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力动向曝光
政策估值双双见底 主流机构翻多地产股
在今年以来反弹行情中跟随大盘温和上涨的地产板块,近期终于崭露头角成为领涨板块。而在近期政策环境改善和估值优势的双重作用下,机构对于地产股的判断明显改善,并开始着手增持。
机构看多地产
今年以来一直跟随大盘温和攀升的地产股在本周出现明显启动的态势,本周申万地产指数放量上涨5.32%,走势强于大盘。其中,荣安地产、中华企业、滨江集团、金科股份、世联地产等二十只地产板块个股本周涨幅超过10%。
据了解,近期不少卖方机构已经在向基金公司等买方机构推荐超配地产板块。而以上周末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为契机,机构对于地产板块的看法明显转多。
可以看得到的是,地产股的政策环境正在呈现转好的趋势。某基金公司地产研究员表示,在货币政策逐渐放松的大环境下,购房信贷层面也在好转。
此外,地方楼市调控政策微调的一举一动,对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判断也在叠加影响。去年四季度至今,有十多个城市及部门在住房标准、公积金、土地等多方面对楼市政策作出微调。除了信贷层面,住房标准调整后隐含的契税优惠等也是有利因素。
政策层面的结构性放松为地产股的估值修复带来动力。目前地产板块平均市盈率在17倍左右,在所有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事实上,一些机构早在去年就已判断地产股基本面基本见底。
房地产板块在去年大幅下跌后,下半年开始估值优势已经显现出来,配置价值有所提升。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判断理由是,目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尚未完结,人口红利还没结束,因此地产行业战略性机会仍存在。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也表示,房地产股票2012年业绩锁定性较好,相对于2011年的增长也比较确定。
有机构投资者判断,在政策改善和估值优势的双重作用下,近期地产股股价修复行情仍将继续,成为后市引领大盘蓝筹反弹的领头羊。
基金总体低配或加仓
基于近期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更为乐观的判断,机构投资者或已经开始逐渐增加对地产板块的配置比例。
2月22日,地产股中唯一涨停个股中华企业的交易席位信息显示,机构成为主要买手,除了两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580万元外,国泰君安证券总部也吃进940万元个股。
而2月23日涨幅较大的中弘股份和顺发恒业同样有机构席位出现在买方。三机构席位合计吃进1933万元顺发恒业,而中弘股份在受到机构抢货的同时,也遭受两家机构席位大笔出货。
近期公司研究部门以及卖方研究机构也在频频吹风增加地产股配置比例。不仅是龙头股,还包括一些二三线地产股。
但从基金四季报数据来看,地产板块仍处于低配水平。统计显示,偏股型基金整体持有地产股市值占基金净值3.31%,较三季度还略有降低。
从基金公司来看,上投摩根、富国基金、申万菱信等公司地产股配置比例在行业居前。不过,这大多是因为公司旗下某只基金重配了地产板块。而旗下多只基金超配地产的公司却集中在华夏、易方达等龙头公司。
而受益于近期地产股启动,超配该板块的基金净值方面也有所体现。2月22日,四季度末地产股仓位高达55%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单日净值上涨2.52%,在主动型股票基金中排名居前。此外,类似情况如富国天瑞、中欧中小盘、易方达科翔等基金近期净值也大受提振。(.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连续两周大幅减仓 再次踏空沦为反向指标
尽管充满争议,但A股市场还是在各种利好消息中碎步慢行。不过,从仓位变化来看,基金似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从2月7日开始,基金对年后反弹的持续性普遍表现出看空心态,开始大幅减仓。然而这两周,上证指数已经从此前的不到2300点,放量突破了2400点大关,上涨了3.36%。基金减仓似乎又一次沦为了市场的反向指标。
连续两周大幅减仓
数据显示,各类基金的股票仓位(加权平均)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止跌回升。截至4季度末封闭式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73.00%,股票混合型(剔除指数及QDII)开放式老基金为78.66%,QDII老基金的仓位则为82.63%。
年后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各类基金一路加仓。截至2月2日,股混型基金的仓位已经提高至81.21%,处于06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升至85.62%,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也增至73.81%。
