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2012年财富又要大转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股神:2012年财富又要大转移

加入日期:2012-2-6 17:57:5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谢百三:养老金只能赚不能赔 不是来救市的
  (一)、2001年起房地产市场价格急速上涨,人心惶惶
  中国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在1993-2000年期间是处于被调整,下跌过程中的,朱镕基作为常务副总理亲自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下大力气打压股市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但从2001年起,各地政府开始关注这一影响极大的市场,想尽办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比如上海市给买房者提供蓝印户口,让新上海人的子女凭蓝印户口考大学,录取分数可比外地学子低100分。此外,买上海房的人,还可以个人所得税抵房款(即免交个人所得税)。从2001年起,上海房地产市场开始启动、升温,以致到后面谁也不知道它会涨到多少,它的上升空间有多大,人心惶惶,人心浮动。
  从2001年起,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急速上涨,结果证明2001年的抢房者,特别是通过银行按揭的抢房者所作的都是对的,他们避免了在新一轮贫富分化中落入窘境。
  (二)、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大涨10年,有不可抗拒原因
  很多人对房地产上涨过快耿耿于怀,其实,它的上涨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很多原因是不可抗拒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当时抢买一套房就是十分必要的。这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是:
  ①、美国9.11事件。恐怖主义袭击,标志着美国必然要发动一场报复战争,必打塔利班,美国一开战,必大量印美元,实行十分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多了,必向中国等新兴国家流动,中国人民币要升值,利率又是美国的10多倍,美元等外汇必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外汇占款必急剧增加,国内不得不多发货币。这样,黄金、石油与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就会吸引大量货币而急剧上涨。
  ②、房地产确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关联19个产业,间接影响42个产业。一业兴,百业兴。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把GDP搞上去,就一定会呵护、发展房地产,而只有在上涨的势头中,这一行业才可大发展。
  ③、每年中国大学生毕业600多万,全部不肯离开大中城市,等于300万个家庭,需300万套房子。
  ④、每年农民工有300万--500万进城,进来了,就动态地留下来了(有进有出,总体是进多,出少),要100年才能进完。他们买不起房就租,租就是分期付款地买。这都构成了刚性需求。
  ⑤、地方财政需要卖地才能维持。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的卖地收入,占了三地财政收入额60%以上。这就是土地财政。土地是地方政府的通灵宝玉、命根子,他们是鼓励房地产涨,而怕跌的,一跌,土地卖不掉了,地方财政就限于破产边缘。
  ⑥、在内外夹击的种种因素下,中国的货币越发越多,有的是主动多发的,有的是无奈多发的。2000年,中国的M2为11.8万亿,它与GDP比例是1.38倍。而2011年,,M2已达80万亿了,它和GDP的比例是1.9倍,而美国这一数据仅0.65倍。
  当大量资金、货币集中到来时,它并不一定会导致全面通胀,而会集中进入一些地方、产业及产品,而这些地方、产业供不应求,又不可能再生。这就是黄金、石油、古董、古诗画及大中城市的房地产。资金集中涌入,日涨夜大,无法压抑。
