香港的票价最贵也才50港元而已。如果在非尖峰时间去看,还有20港元到40港元的票价,我们大陆这边的收入这么低,电影票的价格怎么可能这么高?简直无法想象。在中国,像男学生要陪女朋友看个电影,那都是很奢侈的。这就叫什么?物价泡沫。以麦当劳为例,美国麦当劳价格跟中国差不多。天然气呢?我们差不多一立方3.5元,跟美国也差不多。你发现没有,这种低档餐馆的价格差不多,天然气价格也差不多,可是电影这种东西就差很多。也就是说,吃的跟用的,这种大众都要消费的东西,价钱都和美国差不多,但是只要不属于大众消费品的,中国的就一定比较贵。比如说长途电话费,如果从美国打过来的话,是一分钟1毛钱,我们打过去的话,一分钟就得8块钱了,你看差多少?还有松下54寸等离子电视,相同款式,在中国卖40 939元,而在美国的价格就只有我们的四分之一,折合人民币只有10239元,你能想象得到吗?这个数据我们都已经上网再三查验过的,保证正确。
  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三至六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人均收入不及日本东京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房价已和东京不相上下,有些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已超过30倍。蔬菜、肉蛋、粮食及食用油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物价问题成为了百姓关注的焦点。那么,物价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所谓物价泡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有些人就喜欢穿大牌的衣服,比如阿玛尼,阿玛尼的西服在我们中国差不多要3万块人民币,但是在美国买的话,折算成人民币却只有15000块。汽油在中国是6.83元每升,在美国4.56元每升,也差了很多。宝马Z4型的车子在中国要58.9万元人民币,在美国折换成人民币才20万元而已。另外诺基亚1661型的手机,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全世界都一样吧,其实也不一样,在中国买大概需要300美金,在美国买就只要85美金,差了近4倍。笔记本电脑呢?中国买一个笔记本6 000块,在美国换算成人民币只有3406元,还不止这些呢。我再举几个例子,有个叫Samsonite的旅行包,翻译成中文,我们叫它新秀丽,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新秀丽,这种包在美国买的话,一个大概是27美元,才是中国价格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我们买一个包都要比人家多花那么多钱。在美国,一件POLO的秋天穿的大衣29美元,Clark的凉鞋,美国牌子,23美元,看到这些数字,你是不是还以为美国经济破产了、崩溃了?还是大甩卖?我也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到美国洛杉矶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馆去吃饭,4个人点了很多菜,都是鱼虾螃蟹这些海鲜,一结账,4个人才49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300多块,每一道菜平均价格才7美金,像这种鱼虾蟹之类的海鲜,在我们中国吃的话,这点钱顶多算个零头。当然如果去那些特别小的店,就另当别论了,但在一般餐馆我们的就肯定比美国的贵多了。还有我们经常喝的咖啡,在美国是1美元,也就是不到7块钱人民币。我们这边,就是去一般的咖啡馆、咖啡厅,一杯也大概要二三十块人民币对不对?似乎只有麦当劳这种一般社会大众都吃的快餐,天然气这种一般社会大众都要用的产品,我们和美国的价格差不多之外,其他稍微上点档次的东西,我们都比人家贵。为什么?
  


  谢国忠:减税遏制政府浪费
  现在可能是中国实施经济改革的最后机会,需要立即减税1万亿元人民币来提高效率。
  2012年的中国将面临近2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增长下滑不只是一场修正,也不只是周期性的,而是长达20年的投资与出口增长模式的终结。转向新的增长模式需要痛苦的改革。如果中国拒绝变革,接下来就会经历失败的10年。
  在过去10年中,由于成本较低,中国出口年增长率超过20%,这种成功掩盖了政府部门快速扩张的低效率。全球经济停滞是结构性的。中国出口在未来10年,增长可能会放缓。如果国有部门不收缩,中国将面临低速增长和通胀,即滞胀。
  要避免这种命运,中国必须改革,恢复增长。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减税。
  过去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太过依赖房地产泡沫和过分昂贵的政府项目,通过向效率高的行业征税来补贴效率低的行业。这可能会在短期内扩大经济,但是将在未来导致危机。名义上的增长,实际上可能仍然是倒退的。经济放缓阻止了经济肿瘤的生长,给中国更多时间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中央政府现在可以不造成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如下措施来增强信心:其一,将房屋的70年产权调整为永久产权;其二,将最高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率从45%削减到25%;其三,两年内将社会保障税减少一半。通过这些措施向市场表明中国对待改革的态度是认真的,将会遏制货币贬值。
  效率低下给未来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威胁。而随着经济吸收低效率成本能力的降低,通胀就更易发生,因为仅有货币扩张才能够通过通胀税支付低效率的成本。中国的通胀历来是政府扩张的副产品。通胀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在中国,一项经常使用的权宜之计就是反腐败运动。我希望这次也能采取这项措施。
  一般而言,赚钱容易就会降低效率。政府部门通过税费和从银行低价借贷,轻易获取了大量收入。这部分过于容易获得的钱导致了政府部门的大规模扩张。减税将会显着刺激经济。随着出口疲软,这将是非常必要之举。通过减少政府浪费来提高效率是当务之急。
  中国需要立即减税1万亿元人民币来提高效率。这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投资项目实现。削减的项目本身就是累赘,1万亿元的减税目标可以通过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降低20%来实现。比如,增值税降低五分之一,将会从现在17%的税率降低至13.5%。
  将最高个人所得税率削减到25%并不会明显影响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收入在2011年前9个月里只占中国财政总收入的7%。但是,这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有很大影响,对各地的高收入人群有很大吸引力。这些人转向中国,将会提高中国的生产力和国际地位。这一行动可以说是投入少,回报高。
  中国的家庭消费只占GDP的三分之一,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5%的水平。物价高是低消费的主要原因。将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减少20%,将肯定能够刺激消费。消费增长额很可能会超过减税额。
  就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选择和成本而言,政府部门的效率低下可谓根深蒂固。现行体系本应通过发改委的审批程序来限制此类低效行为,但显然无济于事。固定资产投资的浪费随处可见。专家评审也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专家从政府领取报酬,他们只说政府想听的观点。
  只有公众监督才能够提高效率。地方政府应当将其各项支出放到网上让全体公民监督。