然而在这个时候,由于CPI数据超预期,准备金下调这一实质性放松政策推出时间不断延后,基金对后市继续上涨信心不足。为此,各大基金公司选择落袋为安,降低仓位,继续等待市场信号明确。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截至2月9日,股混型基金的仓位已经由前一周的81.21%降至77.51%,减少了3.70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06年以来的中高水平。其中股票型基金减仓4.11个百分点,降至81.51%;混合型基金则减少了3.05个百分点,降至70.76%。
而上周,基金延续了此前的减仓态势,仓位平均下降至76.30%。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0.53%,减少了0.98个百分点;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仓位则缩减至69.13%,减少了1.63个百分点。若扣除被动仓位变化,上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主动减仓1.25个百分点、2.01个百分点。
汇添富减仓力度最大
在基金最近两周的减仓行为中,大型基金公司是减仓主力。规模(以主动管理股票混合型基金为计算标准)排名前十大的基金公司,最近两周一致减仓。
在减仓潮的第一周,十大基金公司平均仓位为77.91%,与上期相比,减少了3.79个百分点。华夏基金仓位缩水最为严重,由上期的83.05%骤降至76.98%,仓位降低了6.07%,主动减仓6.35个百分点。汇添富及诺安基金主动减仓5.75和5.31个百分点,位居其次,七成基金公司仓位在70%-85%之间。而在上一周的仓位变动中,截至上周末,这十大基金公司仓位再次下降了1.21个百分点,为76.70%。其中南方基金仓位缩水幅度最大,减仓3.48%。
从连续两周的仓位变化看,汇添富减仓幅度最大,从两周前的81.54%降至上周末的73.32%,仓位下降了8.22%。其次是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分别减少仓位7.37%、7.08%。嘉实基金则以5.39%的仓位下降幅度排名第四。
不过在这十家基金公司中,仓位最低的则是博时基金,为70.18%;其次是汇添富和嘉实基金,仓位分别为73.32%、73.85%。仅有景顺长城和华安这两家公司的仓位在80%以上。
市场反向指标今次能否显效
年初上证指数在创出2132.63点低位后,便开始了一轮强劲的反弹。此后市场胶着在2350点附近,2月7日还大跌近40点,这或许是众多亏怕了的基金们选择大幅减仓、落袋为安的重要原因。然而2月8日,A股却大涨近56点,此后又开始拾阶而上,昨日更是放量突破2400点。
从过去5年多来基金仓位变动和股指演绎的经验来看,基金仓位每每成为市场反向指标。每当基金经理乐观情绪高涨,仓位不断攀升屡创阶段性新高,股市短期顶部甚至中长期顶部就基本确立,开始下跌;每当基金经理对后市判断异常谨慎甚至悲观之际,股票基金仓位减到阶段新低,股市就基本见底,展开反弹。
据天相数据统计,2006年至今,偏股型基金仅有两个季度的仓位低于70%。其中,2008年A股遭遇大熊市,2008年4季度偏股基金仓位水平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仅为66.72%。有意思的是,上证综指在该季度创下1664点三年新低,A股单季度重挫20.62%,随后股指就展开强势反弹。
那么,这一次,基金仓位反向指标能否再度验证呢?有待时间检验,但至少最近两周来,那些提前离席的基金们,还是错过了市场近100点的反弹。(.投.资.快.报)
海富通买入ST中源超亿元 国泰扎堆*ST盛工
基金选股能力有待加强在市场上早已不是新闻,尤其是去年以来,基金重仓股频频爆出雷区,基金经理的选股标准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随着近期ST个股的年报陆续披露,公募基金密集参与ST股的炒作和对赌也屡见曝光,这也是最令持有人担心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ST金马、ST中源等在去年四季度期间获得基金增持超亿元,其中海富通基金增持的ST中源目前的综合评级竟是减持+;同时,*ST建通则被工银瑞信独门重仓,国泰旗下7只基金重仓*ST盛工。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基金在布局前很少有参与上市公司实地调研。致电上述多家基金公司,但未获得相关公司对ST板块选股的明确思路。有市场人士指出,如果选股仅依靠市场传言和所谓的内幕消息,布局风险极高的ST板块,基金所谓价值投资难免有赌博之嫌。
海富通狂买ST中源超亿元
截至昨日已经披露年报的12家ST和*ST个股的上市公司中,ST中源是去年四季度获得基金布局力度最大的个股之一。海富通精选买入600万股,季末市值达到1.37亿元。
这也是继2010年二、三季度,诺安平衡参与布局并迅速离场之后,首次有公募基金进入ST中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通过四季度的增持,目前海富通精选位居该股的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除了海富通精选之外,泽鑫瑞金1号、龙信基金通1号等私募也出现在十大流通股榜单上,分别持有358万股和352万股。据了解,ST中源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7亿元,同比下降8.10%;实现净利润2342.62亿元,同比上涨179.53%。
