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2012年财富又要大转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股神:2012年财富又要大转移

加入日期:2012-2-6 17:57:5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李大霄:证券同行要有百年老店的追求而非短期效益
  张志林:IPO制度不改革 长线资金不会大规模进场
  郎咸平:你了解打击内幕交易本质吗?
  周年洋:投资需要接地气
  易宪容:最担心的是IPO信息能否公开透明
  何志成:龙年股市将震荡上行
  曹仁超:2012年起财富又要大转移?
  叶 檀:PMI数据有误导之嫌
  周科竞:谁还会买82倍市盈率新股
  文国庆:弱势反弹仍可持续
  张庭宾:2012决定大国财富国运的关键次序
  龚方雄:最看空中国的不是老外 A股是唱空中国始祖
  谢百三:养老金只能赚不能赔 不是来救市的
  郎咸平:股市毒瘤内幕交易为何不能根除
  屈宏斌:准备金率下调仍有必要
  谭雅玲:应对中国经济做好负面政策调整
  尹力中:资本新政昭示中国资本市场新希望


  李大霄:证券同行要有百年老店的追求而非短期效益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2月6日在微.博称,中国的证券行业空间巨大,证券化率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非常庞大的投融资需求,要有百年老店的追求而不是短期效益。
  李大霄称表示,有一小建议,证券同行们要振作起来,不会永远是苦日子的,中国的证券行业空间巨大,证券化率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非常庞大的投融资需求,要有百年老店的追求而不是短期效益,要维护客户的利益而不是损害客户的过程中获得利益,当这样做的人多起来的话,就能够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及支持。(证.券.时.报.网)

 

  张志林:IPO制度不改革 长线资金不会大规模进场
  国海经纪事业总部首席投资顾问张志林2月3日在微.博称,证监会发行制度改革的推出是关键,不在IPO制度上解决问题,始终是隐患,也注定了长线资金不会大规模进场。
  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2月3日在微.博称:市场处在大牛市的前夜。2012年,有三大关键因素:1、十八大换届及新任领导层的改革立场;2、证监会发行制度改革的推出;3、房地产能否避免硬着陆。此三点明确落实后,则市场进入转折区域。前夜方进入黎明。从时间上判断,至少在3个月后。在此之前,市场仍有继续下跌的动能。张志林回复称,我认为第二点是关键,不在IPO制度上解决问题,始终是隐患,也注定了长线资金不会大规模进场。(证.券.时.报.网)

 

  郎咸平:你了解打击内幕交易本质吗?
  如果存在内幕交易,有内幕的人就会成为有钱人,其他老百姓因为受到损失而越来越穷了。所以监管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不准内幕交易,不准操纵股价。
  你了解打击内幕交易本质吗?
  长期以来,内幕交易这个中国股市毒瘤,总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阵痛。我们严打内幕交易的口号喊这么多年,也打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能根除?问题又出在哪里?
  监管本质是藏富于民
  内幕交易就是在信息公布之前完成的所有交易,美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打击是最严厉的。如果某一股资金突然入市拉抬股价,拉到高位之后套现离场,坑害中小股民,这就是不公平交易,是不允许的。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希望藏富于民。要藏富于民,那就需要老百姓在一个非常规范的市场里面同一天拿到信息,然后大家去交易,创造的财富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说一个人透过所谓的内幕交易把我们的利益全部席卷走了,变成一个人的财富了。如果存在内幕交易,有内幕的人就会成为有钱人,其他老百姓因为受到损失而越来越穷了。所以美国确立下来的监管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不准内幕交易,不准操纵股价。
  美国调查内幕交易非常具体,比如说今天下午3点钟公布利好消息,那在这之前所有的能够带动股价上涨的交易全部都叫内幕交易,可能有几百起对不对,但它只抓其中一起,然后用国家的力量把你打得家破人亡,绝对有震撼力。对于内幕交易,美国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叫辩方举证。也就是说,如果股民控诉你,怀疑你这个产品有问题,你就要给监管机构说清楚,举证证明你没做这个事,你没坑害人。如果你没说清楚,你就是犯罪。这就是为什么从1934年一直到今天,美国会授予这种监管法令无上的权力,就是要造成一个可怕的、强大的震撼力,一旦抓到你一次之后呢,它就用国家的力量和你打官司,这是非常可怕的,目的就是保护中小股民。
  我们的《证券法》也是不准内幕交易的,我们总共调查了227起内幕交易,立案的有61起,移送公安机关的有16起,其他的有166起都是非正式调查。《证券法》的本质意义是,一旦碰到有冲突的时候,你做决策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确保中小股民的利益。我国的《证券法》对于内幕交易最高处罚是300万元人民币,处罚的力度明显不足。
  现在最根本的不是监管水平的问题了,而是监管思路的问题。不少监管问题其实是还没有搞懂监管的本质,监管必须以老百姓,以中小股民的利益为惟一的考虑因素,而不是为了完善社会机制或者别的什么。
  立法的目的是承担责任
  美国1934年《金融交易法》的所有目的就是每个人都承担信托责任,替国家藏富于民,替老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美国建立股票市场的终极目的。
  说到信托责任,它背后要有一个对法的尊重的精神,信托责任本身是要寄托于一个人的良心。在美国也好,在欧洲也好,信托责任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背后有强大的法律震慑力,让你不敢没有信托责任。美国老百姓对于美国政府的执法力度是非常支持的。当时奥巴马所碰到的困境来自于华尔街的压力,是来自于利益集团的压力,但老百姓是非常欢迎的,因为老百姓确实看不懂,确实需要政府来协助,因此对于华尔街的制裁到最后得以通过,因为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民生问题。
  如果我们的监管单位不知道如何监管,手段不会,目的也搞不清楚,到最后吃亏的当然还是那些中小股民,这也会违反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提倡的藏富于民的理念。政府出面打击内幕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而打击,而是为了一个长远的立国目标--藏富于民。