  (三)、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是极严厉的,非正常市场行为下的现象
  2011年起,我国大中城市的调控取得了明显效果。2012年春节,首都北京,七天出现了零成交,上海成交量也急剧下降,各地新房价格也有了20%的下跌。但这种下跌、成交量的萎缩是在极严厉的调控下发生的,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从未发生过的。由于房地产低迷引起的副作用,对宏观经济之影响还在持续、发生之中。
  (四)、三、五年前不买房,卖掉房的人,对小孩的伤害是灾难性的
  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的大涨,使中国贫富分化加剧。
  有一位复旦大学的女生,2001年,爸爸妈妈说,我们只能给你50万做嫁妆,你自己去运作吧。这个女生对宏观经济及上海房地产市场作一番调查后,用50万元,在银行按揭一下子买了5套房。我们非常为她担心,万一房价波动,跌下去,她的利息,实价付得出吗?她笑着说:老师,你们讲了那么多上涨原因,我感到,房价必涨。10年过去了,她的五套房子都涨到250万--300万了。她在房子涨到60万时,卖掉一套,还清了全部银行贷款,另外4套房子就是白得了。她成了标准的富姐。
  另一种人,却在不断上涨的房价面前,总是算实价,算总账,不敢买房子。一位作家,从湖北到北京,不断地存款,存到100万时,房价涨到150万了,存到150万时,房价涨到250万了,他写了个文章,哀叹房价之急涨,他怎么拼命写文章也赶不上房价,写文章挣的钱,都淹没在房价上涨之中,白干了很多年。
  特别令人遗憾与难过的是,有的人是不听劝告,在四年前坚决把房卖掉,现在成了终生的遗憾。
  一位亲戚,四年前来短.信,说杭州市政府给了他们一套动迁房指标,让我去杭州看看,出出主意,我于周末匆匆赶去,一看,非常好。一套90万,一套138万,两套任选一套。我亲自骑车,到美丽的西湖仅10分钟,而西湖,是中国最美的地方啊。我确认这里的房价必然大涨,劝这位亲戚及夫人,坚决买下来。他们只有80万元,我说我们可以凑给你。他人穷志不穷,坚决不要,有卖掉之意。我真的怕了,当晚请了杭州一家银行的副行长(我的MBA学生),他的年轻的妻子是杭州一家著名房地产发展商的售楼小姐,他们做东,请我和亲戚全家吃饭,从晚上6:30到10:30,一直劝他们买房,钱不够,银行可以借。他们点头,又不可置否,犹豫不决。我把他夫人悄悄拉到一边,说:一定要把这套房子买下来,大小均可,这是你们家最后一块黄金。最后一块金砖啊!它必涨啊!她吱吱唔唔地犹豫着应承着,但明显地想卖掉。
  一周以后,亲戚来了个信,他以158万将大房买进后又卖掉了,挣了20万,他说:我一个月工资仅3000元,要很多年才挣到这20万啊!问你们一借,欠债更多啊!我气极,让他立即同样买一套回来,几年后必涨,契税等由我出。他干脆关机,不回信了。四年过去了,这套近西湖的房涨了约200万。他们夫妻从此不敢骑车经过此地,说每每经过心里像刀割一样的疼。现在,他们的小孩26岁了,谈恋爱要买房那个了,但100万怎么在大城市买房呢?
  贫富差别就此大距离拉开了。
  唉,有的事,是可以预测的。宏观经济是可以预测的,微观经济是不可预测,明明可以预见的,何以不听劝告呢?
  【上周股市处于反弹之中,人们都盼着养老金尽早入市。养老金进入股市肯定是一个利多,但是全国的养老金余额是1.92万亿。据我们所知,真正入市的只能占30%,而且这也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入市也就是5000多亿,而深沪两地的股票市值已经达到20万亿。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养老金是保命钱,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城市,养老金是只能赚不能赔的,是来保值升值的,他不是来救市,即使规定他们3月份4月份入市,他们也不一定入市的,他们一定会选择一个低点,这是个商业秘密,不能在哄高时去买股票。】(中.国.网)
  


  郎咸平:股市毒瘤内幕交易为何不能根除
  如果存在内幕交易,有内幕的人就会成为有钱人,其他老百姓因为受到损失而越来越穷了。所以监管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不准内幕交易,不准操纵股价。
  长期以来,内幕交易这个中国股市毒瘤,总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阵痛。我们严打内幕交易的口号喊这么多年,也打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能根除?问题又出在哪里?
