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紧盯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许多研究中国经济的顶级分析师曾预测,今年1月中国央行会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而放松货币政策。可中国央行并没有这么做。 货币政策未见放松,投资者应该感到失望吗?中国政府看来对经济形势很有信心,投资者应该感到高兴吗?还是说,他们完全盯错了目标? 上周,里昂证券驻上海资深经济学家罗福万呼吁大家不要太过关注中国的存准率: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准率在大多数国家都已很少得到使用了,但它在中国央行的工作中却处于中心地位。上调存准率意味着,银行必须把更多存款存进央行,其放贷能力受到削弱。当然,下调存准率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放贷的限制会有所减轻。 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准率调整已成为中国政府货币政策立场的代名词(这一点与利率调整很是相似),上调被视为政策收紧,下调被视为政策放松。 但罗福万认为,这个指代恰恰是问题的核心。中国存准率的变动并不意味着政策放松或收紧。相反,它只是一种冲销手段,也就是把涌入中国经济的外汇(特别是由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吸收掉。随着外汇积累速度放缓,罗福万预测,今年中国可能下调存准率200个基点左右。 那么,又该如何解释为什么存准率对收紧和放松货币政策意义不大呢?答案是,中国政府的武器库里还有一件威力更强大的工具。它能为每一家银行设定贷款额度,绕过存准率限制来管控贷款规模。 我们看过贷款额度之后得知,去年中国银行业放贷总额达7.47万亿元人民币,今年的放贷总额目标则被小幅提高至约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政府已然在实施适度宽松的政策。存准率将只是一个跑龙套的。 此外,确实有很多专家认为,下调存准率无需操之过急。就目前国内经济情况来看,下调存准率有一定客观需求。虽然说当前物价水平依然偏高,但结构性问题突出,价格上涨领域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农产品方面。而对于存在较大泡沫的楼市,国家调控态度坚决,房价回归合理价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国内金融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信心受挫,国内企业融资筹资困难有所显现。加上欧债危机全球经济萎缩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有放缓趋势。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发展,下调存准率有利于增加货币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过,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全面转为宽松的将很不现实。当前国内正处于调结构促增长的关键时期,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可以达到提振经济,增加收入的作用。但同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流动性释放过多,将可能再次带动投资规模的无序扩张,削弱之前国家调控成果。且可能进一步推动个别行业的通胀水平,让稳物价的努力付诸东流。 因此,国家在出台货币政策时必将多方面考虑,出台与否必然会与经济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特别是,当前国内CPI虽有回落但依然偏高,且还难以确定能否继续保持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再次下调存准率,将略显操之过急。(.深.圳.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