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加强新股询价过程监管(全文)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加强新股询价过程监管(全文)

加入日期:2012-2-3 18:14:1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证监会:将研究加强询价过程监管
  关于加强新股询价申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全文)
  超500家IPO在审并不意味发行提速
  机构打新3个月锁定期或缩短
  下周新股IPO抽水超90亿
  证监会阳光审核疾行
  狗不理等排队深市IPO餐饮业A股上市闸门虚掩
  14家银行轮候上市 28家上市公司分享盛宴
  富力地产等闯关IPO 房企上市有条件推进
  万达富力冲刺A股 房企IPO大门紧闭27月或将重启
  百洋水产IPO 国信证券关联方入股涉嫌利益输送
  地方商业银行上市之门重开 多家A股公司持股待涨
  新股申购收益查询

  证监会:将研究加强询价过程监管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月3日下午表示,询价机构应当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理性定价。下一步,证监会将研究加强询价过程的监管,对报价高的机构,将进一步督促其切实遵循相关规定,理性定价。另外,下一步,证监会研究考虑召集一些机构研究已上市企业所处行业市盈率情况,为下一步询价机构报价提供参考。(.证.券.时.报.网)

 

  关于加强新股询价申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基金管理公司:
  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推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现将基金管理公司参与新股询价、新股申购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新股询价和申购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机构投资者定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股票发行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对推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形成市场化约束机制至关重要。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新股询价申购的重要参与者,应当高度重视新股询价申购的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在制度安排、组织构架、流程管理、监察稽核、人员培训等方面要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
  二、各公司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股询价和新股申购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定价能力,参与新股询价和新股申购要理性合规、勤勉尽责,要符合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和公司的制度程序,要对新股进行深入研究,并保持独立的专业判断,在询价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应有作用,维护基金行业声誉。
  三、各公司应当加强对新股询价和新股申购的监察稽核,强化对新股询价决策人员的培训和约束,提高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公司及员工不得受人请托进行报价,不得进行非理性报价,不得在报价申购过程中有任何利益冲突行为。
  基金监管部和相关派出机构将加强对基金参与新股询价和申购的监管,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并将依法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特此通知。
  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
  二O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证.监.会.网.站)

 

  超500家IPO在审并不意味发行提速
  超500家企业闯关IPO触动市场神经,不过各方信息显示,如此数量属正常范围,并不意味发行节奏加快或融资规模扩大,市场没有必要如临大敌。
  证监会近日首次公开披露在审企业信息,其中超500家企业排队上市引发了部分市场人士的疑虑和猜测。对此有专家表示,从历史上看,400家至500家的水平属于常态。2009年发行改革前就存在在审400余家的情况,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也维持在这个数字附近。东海证券财务顾问主办人蒋春黔告诉记者。
  据某投行内部统计,2009年至2010年,在审企业数量均维持在400家左右的量级。2011年以来,包括创业板在内,一直维持在在审合计500家以上的数量。
  从证监会公布的情况看,目前这500家企业基本分布情况是:主板(包括中小板 )300多家,创业板200家左右。
  从数量上看是有一定增长,体现出市场还处在发展发育中。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首席风控官、保荐人孙玉龙认为,近几年市场发展加快,资本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力量不断壮大,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壮大,更多企业希望发行上市,中介机构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是正常情况。
  投行人士还指出,虽然家数上有500多家,但也要看结构。根据证监会披露的具体名单,拟在沪市主板发行的企业数量仅为90余家,不到申报企业总数的两成。由此可见,目前排队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
  这样的结构一方面是符合中央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实际融资规模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某行业分析师指出,每年发行上市的大企业数都数得过来,市场没有必要面对这500余家如临大敌。
  事实上,去年股权融资规模同比出现明显下降后,机构预计今年该数据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下滑。一是大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二是经济基本面持续制约企业盈利状况,市场整体融资情况或不及去年。蒋春黔判断。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一个市场没有人愿意发行,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也必定不是一个好市场。(.上.证 .潘.圣.韬)

 