  国有企业的浪费行为和财政支出不相上下。资本支出的采购是效率低下的最大源头。国有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为资本支出融资,以此掩盖这种效率低下。只要资本支出保持增长,国有企业似乎就是健康的;一旦降低了资本支出,问题就会浮现。实际上,如果现在的趋势继续维持,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可能会引发一场银行危机。
  中国的现行体系表面上似乎有严格限制。上市公司必须具备设有独立董事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实际上这都是表面文章。独立董事通常都来自关系方。监事也完全不监督。中国的国有企业通常都是由有政府后台的人进行管理的,因此在经营决策方面常常会受到政治驱动而做出取悦政府官员的决定。
  改革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在当前环境下,已经没有空间继续容忍这种明显的低效率了。如果无所作为,国有企业就会像1998年一样再次陷入危机。(时.代.周.刊)
  


  叶 檀:退市制度吃了一记闷棍
  创业板退市比上市还难。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日前正式回应市场退市方案过于宽松的质疑,首次承认创业板退市困难,表示上市公司的退市不仅涉及职工和债权人事项,也涉及地方政府和部门,更关系到不特定的、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利益关系要复杂得多。。推出退市机制将触动庞大的利益群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出现的两个信号,显示退市制度可能遭遇激烈抵抗,被化骨绵掌的方式化于无形。
  深交所的公开信息与坦承态度,使投资者得以了解,目前退市条款非常宽松到接近溺爱的程度。步入退市泥潭的除非烂到连干净的壳都无法雕琢,只要有最后一线希望就不可能退市。
  具体而言,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历史上,深交所主板中36个月内曾受到我所公开谴责3次的公司有6家,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经测算,2000年以来深市主板共有6家公司出现过9次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情形,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尚未出现过这种情况;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则其股票终止上市。中小板历史上曾经有1家公司出现过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的情形,创业板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形;一旦出现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情形的,将终止上市。2000年以来,深市主板历史上曾有1家公司出现过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的情形,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形。上述所有的条款有两大特征,一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预留空间,二是对于目前的市场,基本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最具突破性和威慑力的条款是对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的财务标准,参照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的计算方法,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数据可以看出这一点,深市主板历史上共有30家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的公司实现了恢复上市,其中有24家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为负,参照本条款的规定,这24家公司将不能恢复上市。鉴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复杂以及操纵数据的技巧,退市改革的成败系于这一条款,而不支持通过借壳恢复上市是核心密码,如果不支持能够改成不允许,背后的隐形利益者的背书、寻租空间将大为减少。改革者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结果是以不支持三字暧昧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很显然这是妥协的结果。
  近日另一起成功重组的案例,让期盼实质性退市制度尽快推出的市场人士吃了一记闷棍。
  S*ST北亚是垃圾中的战斗机。2006年3月,上交所公开谴责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长刘贵亭、董事刘申、刘桦、独立董事郝坤、赵玉娟、刘彦,原因是决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04年与2005年期间,该公司合计有162189万元(占该公司200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02.75%)的逾期贷款,涉及人民币87334万元(占该公司200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5.33%)的重大诉讼。2009年4月1日, 北亚股份原董事长刘贵亭因挪用资金罪,判处无期徒刑;构成贪污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收受贿赂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单位行贿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3年。
  该公司一度是贪腐温床,也是原有铁路混乱体制的缩影,从拥有优质资产到多元化后丧失主营业务,从股权的争夺和剥离成净壳等过程,该公司的过程就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损毁过程,最大的目标就是让把北亚打造成一个干净的壳。由于经营不善、连续三年亏损,根据上证所上证字[2007]102号《关于对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实施暂停上市的决定》,北亚集团股票于2007年5月25日起暂停上市。2008年2月3日,北亚集团被哈中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10年12月27日,哈中院裁定确认北亚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北亚集团破产重整程序已全部终结。期间两次破产重组方案未获通过。
  这家暂停上市将近五年之久的公司迎来了贵人。今年2月13日,S*ST北亚的重组方案获并购重组委审核有条件通过,从重组申请过会到取得批文,S*ST北亚仅用了10多天时间,称得上是天文速度,重组方似乎手执尚方,运作效率极高。
  该项借壳被吹嘘为产融结合的典范--拟注入的中航投资不但是第一家完成金融资产整合、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实业类央企投资公司,还将是第一家直接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甚至成为中国的GE,彼得林奇和安东尼波顿都表示过,诸如华尔街日报第二之类的吹捧大多不会给投资者带来第一的运气。
  成立不久的中航投资资产被评估出664,797.57万元的高价,投资者们在憧憬乌鸡变凤凰的神迹,难言之隐被锦衣掩盖,新华人寿股权的低调拍卖忽略不提,借壳似乎对各方有利,但中国证券市场因此成为投机的、道德低下的市场。投资者将继续寻找干净的垃圾,寻求神迹的眷顾。如归真堂战略投资者所说,这是个不道德的市场。
  借壳被披上了稳定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虎皮,说白了不过是利益作祟,将制度炸弹击鼓传花。改革者与利益集团的博弈如火如荼,这场战争远未结束。(每.日.经.济.新.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