ST中源图谋收购和泽生物被认为是获得机构投资者关注的主要原因,据了解,ST中源新的定向增发方案,在2月17日召开的股东大会获高票经过。
新的定增方案收购对象仍是和泽生物,但收购资金改为自有+募资,同时定向增发对象由第三方变为第一大股东。公告显示,公司以自有资金收买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公司向第一大股东德源投资定向增发,用于收买和泽生物剩余49%股权并对其增资以及补充公司活动资金。
记者注意到,航天证券研究员姚凯认为公司股价明显偏高,建议回避。他预计公司2012年~2013年EPS为0.099元、0.128元,对应2012年2月20日收盘价25.63元,PE分别为259倍和200倍。2012年2月20日申万生物制品行业PE为31倍,公司估值明显高于行业水平,建议暂时回避,给予中性评级。
而海富通人士表示,针对ST中源的评级,券商研究员之间并不一致。据了解,华宝证券研究员俞向兵就指出,鉴于即将与和泽生物合并,未来业绩可能巨幅增长,将带来估值水平的下调。
昨日北京某券商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海富通去年四季度布局期间,市场对于ST中源的股价走势已经有所预期,当时股价已经增长到比较高的水平。在这一节骨眼上买入,一旦定增或收购计划出现变化,无疑将带来巨大的股价震动。
从相关资讯中看到,ST中源最新的综合评级为减持+。
工银瑞信逆市增持*ST建通
ST中源并非海富通基金去年大手笔布局的唯一一只ST股,去年三季度期间,海富通风格优势买入118.18万股ST皇台,三季度末持股价值近2300万元。到2011年12月份,这只个股连续走出11个跌停板,令当期参与投资的机构亏损不已。
工银瑞信精选平衡则是在ST皇台的疯狂炒作与急转直下中失陷的另一只基金。去年三季度期间,工银瑞信精选买入145.85万股ST皇台,三季度末市值为2800万元。根据深交所公布的盘后数据,大部分重仓机构或在大跌中被迫离场。
随着上市公司四季度报告的出炉,工银瑞信增持*ST通建也引起市场人士关注。去年四季度期间,工银瑞信旗下核心价值及中小盘成长两只股票分别买入619万股和145万股,新进成为公司第一和第九大流通股东,也是该股的独门重仓基金。
从该股走势来看,去年四季度股价从最高6.96元最低跌至4.28元,跌幅近39%。伴随着机械股走强,今年股价一度反弹至5.76元,但还没有回复到去年四季度的均价5.94元。
据了解,*ST建通去年四五月份获得多家机构的力推,但是从后来的股价表现来看,去年年末连续大跌之后,股价至今没有恢复至去年高点。
工银瑞信基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金公司在投资布局中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对于个股的操作思路不方便透露。
国泰系7只基金扎堆*ST盛工
据了解,目前许多基金在契约中明文规定禁止买入ST股,不过也有少数基金并没有这一约束,而且部分基金在参与ST股时表现活跃。从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度报来看,就有47只公募基金现身ST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其中包括华夏大盘精选和新华优选成长在内的多只基金不止持有一只ST股。而基金公司扎堆布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四季报中,*ST盛工被国泰基金旗下国泰创新成长、国泰区位优势、国泰金鹿保本和国泰估值优势等7只基金重仓持有。其中国泰估值优势和国泰中小盘成长分别以166.01万和204.81万新进,其余基金多数基金了增持。
国泰旗下多只基金在2010年四季度之后逐步增持并重仓,而该股在去年四季度经历了大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进口车市场景气度下滑超预期,国泰系的集中持股风险有所增加。
布局ST股刀尖上的飞舞
在频频布局ST股的同时,是基金公司实地调研的缺失。
统计发现,在已经披露年报的ST股中,包括基金密集增持的个股,均鲜有基金公司参与调研。
不过据接近海富通基金人士透露,即使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之间的联络在年报中未做披露,但是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的沟通并不见得少,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很多都与这些公司的人士熟识,因此不缺乏沟通的空间。
尽管利用消息早已经成为公募行业的某种规则之一,但是频频在布局ST股中失利,仍然令市场对机构的莽撞担忧。
北京某基金人士认为,万事应该尊重基金契约,如果契约未规定禁止买入ST股,基金经理在充分考量之后,有选择布局则自由。
也有激进一些的基金研究人士将公募基金买卖ST股定义为赌博,由于基金行业始终宣称价值投资,ST股本身的价值就遭受质疑,因此买卖ST股应该有足够的理由,而这些理由,目前在很多ST股中并不充分。(.每.日.经.济.新.闻)