 

  周年洋:投资需要接地气
  有了发展上百年的资本市场,有了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依赖脑力赚取财富同时拥有自由的可能性变得唾手可得。那些追求自由生活梦想的人,遇上了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
  但是,从来没有什么自由是没有边界的。市场短期的瞬息万变,使得交易的决定变得艰难,一旦判断错误就会损失真金白银。这样的状态其实是自由的交易被不自由的心境所毁坏,最终依然不自由。如果是一个喜欢旅游的投资者,情况就会好很多。环球旅游可以让他接触世界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更可以让他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从而深刻地理解一个企业的利润来源和未来盈利的稳定情形。
  吉姆·罗杰斯便是如此,多次环球旅行培养了他看世界的独特眼光,也养成了他对投资的独特判断力,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投资是脚踏实地,接地气的。约翰·邓普顿是第一个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的伟大投资家,谈及如何发现环球投资的机会时,邓普顿曾说: 这有很多方法,但首先是要对你感兴趣的国家进行钻研,探寻其风俗、习惯、社会价值,还有当地的民风,了解其政治和社会结构、地理因素和物产情况,与这个国家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后,你才可以关注资本市场和金融系统,深入其税务系统、财报标准、交易方法和规则。
  邓普顿说这番话时,是1980年代,还处于前互联网时代。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关于环球投资的税则、财报和交易等内容,网上阅读和下载就好了,但对于风俗、习惯、社会价值、民风的了解,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里,你是无法真切地了解的,还是要深入其中,脚踩实地,接接地气才可以真实地理解。
  这点,我到了加拿大后感受更深。
  我的投资基于独立思考,有一套自己的投资哲学,那就是定位、ROE(Return of Equity)、消费市场表现和股市表现,投资标的更多集中于消费和医疗类,我相信消费者的忠诚是一个公司最深的护城河,也是长期稳定利润的来源,一个有强大定位的公司也即是一旦消费者想购买某类产品便会下意识便去购买其产品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是无往而不胜的。
  虽然都生活在21世纪,诸多基础设施相同,同样的现代生活方式,但作为消费者,加拿大人和中国人有很多的区别。你不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亲身体验一番,是无法了解的。
  在中国,如果小资们说喝咖啡,那一定是指星巴克,但在加拿大,90%的可能性是TIM HORTONS,在加拿大人心中咖啡的定位是TIM HORTONS,TIM HORTONS在消费者那里具有强大定位,它是不是比星巴克好喝,也不见得,但加拿大人就好喝这杯TIM HORTONS,这是当地人多年形成的习惯。
  加拿大是发达国家,现在更多人讲究饮食健康,早餐桌上更多是谷类食品,比如麦片(cereal),加拿大的很多大人小孩吃的就是麦片配凉牛奶,既营养又健康,还简单。生产这类麦片的著名公司主要有三家:Kelloggs、General Mills(通用磨坊)和Post,去任何一个超市,有上百种这类麦片供你选择,这个品类的一年产值是几百亿美元。从Kelloggs2010年的年报来看,其124亿美元的总销售中有64亿美元是麦片类产品的销售。当你有了消费体验,又了解了这个社会的生活风俗后,你就能判断,这种公司会有怎样的前景。
  我的一些仍生活在中国的朋友投资美股,多是中国概念股或者是大宗商品类公司,这是对的,如果是纯粹的美国消费类股,我觉得还是找机会去接接地气比较好。即使像我们这样,一旦长期离开中国生活,缺乏接地气的机会,在投资时也会出现判断困难的问题。比如,当从新闻中知道中国肉制品连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消费情况到底如何?某一些品牌的竞争力是完全丧失还是短期影响?不在当地生活,是很难做判断的。
  投资要获得稳定的收益,同时享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自由,多接地气可能是重要的途径。多接地气不仅有益于投资,也能丰富你的人生体验。

 