  监管本质是藏富于民
  内幕交易就是在信息公布之前完成的所有交易,美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打击是最严厉的。如果某一股资金突然入市拉抬股价,拉到高位之后套现离场,坑害中小股民,这就是不公平交易,是不允许的。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希望藏富于民。要藏富于民,那就需要老百姓在一个非常规范的市场里面同一天拿到信息,然后大家去交易,创造的财富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说一个人透过所谓的内幕交易把我们的利益全部席卷走了,变成一个人的财富了。如果存在内幕交易,有内幕的人就会成为有钱人,其他老百姓因为受到损失而越来越穷了。所以美国确立下来的监管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不准内幕交易,不准操纵股价。
  美国调查内幕交易非常具体,比如说今天下午3点钟公布利好消息,那在这之前所有的能够带动股价上涨的交易全部都叫内幕交易,可能有几百起对不对,但它只抓其中一起,然后用国家的力量把你打得家破人亡,绝对有震撼力。对于内幕交易,美国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叫辩方举证。也就是说,如果股民控诉你,怀疑你这个产品有问题,你就要给监管机构说清楚,举证证明你没做这个事,你没坑害人。如果你没说清楚,你就是犯罪。这就是为什么从1934年一直到今天,美国会授予这种监管法令无上的权力,就是要造成一个可怕的、强大的震撼力,一旦抓到你一次之后呢,它就用国家的力量和你打官司,这是非常可怕的,目的就是保护中小股民。
  我们的《证券法》也是不准内幕交易的,我们总共调查了227起内幕交易,立案的有61起,移送公安机关的有16起,其他的有166起都是非正式调查。《证券法》的本质意义是,一旦碰到有冲突的时候,你做决策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确保中小股民的利益。我国的《证券法》对于内幕交易最高处罚是300万元人民币,处罚的力度明显不足。
  现在最根本的不是监管水平的问题了,而是监管思路的问题。不少监管问题其实是还没有搞懂监管的本质,监管必须以老百姓,以中小股民的利益为惟一的考虑因素,而不是为了完善社会机制或者别的什么。
  立法的目的是承担责任
  美国1934年《金融交易法》的所有目的就是每个人都承担信托责任,替国家藏富于民,替老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美国建立股票市场的终极目的。
  说到信托责任,它背后要有一个对法的尊重的精神,信托责任本身是要寄托于一个人的良心。在美国也好,在欧洲也好,信托责任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背后有强大的法律震慑力,让你不敢没有信托责任。美国老百姓对于美国政府的执法力度是非常支持的。当时奥巴马所碰到的困境来自于华尔街的压力,是来自于利益集团的压力,但老百姓是非常欢迎的,因为老百姓确实看不懂,确实需要政府来协助,因此对于华尔街的制裁到最后得以通过,因为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民生问题。
  如果我们的监管单位不知道如何监管,手段不会,目的也搞不清楚,到最后吃亏的当然还是那些中小股民,这也会违反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提倡的藏富于民的理念。政府出面打击内幕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而打击,而是为了一个长远的立国目标--藏富于民。(理财周刊)
  


  屈宏斌:准备金率下调仍有必要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日前表示,要稳定国内需求并应对未来出口增速继续放缓的影响,需要政策层面继续宽松。货币政策方面,以准备金率下调为主的数量型宽松仍将继续。
  屈宏斌认为,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最终值为48.8,显示新年伊始制造业增长动力仍相对疲弱,这要求政策层面继续加大宽松的力度以稳增长、保就业,而通胀压力明显放缓也为进一步实施宽松的政策提供了充裕空间。
  鉴于外部市场走弱、国内需求疲软,预计一季度制造业生产活动仍将继续放缓。2011年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超预期反弹(12.8%)更多反映了春节前加紧生产的短期影响,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在1至2月间下滑至11%左右,而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回落至8%左右。屈宏斌说。
  屈宏斌说,2012年全年外部需求走弱的基本态势决定了国内需求是保证经济能够软着陆的基础。但国内需求方面,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投资增速已明显放缓,而且这一放缓的态势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消费需求方面,尽管目前仍然相对强劲,但也应考虑春节因素对于这一期间消费的季节性提振效果。
  此外,经济活动的放缓已经开始影响就业市场,并可能进一步拖累国内消费需求。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以准备金率下调为主的数量型宽松仍将继续,尽管1月可能再次出现资本净流出或者资本流入减少的情况,准备金率下调仍有必要,因为2月央票以及逆回购到期量可能从市场上抽走1700亿元流动性,而之前四年平均每月流动性注入为5780亿元。(中.华.工.商.时.报)
  


  谭雅玲:应对中国经济做好负面政策调整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新兴市场指数上涨超过20%,新兴市场债券的固定投资上涨大约6%,与去年比较普遍的资产流出不同,今年金砖四国的资金流入增加而中国依然是外国投资首选目的地。为什么新兴市场的表现比较好,外国投资对中国的青睐今年会一直延续吗?知名财经专家谭雅玲发表看法,认为目前这种指标的统计不代表全年的基本状况。
  谭雅玲: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非常突出的,尤其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板块并没有完全出现稳定复苏的迹象,他们的经济纠结和担忧还比较严重,而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差异性和差别性越来越突出,他们各自的货币和投资信心都面临着一个调整的时期。