  机构打新3个月锁定期或缩短
  中国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体制改革,已经走到了市场化大门口。在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如何迈出走入门内的关键性一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知情人士透露,在证监会提出的市场化大基调下,探讨中力度较大的改革举措包括,推行存量发行,主承销商可自行确定网上网下发行股份的回拨比例,主承销商拥有自主配售权。而为了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炒新,网下机构获配新股的3个月锁定期有可能缩短。
  但截至目前,监管层尚未就下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向投行要求做提前准备工作。
  新股发行节奏不会变
  此次新股发行体制再改革,是延续前两次的新一轮深化措施(编注:2009年6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推出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时隔1年多,2010年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一证券监管业人士对即将推出的新举措如是评价。
  屡被诟病的新股发行制度近期再度被推到全民关注的顶峰。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将新股发行改革列为其上任头一工作年度的首要重点。更进一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弱化行政审批,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
  由此可见,更灵活、市场化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总基调已经定下。
  上述人士表示,因是市场化发行的重要环节之一,新股发行的节奏不会改变。基于中国并不太成熟的股票市场现状,有条件的行政化审批在一定时间内还必须延续下去。他表示,保持稳定的新股审批和发行节奏,以保证资本市场稳定的新股供应量和供应频率,是打好深化市场化发行的基础。
  据上海证券报周二报道,中国证监会已对改进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进行研讨,承销定价方式将更趋灵活,例如在新股定价环节,引导和鼓励发行人和承销商自主安排询价、定价和承销方式。
  有约束力的询价规则
  据投行人士透露,现行机构网下配售股份的3个月锁定期可能会在将来被缩短,以加大新股上市时的流通股份数量来遏制新股被恶炒的现状。
  由于今后机构获配股份数量会更多,因此配售股份的锁定期不会全部缩短至上市首日。一投行人士说道。到底是锁定一个月,还是分批上市,目前尚无定论。
  之前,有市场人士建议,应该将机构配售股份的锁定期延长。该投行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只是将短痛变为长痛。如现在创业板大股东三年解禁,到时候该跑的还是要跑。
  该人士指出,新股上市首日遭到恶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有20%的股份在流通,其余股份虽然本质上也属于流通股,但因有不同期限的锁定期,因此上市时并不能被买卖。(股票的)盘子小,就造成游资更容易在其中腾挪。
  至于备受关注的询价方式,最终会如何改?是采用目前定性增发股份使用的荷兰式(荷兰式招标的特点是单一价格,投标人按照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其中中标价格是以所有投标者的最低中标价格为准,全体中标者的中标价格是一致的),还是采取债券发行使用的美式(美式招标的特点是多种价格。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上述监管业人士说:尚未有最终定论。但诸多投行人士均认为,目前就是采用价格不一致的美式招标,市场条件尚不成熟。
  中国的IPO询价现在采用的是审核制下的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相结合。而在2010年第二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实施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IPO定价只需要初步询价即可。这就造成了20%认购的机构在报价,80%的网上打新散户在买单的怪象。广发证券(000776)一资深投行部负责人一语中的,最后的定价,说实话,大多数是投行们根据基金的报价,让发行人拍脑袋决定的。他指出,无论是荷兰式还是美国式,关键是要给出有约束力的询价规则。
  承销商或扩大自主配售权
  一资深投行人士称,主承销商将来的可操作空间会更大。比如,网上网下的发行比例,可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希望参与的申购群体不同而自行安排。
  现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都有上限规定。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少于4亿股的,配售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配售数量不超过向战略投资者配售后剩余发行数量的50%。同时规定,网下机构投资者在既定的网下发售比例内有效申购不足,不得向网上回拨,可以中止发行。
  通常,参与网上申购的以散户投资者居多,网下配售的悉数为以券商和基金为代表的法人机构。以前有上限规定,是为了让网上散户能有更多的申购份额。该投行人士说,但在如今市场环境低迷、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网上申购份额越多,散户套牢人数就越多。
  值得关注的是,从新规探讨的方向看,很多措施都是冲着压低新股套利空间而去的。比如,探讨中的主承销商拥有自主配售权,即主承销商可自行选择配售对象。
  从2009年IPO重启以来,网下配售的机构认购倍数平均值达到了57.15倍。机构认购最火爆的四川成渝(601107),网下认购倍数高达361.39倍。在机构扎堆打新的情况下,现行规则规定,发行人及主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的,当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
  据悉,现在探讨的方案设定,主承销商可以自行确定向不同的配售对象配售不同比例的股份数量。沪上一券商投行部人士分析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大机构,比如基金,用资金规模来获得更多的新股配售份额。但弊处就是主承销商的自主权较大,会否有机构为了获配份额而出现利益输送。
  此外,也有建议提出要让主承销商拥有超额配售权。若该措施成行,投行生存业态将发生巨大变化。
  所谓超额配售权,即指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种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价格向投资者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在新股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从二级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
  有意思的是,按国际惯例来看,超额配售权多在新股发不出去的情况下被启用。(.东.方.早.报)

 

  下周新股IPO抽水超90亿
  据统计,下周新股发行恢复快节奏,将抽水超90亿。而股市再融资洪水也尚未退去。去年至今公布增发预案269家上市公司预计募资近6千亿,其中获证监会批准增发募资额近1600亿。资金面尚未见实质性好转情况下,龙年未能开门红的A股,2月能否重演屡屡收红历史添悬疑。
  据上交所信息,北京银行(601169)1月31日宣布,其再融资计划已走完全部审批流程,其不超过118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获证监会正式批复,自核准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下周将再度迎来新股发行高潮。从周一到周五将有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总共8家新股发行申购,分别是朗玛信息(300288)、中国交建(601800)、共达电声(002655)、吉视传媒(601929)、荣科科技(300290)、利德曼(300289)、东风股份(601515)、环旭电子(601231),拟募集资金93.45亿元。其中,一天发行新股最多的是周三,将有朗玛信息等3只创业板新股一起发行。(.长.江.商.报)