  易宪容:最担心的是IPO信息能否公开透明
  据报道,今年证监会打破20年常规,一次性预披露多家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该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市场的轩然大波,也成为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
  对于当前脆弱的股市来说,市场最为担心的是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如此之大,这些公司上市有没有来市场大量圈钱之嫌疑;而且上市公司的数量之多,如果上市公司都为了圈钱,那么这个脆弱的股市是不是会进一步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是不是没有希望了等。对于这些问题,市场当然是十分担心了。
  不过,对此消息,我们应该有新认识。一是监管部门能够打破常规把今年企业IPO消息向市场披露,不仅表明了监管部门要给今年证券市场发展一个清楚的预期或确定性,无论这些消息对于市场来说是正面还是负面,至少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来消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一次性预披露IPO申报企业的基本信息也正是证券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在本文看来,监管部门能够20年的常规发布这些信息应该是市场监管进步表现,市场根本就用不着太担心。
  对于当前国内股市,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种对上市公司信息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这不仅让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无所适从,市场投机炒作盛行,更重要的是也让股市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从而公司上市不是让中小投资者有一个正确判断与选择,而是看哪家上市公司能够从市场骗取到更多的资金,哪家公司能够一夜暴富。这样公司上市不是给中小投资提供承担风险的投资机会,而是成了圈钱工具,而且这种企业上市圈钱是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这就是当前国内股市存在的大的弊病。可以说,如果公司上市不是给中小投资者一种可选择的投资机会,而仅是上市圈钱的工具,那么这种公司上市无论是上市多少都是意义不大,反之它将使得国内市场更加脆弱。如果公司上市能够让其信息保证公开透明,这些信息能够成为中小投资者决策判断的依据,不仅有利市场的价格机制形成,也不在于上市公司有多少家上市,而且上市公司上市家数越多,中小投资者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大。
  而要保证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透明,当前监管部门这样做仅仅是朝向这个方面做开始,应该是好事。但还得通过新渠道来保证股市信息的公开透明。比如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的自由开放,让它们能够充分准确地来传播上市公司及股市信息。
  总之,今年IPO上市多少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来保证这些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透明,并以此来形成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有效机制。如果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定价合理,投资者自然能够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与判断,并寻找其投资机会。这才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之路。国内监管部门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一步,但愿能够更好向前走。这样市场对公司IPO多少就不用担心了。

 

  何志成:龙年股市将震荡上行
  春节后第一周,A股市场基本保持整理状态,这让很多人对龙年股市不敢再抱期望。春节前所有的利好预期是不是已经变了味儿?笔者认为,龙年股市震荡上行趋势没有改变。
  春节后央行没有很快调整存准率,应该在意料之中。1月份贷款增速很快(或超过1万亿元),央行节前采取的逆回购策略已经基本保证了春节前后企业的资金需求,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如果看到很多商品价格在超预期反弹,就应该理解央行至今按兵不动的良苦用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存准率必须调整,而且就在2月份。
  养老金入市是必然的,否则绝大多数养老金将入不敷出。但是养老金不能大张旗鼓地入市,要有序地、悄悄地建仓,而且必须在低位。这就是有关部门否认养老金已经入市、准备入市(还需等待制度设计)消息的道理。既然要悄悄地入市,就需要在2330点以下震荡一段时间。但养老金入市一定是今年最大的利好,因为它预示了2200点附近的政策底,这一点不容怀疑。因此,春节后股市出现回调,但不会大幅回调,一旦养老金底部入市计划执行完毕,股指将大幅上行。
  新股发行过多的确是横在A股市场脖颈上的一把利刃。A股如此低迷,还要高频率地发行新股,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有悖经济规律。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为什么?难挡利益关系。大家都想上市,盼望鸡犬升天,说明新股发行制度的确有问题。管理层春节前多次强调,新股发行制度需要改革。相信就在今年。所谓今年会再发300只新股的传言,应该来自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的计划,一旦开始改革,新股发行速度就会减缓。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可能不是小打小闹,它不仅是某种操作方式的改变,例如将网上询价制度改为网下询价制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制度设计,杜绝存在于新股发行各环节中的寻租行为。由于改革事关重大,因此必须理顺思路。这需要时间,需要时机。
  至于欧债危机,经过连续翻烙饼,早已显性化,市场不仅有心理准备,而且已经做好防范--绝大多数机构已经减仓。我相信,当个别欧元区国家出现选择性违约或无序违约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杀伤力不会太大,甚至可能产生利空出尽的反向动力,刺激股市上涨。
  在笔者看来,A股市场第一周的表现是等待状。等待的不仅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央行再度释放流动性,更盼望看到有关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细微线索。当然,也要等待欧债危机会否涅槃重生,以及中国经济能否软着陆的更多信息。
  全球经济大环境在一季度仍不稳定,中国经济大环境也有变数。但不很坏即为好,因为徘徊在2330点以下的中国股市,对全球经济趋冷已经有充分预期。由于国际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以及国内一季度贷款量大幅增加的预期,相信宏观经济能够稳定运行。至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继续回落几乎是肯定的,但房价的持续回落最终将有利于股市。因此我相信,龙年A股继续上行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中.国.证.券.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