  中国应该说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中国自身的难题或者困境也相对比较大,所以目前的这种指标的统计和信心的确立不代表全年的基本状况,整个今年的经济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投资信心有很大的影响,也会出现很大的调整。中国应该做两面的准备,我们不能单边去预期外国人一定要对中国很有信心,对中国的市场投资会很亲睐,我们应该做好更多的不力或者负面政策的调整。(中.广.网)
  


  尹力中:资本新政昭示中国资本市场新希望
  2011年12月初,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深交所中小企业论坛上系统阐述了他关于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被称为资本新政。笔者认为,郭树清提出的资本新政,其核心思想是理顺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但股价定价背后其实是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分配,任何细小的变动都会使有些参与方受益而另外一些参与主体受损。正因为如此,资本新政将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乃至抵制,使改革面临巨大挑战。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尤其值得引起关注。
  ――规范市场秩序与市场价格下跌的压力。
  股市价格的波动反映的是市场参与者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市场规则的调整导致价格的变动时,利益受损方必然出现抵触情绪,如果股价调整幅度较大,改革的合法性甚至都会受到质疑。
  从中国股市的历史看,2001年前后曾经有过一轮监管风暴,其主要是针对当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二级市场的股市操纵泛滥现象而采取的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件、基金黑幕、东方电子案件、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件等。但是,随着这些案件的曝光,相关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散户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不小的冲击;另外,在监管风暴的威慑下,昔日的庄家纷纷撤离股市,使股市不断走低。这些都令监管者面临的压力倍增,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抨击。像有人就曾说,2001~2005年的股价下跌是人为制造的悲剧,是一味模仿西方理论导致的后果。难怪当时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来自香港证监会的史美伦女士感慨地表示,内地与香港监管环境的差异实在太大,根本不是一两个负责任的强势人物所能改变的。
  以史为鉴,再来看如今的资本新政,打击股价操纵,对内幕交易零容忍、在创业板推行退市制度、严格控制借壳重组等,都是针对当前股票市场的违法违规的新特点所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蓝筹股与垃圾股的走势出现明显的分化,以ST类股票为代表的垃圾股纷纷跳水,在过去的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很多垃圾股的价格被腰斩。于是,又有人提出,让上市公司直接退市和严格控制借壳重组行为将直接影响散户投资人的利益,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在笔者看来,这种言论是把维护市场规则与保护投资者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而只有维护市场规则的公开、公正与公平才能真正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一个公司被借壳之后,公司经营业绩提升,股价上涨,似乎所有的参与者都皆大欢喜,但它破坏了市场规则,让内幕交易泛滥,长此以往我们的股票市场就会变成为柠檬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一般的散户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都会受到挑战,最终买单的还是散户投资者。
  审视当前我国的股市,垃圾股不仅成为散户的投机场所,很多基金也开始重仓持有垃圾股票,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个明星基金经理正是因为长期投资垃圾股而获得超额收益,这些现象表明,我们的股票市场已经具有了柠檬市场的特征,如果不采取铁腕手段打击这些不良行为,则市场真的无望。
  ――退市机制与维稳的挑战。
  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此举在中国推行起来的确有相当的难度。
  上一轮的监管风暴中,有40多家上市公司股票被退市或暂停上市,但随后就再无上市公司的股票退市了。在退市机制的推行过程中,有一条高压线是难以逾越的,即维护社会稳定(简称维稳)。毕竟上市公司的股东少则几千人,多则几十万人,如果股票退市,则股票基本上失去价值,这些投资者的损失巨大,是否会出现众多的投资者聚众闹事的结果,谁也不敢打保票。这就是股票退市实践中遇到的僵局。
  而在笔者看来,以维稳为理由来抵制退市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更多的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个借口而已。假如一只垃圾股票好似一个手榴弹,让一只垃圾股退市如同拆除一个手榴弹,会有爆炸的风险;但很多垃圾股累积在一起就如同很多手榴弹捆在一起,形成炸药包,一旦引爆则威力更大。因此,每只垃圾股的退市固然会存在维稳的风险,但如果不退市,则累积的风险更大。20年来累计的垃圾股风险已经相当大,需要尽快将这些手榴弹一一拆除,否则,局部风险会累积成为系统性风险。
  客观地看,股票退市之所以会形成维稳难题,与司法救助制度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只有上市公司造假、虚假陈述,违反《公司法》与《证券法》,投资者才能进入维权程度。而且维权成本十分高昂,普通投资者基本上可以说是维权无门。而缺乏法律维权渠道,必然滋生出对监管权力的迷信;对监管者的失望必然滋生自我维权行为;自我维权行为很有可能产生暴力。
  尽管资本市场的改革面临巨大挑战,但笔者坚信,由于这些改革有了良好的顶层设计,2012年的资本市场依然有望在市场机制的改革上取得成就。(中.国.经.济.导.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