 

  证监会阳光审核疾行
  1日下午,证监会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以进一步提高发行审核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日,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等问题的通知》,将企业申请IPO的招股书预披露时间大幅提前。
  证监会此举不仅将增加一级市场的透明度,还将改善二级市场不景气的局面,提升资本市场的信心。2日,山东财经大学(筹)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延良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推进透明化
  公开IPO审核流程,对整个证券市场向着公开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监管水平。张延良说,这是资本市场进步的体现。
  据证监会介绍,按照依法行政、公开透明、集体决策、分工制衡的要求,IPO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见面会、问核、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等10个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此次流程公开使证监会的审核工作接受监督和约束,通过双向公开使发行市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督促中介机构和证监会审核人员勤勉尽责,使所有拟上市企业都能共同倡导公开理念。
  证监会带头提高透明度,不仅把监管部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更把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和发行人的工作质量曝光于整个社会,通过双向的公开和监督,可以共同提高发行市场的公信力。张延良说。
  提升监管水平
  不仅如此,从1日开始,证监会已要求发行人将预先披露时间从此前的发审会召开前5天,提前至发审会之前1个月,同时证监会将公布在审企业名单。这些都体现了证监会致力于市场透明公开的态度。张延良说。
  据介绍,预披露提前对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中介机构的工作还存在种种不足。有的保荐机构没有对企业进行全程把关,甚至在尽职调查中遗漏了重大关联方和重大涉诉事项;有的招股书对风险揭示不足,往往需要反复修改。
  尽管只是调整了预披露时间,但是,这将利用市场对发行人和投资银行形成较强的约束。张延良对导报记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实力不济的拟上市公司可能会知难而退,有利于提升上市资本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IPO审核各个环节设置颇为严谨。其中,双人审核制就是一个代表。据上述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双人审核、集体决策的机制,确保对每一个发行申请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出意见,避免个人决断。(.经.济.导.报)

 

  狗不理等排队深市IPO餐饮业A股上市闸门虚掩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从门槛拔高到个别劝退,有关餐饮业A股IPO收紧的风声时常在市场上响回荡,致使企业噤若寒蝉,来自VC/PE的投融资也日渐萧索。然而,自半个月前港交所发文明确餐饮业上市规则,再到今次证监会披露狗不理等四家业内龙头实际正走在深市IPO的审核进程中,或可为餐饮上市关门论证伪。
  证监会日前披露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报企业情况》显示,截至2012年1月31日,天津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净雅食品四家餐饮和食品制造企业排队深交所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就审核流程看,四家餐饮和食品制造企业目前已处于初审阶段,招商证券(600999)、广州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600030)分别为上述四家企业的保荐机构。
  回查目前A股市况,餐饮企业着实属稀客,目前仅全聚德西安饮食(000721)和湘鄂情(002306)三家上市公司,其中,湘鄂情最后一个登陆资本市场,时间为2009年11月11日。
  也正因此门可罗雀之景,市场一直猜测餐饮企业由于行业特性,监管层一直把有严关。具体而言,有投行人士介绍,餐饮业目前普遍存在品牌商标不合规、财务制度不健全、员工社保未缴纳等问题,难以符合A股IPO规则。据此更有消息称,证监会正在拟定餐饮业企业上市新规,提高年利润标准和内控标准,在此之前对此行业的IPO申请关门。
  查阅证监会近年保代培训记录可知,监管层确曾要求对一些特殊行业(包括餐饮、美容、健身等)的可上市性进行充分论证--如行业监管体系是否成熟、经营模式是否成熟;行业有无技术标准或规范标准;是否引起消费者投诉;募集资金是否有合理用途等方面。
  另一方面,1月16日,港交所颁布《香港交易所登载有关从事餐饮业务的申请人在上市文件中的披露的指引信》,要求拟在港上市的餐饮企业细化披露七大要求:供货商、食材来源及其价格、同店销售额及桌/座流转率、现金管理、商标、扩充、定价政策、食品安全质量监控及投诉。
  由此,港交所为餐饮业上市进一步明确审核规则,应解读为规范、扶持之举;加之前述的狗不理等四公司的A股上市已处初审阶段这一信息,更批驳了所谓关门论。
  但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市场报道,俏江南2011年3月向证监会递交了A股IPO申请,此后一直杳无音讯;而这一次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12年1月30日,俏江南的上市申请已被列入终止审核名单。
  有投行人士介绍,终止审核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企业自行放弃;其二则是由于中止审查时间太长,企业尚未进行整改,证监会直接劝退。
  对此,2月2日,有微博出现俏江南董事长张兰的言论,表示结果已在意料之中,并称证监会早在两年前就提高了餐饮企业IPO门槛。截至目前,记者尚未与张兰取得联系,证实上述说法。
  最后,以产业角度而论,餐饮业确实孕育着巨大的潜在上市企业群。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1年餐饮业实现收入20543亿元,同比增长率16.9%;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6445亿元,同比增长19.7%。(.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